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及排版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皮料、布料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皮料、布料排版方法。
背景技術:
在皮料、布料加工領域,所生產加工的箱包等皮具產品,其在進行加工前,需要對整塊的布料切割成若干預先設計好的形狀不盡規則的片狀部,然后設計圖紙將各片狀部進打縫合或者粘合,完成廣品的制造。皮料、布料能否充分利用一直是皮料、布料切割的過程中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切割越合理,所節省的原材料就越多,從而能節省材料而降低成本和提高廠家競爭力。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皮料、布料切割前,因為每個技術人員對于排刀方法標準不一,所以排刀排出之標準用量不正確性也就增加,也因此估價正確性不足以充分保證,經常買料生產后,庫存就會上升,或生產時物料存量不夠生產,不僅費人力,也是產生整個產業問題的源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排版效率高、皮料、布料利用率高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節約原材料,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本發明所述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形狀識別:由形狀測量識別模塊對所需加工的產品的裁片進行基本圖形識別判斷,并測量圖形的尺寸參數;
2)、裁片合并:根據形狀測量識別模塊所識別的形狀與其相應的參數,按照預先在存儲模塊中存儲的常見合并方式,由合并模塊對其中的裁片進行自動合并;
3)、補刀法算式排版:根據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由排版模塊分別按照長度長先排、寬度大先排、面積大先排進行排版,得到單個產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數和開料方式,并選擇最佳排版方式;
4)、根據最佳排版方式,由馬克生成模塊生成馬克圖,并由加工設備進行開料生產。一種皮料、布料排版系統,包括:
形狀測量識別模塊:用于對所需加工的產品的裁片進行基本圖形識別判斷,并測量圖形的尺寸參數;
存儲模塊:用于存儲裁片常見形狀的合并方式;
合并模塊:用于將已由形狀測量識別模塊所識別的形狀與其相應的參數的裁片進行自動合并;
排版模塊:用于將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按照長度長先排、寬度大先排、面積大先排進行排版,得到單個產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數和開料方式,并選擇最佳排版方式;
馬克生成模塊:用于將排版模塊得到的最佳排版生成馬克圖,以由加工設備進行開料生產。采用本發明所述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和系統,系統首先由形狀測量識別模塊對產品的裁片形狀進行識別,并記錄其參數,根據識別記錄的數據,由合并模塊對裁片進行合并操作,并結合補刀法算式排版,由排版模塊分別按照長度長先排、寬度大先排、面積大先排進行排版,得到各排版后,根據面料節省情況和開料的難易程度,選擇最佳方式由馬克生成模塊生成馬克圖進行開料生產。本發明整個排版過程由系統自動完成,其排版速度與現有的其它排版方式相比,速度明顯得到提高,而考慮到刀模生產工藝的要求,根據補刀法算式進行排版,讓換刀模次數降到最低,使切割效率更高,另外在排版前對裁片進行合并操作,可以更為合理的對皮料、布料進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其在無形中也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廠家的競爭力。優選的,所述步驟4前還包括如下步驟:
a)、計算套數:根據拉料長度與單個產品所需要的面料數,由最大套數計算模塊得出拉料所能生產的最大套數;
b)、找出最佳方式:根據最大套數所需要的裁片的數,重新由排版模塊按照長度長、寬度寬、面積大進行排版和開料方式,選擇最佳排版方式。優選的,所述步驟b)前還包括尾排挪位步驟:對每個產品所需要面料的數的剩料空間進行挪位合并,使剩料空間變大。優選的,同一產品中同一材料的各裁片由同一皮料、布料開料生產。優選的,在步驟4)前還包括圖形正規化步驟:對各裁片進行測量,獲得各裁片的類似矩形的長寬參數。優選的,在獲得各裁片的類似矩形長寬參數前,還包括對裁片進行合并操作,并測量合并后的類矩形長寬參數。優選的,對于特殊加工條件的裁片,對其進行分開排版。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皮料、布料切割方法的流程示意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皮料、布料切割方法的實施示意 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皮料、布料切割系統的系統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本發明所述的皮料、布料切割方法包括:
1)、形狀識別:由形狀測量識別模塊對所需加工的產品的裁片進行基本圖形識別判斷,并測量圖形的尺寸參數;
2)、裁片合并:根據形狀測量識別模塊所識別的形狀與其相應的參數,按照預先在存儲模塊中存儲的常見合并方式,由合并模塊對其中的裁片進行自動合并;
3)、補刀法算式排版:根據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由排版模塊分別按照長度長先排、寬度大先排、面積大先排進行排版,得到單個產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數和開料方式,并選擇最佳排版方式; 4)、根據最佳排版方式,由馬克生成模塊生成馬克圖,并由加工設備進行開料生產。系統首先由形狀測量識別模塊對產品的裁片形狀進行識別,并記錄其參數,根據識別記錄的數據,由合并模塊對裁片進行合并操作,并結合補刀法算式排版,由排版模塊分別按照長度長先排、寬度大先排、面積大先排進行排版,得到各排版后,根據面料節省情況和開料的難易程度,選擇最佳方式由馬克生成模塊生成馬克圖進行開料生產。本發明整個排版過程由系統自動完成,其排版速度與現有的其它排版方式相比,速度明顯得到提高,而考慮到刀模生產工藝的要求,根據補刀法算式進行排版,讓換刀模次數降到最低,使切割效率更高,另外在排版前對裁片進行合并操作,可以更為合理的對皮料、布料進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其在無形中也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廠家的競爭力。