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計算機機箱內部件散熱器,特別是涉及一種計算機立式導流散熱器。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計算機已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和生產用具,一些人每天都要長時間的與計算機為伴,然而計算機是一種具有輻射的機器,特別是計算機機箱是主要輻射源,為了減小機箱輻射,申請人于2016年11月18日提交了申請號2016212360708名為“一種導管式強制對流底排計算機機箱”的申請,可有效解決電腦機箱的電磁輻射,該申請采用底部進風和出風,進風和出風分別通過管道引入和排出,進風導管指向需要散熱的部件,提供對流空氣散熱,然而進風導管的氣流并不能全部施于需要散熱部位,或只施于一散熱部件的局部,而且同時存在氣流散溢的現象,其利用該導入氣流散熱的效率不充分,這仍有待于進一步的加以解決提升。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立式導流散熱器。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計算機立式導流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熱片和導風接頭,散熱片設有散熱底板,散熱底板背面兩側分別連接有平行的縱向側板,兩縱向側板之間在散熱底板背面上連接有與縱向側板等高的縱向翼板,縱向側板的上部設有卡口;導風接頭設有扁流道,扁流道上端連接有緩沖腔,緩沖腔連接有進氣口,構成扁流道的內側板覆蓋在縱向翼板上且寬度方向上至縱向側板,內側板下端連接有向扁流道內傾斜的上導風板,構成扁流道的與內側板相對的外側板下端在上導風板位置向扁流道外彎曲后再彎回,彎回后再向上彎曲連接位于上導風板下部的與上導風板平行的下導風板,上導風板和下導風板之間構成出風流道;緩沖腔由進氣口一側至扁流道一側逐漸變窄,與內側板連接的緩沖腔內側壁向散熱底板彎折30度至60度,彎折處抵在縱向翼板和縱向側板的上角處,緩沖腔側壁延伸出貼在縱向側板上部外側的連接端板,連接端板通過卡勾與卡口卡合。
進一步的,于所述進氣口連接有快速接頭。
進一步的,所述上導風板向扁流道內傾斜30度至50度。
本發明可用于計算機機箱內的PCB組件上的發熱部件上,適用于CPB組件固定在機箱內以后,安裝散熱片后散熱底板呈水平或水平狀態的工況,特別適用于散熱底板與PCB板垂直的情況,本發明進氣口與機箱底部進氣導管連接,氣流經緩沖腔緩沖進入扁流道,在出風流道處呈一定的夾角流入縱向翼板間向上流動,內側板覆蓋其下部縱向翼板和縱向側板,散溢氣流少,流動過程中經過的區域更完整,絕大部分氣流均參與散熱,風集中風速更高,散熱效率更高,同時氣流經出風流道導向與散熱底板呈傾斜夾角向吹出,在氣流流動產生射流作用下,機箱內的氣流會由底部進入縱向翼板間,形成另一對流散熱效應,可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適于扁平化,占用側面空間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整體連接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剖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1散熱底板;2縱向側板;3縱向翼板;4扁流道;5緩沖腔;6進氣口;7內側板;8上導風板;9外側板;11下導風板;11緩沖腔內側壁;12連接端板;13卡勾。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如圖1、2所示,該計算機立式導流散熱器設有散熱片和導風接頭,散熱片設有散熱底板1,散熱底板正面與發熱部件接觸連接,連接方式可以采用螺釘連接或卡扣連接,散熱底板背面兩側分別連接有平行的縱向側板2,兩縱向側板之間在散熱底板背面上連接有與縱向側板等高的縱向翼板3,縱向側板的上部設有卡口;導風接頭設有扁流道4,扁流道上端連接有緩沖腔5,緩沖腔連接有進氣口6,構成扁流道的內側板7覆蓋在縱向翼板上且寬度方向上至縱向側板上,內側板下端連接有向扁流道內傾斜的上導風板8,構成扁流道的與內側板相對的外側板9下端在上導風板位置向扁流道外彎曲后再彎回,形成向外擴的腔體,彎回后再向上彎曲連接位于上導風板下部的與上導風板平行的下導風板10,上導風板和下導風板之間構成出風流道,使氣流以一定的夾角進入縱向翼板間;緩沖腔由進氣口一側至扁流道一側逐漸變窄,由進氣口進入的氣流在緩沖腔內緩沖分散,與內側板連接的緩沖腔內側壁11向散熱底板彎折30度至60度,防止阻塞縱向翼板上部氣流出口,彎折處抵在縱向翼板和縱向側板的上角處實施定位,緩沖腔側壁延伸出貼在縱向側板上部外側的連接端板12,連接端板通過卡勾13與卡口卡合。
本發明可用于計算機機箱內的PCB組件上的發熱部件上,適用于CPB組件固定在機箱內以后,安裝散熱片后散熱底板呈水平或水平狀態的工況,特別適用于散熱底板與PCB板垂直的情況,本發明進氣口與機箱底部進氣導管連接,氣流經緩沖腔緩沖進入扁流道,在出風流道處呈一定的夾角流入縱向翼板間向上流動,內側板覆蓋其下部縱向翼板和縱向側板,散溢氣流少,流動過程中經過的區域更完整,絕大部分氣流均參與散熱,風集中風速更高,散熱效率更高,同時氣流經出風流道導向與散熱底板呈傾斜夾角向吹出,在氣流流動產生射流作用下,機箱內的氣流會由底部進入縱向翼板間,形成另一對流散熱效應,可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適于扁平化,占用側面空間小。
實施時,還可進氣口連接有快速接頭,便于安裝;上導風板向扁流道內傾斜角度在30度至50度之間為較佳。
綜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申請所做的等效修飾和現有技術添加均視為本發明技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