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智能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手持終端的屏幕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方便人們娛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的功能做的越來越多,相應的屏幕也越來越大,屏幕最薄弱的地方是周邊,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造成屏幕破損(碰刮、摔碰等),維修成本增加,降低了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屏幕的周邊易破損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智能手持終端的屏幕保護裝置,其大大減少了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對屏幕的損壞,并起到抗震防摔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了一種智能手持終端的屏幕保護裝置,包括貼合在屏幕表面的鋼化玻璃膜,以及模壓并粘合在所述鋼化玻璃膜周邊的硅膠件。
進一步地,所述硅膠件環繞所述鋼化玻璃膜的邊緣設置,且所述硅膠件具有翻邊。
進一步地,所述硅膠件為透明材料制件。
進一步地,所述硅膠件的寬度為1mm至2mm。
進一步地,所述硅膠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鋼化玻璃膜的厚度。
進一步地,所述鋼化玻璃膜的一端開設有物理按鍵孔。
進一步地,所述鋼化玻璃膜遠離所述物理按鍵孔的一端開設有錄音孔。
進一步地,所述鋼化玻璃膜靠近所述錄音孔的一端還開設有缺口。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手持終端的屏幕保護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鋼化玻璃膜的周邊模壓并粘合硅膠件,從而增強鋼化玻璃膜的周邊的抗震性,大大減少了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對屏幕的損壞,并起到對產品的抗震防摔作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手持終端的屏幕保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或間接在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間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手持終端的屏幕保護裝置,其主用應用于如手機、平板等智能手持終端。具體地,該保護裝置包括鋼化玻璃膜1和硅膠件2。其中,鋼化玻璃膜1用于貼合在屏幕表面,對屏幕表面起到保護作用;硅膠件2模壓并粘合在鋼化玻璃膜1的周邊,對屏幕的周邊起到保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在鋼化玻璃膜1的周邊模壓并粘合硅膠件2,從而增強鋼化玻璃膜1的周邊的抗震性,大大減少了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對屏幕的損壞,并起到對產品的抗震防摔作用。
進一步地,硅膠件2環繞鋼化玻璃膜1的邊緣設置,進而全面保護屏幕的周邊。另外,該硅膠件2還具有翻邊21,該翻邊21便于貼合在屏幕邊緣。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該硅膠件2由透明的硅膠材料制成,以防止其阻擋屏幕邊緣而使屏幕尺寸變小。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實施例中,硅膠件也可以根據智能產品的顏色進行調色。
進一步地,該硅膠件2的寬度為1mm至2mm,以匹配屏幕的邊緣尺寸。
進一步地,該硅膠件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鋼化玻璃膜1的厚度,以使鋼化玻璃膜1和硅膠件2均能夠很好地貼合在屏幕上。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在鋼化玻璃膜1的一端開設有物理按鍵孔11,且該物理按鍵孔11設置在鋼化玻璃膜1的中間,該物理按鍵孔11與智能手持終端的物理按鍵對應,以確保物理按鍵孔的操作使用。在鋼化玻璃膜1遠離物理按鍵孔11的一端開設有錄音孔12,且該錄音孔12設置在鋼化玻璃膜1的中間,該錄音孔12便于使用者進行錄音。此外,在鋼化玻璃膜1靠近錄音孔12的一端還開設有缺口13,該缺口13便于將保護裝置貼合在智能手持終端的屏幕上。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保護裝置的制作工藝如下:在鋼化玻璃膜1加工完成后,通過超聲清洗、點膠、上模、硅膠成型、壓合、退溫、脫模、拉力測試,在原有鋼化玻璃膜1的周邊增加硅膠件2,從而增強鋼化玻璃膜1的周邊的抗震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在鋼化玻璃膜1的周邊模壓并粘合硅膠件2,從而增強鋼化玻璃膜1的周邊的抗震性,大大減少了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對屏幕的損壞,并起到對產品的抗震防摔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