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設備、電子設備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記錄介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備聲音輸出部和聲音輸入部的電子設備、電子設備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記錄介質。
背景技術:
近年,在便攜式電話等的移動終端的設計中,從設計性、操作性、成本等的觀點來說,減少物理鍵的情況成為主流。另外,一般情況下,期望設計成能直觀地操作以便即是初次操作設備的人也能簡單地使用鍵等的操作部。例如,在便攜式電話中有搭載覆蓋便攜式電話的前表面的觸摸面板的顯示器而未設置數字鍵等的操作部的便攜式電話。(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公開專利公報特開平10-79978號公報(1998年3月24日公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如上述那樣的便攜式電話主要是為提高設計性而用觸摸面板代替數字鍵等的便攜式電話,本質上還未達到減少鍵的地步。另外,由于是在顯示器上顯示偽數字鍵(pseudo-numeric keypad)等的便攜式電話,所以與現有的便攜式電話相比,還不是用戶能直觀地操作的便攜式電話。例如,在現有的便攜式電話中,會遇到在電話的來電時,不響應來電而只想對鈴聲進行消聲的情況。由于不習慣操作的用戶不知道直觀地用哪個鍵能調低鈴聲的音量(進行消聲),所以不能瞬間地調低鈴聲的音量。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有與便攜式電話獨立的呼叫裝置,其是以覆蓋便攜式電話的揚聲器的聲音檢測部來檢測來電,并接收檢測信號向用戶報告來電的呼叫裝置。但是,即便使用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技術,也只不過是將來電時輸出聲音的裝置從便攜式電話替換為呼叫裝置而已。其結果,呼叫裝置的操作中不習慣的用戶不知道直觀地用哪個鍵能調低鈴聲的音量(進行消聲)。另外,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技術并不是減少物理鍵等的操作部的技術。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的問題點而研發(fā)的,其目的在于,實現物理鍵等的操作部少的電子設備、電子設備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記錄介質。(用以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涉及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是具備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具備:輸入音量測定單兀,在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時,測定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反饋音量預測單元,在基準狀態(tài)中,預測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上述基準狀態(tài)是指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并由上述聲音輸入部拾音的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狀態(tài);音量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測定的輸入音量是否比上述反饋音量預測單元預測的預測音量小;以及設備功能控制單元,在上述音量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輸入音量比上述預測音量小的情況下,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一處理。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的控制方法是具備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的電子設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輸入音量測定步驟,在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時,測定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反饋音量預測步驟,在基準狀態(tài)中,預測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上述基準狀態(tài)是指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并由上述聲音輸入部拾音的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狀態(tài);音量判定步驟,判定在上述輸入音量測定步驟中測定的輸入音量是否比在上述反饋音量預測步驟中預測的預測音量小;以及設備功能控制步驟,在上述音量判定步驟中判定為上述輸入音量比上述預測音量小的情況下,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一處理。根據上述結構,上述反饋音量預測單元在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在上述聲音輸入部中傳播的路線上遮蔽該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狀態(tài)即基準狀態(tài)中,預測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由此,在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的測定時,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基準狀態(tài)中,上述輸入音量和上述預測音量變?yōu)榇笾孪嗤闹怠A硪环矫妫谏鲜鲚斎胍袅繙y定單兀的測定時,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存在的狀態(tài)中,由于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進行衰減,所以上述輸入音量變得比上述預測音量小。于是,上述音量判定單元通過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是否比上述預測音量小,其結果,能判定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存在的狀態(tài),或者,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基準狀態(tài)。因而,當變?yōu)檎诒螐纳鲜雎曇糨敵霾枯敵龅穆曇舻奈矬w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存在的狀態(tài)時,上述設備功能控制單元能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一處理。例如,作為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存在的狀態(tài),可以想到用戶用手指等按壓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情況等。在這種情況下,當用戶用手指等堵塞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時,上述設備功能控制單元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一處理。因而,能將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作為取得用戶的輸入的操作部進行利用。因此,實現了能減少電子設備的物理操作部的效果
另外,例如,作為電子設備在為便攜式電話的情況下,當來電時上述音量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比上述預測音量小的情況時,上述設備功能控制單元規(guī)定為使鈴聲的音量變小。在這種情況下,當來電時,用戶想將鈴聲進行消聲,以聲音不泄漏到周圍的方式,用手指按壓聲音輸出部,由此,能使從聲音輸出部輸出的鈴聲的音量變小。
這樣,在按壓聲音輸出部時,通過電子設備將輸出聲音的音量變小,用戶能直觀地操作作為操作部的聲音輸出部。此外,上述電子設備通過計算機來實現也可,在該情況下,通過將計算機作為上述電子設備的各單元而動作,由計算機使上述電子設備實現的控制程序,以及記錄有該控制程序的計算機可讀取記錄介質都進入本發(fā)明的范疇。(發(fā)明效果)
