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管理主機、數據管理系統以及數據備份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數據備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管理主機的結構、數據管理系統以及數據備份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企業內部檔案電子化的快速成長,而如何保存企業內部日積月累所形成的珍貴電子檔案資產也日趨重要。目前企業針對備份內部員工的電子檔案都是以人力的備份方式來完成文件或數據備份的工作,例如需要通過信息管理人員定期在各員工的個人計算機上將公司文件備份到磁盤,或是需要通過員工自發性將個人計算機中的公司檔案上傳到檔案數據庫。然而,采用人力的備份方法不僅耗費人力成本,也不可能達到保存公司所有檔案的完整性,更可能在員工離職時一并取走重要檔案或是刪除公司重要檔案,因而造成企業的電子檔案資產的重大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于提供一種數據備份方法,適用于終端主機,以進一步能夠達到保存公司所有電子資產的完整性。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種數據管理系統,適用于終端主機與管理主機,并應用上述數據備份方法,以進一步能夠達到保存公司所有電子資產的完整性。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種管理主機,適于連接至多個終端主機,并進一步管理與保存公司所有電子資產。本發明提出一種數據備份方法,適用于終端主機,并包括下列步驟:定期進行檢查程序,以檢查終端主機內是否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當在檢查程序中發現終端主機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則復制需要進行備份的數據,并產生備份數據,將備份數據暫存于終端主機內;在上傳期間內,將備份數據上傳并存儲至管理主機內。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將備份數據上傳至管理主機的步驟,更包括步驟:依照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傳送備份數據。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傳送備份數據時,是以安全數據傳輸層加密技術傳輸。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檢查程序由常駐程序來實現。本發明另提出一種數據管理系統,適用于終端主機和管理主機,數據管理系統包括:第一控制工具以及第二控制工具。第一控制工具安裝在終端主機中,以定期檢查終端主機中是否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并在發現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時復制需要進行備份的數據,并產生備份數據,將備份數據暫存于終端主機中;第二控制工具安裝在管理主機中,并定期產生上傳要求給第一控制工具,其中第一控制工具會將備份數據上傳至管理主機,以響應上傳要求。本發明再提出一種管理主機,適于連接至多個終端主機,管理主機包括:處理模塊、連接工具以及控制工具。連接工具耦接處理模塊,并與多個終端主機連接;控制工具與處理模塊連接,并定期呼叫每一個終端主機且檢查各終端主機中是否暫存有待上傳的備份數據,當控制工具發現多個終端主機其中之一具有暫存的備份數據時,則要求對應的終端主機以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將備份數據上傳至管理主機。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管理主機更包括存儲模塊,存儲模塊耦接至處理模塊,并用以存儲多個備份數據。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備份數據以多個原始碼的形式存儲于存儲模塊中。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管理主機是以數據庫服務器來實現。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數據庫服務器采用磁盤陣列式服務器與網絡云端磁盤式服務器至少其中之一來實現。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傳送備份數據時,是采用安全數據傳輸層加密技術傳輸。本發明解決前述問題的方式,是在數據管理系統上應用上述數據備份方法。當數據管理系統將一種控制工具(即第一控制工具)安裝于多個終端主機中,和一種控制工具(即第二控制工具)安裝于管理主機中時,在每一個終端主機中的第一控制工具便會定期執行檢查程序,以檢查終端主機內是否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當在檢查程序中發現終端主機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第一控制工具就會復制需要進行備份的數據,并產生備份數據,將備份數據暫存于終端主機內,而在上傳期間內,第一控制工具就會將備份數據上傳并存儲至管理主機中,以響應第二控制工具所發出的上傳要求。因此,本發明數據管理系統在進行數據備份時,只會以自動化與集中管理的方式進行數據的備份,因而更加能夠保存公司所有電子數據的完整性。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依照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網絡系統的示意圖。圖2為依照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工具所執行的步驟的流程圖。圖3為依照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第二控制工具所執行的步驟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管理主機、數據管理系統以及數據備份方法其具體實施方式
