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航天器振動定頻標定試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航天器振動試驗,尤其涉及一種航天器振動定頻標定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空間技術的發展,航天器結構輕質化的要求日益苛刻,試驗的合理性、安全性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航天器振動試驗普遍采用在航天器底部與試驗夾具的對接面上進行加速度輸入控制同時輔以航天器關鍵點響應限制的方法,但是上述方法并不能確保試驗的合理性,普遍存在“過”或“欠”試驗現象,如FY-2((^)星初樣星在南京進行振動試驗時, 由于“過”試驗造成胼管路斷裂、單機掉落故障,造成重大損失;如某型號由于“欠”試驗的發生造成重復試驗,造成了研制進度的拖延與研制經費的大幅提升。航天器在振動試驗過程中采用定頻標定試驗方法可以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既預防了 “過”試驗給產品帶來的隱患與故障,也避免了 “欠”試驗而帶來的重復試驗,保證產品順利通過了試驗的有效考核。定頻標定試驗是為了確定航天器在振動試驗時產生的支反力與航天器根部應變之間的對應關系,輔助確定在振動試驗時主頻段的下凹條件,并判斷試驗效果。目前沒有發現同本發明類似技術的說明或報道,也尚未收集到國內類似的資料。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航天器在振動試驗過程中普遍存在“過”或“欠”試驗等不足,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航天器振動的定頻標定試驗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航天器振動的定頻標定試驗方法,用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航天器振動定頻標定試驗方法,該方法包括確定航天器在正弦振動試驗時產生的單位長度的支反力與航天器根部應變之間的對應關系,并為確定航天器在正弦振動試驗時主頻段的下凹條件提供輔助依據。具體是在航天器的非共振段,用振動臺允許的最低工作頻率 (通常為2-5Hz),一定量級下對航天器進行固定頻率的正弦激勵。在完成試驗評價后,可以應用于各航天器的振動試驗中,從而判斷試驗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航天器振動定頻標定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航天器在正弦振動試驗時產生的單位長度的支反力與航天器根部應變之間的對應關系,并為確定航天器在正弦振動試驗時主頻段的下凹條件提供依據,其具體步驟如下步驟1、確定極限設計載荷下的最大支反力根據運載條件的輸入,計算航天器在各種載荷的支反力,比較并得到極限設計載荷下的最大支反力,參見公式(1)
權利要求
1. 一種航天器振動定頻標定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航天器在正弦振動試驗時產生的單位長度的支反力與航天器根部應變之間的對應關系,并為確定航天器在正弦振動試驗時主頻段的下凹條件提供依據,其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確定極限設計載荷下的最大支反力根據運載條件的輸入,計算航天器在各種載荷的支反力,比較并得到極限設計載荷下的最大支反力,參見公式(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振動定頻標定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的最低工作頻率選擇5Hz。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航天器振動定頻標定試驗方法,包括確定航天器在正弦振動試驗時產生的單位長度的支反力與航天器根部應變之間的對應關系,并為確定航天器在正弦振動試驗時主頻段的下凹條件提供輔助依據。具體是在航天器的非共振段,用振動臺允許的最低工作頻率(通常為2-5Hz),一定量級下對航天器進行固定頻率的正弦激勵。在完成試驗評價后,可以應用于各航天器的振動試驗中,從而判斷試驗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本發明解決了航天器在振動試驗過程中普遍存在的載荷“過”或“欠”等問題,取得了試驗合理可靠、方法簡單可行、適應性強等有益效果。
文檔編號G01M7/06GK102494859SQ20111036247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姚駿, 崔偉, 滿孝穎 申請人: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