如上所述,涉及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具備:輸入音量測定單元,在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時,測定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反饋音量預測單元,在基準狀態(tài)中,預測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上述基準狀態(tài)是指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并由上述聲音輸入部拾音的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狀態(tài);音量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測定的輸入音量是否比上述反饋音量預測單元預測的預測音量小;以及設備功能控制單元,在上述音量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輸入音量比上述預測音量小的情況下,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一處理。涉及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的控制方法,包括:輸入音量測定步驟,在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時,測定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反饋音量預測步驟,在基準狀態(tài)中,預測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上述基準狀態(tài)是指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并由上述聲音輸入部拾音的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狀態(tài);音量判定步驟,判定在上述輸入音量測定步驟中測定的輸入音量是否比在上述反饋音量預測步驟中預測的預測音量小;以及設備功能控制步驟,在上述音量判定步驟中判定為上述輸入音量比上述預測音量小的情況下,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一處理。因而,能將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作為取得用戶的輸入的操作部進行利用。因此,實現了能減少電子設備的物理操作部的效果。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并且是表示便攜式電話的要部結構的框圖。圖2是表示上述便攜式電話的外觀的圖。圖3是表示上述便攜式電話的存儲部中存儲的開關功能動作表的一個例子的圖。圖4是表示上述便攜式電話的存儲部中存儲的異常時動作表的一個例子的圖。圖5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便攜式電話的各種狀態(tài)的圖,Ca)是表示上述便攜式電話的聲音輸出部和聲音輸入部的基準狀態(tài)的圖,(b)是表示上述聲音輸出部被遮蔽物覆蓋的狀態(tài)的圖,(c)是表示上述聲音輸出部之外的其它音源存在于上述便攜式電話的周圍的狀態(tài)的圖。圖6是表不上述便攜式電話中的聲音輸出部和聲音輸入部的開關功能的處理一個例子的流程圖。圖7是表不上述便攜式電話中的聲音輸出部和聲音輸入部的開關功能的處理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圖8是表不上述便攜式電話中的聲音輸出部和聲音輸入部的開關功能的處理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并且是表示便攜式電話的要部結構的框圖。圖10是表示上述便攜式電話中的聲音輸入部的開關功能的處理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概要>
如上所述,便攜式電話的操作中不習慣的用戶不知道用哪個鍵能調低鈴聲的音量(進行消聲)。為此,用戶會想到為了來電時對周圍不響起聲音,以覆蓋揚聲器的方式用手指進行按壓。本發(fā)明者們想到了若通過這樣用手指等按壓揚聲器,實際上能進行控制以使來自揚聲器的聲音的輸出停止的話,則對用戶來說就能直觀地進行操作。進而,用傳聲器對從揚聲器輸出的聲音進行拾音。對用手指等按壓揚聲器時的輸出聲音和不用手指等按壓揚聲器時的輸出聲音進行判別。由此,想到了不設置新的傳感器、鍵等,就能檢測揚聲器被按壓的情況。S卩,本發(fā)明是在具備揚聲器和傳聲器的便攜式電話中,將揚聲器,傳聲器的至少哪一個作為便攜式電話的開關而起作用的發(fā)明。此外,在本發(fā)明中,雖然便攜式電話為一個例子,但如果為具備聲音輸出部(揚聲器)和聲音輸入部(傳聲器)的電子設備,則任何的電子設備都可以。例如,作為電子設備也可以是電視機、音響設備、便攜式音樂再生機、錄音機、便攜式游戲機、電視游戲機、個人電腦等。<第一實施方式>
當對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基于圖1 圖8進行說明時,正如以下所述。〔便攜式電話的外觀〕
圖2是表示便攜式電話I的外觀的一個例子的圖。圖2的(a)是表示安裝了作為觸摸面板的顯示部13的便攜式電話I的外觀的一個例子的圖,圖2的(b)表示顯示部13與操作部14被獨立地安裝的便攜式電話I的外觀的個例子的圖。圖2的(a)和(b)都是表示從正面看到的便攜式電話I的外觀的圖。在圖2的(a)所示的例子中,在便攜式電話I的前表面配置有顯示部13、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另外,在圖2的(b)中所示的例子中,在便攜式電話I的前表面配置有顯示部13、操作部14、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此外,便攜式電話I所具備的各部件的配置并不局限于圖2所示的例子,任意的配置都可以,并適當地設計就可。另外,在圖2的(a)和(b)中所示的例子中,雖然便攜式電話I分別具備一個聲音輸出部16和聲音輸入部17,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便攜式電話I分別具備多個聲音輸出部16和聲音輸入部17也可。在本發(fā)明中,便攜式電話I只要具備至少一個聲音輸出部16和至少一個聲音輸入部17就可。〔便攜式電話的結構〕
圖1是表示便攜式電話I的要部結構的框圖。如圖1所示,便攜式電話I具備:控制部
11、存儲部12、顯示部13、操作部14、通信部15、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顯示部13是根據控制部11的指示顯示圖像的顯示部。顯示部13只要是根據控制部11的指示顯示圖像的顯示部就可,例如,可適用IXD (液晶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等。操作部14是用于用戶給便攜式電話I輸入指示信號,并進行操作的操作部。操作部14是由掛機鍵(on-hook key)、摘機鍵(off-hook key)、功能鍵,十字鍵、數字鍵等構成的操作部也可。另外,如圖2的(a)中所示的便攜式電話I那樣,為操作部14和顯示部13成為一體的觸摸面板也可。通信部15是通過無線通信單元或有線通信單元,與其它的裝置進行通信,并根據控制部11的指示,進行數據的交換的通信部。聲音輸出部16是從控制部11接收電信號,將接收的電信號變換為聲音,并向便攜式電話I的外部輸出聲音的聲音輸出部。聲音輸出部16是所謂的揚聲器。聲音輸入部17是將便攜式電話I的周圍的聲音進行拾音,并將拾音的聲音變換為電信號向控制部11輸出的聲音輸入部。聲音輸入部17是所謂的傳聲器。控制部11是通過執(zhí)行從存儲部12讀出到暫時存儲部(未圖示)的程序,進行各種的計算,并且統一控制便攜式電話I所具備的各個部分的控制部。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部11作為功能模塊是具備功能控制部(設備功能控制單元)21、輸入音量測定部(輸入音量測定單元)23、反饋音量預測部(反饋音量預測單元)24、狀態(tài)判定部(狀態(tài)判定單元)25以及音量判定部(音量判定單元)26的結構。進而,功能控制部21具備輸出聲音控制部22。這些控制部11的各功能模塊(21 26)能通過,CPU (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將由ROM (read 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等實現的存儲裝置中存儲的程序,讀出到由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等實現的暫時存儲部并執(zhí)行而實現。功能控制部21是控制便攜式電話I所具有的功能的功能控制部。例如,功能控制部21控制電源開/關(ON / OFF)、通話、郵件、Web瀏覽、其它的應用執(zhí)行等的處理。另外,功能控制部21基于從操作部14輸入的用戶的指示,執(zhí)行各種處理。另外,功能控制部21根據處理,在顯示部13上顯示圖像。另外,功能控制部21例如在通話時,接收來自聲音輸入部17的電信號,并經由通信部15將接收的電信號發(fā)送到其它的裝置。另外,功能控制部21切換聲音輸出部16和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的開/關(ON / OFF)。此外,功能控制部21切換開關功能的觸發(fā)器沒有特別地限定。例如,功能控制部21基于從操作部14輸入的用戶的指示,切換開關功能的開/關(ON / OFF)也可。另夕卜,功能控制部21在規(guī)定的應用的啟動時,切換開關功能的開/關(ON / OFF)也可,在執(zhí)行規(guī)定的應用中的規(guī)定的處理時,切換開關功能的開/光(ON / OFF)也可。作為具體例,功能控制部21在通話功能中的來電處理開始時,使開關功能啟動,在來電處理結束時,使開關功能停止也可。另外,功能控制部21使后述的輸出聲音控制部22從聲音輸出部16的聲音的輸出開始,且使開關功能啟動,并且使輸出聲音控制部22從聲音輸出部16的聲音的輸出停止,且使開關功能停止也可。功能控制部21具備輸出聲音控制部22,并且與功能控制部21所執(zhí)行的處理中使聲音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等的聲音的輸出相關的處理由輸出聲音控制部22來執(zhí)行。此外,功能控制部21雖然具備執(zhí)行聲音輸出以外的各功能(通話,郵件等)的功能模塊,但由于與本發(fā)明的特征沒有關系,所以在此未圖示。