、方法、步驟、結構、特征及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圖1為依照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網絡系統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網絡系統100包括網絡10、終端主機11以及管理主機12。網絡10連接于多個終端主機11與管理主機12之間。終端主機11通過網絡10連接至管理主機12,并在終端主機11內部安裝有第一控制工具111,且此第一控制工具111將定期檢查終端主機11中是否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并在發現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時復制需要進行備份的數據,并產生備份數據,將備份數據暫存于終端主機11中。管理主機12通過網絡10連接至每一個終端主機11的本地端,并在管理主機12內部安裝有第二控制工具122,且此第二控制工具122定期產生上傳要求給第一控制工具111,而此第一控制工具111會將備份數據上傳至管理主機12,以響應上傳要求(詳后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控制工具111和第二控制工具122可以組成數據管理系統。另夕卜,網絡10是以局域網絡來架構,且可以采用例如無線網絡與有線網絡架構至少其中之一來實現。另外,所述的終端主機11內更設置一種存儲單元110,而這種存儲單元110可以采用例如是硬盤、隨機存取內存或閃存其中之一來實現,此種存儲單元110進一步存儲有第一控制工具111,而此第一控制工具111可以是一套具有檢查程序的控制軟件產品。具體地,管理主機12更包括有存儲模塊121、處理模塊123、連接工具125以及控制工具127。存儲模塊121耦接處理模塊123,用以存儲多個備份數據。處理模塊123耦接于存儲模塊121與連接工具125之間。連接工具125通過網絡10連接至每一個終端主機11的本地端。控制工具127內部具有上述第二控制工具122,并與處理模塊123連接,以定期呼叫每一終端主機11并檢查各終端主機11中是否暫存有待上傳的備份數據,當控制工具127發現多個終端主機11其中之一具有暫存的備份數據時,則要求對應的終端主機11以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將備份數據上傳至管理主機12。在本實施例中,管理主機12可以是數據庫服務器,而此數據庫服務器可以采用例如是磁盤陣列式服務器與網絡云端磁盤式服務器至少其中之一來實現。此外,存儲模塊121將多個備份數據以多個原始碼的形式作存儲。以下將詳細說明數據管理系統的數據備份方法。請繼續參考圖1,將第一控制工具111安裝于每一個終端主機11內的存儲單元110,并在終端王機11啟動之后,弟一控制工具111就會定期在各終端王機11內部進彳丁檢查程序且連接至終端主機11內部的預設文件夾。然后,第一控制工具111就會定期檢查終端主機11中的預設文件夾是否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也就是在上次進行數據備份后所建立的數據)。當第一控制工具111在預設文件夾中檢查出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時,則標示為需要備份的數據。當需要備份的數據被標示之后,則復制這類的數據并產生備份數據,將備份數據暫存于終端主機11的本地端。然后,當終端主機11閑置期間,第一控制工具111就會根據上傳要求而將備份數據通過網絡10上傳至管理主機12。在上傳備份數據至管理主機12期間,第一控制工具111會依照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傳送上述備份數據。而在上傳備份數據至管理主機12之后,第一控制工具111就會將預設文件夾中所建立的數據標示為已備份過的數據。在此實施例中,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傳送備份數據,是以安全數據傳輸層加密技術傳輸。此外,所述的檢查程序可以例如是一種常駐程序。在本實施例中,會再將第二控制工具122安裝于管理主機12中,并在管理主機12啟動之后,第二控制工具122就會通過處理模塊123定期產生上傳要求給連接工具125,此連接工具125就會將上傳要求通過網絡10傳送給第一控制工具111,然后第二控制工具122還會通過連接工具125定期呼叫每一個終端主機11的本地端,且檢查各終端主機11的本地端是否暫存有待上傳的備份數據。當第二控制工具122發現終端主機11其中之一具有暫存的備份數據時,并且在終端主機11閑置期間,第一控制工具111就會將備份數據上傳至管理主機12,以響應上傳要求。在上傳備份數據至管理主機12期間,第二控制工具122還會通過連接工具125要求對應的終端主機11以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將備份數據通過網絡10上傳至管理主機12中。而在上傳備份數據至管理主機12時,第二控制工具122就會將其備份數據通過處理模塊123以多個原始碼的形式存儲于存儲模塊121。在所述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傳送備份數據期間,是以安全數據傳輸層加密技術作備份數據的傳輸。通過上述的說明可知,本實施例的數據管理系統能夠在每一終端主機中定期進行數據備份,還能夠將需要備份的數據正確備份,而不占用終端主機的任何資源。舉例來說,當用戶在終端主機上使用文件編輯軟件(如:Office Excel或Word)編輯電子文件時,數據管理系統不會將這份電子文件進行備份作業,使得能夠將需要備份的數據正確備份;而當用戶編輯完成電子文件之后,僅需要將這份電子文件建立在終端主機的預設文件夾中,然后在終端主機進入閑置狀態(如:員工下班時間),數據管理系統便會在這段期間之內將這份電子文件自動進行備份作業,因而不占用終端主機的任何資源。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數據管理系統在檢查到終端主機有待上傳的備份數據時,也能夠限定傳輸帶寬,達到分散網絡資源的目的。舉例來說,當管理主機12指定一個以上的終端主機11在閑置期間上傳備份數據時,管理主機12就必須通過連接工具125設定每一個終端主機11所對應的每一條路徑的傳輸帶寬。也就是說,假若管理主機12連接至網絡10的傳輸路徑限定于IOOMbps的傳輸帶寬,而管理主機12就可以指定僅讓十個終端主機11在閑置期間上傳備份數據,此時管理主機12就必須通過連接工具125要求對應的終端主機11將每一條傳輸路徑限定于IOMbps的預設數據傳輸帶寬,以使得各終端主機11的備份數據通過網絡10上傳至管理主機12中。如此一來,就能夠限定每一終端主機的傳輸帶寬,達到分散網絡資源的目的。通過上述各實施例的說明,可以歸納出本發明數據管理系統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驟,如圖2所示。圖2為依照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第一控制工具111所執行的步驟的流程圖,所述第一控制工具111安裝在終端主機11中。請同時參考圖1與圖2,所執行的步驟包括下列步驟:首先,定期進行檢查程序,并連接至終端主機11中的預設文件夾(如步驟S21所示)。然后,檢查預設文件夾中是否有在上次進行數據備份后建立的數據(如步驟S22所示)。接著,標示上次進行數據備份后建立的數據為需要備份的數據(如步驟S23所示)。反之,則繼續定期進行檢查程序,并連接至終端主機11中的預設文件夾(如步驟S21所示)。接下來,復制需要備份的數據并產生備份數據,將備份數據暫存于終端主機11的本地端(如步驟S24所示)。然后,當終端主機11閑置期間,根據上傳要求而將備份數據上傳至管理主機12 (如步驟S25所示)。最后,將預設文件夾中所建立的數據標示為已備份過的數據(如步驟S26所示)。