如圖2,為了使本發明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在所述步驟4前還包括如下步驟:a)、計算套數:根據拉料長度與單個產品所需要的面料數,由最大套數計算模塊得出拉料所能生產的最大套數;b)、找出最佳方式:根據最大套數所需要的裁片的數,重新由排版模塊按照長度長、寬度寬、面積大進行排版和開料方式,選擇最佳排版方式。這樣,計算出最大套數后,并不一定最大套數就是最省料的算法,還需要考慮不同刀模安裝順序、刀模順序有很多種排法,主要有三種:依長度長、寬度長、面積大,另外還有一種人工智能進行排版,如果計算出最大套數為10套,就必須對每套分別進行變化,至少演算40次以上,得到最佳解。另外,上述步驟b)前還包括尾排挪位步驟:對每個產品所需要面料的數的剩料空間進行挪位合并,使剩料空間變大,從而使用料更加節省,提高材料利用率。為了避免同一產品的同一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出色差的問題,必須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同一產品中同一材料的各裁片由同一皮料、布料開料生產,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為了使馬克化的有效進行,在步驟4)前還包括圖形正規化步驟:對各裁片進行測量,獲得各裁片的類似矩形的長寬參數。而在獲得各裁片的類似矩形長寬參數前,還包括對裁片進行合并操作,并測量合并后的類矩形長寬參數。進一步的,對于特殊加工條件的裁片,對其進行分開排版。例如對于斜裁、三貼、四貼、絲印、電銹等裁片,其在排版的時候要進行分開排版,以利于刀模的開刀加工。與該排版對應的,本發明所提及的一種皮料、布料排版系統,如圖3所示,包括: 形狀測量識別模塊:用于對所需加工的產品的裁片進行基本圖形識別判斷,并測量圖
形的尺寸參數;
存儲模塊:用于存儲裁片常見形狀的合并方式;
合并模塊:用于將已由形狀測量識別模塊所識別的形狀與其相應的參數的裁片進行自動合并;
排版模塊:用于將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按照長度長先排、寬度大先排、面積大先排進行排版,得到單個產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數和開料方式,并選擇最佳排版方式;
馬克生成模塊:用于將排版模塊得到的最佳排版生成馬克圖,以由加工設備進行開料生產。在形狀測量識別模塊對裁片圖形進行識別與測量后,合并模塊根據存儲模塊中存儲的常見合并方案,對裁片進行自動合并,以盡可能的節約材料占用空間,對于可合并的裁片進行合并后,由排版模塊對合并的裁片和其它未進行合并的裁片一起排版,排版的方式可以分別采用長度長先排、寬度大先排、面積大先排進行排版,或者分別采用這幾種排版方式然后進行比較優選出最優排版方式,得到最佳排版方案,最后由馬克生成模塊生成馬克圖,由加工設備進行開料生產。 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
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裁片的形狀識別與測量:由形狀測量識別模塊對所需加工的產品的裁片進行基本圖形識別判斷,并測量圖形的尺寸參數; 2)、裁片合并:根據形狀測量識別模塊所識別的形狀與其相應的參數,按照預先在存儲模塊中存儲的常見合并方式,由合并模塊對其中的裁片進行自動合并; 3)、補刀法算式排版:根據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由排版模塊分別按照長度長先排、寬度大先排、面積大先排進行排版,得到單個產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數和開料方式,并選擇最佳排版方式; 4)、根據最佳排版方式,由馬克生成模塊生成馬克圖,并由加工設備進行開料生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前還包括如下步驟: a)、計算套數:根據拉料長度與單個產品所需要的面料數,由最大套數計算模塊得出拉料所能生產的最大套數; b)、找出最佳方式:根據最大套數所需要的裁片的數,重新由排版模塊按照長度長、寬度寬、面積大進行排版和開料方式,選擇最佳排版方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前還包括尾排挪位步驟:對每個產品所需要面料的數的剩料空間進行挪位合并,使剩料空間變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產品中同一材料的各裁片由同一皮料、布料開料生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前還包括圖形正規化步驟:對各裁片進行測量,獲得各裁片的類似矩形的長寬參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獲得各裁片的類似矩形長寬參數前,還包括對裁片進行合并操作,并測量合并后的類矩形長寬參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料、布料排版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特殊加工條件的裁片,對其進行分開排版。
8.一種皮料、布料排版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狀測量識別模塊:用于對所需加工的產品的裁片進行基本圖形識別判斷,并測量圖形的尺寸參數; 存儲模塊:用于存儲裁片常見形狀的合并方式; 合并模塊:用于將已由形狀測量識別模塊所識別的形狀與其相應的參數的裁片進行自動合并; 排版模塊:用于將合并的裁片和未合并的裁片尺寸,按照長度長先排、寬度大先排、面積大先排進行排版,得到單個產品的各排版方式所需要的面料數和開料方式,并選擇最佳排版方式; 馬克生成模塊:用于將排版模塊得到的最佳排版生成馬克圖,以由加工設備進行開料生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皮料、布料排版方法,系統首先由形狀測量識別模塊對產品的裁片形狀進行識別,并記錄其參數,根據識別記錄的數據,由合并模塊對裁片進行合并操作,并結合補刀法算式,由排版模塊進行排版,選擇最佳方式生成馬克圖進行開料生產。本發明整個排版過程由系統自動完成,其排版速度與現有的其它排版方式相比,速度明顯得到提高,根據補刀法算式進行排版,讓換刀模次數降到最低,切割效率更高,另外在排版前對裁片進行合并操作,可以更為合理的對皮料、布料進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其在無形中也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廠家的競爭力。
文檔編號G06F17/50GK103114429SQ20111036272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明者林瑞仁 申請人:東莞市點亮軟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