輸出聲音控制部22決定輸出的聲音的音量和頻率,并基于決定的音量和頻率生成音波(波形),將生成的音波作為電信號輸出到聲音輸出部16。輸出聲音控制部22例如在來電時,讀出存儲部12中存儲的設定值,基于讀出的設定值,決定鈴聲的音量和頻率。另外,輸出聲音控制部22將決定的表不輸出的聲音的音量的決定輸出音量值輸出到反饋音量預測部24。另外,輸出聲音控制部22將決定的表示輸出的聲音的頻率的輸出聲音頻率輸出到輸入音量測定部23也可。輸入音量測定部23接收聲音輸入部17所變換的電信號,并測定聲音輸入部17所拾音的聲音的音量。輸入音量測定部23將表不測定的音量(輸入音量)輸入音量值輸出到音量判定部26。另外,輸入音量測定部23將表示測定的音量的輸入音量值輸出到狀態(tài)判定部25也可。另外,輸入音量測定部23在從輸出聲音控制部22接收到輸出聲音頻率的情況下,測定聲音輸入部17所拾音的聲音中與接收的輸出聲音頻率所表示的頻率相同的頻率成分的聲音的大小(音量)也可。反饋音量預測部24從輸出聲音控制部22接收決定輸出音量值。進而,反饋音量預測部24將聲音輸出部16和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中的、認為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被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反饋聲音)的音量(反饋音量),基于決定輸出音量值進行預測。將反饋音量預測部24預測的反饋音量稱為預測音量。反饋音量預測部24將表示預測的預測音量的預測音量值輸出到音量判定部26。另外,反饋音量預測部24將表示預測的預測音量的預測音量值輸出到狀態(tài)判定部25也可。上述的“聲音輸出部16和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是指,遮蔽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并由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的物體在將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狀態(tài)。另外,上述物體是指,覆蓋聲音輸出部16的物體、覆蓋聲音輸入部17的物體、以及在聲音輸出部16與聲音輸入部17之間存在的物體等。另外,上述的“認為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被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是指,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在便攜式電話I的殼體外部的空氣中傳播,并反饋到聲音輸入部17且被拾音的聲音。一般情況下,在具備聲音輸出部16和聲音輸入部17的電子設備中,以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在電子設備的殼體或殼體內部的部件中傳播,并不向聲音輸入部17輸入聲音的方式被設計。在此,在空氣中僅存在便攜式電話I的理想狀態(tài)下(除便攜式電話I之外不存在物體的狀態(tài)),將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被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的音量作為理想反
饋音量。另外,上述的“規(guī)定距離”表示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與物體之間的距離。在上述的“規(guī)定距離”外中,考慮到即便是在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的周圍存在上述物體的情況下,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被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的音量與上述理想反饋音量實際上沒有差。另外,上述的“實際上沒有差”指的是,該差與在聲音輸出部16和/或聲音輸入部17被堵塞的情況下測定的輸入音量和上述理想反饋音量的差相比,非常小的意思。反饋音量預測部24為了預測反饋音量,事前,測定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基準狀態(tài)中的、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規(guī)定的音量的聲音時的、反饋給聲音輸入部17并拾音的反饋音的反饋音量。進而,基于反饋音量的測定結果,預先作成從決定輸出音量值變換為預測音量值的計算式,或者,使決定輸出音量值與預測音量值相對應的對應表等。由此,反饋音量預測部24利用預先作成的上述計算式或上述對應表,從接收的決定輸出音量值導出預測音量。此外,在作成上述計算式或上述對應表等的情況下,為了將預測音量進行高精度地預測,優(yōu)選的是,在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便攜式電話I在空氣中靜止、在周圍沒有其它音源等的狀態(tài)下進行。狀態(tài)判定部25判定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是否在基準狀態(tài)。換句話說,狀態(tài)判定部25判定音量判定部26是否在可正常判定的狀態(tài)。狀態(tài)判定部25在判定了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將該狀態(tài)判定結果通知給音量判定部26。另外,狀態(tài)判定部25在判定了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以及在判定了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分別將該狀態(tài)判定結果通知給功能控制部21。具體地說,狀態(tài)判定部25判定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與反饋音量預測部24預測的預測音量是否一致。狀態(tài)判定部25在輸入音量與預測音量一致的情況下,判定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在輸入音量與預測音量不一致的情況下,判定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在基準狀態(tài)。在此,即便輸入音量與預測音量嚴格來說不一致,但輸入音量與預測音量的差分在規(guī)定范圍內的情況下,狀態(tài)判定部25判定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也可。例如,在聲音輸入部17拾取了噪音的情況下,輸入音量與預測音量完全不一致,如果噪音的大小相對輸入音量很小,則忽略噪音,即便判定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也沒有問題。為此,即便輸入音量與預測音量嚴格來說不一致,但輸入音量與預測音量的差分在規(guī)定范圍內的情況下,當作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上述規(guī)定范圍如果是能允許噪音以及輸入音量測定部23的測定誤差等的范圍也可。另外,從開啟開關功能起、或者輸出聲音控制部22使聲音輸出部16開始聲音的輸出起,狀態(tài)判定部25判定是否經過了規(guī)定時間。狀態(tài)判定部25在經過了規(guī)定時間的情況下,判定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在未經過規(guī)定時間的情況下,判定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在基準狀態(tài)。S卩,狀態(tài)判定部25判定便攜式電話I是否為開關功能可正常動作的狀態(tài)。功能控制部21從狀態(tài)判定部25接收到表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的情況下,基于功能控制部21的執(zhí)行中的處理以及上述狀態(tài)判定結果,執(zhí)行預定的動作(第二處理)。例如,功能控制部21在來電處理執(zhí)行中,在接收到表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的情況下,以調高鈴聲的音量的方式控制輸出聲音控制部22也可。另外,在來電時以振動器不動作的方式設定的情況下,功能控制部21在來電處理執(zhí)行中,當接收到表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時,使振動器動作也可。另外,功能控制部21在游戲等的應用的處理執(zhí)行中,在接收到表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的情況下,將使用了聲音輸出部16和/或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不正常動作的旨意(錯誤通知)顯示于顯示部13,并通知給用戶也可。功能控制部21在從狀態(tài)判定部25接收到表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為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的情況下,狀態(tài)判定部25返回進行狀態(tài)判定處理之前的狀態(tài)。具體地說,功能控制部21以從狀態(tài)判定部25接收到表示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并且調高鈴聲的音量的方式控制輸出聲音控制部22。進而,功能控制部21當接收到表示是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時,以將鈴聲的音量調低到決定輸出音量值的方式來控制輸出聲音控制部22。另外,功能控制部21,在從狀態(tài)判定部25接收表示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并使振動器動作的情況下,當接收到表示是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時,使振動器的動作停止。另外,功能控制部21在從狀態(tài)判定部25接收到表示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并顯示錯誤通知的情況下,當接收到表示作為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時,結束使顯示部13顯示錯誤通知。音量判定部26判定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是否比反饋音量預測部24預測的預測音量小。音量判定部26將音量判定結果通知給功能控制部21。另外,音量判定部26,在從狀態(tài)判定部25通知狀態(tài)判定結果的情況下,僅在狀態(tài)判定結果表不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為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判定輸入音量是否比預測音量小。