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時監測承力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帶電作業用絕緣數字化實時監測承力裝置。
背景技術:
:
隨著材料科學和測量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型傳感技術逐漸進入到電網各種生產領域中,這些新技術、新產品在電網安全運行維護中逐漸應用起來,目前,在高壓線路施工或帶電搶修過程中使用的起吊、緊線類等承力工具,一般只有額定載荷,對于直觀看到的被吊裝物品,可以根據物品的數量、體積等選用合適的承力工具,但是在起吊或牽引導地線的工作中,工具受力(牽引力)會隨著導地線的收緊而逐漸增大,這個力的大小計算非肉眼可見,施工人員很難掌控,所以,在電力施工中經常發生過牽引導致的工具、設備損壞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簡單易懂、可控性強的帶電作業用絕緣數字化實時監測承力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電作業用絕緣數字化實時監測承力裝置,包括掛耳、吊梁、滑輪螺栓組合體和顯示器,所述掛耳上設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掛耳下端連接有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所述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內設置有拉力轉換傳感器(圖中未畫出),所述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上設置有防護門和無線感應器,所述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下端連接有第一螺栓,所述掛耳、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以及第一螺栓是一體化結構,所述吊梁上設置有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通過第二螺栓孔與吊梁連接,所述吊梁下端通過第三螺栓孔與滑輪螺栓組合體連接,所述滑輪螺栓組合體下端連接有尾繩環,所述顯示器上設置有無線接收器,所述顯示器通過無線接收器與無線感應器進行無線連接,所述滑輪螺栓組合體和所述吊梁均由絕緣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吊梁為倒U型結構,所述吊梁兩側和中間位置分別設置有第三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所述U型結構吊梁兩側上的第三螺栓孔與滑輪螺栓組合體上的螺栓孔相匹配,所述吊梁中間位置上的第二螺栓孔與第一螺栓相匹配。
所述掛耳為U型結構,所述第一螺栓孔有兩個,分別設置在U型結構掛耳的兩側靠近頂部的位置。
所述拉力轉換傳感器(圖中未畫出)是一種將物理信號轉變為可測量的電信號的輸出裝置,輸入阻抗為380±10Ω,輸出阻抗為350±3Ω,絕緣電阻大于5000MΩ,靈敏度為1.5mV/V,蠕變為±0.05%FS/30min。
所述拉力轉換傳感器(圖中未畫出)在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內部通過導線與無線感應器連接,無線感應器通過發出紅外線與顯示器上的無線接收器進行無線連接。
所述顯示器具有數據顯示和預警功能,所述顯示器能將承力工具實時受力的大小以數字化的形式顯示出來,并且能夠設置預警系數并具有報警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顯示器的設置能解決線路帶電作業中絕緣承力工具實時監測受力大小的問題,并通過顯示屏上數字化的形式顯示出來,當超出預設報警系數時,能夠進行報警提示,防止絕緣工具過牽引,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中采用無線傳輸方式將帶電高空作業數據實時傳輸到地面接收裝置,便于地面監測人員及時觀察數據變化,進而對操作人員進行工作指揮,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使用無線傳輸方式減少了因連接導線的長度限制而造成帶電安全距離短接和施工不便,增加了該裝置的實用性。
3、本實用新型中防護門的設計使拉力轉換傳感器免于灰塵等物質的腐蝕,增加了裝置的使用壽命,確保了裝置的靈敏性,另外,本裝置簡單易懂,操作便捷,能夠提高電力施工和帶電作業的感知力和可控性,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帶電作業用絕緣數字化實時監測承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中的吊梁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
參見圖1、圖2和圖3:圖中,1-掛耳,2-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3-防護板,4-無線感應器,5-第一螺栓,6-吊梁,7-滑輪螺栓組合體,8-第一螺栓孔,9-第二螺栓孔,10-第三螺栓孔,11-螺栓,12-尾繩環,13-無線接收器,14-顯示器。
實施例:一種帶電作業用絕緣數字化實時監測承力裝置,包括掛耳1、吊梁6、滑輪螺栓組合體7和顯示器14,掛耳1上設置有第一螺栓孔8,掛耳1下端連接有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2,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2內設置有拉力轉換傳感器(圖中未畫出),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2上設置有防護門3和無線感應器4,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2下端連接有第一螺栓5,掛耳1、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2以及第一螺栓5是一體化結構,吊梁6上設置有第二螺栓孔9和第三螺栓孔10,第一螺栓5通過第二螺栓孔9與吊梁6連接,吊梁6下端通過第三螺栓孔10與滑輪螺栓組合體7連接,滑輪螺栓組合體7下端連接有尾繩環12,顯示器14上設置有無線接收器13,顯示器14通過無線接收器13與無線感應器4進行無線連接,所述滑輪螺栓組合體7和所述吊梁6均由絕緣材料制作而成。
吊梁6為倒U型結構,吊梁6兩側和中間位置分別設置有第三螺栓孔10和第二螺栓孔9,U型結構吊梁6兩側上的第三螺栓孔10與滑輪螺栓組合體7上的螺栓孔10相匹配,吊梁6中間位置上的第二螺栓孔9與第一螺栓5相匹配;掛耳1為U型結構,第一螺栓孔8有兩個,分別設置在U型結構掛耳1的兩側靠近頂部的位置。
拉力轉換傳感器(圖中未畫出)是一種將物理信號轉變為可測量的電信號的輸出裝置,輸入阻抗為380±10Ω,輸出阻抗為350±3Ω,絕緣電阻大于5000MΩ,靈敏度為1.5mV/V,蠕變為±0.05%FS/30min。
拉力轉換傳感器(圖中未畫出)在拉力轉換傳感器安裝體2內部通過導線與無線感應器4連接,無線感應器4通過發出紅外線與顯示器14上的無線接收器13進行無線連接。
顯示器14具有數據顯示和預警功能,顯示器14能將承力工具實時受力的大小以數字化的形式顯示出來,并且能夠設置預警系數并具有報警功能。
工作時,將裝置通過掛耳1上的第一螺栓孔8固定在桿塔或者其他合適的位置上,再配合絕緣繩索來提升材料、工具或導線,然后根據線路檔距、導線型號、現場環境、溫度等因素,計算出工作的實際受力數據,在顯示器14上設定承力報警數值,當提升材料、工具或導線時,裝置受力,拉力轉換傳感器(圖中未畫出)感受到重力,進而將重力轉換成數字信號傳給無線感應器4,無線感應器4通過紅外線將數據傳輸到無線接收器13,無線接收器13將數據傳給顯示器14,顯示器14將數據在顯示屏上顯示出來,當顯示器14檢測到傳過來的數據超出預設值時,顯示器14將數據顯示出來并進行報警提示。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例而已,并未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