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水體檢測用的裝置,具體的公開了一種便攜式多通道避光隔熱流通池以及利用該流通池對水體進行檢測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水文地質、環境、水產養殖等行業常需要對不同深度水體開展現場分析測試工作,通常情況下,限于技術、水下環境的復雜性等原因無法將儀器探頭直接放至幾十甚至數百米深度處開展原位監測,而需要采集待測深度水體至地面開展測試工作,但水樣采集后在近地面測試過程中,其理化性質會直接受近地面環境因素(如光照、氣溫、風等)的影響而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從而影響現場測試結果的準確、可靠性,因此需要一種能最大程度減緩水體理化性質變化的裝置,但當前尚無此類裝置,這正是本發明申請的出發點。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部分提出的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攜式避光隔熱流通池以及利用該流通池對水體進行檢測的方法,其主要由蓋體、池體兩部分組成,該流通池能很好地滿足水體野外現場測定的需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便攜式多通道避光隔熱流通池,包括密封連接在一起的蓋體和池體,在所述的蓋體具有一定厚度并部分地嵌入池體內;在所述的蓋體上設有多個直徑大于探頭外徑的探頭孔,在所述的探頭孔上部連接有探頭固定裝置,探頭穿過探頭固定裝置、探頭孔插入到池體內;所述的蓋體及池體設有隔熱層,在所述的隔熱層外設置有避光層;在所述的池體底部設有進/排水口,在進/排水口設有閥門。
進一步的,所述蓋體設有多個探頭孔,可將多個探頭插入池內,實現多個指標的同時測試,最大限度減少檢測用水量,取水量相應減少,達到減輕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進一步的,所述的探頭固定裝置包括一個中空螺栓柱,中空螺栓柱的內徑與探頭孔直徑一致,螺栓柱上端設有與其規格相適應的異徑中空緊固螺帽;中空緊固螺帽頂部內徑與探頭孔直徑及螺栓柱內徑一致;中空緊固螺帽中下部內徑與螺栓柱外徑一致。
進一步的,在螺栓柱頂端與緊固螺帽之間設具有一定伸縮性、化學性質穩定的墊環;為避免池體內水體與外界環境的直接接觸,在螺栓柱頂端與緊固螺帽之間設具有一定伸縮性、化學性質穩定的墊環。具體使用方法為:探頭插入到既定位置,池體內水體充滿后用力擰緊緊固螺帽以壓縮墊環,使墊環變形擠壓探頭外壁,從而達到密封池體內水體,隔絕池體內外物質、能量交換的目的。
進一步的,所述池體的主體為一個底部為半球形、上部為圓筒形的結構,此結構可實現用較少水量即可滿足儀器正常檢測的要求,以減輕深處取水工作量;同時,該結構也便于對池體內部進行清理。
進一步的,進/排水口位于球形底的最低處,此結構在進水時可保證水位緩慢上升,避免上部進水帶來的跌水曝氣效應,最大限度地保證待測水樣的原真性;排水時則可保證池體內水體最大限度地排出,避免殘留水樣對之后樣品測試結果的影響。
進一步的,在池體的底部設有環形柱腳,所述的環形柱腳為池體外壁圓筒結構的向下延伸結構,延伸長度以超過進/排水口一定高度、方便其與取水容器排水管的連接、拔除操作為限。
進一步的,所述的進/排水口與以一定角度由池底到池壁方向向下傾斜的進/排水通道相連,以防止水體在通道內滯積,實現順利排水。進/排水口位置高于環形柱腳底一定高度,進/排水控制采用直通式閥門,以便于與取水容器排水管的連接、拔除操作。
進一步的,在所述的池體外設有掛鉤式把手,掛鉤式把手與池主體連接處設在池體中上部,至少具有兩個作用,一是用作把手,便于攜帶;二是在需要時可以將流通池掛在一定高度處,便于操作。
進一步的,所述的蓋體和池體外部用搭扣連接,搭扣掛鉤設在蓋體上,搭扣主體設在池體上部近邊緣處。蓋體和池體之間設具有一定彈性、化學性質穩定的墊圈,以增強連接后的密封性。搭扣地設置方便了流通池兩大組成部分的拆裝,便于清理池內壁及探頭等工作。
具體的,利用所述的便攜式多通道避光隔熱流通池對待測水體進行檢測的方法,如下,
使用時,先用待測水樣將探頭及池體內部所有會與待測水樣接觸部位沖洗三遍,將蓋體、池主體連接,然后將探頭插入池體內,探頭底端的測試部位距池體內壁、池體底部均有一定距離,且墊環處于原始狀態;