另外,音量判定部26判定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是否比反饋音量預測部24預測的預測音量小規(guī)定值以上也可。考慮到用戶要堵塞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但用戶停止了堵塞。因此,例如,優(yōu)選的是,在變?yōu)橛脩魺o意識地(或暫時地)將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存在的狀態(tài)時,使開關功能不動作。為此,音量判定部26通過判定輸入音量是否比預測音量小規(guī)定值以上,暫時地(用戶無意識)能減少在堵塞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的情況中的開關功能的誤動作。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測定誤差等,即使暫時地成為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情況,但能防止開關功能的誤動作。功能控制部21在開關功能的啟動中,從首量判定部26接收首量判定結果。進而,功能控制部21在接收都表示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音量判定結果的情況下,基于功能控制部21的執(zhí)行中的處理以及上述音量判定結果,執(zhí)行預定動作(第一處理)。例如,功能控制部21在來電處理執(zhí)行中,在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音量判定結果的情況下,以調低鈴聲的音量的方式控制輸出聲音控制部也可。另外,功能控制部21在來電處理執(zhí)行中,在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音量判定結果的情況下,以停止鈴聲的輸出的方式控制輸出聲音控制部22,同時,從來電處理移行至留言電話處理也可。此外,功能控制部21在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音量判定結果的情況下,基于音量判定結果,不進行特定的處理。存儲部12是存儲控制部11所參照的程序、數據等的存儲部。在存儲部12中,例如,存儲有基于功能控制部21執(zhí)行中的處理以及音量判定結果,將執(zhí)行的動作進行規(guī)定開關功能動作表。另外,在存儲部12中,例如,存儲有基于功能控制部21執(zhí)行中的處理以及狀態(tài)判定結果,將執(zhí)行的動作進行規(guī)定的異常時動作表。對存儲部12中存儲的開關功能動作表以及異常時動作表,分別基于圖3、4進行說明。圖3是表示存儲部12中存儲的開關功能動作表的一個例子的圖。另外,圖4是表示存儲部12中存儲的異常時動作表的一個例子的圖。如圖3所示,開關功能動作表是將開關功能啟動中功能控制部21正執(zhí)行的處理與音量判定部26在判定為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情況下功能控制部21執(zhí)行的第一處理相對應的表。功能控制部21當從音量判定部26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音量判定結果時,從存儲部12讀出開關功能動作表,在開關功能動作表中執(zhí)行與現在執(zhí)行中的處理相對應的處理。例如,在圖3所示的例子中,功能控制部21在來電處理時,當從音量判定部26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音量判定結果時,對輸出聲音控制部22指示調低來自聲音輸出部16的輸出聲音的音量。另外,如圖4所示,異常時動作表是開關功能啟動中功能控制部21正執(zhí)行的處理與狀態(tài)判定部25在判定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功能控制部21執(zhí)行的第二處理相對應的表。功能控制部21當從狀態(tài)判定部25接收到表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是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從存儲部12讀出異常時動作表,執(zhí)行異常時動作表中與現在執(zhí)行中的處理相對應的處理。例如,在圖4所示的例子中,功能控制部21在來電處理時,當從狀態(tài)判定部25接收到表示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為基準狀態(tài)的狀態(tài)判定結果時,對輸出聲音控制部指示調高來自聲音輸出部16的輸出聲音的音量。〔便攜式電話的狀態(tài)〕
接下來,基于圖5,對便攜式電話的各種狀態(tài)進行說明。圖5是示意性地表示便攜式電話的各種狀態(tài)的圖。圖5的(a)是表示便攜式電話I的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基準狀態(tài)的圖,圖5的(b)是表示聲音輸出部16被遮蔽物31覆蓋的狀態(tài)的圖,圖5的(c)是表示除聲音輸出部16之外的其它音源32存在于便攜式電話I的周圍的狀態(tài)的圖。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堵塞聲音輸出部16的遮蔽物31,例如,假定用戶的手指、手掌等。如圖5的(a)所示,在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反饋到聲音輸入部17被拾音。此時,在聲音輸入部17,與反饋音量預測部24預測的預測音量大致相同的音量的音被拾音。如圖5的(b)所示,在聲音輸出部16 (的開口部)被遮蔽物31覆蓋的情況下,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由于不在空氣中傳播,所以在聲音輸入部17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不被拾音。此時,在聲音輸入部17中,比反饋音量預測部24預測的預測音量小的音量的聲音被拾音。S卩,在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聲音時,基于輸入到聲音輸入部17的聲音的音量是否比預測音量小的判定,能檢測聲音輸出部16是否被什么物體(遮蔽物31)所覆蓋。如上所述,功能控制部21執(zhí)行在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音量判定結果的情況下預定的動作。為此,用戶通過用手指按壓聲音輸出部16,能使便攜式電話I執(zhí)行規(guī)定的動作。換句話說,能使聲音輸出部16具有操作部的功能。當然,替代堵塞聲音輸出部16 (的開口部),在堵塞了聲音輸入部17 (的開口部)情況下,同樣地,在聲音輸入部17中,比反饋音量預測部24預測的預測音量小的音量的聲音被拾音。為此,便攜式電話I在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情況下,能判定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至少哪一個(的開口部)被什么物體堵塞。另外,如圖5的(C)所示,在便攜式電話I的近旁有其它音源32的情況下,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在聲音輸入部17被拾音,但與此同時,聲音輸入部17將從其它音源32輸出的聲音也進行拾音。為此,在聲音輸入部17中,比反饋音量預測部24預測的預測音量大的音量的聲音被拾音。此時,在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被什么物體覆蓋的情況下,在聲音輸入部17中,有比反饋音量預測部24預測的預測音量小的音量的聲音不被拾音的情況。換句話說,即便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能被按壓,但聲音輸入部17通過將其它音源32輸出的聲音進行拾音,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變得比預測音量大。為此,如圖5的(C)所示,在便攜式電話I的近旁有其它音源32的情況,便攜式電話I有時不能正確地判定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至少哪一個是否被什么物體覆蓋。另外,例如,便攜式電話I在使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啟動的時刻,用戶無意識地按壓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的情況下,盡管用戶無意識,但是便攜式電話I會執(zhí)行規(guī)定的動作。這里,如上述那樣,在音量判定部26判定前,狀態(tài)判定部25通過判定輸入音量與
預測音量是否一致,
能判定便攜式電話I是否在圖5的(a)的狀態(tài)。在判定為便攜式電話I在圖5的(a)的狀態(tài)之后,音量判定部26通過判定輸入音量是否比預測音量小,在便攜式電話I中,能使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正確地動作。〔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的開關功能的處理〕
接下來,基于圖6 8,對便攜式電話I中的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的處理進行說明。圖6 8是表示便攜式電話I中的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的處理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開關功能的處理例I)
首先,基于圖6,將便攜式電話I中的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的處理的基本處理例進行說明。如圖6所示,功能控制部21開啟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
(SI)。功能控制部21開啟開關功能之后,啟動聲音輸入部17 (S2)。另外,當功能控制部
