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接裝式管道,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氣液介質傳輸,且滿足熱脹冷縮要求的接裝式管道。
背景技術: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聯接件和閥門等聯接成的用于輸送氣體、液體或帶固體顆粒的流體的裝置。
可以理解,管道在輸送介質的過程中,根據其所輸送介質的溫度高低,其會引發管道自身發生熱脹冷縮的物理現象;目前,現有技術中為了避免管道因發生熱脹冷縮而引發開裂,采用在分段的管道之間接裝波紋管,并利用波紋管的伸縮特性來抵消管道因熱脹冷縮而發生的變形。
上述的方案解決了管道發生熱脹冷縮時存在產生開裂的技術問題,但是又引發了新的問題,由于波紋管是接裝在兩個分段的管道之間,亦即波紋管同時也起到了輸送介質的功能,這樣如波紋管發生了開裂,這就要求停止管道對介質的輸送才可置換新的波紋管,亦即需要停產維修,這對生產型企業來說會存在較大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接裝式管道。
具體地,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接裝式管道,包括第一管路,相對第一管路設置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固定有一法蘭片,其中所述第一管路與第二管路之間用管路連接機構進行連接;所述管路連接機構包括伸縮管,套接在伸縮管上的第一波紋管、過渡法蘭盤和第二波紋管,及第三波紋管;所述第一管路、伸縮管及第二管路相互連通,其中所述伸縮管的法蘭端與第一管路的法蘭端固定連接,管路端部分伸入至第二管路內,且所述伸縮管伸入至第二管路的管路端外徑小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內徑;所述第一波紋管的一端與伸縮管的法蘭端連接固定,另一端與過渡法蘭盤的第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波紋管與第二管路的法蘭端及過渡法蘭盤的第二端之間用長螺栓進行連接固定;其中所述伸縮管在設于第二波紋管的位置處的管路端上固定有一凸圈,且所述凸圈的高度大于所述過渡法蘭盤的第二端與伸縮管上管路端之間的間距;所述第三波紋管套接在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三波紋管的一端與第一管路上的法蘭片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一波紋管固定連接,且當第三波紋管裝配至第一管路上時,所述第三波紋管的波紋處于收緊狀態。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二波紋管的波紋設置為一個,且所述第二波紋管上的波紋相對于伸縮管外凸設置。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波紋管的波紋設置為多個。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三波紋管設置在伸縮管上法蘭端的外側,且所述第一管路的法蘭端、伸縮管的法蘭端及第一波紋管的法蘭端分別開設有多個一一對應的螺紋孔,并用多根第一螺栓進行連接固定。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伸縮管的法蘭端與第一波紋管之間用環形陣列的第二螺栓進行連接固定。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所提供的接裝式管道,通過合理的結構設置,使得該接裝式管道在使用時可用第一波紋管的伸縮來抵消第一管路與第二管路在輸送介質過程中因熱脹冷縮而產生的伸縮形變,而當第一波紋管發生破裂時,可松開伸縮管的法蘭端與第一管路的法蘭端,以用第三波紋管來替代第一波紋管使用,這樣就實現了在不停止介質傳輸的同時使用,進而避免了企業停產維修而造成的損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接裝式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概念。
請參閱圖1、圖2,本發明所提供的接裝式管道100,包括第一管路10,相對第一管路10設置的第二管路20,以及用于連接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的管路連接機構。其中所述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為接裝式管道100的任意兩個部分,在實際中,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的管徑可設置為一樣,也可設置為不一樣,本實施例中的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的管徑大小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管路連接機構一方面是用于連接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的,以克服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在使用的過程中因熱脹冷縮而造成管路的開裂。