將取水容器排水管與進/排水口連接,打開閥門,使待測水體緩緩流入池體內直至從探頭孔溢出,關閉閥門,擰緊探頭孔上部緊固螺帽,壓縮墊環,使池體內外環境隔絕,將除有探頭插入外的其它探頭孔以與螺栓柱規格相匹配、化學性質穩定的堵頭密封,即可開始測試工作;可選擇的,在取水容器排水管與進/排水口之間可增加過濾裝置,以去除與測試指標無關的雜物,可減少池體內部清理工作量。
測試完成后,擰松緊固螺帽或拔除堵頭,打開進/排水口閥門將水樣排出;亦可打開蓋體直接將水樣傾倒,傾倒前應打開進/排水閥門,以保證傾倒的徹底性。
若某探頭工作過程中會對別的探頭測試產生干擾,則可用三通構件將兩池進水口聯通,干擾探頭與弱/非干擾探頭分別放置在不同池體內開展測試工作,以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可靠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設有避光隔熱層及密封構件,可使待測水體在檢測時最大限度的減少與外界環境(光、熱等)的物質、能量交換,而處于無光、恒溫狀態,從而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可靠性。同時,本發明配有掛鉤式把手,不僅便于攜帶,還能在需要時懸掛固定,實現多種使用情境下的便捷檢測。再者,本發明設有多個探頭孔,能同時插入多個探頭,實現多個指標的同時測試,可大大提高野外工作效率。本發明池體為半球形底上接圓筒形結構,此結構可最大限度減少檢測用水量,也方便池內清理。本發明蓋體、池體間以搭扣連接,拆裝方便。總之,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高效,用水量少,能很好地滿足水體野外現場測定的需要。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本發明的剖面圖;
圖2本發明的斜視圖
圖3為二池聯通模式結構圖;
圖中:Ⅰ為蓋體,Ⅱ為池體。1:中空緊固螺帽;2:墊環;3:中空螺栓柱;4:探頭孔;5:掛鉤式把手;6:內壁;7:隔熱層;8:避光層;9:環形柱腳;10:搭扣;11:探頭;12:閥門;13:進/排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由于水樣采集后在近地面測試過程中,其理化性質會直接受近地面環境因素(如光照、氣溫、風等)地影響而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從而影響現場測試結果的準確、可靠性,因此需要一種能最大程度減緩水體理化性質變化的裝置,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如圖1、2所示的便攜式多通道避光隔熱流通池,包括密封連接在一起的蓋體I和池體II,(本發明的蓋體I和池體II外部用搭扣10連接,也可以采用別的方式連接,只要能保證密封性即可),在所述的蓋體I具有一定厚度并部分地嵌入池體II內;在蓋體I上設有多個直徑大于探頭外徑的探頭孔4,多個探頭孔,可將多個探頭插入池內,實現多個指標的同時測試,最大限度減少檢測用水量,取水量相應減少,達到減輕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在所述的探頭孔4上部連接有探頭固定裝置,探頭11穿過探頭固定裝置、探頭孔4插入到池體II內;所述的池體II外設有隔熱層7,在所述的隔熱層7外設置有避光層8;在所述的池體底部設有進/排水口13,在進/排水口13設有閥門12。
本發明的圖1所示中的進/排水口13是指進水口和排水口為同一個口,當進水時,此口為進水口,在排水時,此口為排水口,進/排水口13與一個進/排水通道相連,閥門12安裝在該通道上。
該發明的進/排水口13也可以設置成兩個口,一個口作為進水口,另一個口作為排水口;此時,每個口均連接一個通道,每個通道上均安裝有一個閥門。
進一步的,探頭固定裝置包括一個中空螺栓柱3,中空螺栓柱3的內經與探頭孔直徑一致,螺栓柱上端設有與其規格相適應的異徑中空緊固螺帽1;中空緊固螺帽1頂部內徑與探頭孔直徑及螺栓柱內徑一致;中空緊固螺帽1中下部內徑與螺栓柱外徑一致。
中空緊固螺帽1、螺栓柱、探頭孔三者自上而下形成直徑一致的筒體,可保證探頭在池體內處于近乎垂直狀態而與池體內其余探頭保持一定距離,盡可能減小不同探頭之間的相互干擾程度。