21啟動開關功能時,輸出聲音控制部22決定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的音量(S3)。反饋音量預測部24從輸出聲音控制部22接收決定輸出音量值,將假定的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輸入到聲音輸入部17的聲音的預測音量,基于決定輸出音量值進行預測(S4)。進而,輸出聲音控制部22基于決定的音量生成音波(波形),將生成的音波作為電信號輸出到聲音輸出部16,并使聲音輸出部16輸出聲音(S5)。接下來,輸入音量測定部23接收聲音輸入部17所變換的電信號,聲音輸入部17將拾音的聲音的音量進行測定(S6)。音量判定部26從輸入音量測定部23接收輸入音量,并從反饋音量預測部24接收預測音量,判定輸入音量是否比預測音量小(S7)。進而,音量判定部26將表示輸入音量是否比預測音量小的音量判定結果發(fā)送到功能控制部21。功能控制部21在接收了表示輸入音量是否比預測音量小的音量判定結果的情況下(在S7為YES),從存儲部12讀出開關功能動作表,基于開關功能動作表執(zhí)行決定的規(guī)定的動作(S8)。另一方面,功能控制部21在接收了表示輸入音量是否比預測音量小的音量判定結果的情況下(在S7為NO),不執(zhí)行基于音量判定結果的處理,而前進至S9。輸出聲音控制部22判定是否接收了聲音輸出部16的聲音輸出的停止指示(S9)。輸出聲音控制部22在未接收到聲音輸出部16的聲音輸出的停止指示的情況下(在S9為NO),返回至S6,再次,輸入音量測定部23接收聲音輸入部17所變換的電信號,聲音輸入部17測定拾音的聲音的音量(S6)。另一方面,輸出聲音控制部22在接收了聲音輸出部16的聲音輸出的停止指不的情況下(在S9為YES),輸出聲音控制部22使來自聲音輸出部16的聲音輸出停止(S10)。進而,功能控制部21使聲音輸入部17停止,同時使開關功能停止(SII)。(開關功能的處理例2)
接下來,基于圖7,將在便攜式電話I確認了基準狀態(tài)之后,執(zhí)行音量判定的開關功能的處理的一個例子進行說明。圖7所示的開關功能的處理例與圖6所示的開關功能的處理例不同,在S5與S6之間,包括判定便攜式電話I的狀態(tài)的處理。因此,在此,在圖7所示的開關功能的處理例中,主要對與圖6所示的開關功能的處理例不同的處理進行說明。在圖7所示的開關功能的處理例中,通過便攜式電話I接受來電,功能控制部21使開關功能啟動。進而,音量判定部26確認了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為基準狀態(tài)之后,進行音量判定處理。具體地說,如圖7所示,與圖6所示的開關功能的處理例相同,進行SI S5的處理。S5的處理之后,輸入音量測定部23接收聲音輸入部17所變換的電信號,聲音輸入部17測定拾音的聲音的音量(S21)。接下來,狀態(tài)判定部25判定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與反饋音量預測部24預測的預測音量是否一致(S22)。狀態(tài)判定部25在判定了輸入音量與預測音量不一致的情況下(在S22為NO),功能控制部21的輸出聲音控制部22將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的音量調高(S23)。具體地說,輸出聲音控制部22以比在S3決定的音量(決定輸出音量值)大的音量,使聲音輸出部16輸出聲音。另一方面,狀態(tài)判定部25在判定了輸入音量與預測音量一致(即,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在S22為YES),將該旨意通知給音量判定部26。另外,此時,功能控制部21的輸出聲音控制部22將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的音量設為決定輸出音量值(S卩,在S3為決定了的音量值)(S24)。進而,以下,與圖6所示的開關功能的處理例相同,進行S6 Sll的處理。這樣,音量判定部26在確認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為基準狀態(tài)之后,進行音量判定處理。由此,在啟動開關功能時,能防止用戶無意識地按壓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等而導致的誤動作。在此,啟動開關功能時,在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不是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可以想到在來電開始時,用戶把便攜式電話I放在包、衣兜等中,沒有注意鈴聲的鳴響的情況。此時,在S23中,輸出聲音控制部22通過調高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的音量,不僅能防止開關功能的誤動作,而且能可靠地給用戶通知有來電。這樣,為了給用戶可靠地通知,優(yōu)選的是,在調高鈴聲的音量的情況下,當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變?yōu)榛鶞薁顟B(tài)時,鈴聲的音量返回到用戶預先設定的音量。在此,在S24中,在狀態(tài)判定部25判定為在基準狀態(tài)之后,輸出聲音控制部22將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的聲音是音量設為決定輸出音量值。此外,在S9中,在輸出聲音控制部22未接收到聲音輸出部16的聲音輸出的停止指示的情況下(在S9為NO),不返回至S6,返回至S21也可。通過這樣做,經常,便攜式電話I在基準狀態(tài)時,音量判定部26能執(zhí)行。(開關功能的處理例3)
接下來,基于圖8,對便攜式電話I確認了基準狀態(tài)之后,執(zhí)行音量判定的開關功能的處理的其它的一個例子的說明。圖8示出啟動開關功能之后經過規(guī)定時間,判斷為便攜式電話I為基準狀態(tài)的處理例。如圖8所示,圖8中示出的開關功能的處理例與圖6中示出的開關功能的處理例不同,在S5與S6之間,包括等待經過規(guī)定時間。具體地說,狀態(tài)判定部25,輸出聲音控制部
22使聲音輸出部16開始聲音的輸出之后(S5),判定是否經過了規(guī)定時間(S31)。進而,狀態(tài)判定部25在判定為經過了規(guī)定時間的情況下,輸入音量測定部23將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的音量進行測定(S6)。進而,圖8所示的SI S5的處理與圖6所示的SI S5的處理為相同的處理,圖8所不的S6 Sll的處理與圖6所不的S6 Sll的處理為相同的處理。〔變形例〕
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音量判定部26通過判定輸入音量是否比預測音量小,來判定用戶是否按壓了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但并不限于此。例如,音量判定部26判定輸入音量測定部23的測定的輸入音的波形(輸入音量的時間變化)是否與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被什么物體堵塞的關閉狀態(tài)中的反饋音的波形一致也可。在這種情況下,在音量判定部26判定為輸入音量測定部23的測定的輸入音的波形與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被什么物體堵塞的狀態(tài)中的反饋音的波形一致的情況下,功能控制部21執(zhí)行第一處理。S卩,音量判定部26判定輸入音量測定部23的測定的輸入音的波形是否與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被什么物體堵塞的關閉狀態(tài)中的反饋音的波形一致。由此,判定用戶是否按壓了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也可。進而,在這種情況下,在兩者的波形一致的情況下,判定為用戶按壓了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在這種情況下,預先將在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被什么物體堵塞的關閉狀態(tài)中,在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規(guī)定的音量的聲音時的、反饋到聲音輸入部17并被拾音的反饋音的波形(反饋音量的時間變化)進行測定。進而,基于反饋音量的測定結果,決定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被什么物體堵塞的狀態(tài)中的反饋音的波形(關閉狀態(tài)波形),將該關閉狀態(tài)波形存儲于存儲部12。音量判定部26從存儲部12讀出關閉狀態(tài)波形,判定輸入音量測定部23的測定的輸入音的波形是否與關閉狀態(tài)波形一致。另外,預先,將在聲音輸出部16被什么物體堵塞的輸出關閉狀態(tài)中,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規(guī)定的音量的聲音時的、反饋到聲音輸入部17并被拾音的反饋音的波形即輸出關閉狀態(tài)波形存儲于存儲部12也可。另外,預先,將在聲音輸入部17被什么物體堵塞的輸入關閉狀態(tài)中,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規(guī)定的音量的聲音時的、反饋到聲音輸入部17并被拾音的反饋音的波形即輸入關閉狀態(tài)波形存儲于存儲部12也可。另外,預先,將在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被什么物體堵塞。S卩,成為輸入輸出關閉狀態(tài)。在該輸入輸出關閉狀態(tài)中,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規(guī)定的音量的聲音時的、反饋到聲音輸入部17并被拾音的反饋音的波形即輸入輸出關閉狀態(tài)波形存儲于存儲部12也可。
