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車稱重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車稱重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機車稱重臺。
背景技術:
為了實現機車各輪重量的分布均勻,通常通過對機車稱重后再調整機車彈簧來調整機車的重量分布。各種機車的輪對之間的軸距及軌距規格各有不同,而現有的機車稱重臺上通常設置不可動的軌道,同時用于稱重的稱重單元也固定分布在軌道下方與車輪匹配的位置,應用該種稱重臺測量不同規格的多種機車,測量結果不精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機車稱重臺,以解決現有稱重臺在稱重不同規格的機車時測量不精確的缺陷,提高機車測量精度,保證機車質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機車稱重臺,包括軌道基礎平臺、軌道和至少八個稱重單元,所述軌道固定安裝在所述軌道基礎平臺上,所述軌道與所述軌道基礎平臺之間還設置有稱重單元,其中,所述軌道基礎平臺上表面開設兩個以上的縱向凹槽,所述軌道包括移動軌,當軌道間距合適時,所述移動軌固定安裝在任意兩個相鄰的所述凹槽中,當需要作軌道間距離調整時,移動軌可以移動;所述軌道由多段鋼軌首尾組裝而成,所述多段鋼軌包括至少八個與被測機車的車輪位置相匹配的稱重軌,所述稱重單元固定設置在所述稱重軌的下方。如上所述的機車稱重臺,其中,優選的是,所述軌道均由移動軌組成;或所述軌道由移動軌與固定軌組成,所述固定軌固定安裝在所述軌道基礎平臺上。如上所述的機車稱重臺,其中所述縱向凹槽的數量為三個。如上所述的機車稱重臺,其中,優選的是所述移動軌通過支撐塊安裝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移動軌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撐塊的上表面,所述支撐塊的下表面與所述凹槽固定安裝。如上所述的機車稱重臺,其中所述支撐塊具有本體和下底板,所述下底板開設有對稱的橫向長圓通孔,所述長圓通孔通過螺栓與所述凹槽固定連接。本發明提供的機車稱重臺利用移動移動軌來改變軌道間距,以適應軌距不同的機車,通過移動稱重軌及稱重單元來改變稱重點的位置,以適應軸距不同的機車,使稱重臺在測量多種機車時可做適當調整,提高了測量精度,根據稱重的結果對機車的結構做調整,提高了機車的質量。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車稱重臺總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局部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車稱重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車稱重臺中的支撐塊結構主視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車稱重臺中的支撐塊結構仰視圖。附圖標記1-軌道基礎平臺;2-軌道;3-稱重單元;4-機車;5-車輪;6-稱重軌;7-移動軌; 8-凹槽;9-支撐塊;10-長圓通孔; 11-本體;12-下底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車稱重臺總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局部示意圖,圖 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車稱重臺局部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機車稱重臺,包括軌道基礎平臺1、軌道2和至少八個稱重單元3,其軌道2固定安裝在軌道基礎平臺1上,軌道2與軌道基礎平臺1之間還設置有稱重單元3,稱重單元3的結構可以與軌道的形狀相似,內部設置壓力傳感器等部件,以傳遞來自車輪的壓力,軌道2 可以通過支撐結構安裝在軌道基礎平臺1上。其中,上述軌道基礎平臺1上表面開設兩個以上的縱向凹槽8,軌道2包括移動軌7,如圖3所示,當軌道間距合適時,移動軌7固定安裝在任意兩個相鄰的凹槽中,當需要作軌道間距離調整時,移動軌可以移動;通過安裝在不同的凹槽8可使移動軌7的安裝位置不同;軌道2由多段鋼軌首尾組裝而成,如圖2所示, 其中多段鋼軌包括至少八個與被測機車的車輪位置相匹配的稱重軌6,由于通常每個機車都有兩組轉向架,每一個轉向架下邊至少包括兩組輪對,在上述輪對所處位置對應的設置稱重軌6,稱重單元3固定設置在稱重軌6的下方。 在實際應用中,將機車4駛入或運入機車稱重臺上,將機車4對應轉向架下方的車輪5置于稱重單元3上方的稱重軌6上,由于不同規格的機車4可能有不同的軌距,所以針對軌距調節相應的軌道2之間的距離會使機車4的稱重更精確,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移動軌7 安裝在不同的凹槽8來實現軌道間距的改變。如圖3所示,凹槽8沿軌道2長度方向縱向開設在軌道2基礎平臺1的上表面,任意兩個相鄰的凹槽8可以固定移動軌7的位置,選擇不同的凹槽8即可以調節軌道2的間距。