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浮法玻璃生產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玻璃生產線的熔窯溫控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熔窯溫度自控系統尚不能實現溫度自動控制,另外手動調節控制熔窯溫度的方法,就是以人工觀察儀表和控制閥門的開度改變噴入熔窯的燃油量來調整窯溫。此方法不能保證對熔窯溫度進行及時有效的檢測和控制,控制精度達不到工藝要求,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最直接的缺陷就是人工不斷重復的過量調節,造成燃油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控制精準、可靠且節省成本的浮法玻璃生產線的熔窯溫控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子玻璃生產線的熔窯溫控系統,包括監控計算機、控制器、I/O控制模塊、調功器、電加熱控制器、冷卻閥、熱電偶、熔窯設備、風機控制柜、出口閥門、至少一組風機組,所述監控計算機與控制器之間共同構成了一個100M的以太網網絡數據鏈路,監控計算機通過以太網絡采集到由控制器發來的實時控制信號并相互之間交換數據;控制器通過I/O控制模塊分別與調功器、冷卻閥、熱電偶、風機控制柜連接;其中:風機組包括風機和風機控制柜,風機及其風機出口閥門通過電纜線連接其對應的風機控制柜,風機及其風機的出口閥門與熔窯設備連接;在風機的出口處安裝一個出口閥門,在風機關閉和啟動期間的該風機出口閥門為關閉狀態,在風機啟動完畢之后該風機的出口閥門為完全打開狀態,風機控制柜通過I/O控制模塊與控制器連接;調功器通過電加熱控制器與熔窯設備連接,而且冷卻閥、熱電偶分別直接與熔窯設備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控制器為可編輯邏輯控制器PLC。
作為優選,所述可編輯邏輯控制器PLC為SiemensS7300系列PLC。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采用以太網工業網絡,PLC作為控制中樞,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控制精度、可靠性和兼容性,具體地:通過PLC并配合調功器與電加熱控制器、以及冷卻閥和熱電偶的多種溫控組合方式,實現對熔窯的溫控的精準把控;而且采用了分程控制方式,使得連接在熔窯上的冷卻閥與調功器不會同時作用,節約了電能、降低成本的同時,也達到精確地溫控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子玻璃生產線的熔窯溫控系統的具體實施例,包括監控計算機、控制器、I/O控制模塊、調功器、電加熱控制器、冷卻閥、熱電偶、熔窯設備、風機控制柜、出口閥門、至少一組風機組,所述監控計算機與控制器之間共同構成了一個100M的以太網網絡數據鏈路,監控計算機通過以太網絡采集到由控制器發來的實時控制信號并相互之間交換數據;控制器通過I/O控制模塊分別與調功器、冷卻閥、熱電偶、風機控制柜連接;其中:風機組包括風機和風機控制柜,風機及其風機出口閥門通過電纜線連接其對應的風機控制柜,風機及其風機的出口閥門與熔窯設備連接;在風機的出口處安裝一個出口閥門,在風機關閉和啟動期間的該風機出口閥門為關閉狀態,在風機啟動完畢之后該風機的出口閥門為完全打開狀態,風機控制柜通過I/O控制模塊與控制器連接;調功器通過電加熱控制器與熔窯設備連接,而且冷卻閥、熱電偶分別直接與熔窯設備連接。
其中:所述控制器為可編輯邏輯控制器PLC,所述可編輯邏輯控制器PLC為SiemensS7300系列PLC。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采用以太網工業網絡,PLC作為控制中樞,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控制精度、可靠性和兼容性,具體地:通過PLC并配合調功器與電加熱控制器、以及冷卻閥和熱電偶的多種溫控組合方式,實現對熔窯的溫控的精準把控;而且采用了分程控制方式,使得連接在熔窯上的冷卻閥與調功器不會同時作用,節約了電能、降低成本的同時,也達到精確地溫控效果。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