這樣,在存儲部12中存儲有輸出關閉狀態(tài)波形、輸入關閉狀態(tài)波形以及輸入輸出關閉狀態(tài)波形。在這種情況下,音量判定部26判定輸入音量測定部23的測定的輸入音的波形是否與輸出關閉狀態(tài)波形、輸入關閉狀態(tài)波形或輸入輸出關閉狀態(tài)波形的任一個波形一致。由上述判定結果,能判定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的兩個、或任一個是否被堵塞。進而,將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在基準狀態(tài)中,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規(guī)定的音量的聲音時的、反饋到聲音輸入部17并被拾音的反饋音的波形即基準狀態(tài)波形存儲于存儲部I也可。這樣,在存儲部12中,在基準狀態(tài)波形被存儲的情況下,音量判定部26判定輸入音量測定部23的測定的輸入音的波形是否與關閉狀態(tài)波形或基準狀態(tài)波形任一個波形一致。由此,能判定是關閉狀態(tài),還是基準狀態(tài),抑或是這以外的狀態(tài)。另外,例如,在基準狀態(tài)、關閉狀態(tài)、基準狀態(tài)、關閉狀態(tài)、基準狀態(tài)這樣遷移的狀態(tài)中,將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規(guī)定的音量的聲音時的、反饋到聲音輸入部17并被拾音的反饋音的波形存儲于存儲部12也可。在這種情況下,用戶能以規(guī)定間隔多次判定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是否被堵塞。另外,例如,在基準狀態(tài)、輸出關閉狀態(tài)、基準狀態(tài)、輸入關閉狀態(tài)、基準狀態(tài)這樣遷移的狀態(tài)中,將從聲音輸出部16輸出規(guī)定的音量的聲音時的、反饋到聲音輸入部17并被拾音的反饋音的波形存儲于存儲部12也可。在這種情況下,用戶能以特定的順序判定聲音輸出部16或聲音輸入部17被堵塞。這樣,在存儲部12中預先存儲將各狀態(tài)以特定的順序遷移時的波形、將各狀態(tài)按特定的次數、定時遷移時的波形。由此,能判定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被堵塞的順序、聲音輸出部16以及聲音輸入部17被堵塞的次數、時機。<第二實施方式>
當基于圖9以及圖10,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時,為如下所述。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僅由便攜式電話I的聲音輸入部17來實現開關功能。具體地說,在第二實施方式中,使聲音輸入部17啟動,將便攜式電話I的周圍的噪音進行拾音,基于輸入到聲音輸入部17的聲音的大小的變化判定是否以手指等覆蓋聲音輸入部17。以下,在第二實施方式中,主要就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點進行說明。進而,為了方便說明,對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示出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其說明。〔便攜式電話的結構〕
圖9是表示便攜式電話40的主要結構的框圖。如圖9所示,便攜式電話40具備:控制部41、存儲部12、顯示部13、操作部14、通信部15以及聲音輸入部17。此外,涉及第二實施方式的便攜式電話40具備,聲音輸出部16也可,但是,如上述那樣,由于本實施方式僅由聲音輸入部17來實現開關功能,所以,在此未圖示。控制部41通過執(zhí)行從存儲部12讀出到暫時存儲部(不圖示)的程序,進行各種計算,同時,統一地控制便攜式電話40所具備的各部件。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部41作為功能模塊,以具備:功能控制部21、輸入音量測定部23、有效聲音判定部27、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以及音量判定部29而構成。這些控制部41的各功能模塊(21,23,27 29)通過CPU將由ROM等實現的存儲裝置中存儲的程序,讀出到由RAM等實現的暫時存儲部并執(zhí)行能實現這些控制部41的各功能模塊(21,23,27 29)。此外,功能控制部21控制便攜式電話I所具備的功能,與第一實施方式一樣,具備輸出聲音控制部22也可,但是,與本實施方式的特征無關,所以在此未圖示。輸入音量測定部23與第一實施方式一樣,接收聲音輸入部17所變換的電信號,聲音輸入部17測量拾音的聲音的音量。輸入音量測定部23將表示測定的音量(輸入音量)的輸入音量值輸出到有效聲音判定部27、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以及音量判定部29。有效聲音判定部27判定表示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的輸入音量值是否在規(guī)定的有效范圍內。有效聲音判定部27在判定為輸入音量值在規(guī)定的有效范圍內的情況下,將該有效聲音判定結果通知給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另外,有效聲音判定部27在判定為輸入音量值不在規(guī)定的有效范圍內的情況下,將該有效聲音判定結果通知給功能控制部21。上述有效范圍是指,由規(guī)定的下限值以及規(guī)定的上限值決定的范圍。換句話說,有效聲音判定部27判定聲音輸入部17是否將規(guī)定的音量的聲音進行拾音。在聲音輸入部17將某一程度的音量的聲音進行拾音的情況下,當聲音輸入部17被按壓時,由于輸入到聲音輸入部17的聲音的音量會突然下降,所以基于輸入到聲音輸入部17的聲音的音量的變化,能判定聲音輸入部17是否被按壓。但是,在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是非常小的音量的情況下,即使聲音輸入部17被按壓,由于輸入到聲音輸入部17的聲音的音量幾乎不變化,所以不能判定聲音輸入部17是否被按壓。另外,在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是非常大的音量的情況下,其后,也很難想象在便攜式電話40的周圍會繼續(xù)產生相同程度大的音量的聲音。在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的音量極端變化的情況下,不能判別該變化是否與按壓聲音輸入部17有關。為此,在聲音輸入部17將非常大的聲音進行拾音的情況下,作為使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動作的狀況是不合適的。因此,通過有效聲音判定部27判定輸入音量值是否在規(guī)定的有效范圍內,能判定便攜式電話40的現在狀態(tài)是否為使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正確地動作的狀態(tài)。當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從有效聲音判定部27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值在規(guī)定的有效范圍內的有效聲音判定結果時,在包含有效聲音判定部27在判定中使用的輸入音量值被測定的時刻的規(guī)定期間內,基于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值,決定正常輸入音量值。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將決定的正常輸入音量值輸出到音量判定部29。在此,正常輸入音量值是指,在上述規(guī)定期間內,在便攜式電話40的周圍產生的噪音的基準值。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例如將上述規(guī)定期間內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值平均后的值,作為正常輸入音量值也可。另外,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例如將上述規(guī)定期間內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值的中央值,作為正常輸入音量值也可。另外,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例如將上述規(guī)定期間內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值的下限值,作為正常輸入音量值也可。另外,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例如將上述規(guī)定的有效范圍的下限值,作為正常輸入音量值也可。音量判定部29從輸入音量測定部23接收現在的輸入音量值,從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接收正常輸入音量值,判定輸入音量值是否比正常輸入音量值小。音量判定部29將音量判定結果通知給功能控制部21。另外,音量判定部29判定輸入音量值比正常輸入音量值是否小規(guī)定值以上也可。由于在便攜式電話40的周圍產生的噪音的音量會變動,所以即使不堵塞聲音輸入部17,也可以想到輸入音量值變得比正常輸入音量值小。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用戶是無意識的,優(yōu)選使開關功能不動作。因此,音量判定部29通過判定輸入音量值比正常輸入音量值是否小規(guī)定值以上,能降低開關功能的誤動作。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測定誤差等,暫時成為輸入音量比正常輸入音量值小的情況下,也能防止開關功能的誤動作。當功能控制部21從音量判定部29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值比正常輸入音量值小的音量判定結果時,基于功能控制部21的執(zhí)行中的處理以及上述音量判定結果,執(zhí)行預定的動作。另外,當功能控制部21從有效聲音判定部27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值不在規(guī)定的有效范圍內的有效聲音判定結果時,在顯示部13顯示現在為有效范圍外的通知。〔聲音輸入部的開關功能的處理〕