軌道2由多段鋼軌首尾組裝而成,其中多段鋼軌包括稱重軌6,如圖2所示,當針對不同軸距的機車4時,可以將稱重軌6連同稱重單元3 —同拆下,選擇合適的位置重新與其他段鋼軌組裝,同時配合將多段鋼軌設計為多段不同的長度尺寸,以改變稱重點的位置;稱重軌6與稱重單元3位置的調整適應了不同機車4的軸距,從而使測量更精確。眾所周知,機車軌道通常為兩根鋼軌,本實施例中,軌道2的兩根軌可以均為移動軌7,以適應調整軌道2間距;兩根軌也可以分別為固定軌和移動軌7,即其中一條軌為固定軌,固定軌可通過在軌道基礎平臺上開設凹槽后,利用螺栓固定安裝的方式安裝后,在工作過程中不再移動,另一條軌為安裝在上述凹槽8中的移動軌7,固定軌和移動軌7的組成方式在實際應用中成本較低,并能滿足實際測量需求。軌道基礎平臺1上開設的縱向凹槽8可以為三個,選擇不同的兩組凹槽8,即可以實現軌道2之間的兩種不同間距。如果兩條軌均設置為移動軌,則在軌道基礎平臺1上與兩條軌對應的位置均開設三個縱向凹槽8,每條軌選擇其中的任意兩個凹槽8固定安裝;如果兩條軌中包括一條固定軌,則在軌道基礎平臺1上與固定軌對應的位置可開設一個縱向凹槽8,以將固定軌固定安裝在軌道基礎平臺1上。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移動軌7優選的是通過支撐塊9安裝在凹槽8中;移動軌 7固定安裝在支撐塊9的上表面,支撐塊9的下表面與凹槽8固定安裝。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車稱重臺中的支撐塊結構主視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車稱重臺中的支撐塊結構仰視圖,進一步地,支撐塊9具有本體11和下底板 12,下底板12開設有對稱的橫向長圓通孔10,長圓通孔10通過螺栓與凹槽固定連接,如圖 4和圖5所示,該長圓通孔10通過螺栓與凹槽8固定連接。當將移動軌7安裝在不同的凹槽8后,還可通過調整支撐塊9來進一步精確調節軌道2之間的距離沿軌道2寬度方向橫向移動支撐塊9,當達到所需軌道間距后,在長圓通孔10內旋緊螺栓。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機車稱重臺利用移動移動軌來改變軌道間距,以適應軌距不同的機車,通過移動稱重軌及稱重單元來改變稱重點的位置,以適應軸距不同的機車,使稱重臺在測量多種機車時可做適當調整,提高了測量精度,根據稱重的結果對機車的結構做調整,提高了機車的質量。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機車稱重臺,包括軌道基礎平臺、軌道和至少八個稱重單元,所述軌道固定安裝在所述軌道基礎平臺上,所述軌道與所述軌道基礎平臺之間還設置有稱重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基礎平臺上表面開設兩個以上的縱向凹槽,所述軌道包括移動軌,所述移動軌固定安裝在任意兩個相鄰的所述凹槽中;所述軌道由多段鋼軌首尾組裝而成,所述多段鋼軌包括至少八個與被測機車的車輪位置相匹配的稱重軌,所述稱重單元固定設置在所述稱重軌的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車稱重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均由移動軌組成;或所述軌道由移動軌與固定軌組成,所述固定軌固定安裝在所述軌道基礎平臺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車稱重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凹槽的數量為三個。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機車稱重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軌通過支撐塊安裝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移動軌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撐塊的上表面,所述支撐塊的下表面與所述凹槽固定安裝。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車稱重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塊具有本體和下底板,所述下底板開設有對稱的橫向長圓通孔,所述長圓通孔通過螺栓與所述凹槽固定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機車稱重臺,包括軌道基礎平臺、軌道和至少八個稱重單元,軌道固定安裝在軌道基礎平臺上,軌道與軌道基礎平臺之間還設置有稱重單元,其中,上述軌道基礎平臺上表面開設兩個以上的縱向凹槽,軌道包括移動軌,固定安裝在任意兩個相鄰的所述凹槽中軌道由多段鋼軌首尾組裝而成,多段鋼軌包括至少八個與被測機車的車輪位置相匹配的稱重軌,稱重單元固定設置在該稱重軌的下方。本發明提供的機車稱重臺解決了現有稱重臺在稱重不同規格的機車時測量不精確的缺陷,針對軌距和軸距不同的機車可相應調整軌道間距及稱重單元的位置,提高了機車的測量精度,保證了機車質量。
文檔編號G01G21/08GK102506974SQ2011103633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明者潘傳宇, 王育軍, 陳莉 申請人:北京二七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