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軸承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關節軸承是比較常用的一種軸承,但是,由于其中間的滾動軸與固定支架是靠紫銅連接,在使用過程中紫銅容易磨損,導致關節軸承容易損壞,需要經常維修更換,影響生產進度,并且維修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軸承連接結構,能夠實現關節軸承的功能,不易損壞,使用壽命較長,維修成本較低。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軸承連接結構,包括:滾動軸承、設置于所述滾動軸承的外周側并與所述滾動軸承同軸設置的軸承底座、及沿所述軸承底座的外側的拉桿;所述拉桿沿所述軸承底座的徑向設置;所述拉桿的遠離所述軸承底座的一端開設有螺紋連接孔。
進一步地,所述拉桿與所述軸承底座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拉桿與所述軸承底座焊接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拉桿的遠離所述軸承底座的一端設置有法蘭。
進一步地,所述拉桿的長度為300mm~50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軸承連接結構,能夠實現關節軸承的功能,并且不易損壞,使用壽命較長,更換維修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軸承連接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1-滾動軸承;2-軸承底座;3-拉桿;31-螺紋連接孔;32-法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一種軸承連接結構,包括:滾動軸承1、設置于滾動軸承1的外周側并與滾動軸承1同軸設置的軸承底座2、及沿軸承底座2的外側的拉桿3;拉桿3沿軸承底座2的徑向設置;拉桿3的遠離軸承底座2的一端開設有螺紋連接孔31。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軸承連接結構,能夠實現關節軸承的功能,不易損壞,使用壽命較長;一旦滾動軸承1受損無法實用,只需更換一個新的滾動軸承1,維修成本低。
具體地,拉桿3與軸承底座2一體成型或焊接連接。
其中,拉桿3的遠離軸承底座2的一端設置有法蘭32。
優選地,拉桿3的長度為300mm~500mm。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