接下來,基于圖10,對便攜式電話40中的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的處理進行說明。圖10是表示便攜式電話40中的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的處理的一個例子的流程圖。如圖10所示,功能控制部21開啟聲音輸入部17的開關功能(S41)。功能控制部21啟動開關功能之后,啟動聲音輸入部17 (S42)。在啟動聲音輸入部17之后,輸入音量測定部23接收聲音輸入部17所變換的電信號,測定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的音量(S43)。進而,有效聲音判定部27判定表不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的輸入音量值是否在規(guī)定的有效范圍內(S44)。有效聲音判定部27在判定為輸入音量值不在規(guī)定的有效范圍內的情況下(在S43為NO),功能控制部21在顯示部13顯示現在為有效范圍外的通知(S45)。進而,返回至S43。另一方面,在有效聲音判定部27判定為輸入音量值在規(guī)定的有效范圍內的情況下(在S43為YES),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在包含有效聲音判定部27在判定中使用的輸入音量值被測定的時刻的規(guī)定期間內,基于輸入音量測定部23測定的輸入音量值,決定正常輸入音量值(S46)。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決定了正常輸入音量值之后,輸入音量測定部23接收聲音輸入部17所變換的電信號,測定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的音量(S47)。音量判定部29從輸入音量測定部23接收輸入音量值,從正常輸入音量決定部28接收正常輸入音量值,判定輸入音量值是否比正常輸入音量值小(S48)。功能控制部21在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值比正常輸入音量值小的音量判定結果的情況下(在S48為YES),執(zhí)行預定的規(guī)定的動作(S49)
另一方面,功能控制部21在接收到表示輸入音量值比正常輸入音量值不小的音量判定結果的情況下(在S48為NO),不執(zhí)行基于音量判定結果的處理,前進至S50。進而,功能控制部21判定是否接收到使開關功能停止的指示(S50)。功能控制部21在未接收到使開關功能停止的指示的情況下(在S50為NO),返回至S47,再次,輸入音量測定部23接收聲音輸入部17所變換的電信號,測定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聲音的音量。另一方面,功能控制部21在接收到使開關功能停止的指示的情況下(在S50為YES),功能控制部21使聲音輸入部17停止,同時使開關功能停止(S51)。此外,在S50中,功能控制部21在未接收到使開關功能停止的指示的情況下(在S50為NO),不返回至S47,返回至S43也可。通過上述這樣做,經常,在聲音輸入部17拾音的音在有效范圍內時,音量判定部29就能執(zhí)行。< 補充 >
本發(fā)明并不是由上述的各實施方式所限定的發(fā)明,在權利要求所示的范圍內各種變更是可能的,關于將不同的實施方式中分別公開的技術方案適當地組合而得到的實施方式,也包含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內。最后,便攜式電話1、40的各部件(block),特別是控制部11、41由硬件邏輯構成也可,如下那樣,使用CPU由軟件實現也可。S卩,便攜式電話1、40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執(zhí)行實現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R0M (read 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存儲上述程序;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展開上述程序;以及,存儲器等的存儲裝置(記錄介質)等,存儲上述程序和各種數據。進而,通過對上述便攜式電話1、40供給記錄介質,并且該計算機(或CPU、MPU)讀出并執(zhí)行記錄在記錄介質中的程序代碼,可達成本發(fā)明的目的,上述記錄介質是將作為實現上述功能的軟件的上述便攜式電話1、40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碼(執(zhí)行模式程序、中間代碼程序、源程序)由計算機可讀取地記錄的記錄介質。作為上述記錄介質,例如,能使用磁帶、盒式磁帶等的磁帶類;軟盤(注冊商標)/硬盤等的磁盤和包括⑶-ROM / MO / MD / DVD /⑶-R等的光盤的盤類;IC卡(包括存儲卡)/光卡等的卡類;或者掩模型ROM / EPROM / EEPROM /閃存型ROM等的半導體存儲器類等。另外,將便攜式電話1、40與通信網絡可連接地構成,經由通信網絡供給上述程序代碼也可。作為該通信網絡,未特別限定,例如,可利用因特網(internet)、內聯網(intranet)、外聯網(extranet)、LAN、ISDN、VAN、CATV 通信網、虛擬專用網(virtualprivate network)、電話線路網、移動通信網、衛(wèi)星通信網等。另外,作為構成通信網絡的傳輸介質,未特別限定,例如,也可利用IEEE1394、USB、電力線載波、有線電視線路、電話線、ADSL線路等的有線傳輸介質;也可利用如IrDA、遙控器的紅外線、Bluetooth (注冊商標)、802.11無線、HDR (high data rate)、移動電話網、衛(wèi)星線路、數字地面網絡等的無線傳輸介質。此外,以上述程序代碼被電子傳輸實現的、嵌入載波的計算機數據信號的形式也能實現本發(fā)明。另外,關于涉及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補充如下。涉及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優(yōu)選的是,還具有: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是否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在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之后,上述音量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是否比上述預測音量小。根據上述結構,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是否在基準狀態(tài),在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在基準狀態(tài)之后,上述音量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是否比上述預測音量小。為此,至少一次,僅在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且由聲音輸入部拾音的音的遮蔽物變?yōu)椴淮嬖诘臓顟B(tài)的情況下,上述音量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是否比上述預測音量小。因而,例如,在使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作為操作部而起作用時,能防止用戶無意識地按壓聲音輸出部或聲音輸入部而導致的誤動作。優(yōu)選的是,在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測定的輸入音量與上述反饋音量預測單元預測的預測音量大致一致的情況下,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根據上述結構,在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測定的輸入音量與上述反饋音量預測單元預測的預測音量大致一致的情況下,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如上所述,預測音量是,預測了基準狀態(tài)中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大小的音量。因此,在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測定的輸入音量與預測音量一致的情況下,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的測定時為基準狀態(tài)。因而,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通過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測定的輸入音量與上述反饋音量預測單元預測的預測音量是否大致一致,能正確地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的測定時為基準狀態(tài)。涉及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優(yōu)選的是,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從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開始時起經過規(guī)定期間之后,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在上述基準。在將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作為操作部進行啟動的情況下,啟動時,用戶無意識地,堵塞聲音輸出部或聲音輸入部的情況。例如,如上所述,在將來電時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作為操作部進行啟動的情況,基本上,由于用戶無法預測來電時機,所以,有可能在來電時,按壓聲音輸出部或聲音輸入部并把持。于是,如上所述,在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開始時起,經過規(guī)定期間后,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由此,在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開始時起,經過規(guī)定期間之后,上述音量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比上述預測音量小。