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gis現場x射線拍攝效率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GIS現場X射線拍攝效率的裝置,特別是一種提高GIS現場 X射線拍攝效率的連桿式遠程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數字X射線無損檢測技術具有成像快、可視化等優點,開始在電力、化工、醫療等領域獲得應用。特別是在電力設備檢測領域,X射線數字成像技術可以實現在不拆卸設備和不破壞環境,甚至是不停電的情況下對GIS (Gas Insulated Switch氣體絕緣開關)等設備進行檢測,達到可視化診斷。作為X射線數字成像技術的核心,數字平板直接成像裝置 (Direct Digital Panel Radiography),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全新的數字化成像技術。數字平板技術與膠片和計算機射線照相技術的處理過程不同,在兩次照相期間,不必更換膠片和存儲熒光板,僅僅需要幾秒鐘的數字采集,就可以再次觀察到圖像,檢測速度和效率大大的提高,并且成像均勻,沒有邊緣幾何變形,而且空間分辨率和靈敏度高。X射線數字成像技術基于射線機發射射線、數字平板探測器接收透過工件的射線而成像的模式。通常情況下,數字成像板在幾秒鐘之內就可采集到一幅清晰度較高的工件圖像,比傳統膠片的沖洗以及CR成像技術都更為快捷。然而,在現場GIS拍攝過程中,一次圖像采集并不能獲得最佳拍攝效果,此時往往需要移動或轉動射線機,以獲得待測工件的最佳拍攝位置。由于射線機和數字成像板采用一發一收的模式,因此,移動或轉動射線機的同時,數字成像板也需要移動或轉動相應的距離或角度。X射線機通過遠程電纜(大于60 m)來控制,因此,完成一次圖像采集之后,需要來回走動去調節射線機和成像板的位置。在此情況下,雖然每次采集圖像的時間較短(幾秒鐘),但每兩次采集圖像之間的時間則較長 (幾分鐘),X射線數字成像技術的拍攝效率大為降低。為了提高X射線數字成像技術的拍攝效率,我們需要發明一種遠程控制裝置,以完成X射線機和成像板的移動或轉動。目前,提高傳統X射線技術拍攝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升降平臺、膠片沖洗等方面。而針對提高全新的X射線數字成像技術拍攝效率的研究,還沒有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結合GIS的結構特點,合理地設計一種裝置,將X射線機和數字成像板連接在一起,通過遠程控制該裝置,便可以實現遠程控制射線機和數字成像板位置的移動,以提高拍攝GIS的效率。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提高GIS現場X射線拍攝效率的裝置,本發明包括一端連接射線機和一端連接成像板的剛性連桿,連桿的中段設置為圓弧形狀置于在GIS外筒上,形成支點;當射線機上下升降時,使射線機和成像板實現聯動;射線機置于托環上,托環由螺紋桿支撐,螺紋桿設置在帶螺紋孔的底座上,螺紋桿的底端與設置的電動機轉軸聯接;并在底座內設置電機遠程控制模塊。
本發明在連桿兩端分別設置有轉接頭與彎曲延長段連接。(1)在射線機上沿射線機長度方向設計2個固定螺紋桿支架,支架可以經遙控上下移動,以實現射線機的整體升降,(2 )根據射線機、成像板和GIS的一般結構,在射線機和成像板之間設計一個連桿,以實現射線機和成像板的聯動;連桿的設計須滿足一個條件 連桿安裝完畢后,應使射線機的窗口中心對準成像板有效成像單元的中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成像板有效成像單元。(3)支架和連桿的設計采用輕型高強度金屬材料。(4)射線機支架的下方設計有電機,在遙控作用下可將支架旋進或旋出,以達到支架上下移動的目的。 (5)連桿、支架與射線機、成像板的連接采用硬塑料夾具結構(圖4)。(6)現場拍攝GIS時, 若要上下移動射線機,則可以利用遙控將兩個支架上下升降,以達到升降射線機和成像板的目的。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設計了一種提高GIS現場X射線拍攝效率的裝置,能夠通過遠程控制來實現射線和成像板的聯動,避免了兩次拍攝之間操作人員的來回走動和儀器位置的調節,為現場GIS拍攝節省了時間。本發明的機理主要是(1 )射線機上安裝的支架能夠實現射線機的整體升降;(2) 射線機和成像板之間的連桿能夠使射線機位置移動時,成像板也跟著移動,確保了射線窗口中心始終對準成像板有效成像單位的中心。因此,兩次拍攝之間,須調節射線機和成像板的位置時,操作人員可不必來回走動,縮短了拍攝時間。本發明涉及的裝置,不僅提高了 GIS的現場拍攝效率,還使拍攝時射線機的位置移動更加精確,圖像拼接更為便捷。
