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桿端自潤滑關節球軸承單向柔性聯軸器,涉及機械傳動領域,以及大型裝備裝配領域。
背景技術:
聯軸器是廣泛應用于兩軸(主動軸和從動軸)之間的連接裝置,其目的就是實現兩軸的共同旋轉以傳遞扭矩。同時在傳動過程中要求其應具有緩沖、減振和提高軸系動態性能的性能,通常使用的柔性聯軸器有彈性聯軸器、膜片聯軸器、波紋管聯軸器等。在所有的柔性聯軸器中,他們各具特點,但是他們的使用環境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兩軸的對中度不能偏差太大,而且在運轉過程不能出現大的位置偏移,只能在允許的偏差范圍內機動。這樣對于一些需要在傳動過程中,兩軸不斷進行位置變化的情況下,通用的聯軸器已經無法發揮他們的作用。即使有些聯軸器具有一定的角度、位移等方面的偏差補償能力,但由于本身結構及其材料的原因,也都是少量的補償,如果運用于交替變化的大載荷及其活動空間比較大的場合下,普通的聯軸器是無法發揮作用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桿端自潤滑關節球軸承單向柔性聯軸器,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桿端自潤滑關節球軸承單向柔性聯軸器,包括軸套、法蘭盤、連桿、橋身、自潤滑自潤滑關節球軸承及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所述軸套與所述法蘭盤熔焊連接,所述軸套內孔開有鍵槽,壁上攻有一螺紋口,用于固定軸;所述法蘭盤與所屬橋身之間通過所述連桿連接;所述自潤滑關節球軸承安裝于所述連桿兩端桿端內部;一端所述自潤滑關節球軸承通過所述芯軸固定螺栓組與所述法蘭盤連接;另一端所述自潤滑關節球軸承通過所述芯軸固定螺栓組與所述橋身連接;所述連桿在所述法蘭盤與所述橋身之間均角度圓周分布,旋向相同,另一側法蘭盤與橋身的連接方法相同,連桿旋向分布呈現相反方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它的使用工況更加廣泛,不但可以用于小偏差補償量的工作環境下更適合用于大偏差補償工況;
2.由于采用了自潤滑關節球軸承,所以聯軸器的徑向偏差補償及角度偏差補償相比普通通聯軸器都有了數倍的增加,由于連桿雙端都按有自潤滑球軸承,可以實現軸向的垂直距離偏差補償,而且補償量相當可觀;
3.通過采用自潤滑關節球軸承,可以使聯軸器長期運作而無需時時潤油保養,這對于工業聯軸器的使用和維護環節中節省了大量的成本,因此,本實用新型綜合提高了機械傳動中的緩沖、減震、補償等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柔性聯軸器單端的零件爆炸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柔性聯軸器單端連桿分布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柔性聯軸器的常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柔性聯軸器偏差補償性能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實用新型。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桿端自潤滑關節球軸承單向柔性聯軸器,包括:軸套、法蘭盤、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一自潤滑關節球軸承、第二自潤滑關節球軸承、第三自潤滑關節球軸承、第四自潤滑關節球軸承、第五自潤滑關節球軸承、第六自潤滑關節球軸承、第一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第二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第三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第四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第五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第六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橋身;所述軸套(1)與所述法蘭盤(2)熔焊連接,為了增加結構強度降低重量,兩者采用碳鋼材料。所述軸套(1)內孔開有一鍵槽,壁上攻有一螺紋孔,目的在于固定傳動中的主動軸(輸入軸)。
所述第一自潤滑關節球軸承(3a)先與所述第一連桿(6)一端相配合安裝,所述第一連桿(6)兩端開有弧形孔,充當所述第一自潤滑關節球軸承(3a)的外圈,通過關節球多自由度的連接機構使本實用新型聯軸器有了更廣的偏差補償能力;所述第一自潤滑關節球軸承(3a)再與第一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3)配合連接,最后將所述第一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3)連接到法蘭盤(2)上,所述第三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5)是由螺栓和螺母以及預緊螺釘組成,螺栓穿過法蘭盤通孔,另一端按上螺母,待螺母擰緊后,再卓一調緊螺釘,螺釘周向分布在螺母邊緣,等角度分布,避免了受力不均現象,從整體連接看,更好的提高了螺栓連接的穩定性及安全性;所述第五自潤滑關節球軸承(10a)先與所述第一連桿(6)另一端相配合安裝,所述第五自潤滑關節球軸承(10a)再與第五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10)配合連接,最后將所述第五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10)連接到橋身(12)上。
所述法蘭盤(2)與所述第二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4)與所述第二自潤滑關節球軸承(4a)與所述第二連桿(7)與所述第四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9)與所述第四自潤滑關節球軸承(9a)與所述橋身(12)連接。
所述法蘭盤(2)與所述第三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5)與所述第三自潤滑關節球軸承(5a)與所述第三連桿(8)與所述第六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11)與所述第六自潤滑關節球軸承(11a)與所述橋身(12)連接;此聯軸器整體屬對稱結構,另一端的軸套、法蘭盤、連桿、自潤滑關節球軸承、軸承芯軸固定螺栓組、橋身之間的連接與以上所述相同,但是連桿的旋向相反。
以上所述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