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療檢測用藥物穩定性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藥物(原料藥或制劑)穩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學、生物學和微生物學特性的能力。穩定性研究是基于對原料藥或制劑及其生產工藝的系統研究和理解,通過設計試驗獲得原料藥或制劑的質量特性在各種環境因素(如溫度、濕度、光線照射等)的影響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并據此為藥品的處方、工藝、包裝、貯藏條件和復驗期、有效期的確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現今,藥物穩定性檢測裝置大多注只重于藥物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線照射強度因素,而忽略了藥物所處環境的氣壓狀況和空氣流動的情況藥物穩定性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醫療檢測用藥物穩定性檢測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醫療檢測用藥物穩定性檢測裝置,包括箱體、箱門、檢測腔、控制腔、LED燈、溫度感應器、濕度感應器、蒸發器、加熱管、空氣循環管道、進氣口、出氣口、抽風機、空氣節流閥、控制面板、氣壓表、氣壓調節閥和載物架;所述箱體自上而下分為檢測腔和控制腔兩個腔室,箱體的檢測腔正面設置有透明箱門;所述檢測腔內的頂端設置有LED燈,檢測腔內的底端設置有載物架;所述載物架下方從左向右依次設置有蒸發器和加熱管;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分別設置于檢測腔的左右內壁上,進氣口和出氣口通過空氣循環管道相連接;所述空氣循環管道上設置有抽風機和空氣節流閥;所述溫度感應器和濕度感應器設置于載物架左端上;所述氣壓表和氣壓調節閥設置于箱體頂端;所述空氣節流閥和空控制面板設置于控制腔內。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腔的外板上設置有散熱孔。
進一步的,所述空氣循環管道外設置有保溫隔熱的保溫套。
進一步的,所述箱體的四個底角上設置有萬向滾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空氣節流閥來控制環境空氣流動的狀況,通過氣壓表和氣壓調節閥控制環境氣壓狀況,而且操作方便,檢測高效、快捷,能過更加準確的檢測藥物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箱門;3、檢測腔;4、控制腔;5、LED燈;6、溫度感應器;7、濕度感應器;8、蒸發器;9、加熱管;10、空氣循環管道;11、進氣口;12、出氣口;13、抽風機;14、空氣節流閥;15、控制面板;16、氣壓表;17、氣壓調節閥;18、載物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醫療檢測用藥物穩定性檢測裝置,包括箱體1、箱門2、檢測腔3、控制腔4、LED燈5、溫度感應器6、濕度感應器7、蒸發器8、加熱管9、空氣循環管道10、進氣口11、出氣口12、抽風機13、空氣節流閥14、控制面板15、氣壓表16、氣壓調節閥17和載物架18;所述箱體1自上而下分為檢測腔3和控制腔4兩個腔室,箱體的檢測腔3正面設置有透明箱門2;所述檢測腔3內的頂端設置有LED燈5,檢測腔3內的底端設置有載物架18;所述載物架18下方從左向右依次設置有蒸發器8和加熱管9;所述進氣口11和出氣口12分別設置于檢測腔3的左右內壁上,進氣口11和出氣口12通過空氣循環管道10相連接;所述空氣循環管道10上設置有抽風機13和空氣節流閥14;所述溫度感應器6和濕度感應器7設置于載物架18左端上;所述氣壓表16和氣壓調節閥17設置于箱體1頂端;所述空氣節流閥14和空控制面板15設置于控制腔4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控制腔4的外板上設置有散熱孔,散掉風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空氣循環管道10外設置有保溫隔熱的保溫套,減少空氣溫度下降對檢測的不利影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箱體1的四個底角上設置有萬向滾輪,便于設備的搬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