圖1為底座頂蓋螺紋孔布置示意圖2為螺紋支架桿與底座、托環之間的連接示意圖; 圖3為弧形連桿示意圖; 圖4為硬塑料夾具結構示意圖; 圖5為裝置總連接圖。圖中1、射線機;2、底座;3、螺紋桿;4、托環;5、鎖緊螺絲;6、連桿;7、GIS外筒;8、 轉接頭;9、成像板;10、內螺紋;11、硬塑料外殼。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提高GIS現場X射線拍攝效率的裝置,本發明特征是,包括一端連接射線機 1和一端連接成像板的剛性連桿6,連桿的中段設置為圓弧形狀置于在GIS外筒7上,形成支點;當射線機上下升降時,使射線機和成像板9實現聯動;射線機置于托環4上,托環由螺紋桿3支撐,螺紋桿設置在帶螺紋孔的底座2上,螺紋桿的底端與設置的電動機轉軸聯接;并在底座內設置電機遠程控制模塊。本發明在連桿兩端分別設置有轉接頭與彎曲延長段連接。本發明利用機械加工的方式對各部件進行加工組裝。具體包括以下幾步
1. 底座的加工。(1)選擇8塊1000X20X2mm3 1000X 100X IOmm3的高強度輕型金屬板,將其中5塊焊接成上部敞口的方形盒子;(2)在方形盒子的4個側面中心附近分別鉆3 6個小孔,小孔直徑5 15 mm,以作為散熱用;(3)在剩下的3塊金屬板上分別鉆 2個螺紋孔,孔徑20 50 mm,螺紋間距2 5mm,孔的布置如圖1所示,以此鋼板作為底座的中間隔板和頂蓋;(4)在底蓋的四角分別鉆2個小孔,以安裝腳輪用;(5)選擇直徑50 IOOmm的可鎖死腳輪,通過螺釘安裝到底座四角上。
2.支架的加工。(1)選擇5根直徑20 50mm、長度1 an的高強度輕型金屬桿作為加工材料,在其上加工螺距2 5mm的螺紋;(2)在每個螺紋桿的一端端頭中心分別鉆兩個直徑3 IOmm的螺紋孔,以安裝托環;(3)選擇厚度2 5mm的輕型金屬板,將其加工成如圖2所示的托環裝置,托環的弧度根據射線機的尺寸來加工。3.連桿的加工。(1)選擇5根Φ 20 X 2mm Φ 50 X 5_、長度1 an的高強度輕型金屬管作為材料,將其加工為長度分別為10Cm、20Cm、50Cm、IOOcm的直桿,以及弧長40cm、 60cm、80cm、100cm、150cm、200cm的弧形桿(圖3),直桿和弧形桿兩端均加工有細螺紋,螺距 0. 3 0. 6mm ; (2)根據直桿和弧形桿的直徑加工不同的雙向和三向硬塑料轉接頭,轉接頭開口內壁加工有細螺紋,螺距0. 3 0. 6mm,以連接不同長度的直桿和弧形桿;(3)根據直桿直徑加工一頭有內螺紋10,另一頭為夾緊裝置的硬塑料夾具,用于與射線機和成像板連接, 夾具結構如圖4所示。4.支架升降裝置的安裝。(1)在底座底蓋上鉆4個直徑3 6mm的孔,將交流電動機固定在底蓋上;(2)在底座側面中心鉆兩個直徑5 IOmm的孔,用于引出電源線;(3)在電動機上安裝遠程控制開關,按下遙控后便可開啟電動機;(5)在電動機上安裝遠程控制裝置,通過遙控邊可控制電機正轉和反轉;(6)在電動機上轉輪上安裝皮帶,皮帶跨過兩根支架桿,并與支架桿上的螺紋接觸,電動機轉動時,通過摩擦力便可將支架桿旋進或旋出; (7)利用電焊將兩塊中間隔板焊接在底座側面上,每兩塊隔板之間的距離為50 150mm。 (7 )利用電焊將頂蓋板焊接在底座頂部,完成底座的封裝。5.安裝連接完后的裝置如圖5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Gis現場X射線拍攝效率的裝置,其特征是,包括一端連接射線機和一端連接成像板的剛性連桿,連桿的中段設置為圓弧形狀置于在GIS外筒上,形成支點;當射線機上下升降時,使射線機和成像板實現聯動;射線機置于托環上,托環由螺紋桿支撐, 螺紋桿設置在帶螺紋孔的底座上,螺紋桿的底端與設置的電動機轉軸聯接;并在底座內設置電機遠程控制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GIS現場X射線拍攝效率的裝置,其特征是,在連桿兩端分別設置有轉接頭與彎曲延長段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提高GIS現場X射線拍攝效率的裝置,本發明包括一端連接射線機和一端連接成像板的剛性連桿,連桿的中段設置為圓弧形狀置于在GIS外筒上,形成支點;當射線機上下升降時,使射線機和成像板實現聯動;射線機置于托環上,托環由螺紋桿支撐,螺紋桿設置在帶螺紋孔的底座上,螺紋桿的底端與設置的電動機轉軸聯接;并在底座內設置電機遠程控制模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設計了一種提高GIS現場X射線拍攝效率的裝置,能夠通過遠程控制來實現射線和成像板的聯動,避免了兩次拍攝之間操作人員的來回走動和儀器位置的調節,為現場GIS拍攝節省了時間。
文檔編號G01N23/04GK102565106SQ20121000362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9日
發明者于虹, 劉榮海, 吳章勤, 夏超, 孫成剛, 楊迎春, 王達達, 王進, 艾川, 譚向宇, 趙現平, 郭濤濤, 閆文斌, 魏杰 申請人:云南電力試驗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