即,在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開始時起,經過規(guī)定期間之后,能使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作為操作部而起作用。因而,能以簡單的處理,防止因用戶無意識地按壓聲音輸出部或聲音輸入部導致的誤動作。涉及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優(yōu)選的是,上述設備功能控制單元,在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二處理。根據上述結構,在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了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上述設備功能控制單元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二處理。在此,例如,將上述第二處理規(guī)定為用于向用戶通知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的處理。在這種情況下,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通過判定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不在基準狀態(tài),由此,上述設備功能控制單元能給用戶通知該旨意。因而,能向用戶催促使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在基準狀態(tài)。
另外,例如,在作為電子設備是便攜式電話的情況下,該便攜式電話在來電時作為上述規(guī)定的第二處理設為將鈴聲的音量進行調高的處理。在這種情況下,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不在基準狀態(tài),來電時,上述設備功能控制
單元將鈴聲的音量調高。此時,所謂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是指,可以想到上述聲音輸出部被什么物體堵塞的情況,無論有無來電,但有可能,鈴聲到達不了用戶。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向用戶通知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不在基準狀態(tài),首先,優(yōu)選的是,向用戶通知有來電的情況。因而,開始來電后,在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上述設備功能控制單元將鈴聲的音量調高。因而,對來電不太注意的用戶,能更可靠地通知有來電。涉及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優(yōu)選的是,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測定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中的、與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相同的頻率成分的聲音的大小。根據上述結構,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兀,測定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中的、與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相同的頻率成分的聲音的大小。為此,即便是上述聲音輸入部將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之外的聲音進行拾音的情況下,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兀僅抽出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能測定該聲音的音量。因而,例如,在電子設備的周圍,即使從其它音源輸出聲音、產生噪音,也能正確地判別在上述聲音輸出部與上述聲音輸入部之間,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的物體在某一狀態(tài)還是在基準狀態(tài)。(工業(yè)實用性)
本發(fā)明能利用于具備聲音輸出部和聲音輸入部的電子設備中。附圖標記說明
I便攜式電話(電子設備)
II控制部 12 存儲部
16聲音輸出部
17聲音輸入部
21功能控制部(設備功能控制單元)
22輸出聲音控制部
23輸入音量測定部(輸入音量測定單元)
24反饋音量預測部(反饋音量預測單元)
25狀態(tài)判定部(狀態(tài)判定單元)
26音量判定部(音量判定單元)。
權利要求
1.一種具備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 具備: 輸入音量測定單兀,在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時,測定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 反饋音量預測單元,在基準狀態(tài)中,預測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上述基準狀態(tài)是指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并由上述聲音輸入部拾音的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狀態(tài); 音量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測定的輸入音量是否比上述反饋音量預測單元預測的預測音量小;以及 設備功能控制單元,在上述音量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輸入音量比上述預測音量小的情況下,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一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是否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 上述音量判定單元,在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之后,判定上述輸入音量是否比上述預測音量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 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在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元測定的輸入音量與上述反饋音量預測單元預測的預測音量大致一致的情況下,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 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從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開始時起,經過規(guī)定期間之后,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 上述設備功能控制單元,在上述狀態(tài)判定單元判定為上述聲音輸出部以及上述聲音輸入部不在基準狀態(tài)的情況下,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二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1 5的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 上述輸入音量測定單兀,測定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中的、與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相同的頻率成分的聲音的大小。
7.一種具備聲音輸出部以及聲音輸入部的電子設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輸入音量測定步驟,在上述聲音輸出部的聲音輸出時,測定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 反饋音量預測步驟,在基準狀態(tài)中,預測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的聲音輸入到上述聲音輸入部的聲音的大小,上述基準狀態(tài)是指遮蔽從上述聲音輸出部輸出并由上述聲音輸入部拾音的聲音的物體,在將上述聲音輸出部或上述聲音輸入部的位置作為基準的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狀態(tài); 音量判定步驟,判定在上述輸入音量測定步驟中測定的輸入音量是否比在上述反饋音量預測步驟中預測的預測音量小;以及設備功能控制步驟,在上述音量判定步驟中判定為上述輸入音量比上述預測音量小的情況下,執(zhí)行規(guī)定的第一處理。
8.—種控制程序,用于使權利要求1 6的任一項中記載的電子設備動作,用于使計算機作為上述各單元而起作用。
9.一種計算 機可讀取的記錄介質,記錄有權利要求8中記載的控制程序。
全文摘要
一種電子設備,具備輸入音量測定部(23),在聲音輸出部(16)的聲音輸出時,測定輸入到聲音輸入部(17)的聲音的大小;反饋音量預測部(24),在遮蔽上述聲音的物體在規(guī)定距離內不存在的情況下,預測輸入到聲音輸入部(17)的聲音的大小;音量判定部(26)判定輸入音量是否比預測音量小;以及功能控制部(21),在輸入音量比預測音量小的情況下,執(zhí)行規(guī)定的處理。
文檔編號G06F3/16GK103202006SQ201280003502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2月17日
發(fā)明者杉山樹利, 上野卓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