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增氧機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新型增氧器控制結構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淡水養殖漁業的不斷發展,魚類產量大大提高,在養殖產量提高的過程中,增氧機已成為實現漁業精養高產的必不可少的機械設備,其對漁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合理使用增氧機可有效增加池水中的溶氧量,加速池塘水體物質循環,減弱或消除有害物質,提高漁業產量。但是現有的增氧機其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而導致不能正常工作,而出現故障停機的增氧機其一般又不能及時的被操作者發現,進而導致增氧機不能及時供養或者增氧機損壞;此外,現有的增氧機其需要人工地進行開啟和關閉操作,不具備很好的自動化智能化功能。有鑒于此,對于如何尋找到一種結構簡單、工作穩定且能夠有效檢測增氧機的控制系統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穩定且能夠有效檢測增氧機的新型增氧器控制結構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增氧器控制結構系統,包括多臺增氧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多個分別對應與每一所述增氧機相連的用于檢測其工作電流的互感器檢測模塊以及用于向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提供電源的控制電源模塊,其中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分別與多個所述互感器檢測模塊電性相連,用于接受所述互感器檢測模塊傳輸過來的電信號,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還分別對應與多個所述增氧機電性相連,用于向其發出控制電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增氧器控制結構系統還包括互聯網通訊模塊和報警模塊,其中所述互聯網通訊模塊與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相連,用于接收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發出的控制指令;所述報警模塊與所述互聯網通訊模塊相連,用于接受所述互聯通通訊模塊傳輸過來的通訊信息。
再進一步地,所述增氧器控制結構系統還包括用戶客戶端,其中所述用戶客戶端與所述互聯通通訊模塊通過網絡相連通,用于兩者之間進行通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方案通過采用上述結構形式的增氧器控制結構系統,由于控制器所具有獨特準確的判斷增氧機的漏電、過載、缺相等故障現象,根據故障現象作出相應的保護動作和實現補償增氧功能,不但可以保護增氧機不燒電機,更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池塘內增氧機的增氧狀況。結合定時開、關增氧機,手機APP隨時操控開、關增氧機,可以大大節省時間和勞力,提高生產效率。增氧機和電網出現故障時的撥號和短信報警。能幫助養殖戶最大程度第規避各種意外和風險。所以增氧機控制器是水產養殖中較為實惠和廣普性產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方框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2-互聯網通訊模塊,3-控制電源模塊,4-報警模塊,5-用戶客戶端,6-增氧機,7-互感器檢測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新型增氧器控制結構系統,其包括設置在水產養殖池內的多臺增氧機6,還包括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1(即常用的單片機控制系統)、多個分別對應與每一增氧機6相連的用于檢測其工作電流的互感器檢測模塊7以及用于向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1提供電源的控制電源模塊3,其中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1分別與多個互感器檢測模塊7電性相連,用于接受互感器檢測模塊7傳輸過來的電信號,上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1還分別對應與多個增氧機6電性相連,用于向其發出控制電信號。
為了使得整個結構系統更加智能化,在增氧器出現故障時能夠及時的通知操作人員,本方案中的上述增氧器控制結構系統還包括互聯網通訊模塊2和報警模塊4,其中互聯網通訊模塊2與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1相連(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1中設置有相應的網絡通訊端口),用于接收中央處理器控制模塊1發出的控制指令;報警模塊4與所述互聯網通訊模塊2相連(報警模塊4中內置有相應的網絡通訊端口),用于接受互聯通通訊模塊傳輸過來的通訊信息。
進一步地,為了能夠更加及時和直接的進行控制增氧器運行,上述增氧器控制結構系統還包括用戶客戶端5(該用戶客戶端5可以為智能手機和電腦),其中用戶客戶端5與互聯通通訊模塊通過網絡相連通,用于兩者之間進行通信。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子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