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用于多種藥物檢測的醫療設備,屬于及醫療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醫院中經常會需要檢測一些藥物的成分,在于網絡數據庫比對,以確定其效果和功能。
而目前我國的檢測用醫療設備還不是很發達,仍然依賴經驗,實驗確定藥物的成分和效果,這種方式不但落后,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出錯,造成嚴重后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用于多種藥物檢測的醫療設備,以解決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出錯等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可用于多種藥物檢測的醫療設備,其包括:腳架、底座、機架、殼體、藥物入口、粉碎裝置、鉸鏈、藥物檢測裝置、蓋子、顯示屏、控制面板、散熱網、電源孔、電源開關、手柄;所述腳架固定連接于底座下方,所述底座上固定連接有機架,所述機架外設有殼體,所述機架內設有藥物入口,所述藥物入口上設有粉碎裝置,所述殼體內設有藥物檢測裝置,所述殼體上通過鉸鏈與蓋子固定連接,所述蓋子上固定連接有手柄,所述殼體上設有顯示屏,所述殼體上設有控制面板,所述殼體上設有散熱網,所述殼體上設有電源孔,所述殼體上設有電源開關,所述藥物檢測裝置由儲存器、數據處理中心、成分分析裝置、光譜分析儀、檢驗信息輸出端、多功能檢測室、微波信號發送端、信號轉換裝置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粉碎裝置與藥物檢測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藥物入口設于殼體內。
進一步地,所述粉碎裝置設于殼體內。
進一步地,所述藥物檢測裝置設于殼體內。
進一步地,所述粉碎裝置、藥物檢測裝置、顯示屏、控制面板、電源孔、電源開關通過導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同時提供對多種藥物粉碎之后的成分分析工作,提高了分析的精確度和速度,并可以將檢測信息儲存之后發送至云儲存設備,解決了以往采用人工實驗的方式。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用于多種藥物檢測的醫療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用于多種藥物檢測的醫療設備蓋子合住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用于多種藥物檢測的醫療設備的藥物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腳架-1、底座-2、機架-3、殼體-4、藥物入口-5、粉碎裝置-6、鉸鏈-7、藥物檢測裝置-8、蓋子-9、顯示屏-10、控制面板-11、散熱網-12、電源孔-13、電源開關-14、手柄-15、儲存器-801、數據處理中心-802、成分分析裝置-803、光譜分析儀-804、檢驗信息輸出端-805、多功能檢測室-806、微波信號發送端-807、信號轉換裝置-808。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與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可用于多種藥物檢測的醫療設備,其結構包括:腳架1、底座2、機架3、殼體4、藥物入口5、粉碎裝置6、鉸鏈7、藥物檢測裝置8、蓋子9、顯示屏10、控制面板11、散熱網12、電源孔13、電源開關14、手柄15;所述腳架1固定連接于底座2下方,所述底座2上固定連接有機架3,所述機架3外設有殼體4,所述機架3內設有藥物入口5,所述藥物入口5上設有粉碎裝置6,所述殼體4內設有藥物檢測裝置8,所述殼體4上通過鉸鏈7與蓋子9固定連接,所述蓋子9上固定連接有手柄15,所述殼體4上設有顯示屏10,所述殼體4上設有控制面板11,所述殼體4上設有散熱網12,所述殼體4上設有電源孔13,所述殼體4上設有電源開關14,所述藥物檢測裝置8由儲存器801、數據處理中心802、成分分析裝置803、光譜分析儀804、檢驗信息輸出端805、多功能檢測室806、微波信號發送端807、信號轉換裝置808組成,所述粉碎裝置6與藥物檢測裝置8連接,所述藥物入口5設于殼體4內,所述粉碎裝置6設于殼體4內,所述藥物檢測裝置8設于殼體4內,所述粉碎裝置6、藥物檢測裝置8、顯示屏10、控制面板11、電源孔13、電源開關14通過導線連接。
在進行使用時,將電源線插在電源孔13,打開電源開關14,通過手柄15打開蓋子9,往藥物入口5放入藥物,通過控制面板11對該設備進行操作即可開始工作,檢驗信息輸出端805可以將檢測信息儲存之后發送至云儲存設備。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