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硬件開發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芯片操作系統的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卡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迅速增長,對其芯片操作系統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軟件測試是軟件生命周期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是軟件質量保證的關鍵階段。是對軟件設計和編碼的最終檢査。由于軟件產品本身無形態,它是復雜的、知識高度密集的邏輯產品,沒有一種軟件方法可以保證在軟件的設計和實現過程中沒有錯誤,據統計,目前在軟件開發總成本中,用在測試上的花銷要占到30%-40%。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芯片操作系統的測試方法,通過提供的芯片測試方法保證了軟件在開發過程中的質量,目的在于發現程序執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保證用戶需求開發過程中的高質量,提高軟件開發的效率,降低開發周期。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用于芯片操作系統的測試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用戶需求:通過對需求評審,進行驗收測試設計,進行驗收測試;若驗收測試出現錯誤進行回歸測試,回歸步驟四重復測試;
步驟二,需求分析與設計:通過測試需求分析,系統測試設計,進行系統測試;若系統測試出現錯誤進行回歸測試,回歸步驟四重復測試;
步驟三,概要設計:集成測試準備,進行集成測試;若集成測試出現錯誤進行回歸測試,回歸步驟四重復測試;
步驟四,詳細設計:單元測試準備,進行單元測試;
步驟五,得到編碼。
優選地,所述系統測試采用COS測試,所述COS測試包括COS的基本功能測試、恢復性測試、耐久性測試、性能測試和互操作性測試。
優選地,所述COS的基本功能測試包括命令功能測試、文件管理測試、命令響應測試和安全管理測試。
優選地,所述恢復性測試用于測試終端與智能卡在通信中止時,驗證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芯片測試方法保證了軟件在開發過程中的質量,目的在于發現程序執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保證用戶需求開發過程中的高質量,提高軟件開發的效率,降低開發周期。
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芯片操作系統的測試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為一種用于芯片操作系統的測試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用戶需求:通過對需求評審,進行驗收測試設計,進行驗收測試;若驗收測試出現錯誤進行回歸測試,回歸步驟四重復測試;
步驟二,需求分析與設計:通過測試需求分析,系統測試設計,進行系統測試;若系統測試出現錯誤進行回歸測試,回歸步驟四重復測試;
步驟三,概要設計:集成測試準備,進行集成測試;若集成測試出現錯誤進行回歸測試,回歸步驟四重復測試;
步驟四,詳細設計:單元測試準備,進行單元測試;
步驟五,得到編碼。
其中,系統測試采用COS測試,所述COS測試包括COS的基本功能測試、恢復性測試、耐久性測試、性能測試和互操作性測試。
其中,COS的基本功能測試包括命令功能測試、文件管理測試、命令響應測試和安全管理測試。命令功能測試的對象是IS07816所定義的基本命令以及與行業相關的命令,驗證命令的功能能否滿足需求。文件管理測試包括了文件選擇方法測試、文件表示測試、專有文件測試、基本文件以及基本文件的性測試。命令響應測試由對錯誤命令的吶應測試、卡返回的狀態字節測試兩方面構成。安全管理測試的主要內容有鑒權功能以及安全訪問機制測試。
其中,恢復性測試用于測試終端與智能卡在通信中止時,驗證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
若cos對指令的處理時間過長,則容易會導致其交易功能出現非預期錯誤,cos的性能測試主要關注的是cos對終端所發出指令的響應時間。
互操作性測試,也稱兼容性測試,主要檢測智能卡與不同終銷的互操作能力,以常用的S1M卡為例,互操作性指的就是SIM卡在不同品牌的手機中能否正常使用。
對芯片的物理結構進行性能檢測后再進行系統檢測。
物體特性測試主要是指在不同工作環境下卡的工作狀態是否能和相關協議保持一致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物理特性:包括卡外觀(如卡的大小,觸點尺寸等)、紫外線輻射、X射線輻射、觸電表面斷面、卡與芯片以及芯片與觸點的機械強度、觸點電阻、電磁場、靜電、熱耗、卡加電次數等是否滿足1S07816對其的規定。
電氣特性:芯片正常工作的Vcc值及Icc值、正常工作狀態下,對Vcc、I/O、CLK、RST測試點的測試、在空閑、全頻率空閑、時鐘停等狀態下,對Icc的測試。
操作過程:接口設備連接和觸點激活、卡復位、觸點的釋放是否滿足相關協議。
復位應答:異步傳輸中的S位應答ATR是否與相應協議一致。
傳輸協議:智能卡與終端進循相同的協議是保證兩者進行正常通信的前提。傳輸協議測試也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統實施例中,所包括的各個單元只是按照功能邏輯進行劃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劃分,只要能夠實現相應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單元的具體名稱也只是為了便于相互區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另外,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各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相應的程序可以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所述的存儲介質,如ROM/RAM、磁盤或光盤等。
以上公開的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發明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發明。本發明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