本實用新型涉及夾緊裝置,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缸蓋底面粗銑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汽車發動機缸蓋機械加工過程中,底面粗銑是加工過程中第一道工序,之后以此為基礎再進行其它后序工序的加工,這就使得其加工的精度比較重要,特別是工裝夾具的好壞對加工精度的影響。一般的缸蓋底面粗銑加工過程往往采用機床上通用的組合夾具來實現工裝夾緊,這就需要操作工人有非常熟練的技術,而且操作工人在選用和安裝這種通用的組合夾具時耗時也多,又對缸蓋加工效率造成了不必要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發動機缸蓋底面粗銑夾具,目的是提高缸蓋裝夾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汽車發動機缸蓋底面粗銑夾具,包括底板、設在底板上且用于對缸蓋定位的定位機構和用于壓緊缸蓋的壓緊機構,還包括設在所述底板上且分布于所述定位機構外側的限位擋板,定位機構包括設置于底板上的若干個支撐板,支撐板的頂面為用于與發動機缸蓋頂面接觸的平面。
所述支撐板為相平行且兩端對齊設置。
所述限位擋板通過螺釘固定設置于所述底板的頂面上。
所述限位擋板設置多個,且所有限位擋板呈L形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發動機缸蓋底面粗銑夾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設置支撐板構成的定位機構,并配合壓緊機構和限位擋板,即實現對缸蓋的精確裝夾,也提高了裝夾效率和壓緊的可靠性,加工效率比較高,加工該產品的員工更是無需培訓即可上崗操作。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圖3是定位襯套與銷釘的連接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第一支撐柱;2、壓板;3、第二支撐柱;4、壓緊螺母;5、底板;6、支撐板;7、內六角螺釘;8、限位擋板;9、發動機缸蓋;10、襯套;11、銷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發動機缸蓋底面粗銑夾具,包括底板5、設在底板5上且用于對缸蓋定位的定位機構和用于壓緊缸蓋的壓緊機構,還包括設在底板5上且分布于定位機構外側的限位擋板8,定位機構包括設置于底板5上的若干個支撐板6,支撐板6的頂面為用于與發動機缸蓋頂面接觸的平面。
具體地說,如圖1和圖2所示,底板5為水平放置的矩形平板,支撐板6為固定設置于底板5頂面上的長條板,支撐板6的長度方向與底板5的寬度方向相平行,支撐板6沿底板5的長度方向布置多個,且為等距分布。底板5上的所有支撐板6為相平行,且所有支撐板6的兩端位置對齊。支撐板6的頂面為平面,所有支撐板6的頂面同磨形成發動機缸蓋夾緊過程中的定位平面,缸蓋以其頂面安放在支撐板6形成的定位平面上,缸蓋的底面為與發動機缸體接觸的平面。
如圖1和圖2所示,限位擋板8是通過內六角螺釘7固定設置于底板5的頂面上,限位擋板8為L型結構,限位擋板8的尺寸較小,小于支撐板6的尺寸。多個限位擋板8分布于所有支撐板6的周圍,限位擋板8頂面與底板5頂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支撐板6頂面與底板5頂面之間的垂直距離,限位擋板8用于與發動機缸蓋側壁接觸并進行限位,限位擋板8起到的限位作用就限制了發動機缸蓋在夾緊裝置中的位置。
如圖1和圖2所示,在實施例中,支撐板6和限位擋板8分別設置三個,三個支撐板6呈直線分布,三個限位擋板8呈L形分布。在三個限位擋板8中,第一個限位擋板8位于處于最外側的支撐板6的端部一側且兩者處于與底板5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二個限位擋板8與第一個限位擋板8位于與底板5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且該第二限位擋板8位于另外兩個支撐板6之間,第三個限位擋板8位于另外一個最外側的支撐板6的外側,且該第三個限位擋板8與壓緊機構處于與支撐板6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
本夾具的壓緊機構與定位機構相配合以壓緊缸蓋,壓緊機構設置于發動機缸蓋的兩端位置處,將發動機缸蓋壓緊在由支撐板6形成的支撐平面上。如圖1和圖2所示,壓緊機構包括垂直設置于底板5上的第一支撐柱1、套設于第一支撐柱1上且用于壓緊缸蓋的壓板2和套設于第一支撐柱1上且位于壓板2的上方的壓緊螺母4。在本實施例中,共設置兩個壓緊機構,且兩個壓緊機構位于與底板5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三個支撐板6位于兩個壓緊機構之間。壓板2為長條形板,壓板2上設有用于與第一支撐柱1穿過的長形孔,長形孔沿壓板2長度方向延伸,第一支撐柱1上位于壓板2的上方設有螺紋連接的壓緊螺母4,在裝夾時,向下旋緊第一支撐柱1上的壓緊螺母4,可以使壓板2壓緊在缸蓋上。
壓板2上用于壓緊缸蓋的端部設有用于與缸蓋接觸的壓墊,壓墊采用尼龍制作,以防夾具在裝夾時對缸蓋產生過大的永久壓變形,而且當多次裝夾中壓墊發生過大變形時可以及時更換。
如圖1和圖2所示,壓緊機構還包括垂直設置于底板5上且在壓板2的另一端支撐壓板2的第二支撐柱3,第二支撐柱3與第一支撐柱1相平行,第一支撐柱1并位于第二支撐柱3與支撐板6之間。第二支撐柱3對壓板2形成支撐,確保壓板2夾緊可靠。
為了便于整個夾具在機床中可靠地安裝,在夾具的底板5上加工圓形的安裝孔,以方便此裝置在機床上用傳統方法進行固定,而且安裝孔中安裝襯套10,襯套在磨損量過大時可以及時更換。如3所示,襯套10為圓環形的結構,襯套10嵌入底板5上設置的安裝孔中,為了確保襯套10可靠固定,在襯套10與安裝孔的內壁之間還可以鑲嵌一個銷釘11,銷釘11使襯套10與安裝孔之間為緊配合,可以防止襯套10滑落。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