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鋁用預焙陽極生產,尤其涉及一種鋁用預焙陽極成型工序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旨在以此改變傳統人工取樣測溫作業方式。
背景技術:
1、鋁用預焙陽極生產工藝中,混捏就是不同粒徑的骨料、粉料、生熟碎等干料,按照配方要求比例定量后,與一定量的液體瀝青在一定溫度在利用混捏鍋進行混合,使其達到均勻、密實且具有一定可塑性的糊料的工藝過程。
2、混捏是鋁用預焙陽極生產中的重要環節,混捏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生陽極塊的質量,而混捏后的物料最終溫度尤其到了決定性作用。傳統用混捏鍋測溫方式為在鍋頂部向下插入測溫電阻,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糊料會黏附在混捏鍋上層空間,將測溫電阻探頭包裹,影響測溫的準確性,如果測溫電阻長度加長會與攪刀形成干涉,將電阻擠壓變形,甚至斷裂。
3、因此,基于上述技術問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亟需研發一種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該在線測溫裝置可以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安全操作性,改善工作環境,實現自動化在線測溫遠傳。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該裝置集成于混捏鍋的一側的上部,所述裝置包括:
4、氣動升降組件,所述氣動升降組件設置于所述混捏鍋一側的上端,且所述氣動升降組件的輸出端延伸至所述混捏鍋內部;
5、集成于所述氣動升降組件的輸出端的清理部件,所述清理部件通過所述氣動升降組件驅動實現上下往復運動,所述清理部件一端靠近所述混捏鍋的內壁、并通過所述清理部件將混捏鍋內壁的糊料刮掉;以及
6、測溫電阻組件;
7、所述測溫電阻組件包括:
8、設置于所述混捏鍋內的測溫傳導組件;以及
9、與所述測溫傳導組件連接的測溫電阻,所述測溫傳導組件內部承裝有機熱載體,所述有機熱載體作為傳熱介質,所述測溫電阻通過所述傳熱介質間接測量所述混捏鍋內的溫度。
10、進一步的,所述混捏鍋下部設置有攪拌結構;
11、所述混捏鍋內的干料和液體瀝青通過所述攪拌結構攪拌混合形成糊料;
12、所述混捏鍋下端設置有能夠開啟的鍋底門,所述糊料由所述鍋底門排出。
13、進一步的,所述氣動升降組件為氣缸,所述氣缸的缸桿與所述清理部件,所述氣缸的缸桿帶動所述清理部件沿豎直方向往復運動;
14、所述氣動升降組件受控于外部plc,所述plc控制所述鍋底門,所述鍋底門開啟時,所述plc控制所述氣動升降組件工作并驅動所述清理部件向下移動以清理所述混捏鍋內壁的糊料。
15、進一步的,所述清理部件被配置為上端截面尺寸小于下端截面尺寸的楔形結構。
16、進一步的,所述測溫電阻設置于所述混捏鍋的外部,且所述測溫電阻與所述plc通訊。
17、進一步的,所述氣動升降組件還包括安裝框;
18、所述安裝框包括:
19、外部安裝框和內部安裝框;
20、所述外部安裝框設置于所述混捏鍋的上端,且所述氣缸的缸體設置于所述外部安裝框,所述氣缸的缸桿穿過所述外部安裝框;
21、所述內部安裝框的下端連接有所述清理部件,且所述缸桿連接所述內部安裝框的上端并驅動所述內部安裝框和所述清理部件移動;
22、所述內部安裝框靠近所述混捏鍋內壁一側設置有加強筋板,所述內部安裝框設置有避讓所述加強筋板的通道;
23、所述氣缸驅動所述內部安裝框和所述清理部件向下移動到最下端時,所述測溫電阻位于靠近所述內部安裝框的頂壁的位置。
24、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實用新型的在線測溫裝置通過氣動升降組件驅動清理部件運動并刮掉混捏鍋內壁的糊料,同時利用plc與鍋底門聯動并在鍋底門打開時控制清理部件下移進行糊料刮出,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安全操作性。
26、本實用新型的在線測溫裝置利用測溫傳導組件內的傳熱介質與測溫電阻配合實現間接測溫,并將溫度數據傳輸給plc。
1.一種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集成于混捏鍋(1)的一側的上部,所述裝置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捏鍋(1)下部設置有攪拌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升降組件(3)為氣缸,所述氣缸的缸桿與所述清理部件(6),所述氣缸的缸桿帶動所述清理部件(6)沿豎直方向往復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部件(6)被配置為上端截面尺寸小于下端截面尺寸的楔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溫電阻(4)設置于所述混捏鍋(1)的外部,且所述測溫電阻(4)與所述plc(7)通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混捏鍋在線測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升降組件(3)還包括安裝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