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冷熱水三通閥。
背景技術:
三通閥的閥體有三個口(一進兩出),和普通閥門不同的是閥體的側壁上有一出口,當內部閥球在不同位置時,出口不同。目前傳統的三通閥,包括閥體,閥體上設有相對的兩側分別設有進、出水口,閥體的側壁上設有排污口,與排污口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閥腔,閥腔內設有閥球,閥球上設有一端伸出閥體外的閥桿,閥球上則設置有三個通水口,其中兩個通水口的軸線相重合,另一個通水口的軸線則與軸線相重合的兩個通水口的軸線相垂直,這樣可以在操作閥桿帶動閥球旋轉時,可以控制不同的出水口的通斷。這種結構的三通閥在制造和加工的過程中材料浪費較為嚴重,而且安裝的過程中也相對麻煩,維修也有一定的困難,最終使得工作效率也相應的底下,而且閥球表面會殘留一部分雜質,而這些雜質不能夠得到很好的清理,長此以往,使得閥門直接損壞,導致閥門的使用壽命變短。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極其方便,制造和加工的過程中有效的節約了材料,降低了經濟成本,組裝、維修也相對的容易些,工作效果也相應的提高,而且使用壽命增長的冷熱水三通閥。
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冷熱水三通閥,包括閥體,閥體上設有相對的兩側分別設有進、出水口,閥體的側壁上設有排污口,與排污口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閥腔,閥腔內設有閥球,閥球上設有一端伸出閥體外的閥桿,閥球上設有弧形槽,弧形槽在隨閥球旋轉時可連通進水口和與閥桿相對一側的閥腔,此時的閥腔與排污口相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閥球上設有連通閥球相對兩側的貫穿孔,貫穿孔的軸線與弧形槽相垂直設置。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弧形槽的弧度不大于90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閥腔設于靠近出水口的一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出水口上螺接有閥座,閥座內朝向閥球的一側設有圓形的密封槽,密封槽內設有與閥球配合密封的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閥腔內朝向進水口的一側設有密封槽,密封槽內設有與閥球配合密封的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閥腔呈圓環式的結構,排污口設于圓環式結構的閥腔側壁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技術效果為:通過在閥球的表面開始弧形槽,能夠通過弧形槽對閥球的表面進行適度的清理,而且能夠及時的排出閥門內殘留的雜質,使得使用極其方便,制造和加工的過程中有效的節約了材料,降低了經濟成本,組裝、維修也相對的容易些,工作效果也相應的提高,而且使用壽命增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閥球的立體示意圖之一。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閥球的立體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4,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冷熱水三通閥,包括閥體10,閥體10上設有相對的兩側分別設有進、出水口11、12,閥體10的側壁上設有排污口13,與排污口13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閥腔14,閥腔14內設有閥球15,閥腔14設于靠近出水口12的一側,出水口12上螺接有閥座16,閥座16內朝向閥球15的一側設有圓形的密封槽,密封槽內設有與閥球15配合密封的密封圈17;閥腔14內朝向進水口11的一側設有密封槽,密封槽內設有與閥球15配合密封的密封圈17。其中,閥球15上設有一端伸出閥體10外的閥桿18,閥球15上設有弧形槽19,弧形槽19在隨閥球15旋轉時可連通進水口11和與閥桿18相對一側的閥腔14,此時的閥腔14與排污口13相通,在本實施例中,閥腔14呈圓環式的結構,排污口13設于圓環式結構的閥腔側壁上。另外,在閥球15上設有連通閥球15相對兩側的貫穿孔20,貫穿孔20的軸線與弧形槽19相垂直設置,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是弧形槽19的弧度不大于90度。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