進一步的,在螺栓柱頂端與緊固螺帽1之間設具有一定伸縮性、化學性質穩定的墊環2;為避免池體內水體與外界大氣的直接接觸,在螺栓柱頂端與緊固螺帽1之間設具有一定伸縮性、化學性質穩定的墊環2,探頭11插入到既定位置,池體內水體充滿后用力擰緊緊固螺帽1壓縮墊環,使墊環2變形擠壓探頭11外壁,從而達到密封池體內水體,隔絕池體內外物質、能量交換的目的。
這里所述的具有一定伸縮性是指墊環2有一定的彈性,在其受到外力作用時,其可以伸縮;所述的化學性質穩定是指在整個裝置測試過程中,墊環不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其自身的彈性等性能;進而保證裝置密封性。
進一步的,在測試時,如果探頭孔數量多于探頭數量,多余孔可用內徑與孔直徑一致的堵頭密封,進而保證整個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的密封性。
進一步的,該裝置中的探頭孔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防止探頭11之間相互干擾,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具體的距離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設計。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池體由池主體、環形柱腳9、進/排水口13與通道及閥門12、掛鉤式把手5等部分組成。
池主體底部為半球形、上部為圓筒結構,此結構便于對池內部進行清理,其包括內壁6和外壁,在內壁6和外壁之間設有隔熱層7,外壁層為避光層8;這里所述的隔熱層7的功能主要是隔熱,避光層8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避光,因為水樣采集后在近地面測試過程中,其理化性質會直接受近地面環境因素(如光照、氣溫、風等)地影響而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從而影響現場測試結果的準確、可靠性;因此該裝置需要進行隔熱和避光設計。
進/排水口13位于球形底最低部,此結構在進水時可保證水位緩慢上升,避免上部進水帶來的跌水曝氣效應,最大限度地保證待測水樣的原真性;排水時則可保證池內水體最大限度地排出,避免殘留水樣對之后樣品測試結果的影響。
環形柱腳9為池體外壁圓筒結構的向下延伸,延伸長度以超過進/排水口一定高度、方便其與取水容器排水管的連接、拔除操作為為限。
進/排水通道以一定角度由池底到池壁方向向下傾斜,以防止水體在通道內滯積,實現順利排水。進/排水口位置高于環形柱腳底一定高度,進/排水控制采用直通式閥門,以便于與取水容器排水管的連接、拔除操作。
掛鉤式把手5與池主體連接處設在池體中上部,至少具有兩個作用,一是用作把手,便于攜帶;二是在需要時可以將流通池掛在一定高度處,便于操作。
蓋體I和池體II外部用搭扣10連接,搭扣掛鉤設在蓋體上,搭扣主體設在池體上部近邊緣處。蓋體和池體之間設具有一定彈性、化學性質穩定的墊圈,以增強連接后的密封性。搭扣地設置方便了流通池兩大組成部分的拆裝,便于清理池內壁及探頭等工作。具體的,利用所述的便攜式多通道避光隔熱流通池對待測水體進行檢測方法,如下,
使用時,先用待測水樣將探頭及池體內部所有會與待測水樣接觸部位沖洗三遍,用搭扣將蓋體、池主體連接,然后將探頭依次經由中空緊固螺帽、墊環、中空螺栓柱、探頭孔插入池體內,探頭底端測試部位距池體內壁、池底均有一定距離,此時墊環處于原始狀態。
將取水容器排水管與進/排水口連接,打開閥門,使待測水體緩緩流入池體內直至從探頭孔溢出,關閉閥門,擰緊探頭孔上部緊固螺帽,壓縮墊環,使池體內外環境隔絕,將除有探頭插入外的其它探頭孔以與螺栓柱規格相匹配、化學性質穩定的堵頭密封,即可開始測試工作;可選擇的,在取水容器排水管與進/排水口之間可增加過濾裝置,以去除與測試指標無關的雜物,可減少池體內部清理工作量。
測試完成后,擰松緊固螺帽或拔除堵頭,打開進/排水口閥門將水樣排出;亦可打開蓋體直接將水樣傾倒,傾倒前應打開進/排水閥門,以保證傾倒的徹底性。
此外,如圖3所示,當某探頭工作過程中會對別的探頭產生干擾,則可用三通構件將兩池體進水口聯通,干擾探頭與弱/非干擾探頭分別放置在不同池體內開展測試工作,以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可靠性。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