具體地,所述管路連接機構包括伸縮管31、第一波紋管32、過渡法蘭盤33、第二波紋管34及第三波紋管35。所述伸縮管31是與第一管路10及第二管路20相互連通的,其中伸縮管31的法蘭端311與第一管路10的法蘭端11固定連接的,而伸縮管31的管路端312部分伸入至第二管路20內,且所述伸縮管31伸入至第二管路20的管路端312外徑小于所述第二管路10的內徑。所述第一波紋管32、過渡法蘭盤33、第二波紋管34是套設在伸縮管31外側的。
其中,所述第一波紋管32與伸縮管31的法蘭端311連接固定的,另一端是與過渡法蘭盤33的第一端33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波紋管34與過渡法蘭盤33的第二端332及第二管路20的法蘭端21之間用長螺栓(圖未示)進行連接固定,這樣當管路連接機構在正常使用時,第二波紋管34受長螺栓的連接固定,不參與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因受熱脹冷縮時而生產的伸縮形變,具體用第一波紋管32來抵消實現。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波紋管34的波紋優選設置為一個,且所述第二波紋管34上的波紋相對于伸縮管31外凸設置,這樣就避免了管路連接機構連通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并參與介質輸送時,其在第二波紋管35的波紋壁上形成積液。而第一波紋管32的波紋設置為多個,以抵消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受熱脹冷縮時所產生的伸縮形變。
由上可知,所述第一波紋管32、過渡法蘭盤33、第二波紋管34及第二管路20是相互連通。這樣第一管路10、伸縮管31及第二管路20在相互連通并實現對介質(液體或者氣體物料)輸送時,介質也會通過第二波紋管34及過渡法蘭盤33進入至第一波紋管32,且介質是否能夠進入至過渡法蘭盤33及第一波紋管32具體是由過渡法蘭盤33上第二端332距離伸縮管31上管路端312之間的間距所形成的通道來實現的。為此,本實施例在伸縮管31設于第二波紋管34的位置處的管路端312上固定有一凸圈313,其中凸圈313優選與伸縮管31的管路端312設為一體式結構;且所述凸圈313的高度大于所述過渡法蘭盤33的第二端332與伸縮管31上管路端312之間的間距,亦即該接樁式管道100在使用時,因為第二波紋管34本身具有伸縮型,這樣可以通過長螺栓驅動過渡法蘭盤33朝第二管路20靠近,直至過渡法蘭盤33上的第二端332抵靠在伸縮管31上管路端312的凸圈313上,并最終實現第二管路20內的介質就會被凸圈313及過渡法蘭盤33的第二端332給阻隔住。
所述第三波紋管35應用在該管路連接機構,是用于替代當第一波紋管32開裂失效后用第三波紋管35來抵消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因熱脹冷縮而產生的形變量。所述第三波紋管35是套接在第一管路10上的,其中,所述第三波紋管的一端與第一管路10上固定有的法蘭片12固定連接,另一端是與第一波紋管32固定連接的。且當第三波紋管35裝配至第一管路10上時,所述第三波紋管35的波紋處于收緊狀態。亦即所述第三波紋管35是處于壓縮的狀態下裝配至管路100上的。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波紋管35是設置在伸縮管31法蘭端311的外側,且所述第一管路10的法蘭端11、伸縮管31的法蘭端311及第一波紋管32的法蘭端分別開設有多個一一對應的螺紋孔(圖未示),并用多根第一螺栓(圖未示)進行連接固定。這樣該管路連接機構應用在接裝式管道100上正常使用,可用第一波紋管32來抵消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因熱脹冷縮而產生的形變量。而當第一波紋管32發生破裂時,可擰動第一螺栓,使第一管路10的法蘭端11與伸縮管31的法蘭端311脫離,而伸縮管31的法蘭端311與第一波紋管32的法蘭端是固定連接的,進一步地,所述伸縮管31的法蘭端311與第一波紋管32之間用環形陣列的第二螺栓(圖未示)進行連接固定。以確保人們在擰動第一螺栓的過程中,伸縮管31的法蘭端311與第一波紋管32始終確保連接固定。于此同時,第一波紋管32與第三波紋管35之間也是固定連接的。再結合第三波紋管35是處于壓縮狀態下進行裝配的,這樣第三波紋管35就會推動第一波紋管32、伸縮管31以及過度法蘭盤33及第二波紋管34一道移動一端距離。相應地,可以理解,第三波紋管35就會與第一管路10相連通。接著,人們可驅動長螺栓,并利用過度法蘭盤33的第二端332與伸縮管31的管路端312上的凸圈313來切斷了第二管路20內的介質進入到第一波紋管32內的通路,這樣第一管路10、第三波紋管35、伸縮管31及第二管路20相互連通,亦即實現了用第三波紋管35來替代之前的第一波紋管32來抵消第一管路10與第二管路20因熱脹冷縮而產生的伸縮形變。進而實現了在不停止介質傳輸的同時使用,進而避免了企業停產維修而造成的損失。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發明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