再通過上述各實施例的說明,還可以歸納出本發明的數據管理系統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驟,如圖3所示。圖3為依照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第二控制工具122所執行的步驟的流程圖,所述第二控制工具122安裝在管理主機12中。請同時參考圖1與圖3,所執行的步驟包括下列步驟:首先,定期產生上傳要求給多個終端主機11 (如步驟S31所示)。接著,輪流呼叫每一個終端主機11,并檢查各終端主機11中是否暫存有待上傳的備份數據(如步驟S32所示)。當發現多個終端主機11其中之一具有暫存的備份數據時,則在終端主機11閑置期間,要求對應的終端主機11以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將備份數據上傳至管理主機12(如步驟S33所示)。反之,則繼續定期產生上傳要求給多個終端主機(如步驟S31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發明的實施細節上還有許多可以細微調整的部分。舉例來說,第一控制工具111不僅可以用人工的方式安裝于每一個終端主機11來實現,然而第一控制工具111還可以被設置在管理主機12中,只要在終端主機11連接至管理主機12時,管理主機12中的第一控制工具111就會通過網絡10部署的方式將其安裝到沒有這種控制工具的終端主機11中。綜上所述,由于本發明會在每一個終端主機中定期執行檢查程序。當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時,會自動復制需要進行備份的數據,并且將備份數據暫存于終端主機的本地端內,以在預設的上傳期間內,以預設帶寬將備份數據上傳并存儲至管理主機中。如此一來,就可以簡化備份的程序,并且不會在進行備份時造成網絡帶寬縮減而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本發明在進行數據備份時,只會以自動化與集中管理的方式進行數據備份,因而更加能夠保存公司所有電子數據的完整性。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數據備份方法,適用于終端主機,其特征是:所述數據備份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定期進行檢查程序,以檢查所述終端主機內是否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 當在所述檢查程序中發現終端主機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則復制需要進行備份的數據,并產生備份數據,將所述備份數據暫存于所述終端主機內;以及在上傳期間內,將所述備份數據上傳并存儲至管理主機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備份方法,其特征是:將所述備份數據上傳至所述管理主機的步驟,更包括步驟:依照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傳送所述備份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據備份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傳送所述備份數據時,是以安全數據傳輸層加密技術傳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備份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檢查程序由常駐程序來實現。
5.一種數據管理系統,適用于終端主機和管理主機,其特征是:所述數據管理系統包括: 第一控制工具,安裝在所述終端主機中,以定期檢查所述終端主機中是否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并在發現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時復制需要進行備份的數據,并產生備份數據,將所述備份數據暫存于所述終端主機中;以及 第二控制工具,安裝在所述管理主機中,并定期產生上傳要求給所述第一控制工具,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工具會將所述備份數據上傳至所述管理主機,以響應所述上傳要求。
6.一種管理主機,適于連接至多個終端主機,其特征是:所述管理主機包括: 處理模塊; 連接工具,耦接所述處理模塊,并與所述多個終端主機連接;以及控制工具,與所述處理模塊連接,并定期呼叫每一個所述終端主機且檢查各所述終端主機中是否暫存有待上傳的備份數據,當所述控制工具發現所述終端主機其中之一具有暫存的備份數據時,則要求對應的終端主機以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將所述備份數據上傳至所述管理主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主機,其特征是:所述管理主機更包括存儲模塊,所述存儲模塊耦接至所述處理模塊,并用以存儲多個備份數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管理主機,其特征是:所述備份數據以多個原始碼的形式存儲于所述存儲模塊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主機,其特征是:所述管理主機是以數據庫服務器來實現。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管理主機,其特征是:所述數據庫服務器采用磁盤陣列式服務器與網絡云端磁盤式服務器至少其中之一來實現。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主機,其特征是:所述預設數據傳輸帶寬傳送所述備份數據時,是采用安全數據傳輸層加密技術傳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數據備份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定期進行檢查程序,以檢查終端主機內是否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當在檢查程序中發現終端主機有數據需要進行備份,則復制需要進行備份的數據,并產生備份數據,將備份數據暫存于終端主機內;在上傳期間內,將備份數據上傳并存儲至管理主機內。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管理主機以及數據管理系統。本發明管理主機、數據管理系統以及數據備份方法可達到保存公司所有電子資產的完整性。
文檔編號G06F11/14GK103207815SQ201210007998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黃文昌 申請人:精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