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網絡傳輸的計數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網絡傳輸的計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對象信息的傳感器、對對象信息進行記錄的控制模塊、網絡通訊模塊和對對象信息進行統計的服務器,所述傳感器將采集到的對象信息發送給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通過網絡通訊模塊將對象信息上傳至服務器。采用本實用新型,當生產流水線的對象經過傳感器的感應區后將信息傳送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進行記錄并將記錄結果通過網絡通訊模塊實時傳送到服務器,服務器完成數量的監測、統計,計數結果精確。
【專利說明】
一種基于網絡傳輸的計數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計數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網絡傳輸的計數裝置,用于將企業自動化流水線經過產品的數量進行統計、監測。
【背景技術】
[0002]自動化生產日益普及,提高了生產效率。物聯網的日益普及,優化了資源配置。在這種趨勢下,對流水線上的產品進行統計、監測,可以分析次品率,便于調整資源配置。對于一些特殊行業,還可以對產品流入市場進行監管。例如制藥行業,統計產品生產數量,避免產品通過灰色渠道流入市場,給社會造成危害。例如涉密行業,更是需要對產品數量進行精確統計。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基于網絡傳輸的計數裝置,用于將企業自動化流水線經過產品的數量進行統計、監測。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基于網絡傳輸的計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對象信息的傳感器、對對象信息進行記錄的控制模塊、網絡通訊模塊和對對象信息進行統計的服務器,所述傳感器將采集到的對象信息發送給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通過網絡通訊模塊將對象信息上傳至服務器。
[0006]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塊采用STC-89C51芯片。
[0007]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塊還連接有提示記錄成功的燈光提示模塊。
[0008]進一步的,所述傳感器為可感應對象經過感應區的紅外傳感器。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0010]1、當生產流水線的對象經過傳感器的感應區后將信息傳送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進行記錄并將記錄結果通過網絡通訊模塊實時傳送到服務器,服務器完成數量的監測、統計,計數結果精確。
[0011]2、控制模塊通過燈光反饋記錄是否成功,便于操作人員及時發現計數裝置的故障,避免因技術裝置故障而發生統計錯誤。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5]如圖1所示的計數裝置,包括紅外傳感器3、控制芯片4、提示燈5、網線1、服務器2。控制芯片4采用STC-89C51芯片,集成有網絡通訊模塊,設有SR232接口。紅外傳感器3與控制芯片連接,控制芯片通過網線I與服務器2連接。控制芯片4還連接有燈光提示模塊(圖中未示出),燈光提示模塊與提示燈5連接。
[0016]計數裝置的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當生產流水線的對象經過傳感器的感應區后將信息傳送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進行記錄并將記錄結果通過網絡通訊模塊實時傳送到服務器,服務器完成數量的監測、統計。控制模塊通過燈光提示模塊反饋記錄是否成功,每一次記錄成功,提示燈會亮一次提示記錄到,便于操作人員及時發現計數裝置的故障,避免因技術裝置故障而發生統計錯誤。
[0017]本計數裝置利用單片機技術,將紅外傳感器、網絡通訊模塊等部件組織起來,實現了所有經過紅外傳感器的需要計數的數量,可靠、實時地寫入系統數據庫中,減少中間設備的轉換,做到計數功能在惡劣環境簡潔實現的效果。可廣泛應用于生產制造企業的電子看板生產實時計數、特定環境下的數據統計等場景,具有安裝、部署簡單,成本低廉,性能可靠等特點。
[0018]以上所述,僅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人員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加以變更改進.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基于網絡傳輸的計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對象信息的傳感器、對對象信息進行記錄的控制模塊、網絡通訊模塊和對對象信息進行統計的服務器,所述傳感器將采集到的對象信息發送給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通過網絡通訊模塊將對象信息上傳至服務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網絡傳輸的計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采用STC-89C51 芯片。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網絡傳輸的計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還連接有提不記錄成功的燈光提不t旲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網絡傳輸的計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為可感應對象經過感應區的紅外傳感器。
【文檔編號】G06M1/272GK205721926SQ20162048401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0日
【發明人】李彥偉, 畢磊, 曾廣星
【申請人】杭州艾希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