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檢測,尤其涉及一種紡織品拉伸數據檢測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1、在紡織品的生產和質量控制過程中,拉伸性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參數。傳統的紡織品拉伸數據檢測方法往往依賴于人工操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
2、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紡織品行業對拉伸數據檢測方法及系統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現有的檢測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動化,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3、相關檢測技術中,一般通過對拉力的逐漸增加來獲取紡織品在發生斷裂時的力,因此,在實際斷裂的瞬間以及前一時刻,紡織品始終緊繃,導致了紡織品不會發生徑向的形變。而在實際情況下,紡織品在受到沖擊拉力時,會發生徑向的形變,也即從放松狀態突然變為緊繃狀態,由于徑向形變會吸收部分拉伸時的力,因此,實際情況下的斷裂時的拉力可能與通過線性增加拉力的檢測方法獲得的數據存在一定的誤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紡織品拉伸數據檢測方法及系統,以改善上述問題。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紡織品拉伸數據檢測方法,紡織品拉伸數據檢測方法包括:
4、在第一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實驗拉力,實驗拉力為循環拉力,其中,實驗拉力的循環周期的時間遠小于第一檢測周期的時間,實驗拉力的最大瞬時值與最小瞬時值為初始最大拉力值與初始最小拉力值;
5、在多個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逐漸增加的實驗拉力,多個檢測周期為第一檢測周期、第二檢測周期……目標檢測周期,其中,目標檢測周期為待檢測紡織品發生斷裂的檢測周期;
6、獲取目標檢測周期對應的實驗拉力,并確定為目標拉力,目標拉力的最大瞬時值與最小瞬時值為目標最大拉力值與目標最小拉力值;
7、基于目標最大拉力值與目標最小拉力值,確定斷裂拉力值。
8、可選地,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實驗拉力,實驗拉力為循環拉力,其中,實驗拉力的循環周期的時間遠小于第一檢測周期的時間,實驗拉力的最大瞬時值與最小瞬時值為初始最大拉力值與初始最小拉力值,包括:
9、實驗拉力的瞬時拉力為,瞬時拉力與加載時間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0、sin()
11、其中,為加載時間,為常數。
12、可選地,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實驗拉力,實驗拉力為循環拉力,其中,實驗拉力的循環周期的時間遠小于第一檢測周期的時間,實驗拉力的最大瞬時值與最小瞬時值為初始最大拉力值與初始最小拉力值,包括:
13、實驗拉力的瞬時拉力為,瞬時拉力與加載時間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4、sign(sin())
15、并滿足:
16、當sin()>0時,sign(sin())=1
17、當sin()<0時,sign(sin())=-1
18、其中,為加載時間,為常數,t為實驗拉力的循環周期。
19、可選地,結合第一方面,在多個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逐漸增加的實驗拉力,多個檢測周期為第一檢測周期、第二檢測周期……目標檢測周期,其中,目標檢測周期為待檢測紡織品發生斷裂的檢測周期,包括:
20、初始最大拉力值為,目標檢測周期對應的目標最大拉力值為,并滿足:
21、-=(n-1)
22、其中,為常數,n為目標檢測周期對應的周期數。
23、可選地,結合第一方面,基于目標最大拉力值與目標最小拉力值,確定斷裂拉力值,滿足:
24、
25、其中,為目標最大拉力值,為目標最小拉力值,f為斷裂拉力值。
26、第二方面,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紡織品拉伸數據檢測系統,該系統被配置為:
27、在第一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實驗拉力,實驗拉力為循環拉力,其中,實驗拉力的循環周期的時間遠小于第一檢測周期的時間,實驗拉力的最大瞬時值與最小瞬時值為初始最大拉力值與初始最小拉力值;
28、在多個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逐漸增加的實驗拉力,多個檢測周期為第一檢測周期、第二檢測周期……目標檢測周期,其中,目標檢測周期為待檢測紡織品發生斷裂的檢測周期;
29、獲取目標檢測周期對應的實驗拉力,并確定為目標拉力,目標拉力的最大瞬時值與最小瞬時值為目標最大拉力值與目標最小拉力值;
30、基于目標最大拉力值與目標最小拉力值,確定斷裂拉力值。
31、結合第二方面,可選地,該系統被配置為:
32、實驗拉力的瞬時拉力為,瞬時拉力與加載時間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33、sin()
34、其中,為加載時間,為常數。
35、結合第二方面,可選地,該系統被配置為:
36、在第一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實驗拉力,實驗拉力為循環拉力,其中,實驗拉力的循環周期的時間遠小于第一檢測周期的時間,實驗拉力的最大瞬時值與最小瞬時值為初始最大拉力值與初始最小拉力值,包括:
37、實驗拉力的瞬時拉力為,瞬時拉力與加載時間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38、sign(sin())
39、并滿足:
40、當sin()>0時,sign(sin())=1
41、當sin()<0時,sign(sin())=-1
42、其中,為加載時間,為常數,t為實驗拉力的循環周期。
43、結合第二方面,可選地,該系統被配置為:
44、在多個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逐漸增加的實驗拉力,多個檢測周期為第一檢測周期、第二檢測周期……目標檢測周期,其中,目標檢測周期為待檢測紡織品發生斷裂的檢測周期,包括:
45、初始最大拉力值為,目標檢測周期對應的目標最大拉力值為,并滿足:
46、-=(n-1)
47、其中,為常數,n為目標檢測周期對應的周期數。
48、結合第二方面,可選地,該系統被配置為:
49、基于目標最大拉力值與目標最小拉力值,確定斷裂拉力值,滿足:
50、
51、其中,為目標最大拉力值,為目標最小拉力值,f為斷裂拉力值。
52、本發明實施例第三方面提出一種電子設備,電子設備包括:
53、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與至少一個處理器通信連接的存儲器;其中,存儲器存儲有可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使至少一個處理器能夠執行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出方法。
54、本發明實施例第四方面提出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出方法。
55、綜上,上述方法及系統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56、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紡織品拉伸數據檢測方法及系統,首先,在第一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實驗拉力,實驗拉力為循環拉力,然后,在多個檢測周期對待檢測紡織品施加逐漸增加的實驗拉力,多個檢測周期為第一檢測周期、第二檢測周期……目標檢測周期,然后,獲取目標檢測周期對應的實驗拉力,并確定為目標拉力,最后,基于目標最大拉力值與目標最小拉力值,確定斷裂拉力值。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紡織品拉伸數據檢測方法及系統,通過在對紡織品拉伸檢測的過程中,以循環變量的形式對拉伸力度進行加載,使得紡織品在受到拉伸力時,同時發生徑向形變與縱向形變,保證了拉伸的實際結果更接近真實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