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的計算機CPU散熱器。
背景技術:
:
散熱器是將機械或其他器具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及時轉移以避免影響其正常工作的裝置或儀器。常見的散熱器依據散熱方式可以分為風冷,熱管散熱器,液冷,半導體制冷,壓縮機制冷等多種類型。普通的CPU散熱器,CPU散熱片與CPU表面直接接觸,CPU表面的熱量通過熱傳導傳遞給CPU散熱片;散熱風扇產生氣流通過熱對流將CPU散熱片表面的熱量帶走;而機箱內空氣的流動也是通過熱對流將 CPU 散熱片周圍空氣的熱量帶走,直到機箱外;僅通過風冷方式進行散熱,存在散熱效率低的缺點,不能滿足使用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風冷與水冷相結合,冷卻效率高的計算機CPU散熱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效的計算機CPU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腔室,所述工作腔室的兩端設置開口,在兩端的開口內側嵌裝過濾襯網,所述工作腔室的一端內側設有緊貼內壁的螺旋狀冷卻水管,所述工作腔室的另一端內側開設有豎向的插接槽,在所述插接槽內豎向插設有風扇組件,所述風扇組件的兩側開設有連通工作腔室的通口,在所述工作腔室的近風扇組件端部外側上下邊緣均安裝有夾板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
所述工作腔室的整體呈矩形。
優選地,在所述風扇組件 的內部嵌裝有獨立的供電電源 。
優選地,所述夾板結構 通過彈性轉動軸結構與工作腔室 的外端邊緣活動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高效的計算機CPU散熱器采用能夠方便進行抽吸、鼓吹轉換的插接式風扇組件結構,使得CPU的散熱方式更多樣,進一步提高裝置的散熱效率,加設的水冷管結構與風冷結構配合進一步提高了冷卻的效率,且結構簡單,便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工作腔室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工作腔室、2-濾襯網、3-冷卻水管、4-插接槽、5-風扇組件、6-通口、7-夾板結構、8-供電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效的計算機CPU散熱器,包括工作腔室1、濾襯網2、冷卻水管3、插接槽4、風扇組件5、通口6、夾板結構7和供電電源8,工作腔室1的整體為矩形,便于放置,工作腔室1的兩端設置開口,在兩端的開口內側嵌裝過濾襯網2,工作腔室1的一端內側設有緊貼內壁的螺旋狀冷卻水管3,冷卻水管3的進、出水管位于工作腔室1的外部,使用時與外接水管相連,設計合理,提高通氣能力,且水冷效率提高。工作腔室1的另一端開設有豎向的插接槽4,在插接槽4的內插設有風扇組件5,風扇組件5的內部嵌裝有獨立的供電電源8,插接式風扇組件設計便于進行出風口的轉換,以便進行抽氣和鼓氣雙重散熱工作,在風扇組件5的兩側開設連通工作腔室的通口6,便于氣流的通過,在工作腔室1的近風扇組件5端部外側上、下邊緣均安裝有夾板結構7,夾板結構7通過彈性轉動軸與工作腔室1的外端邊緣活動連接,具有彈性緊固的作用,提高安裝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采用插接式風扇組件5結構,便于進行出風口的轉換,能夠,進行抽吸、鼓吹雙重散熱工作,使得CPU的散熱方式更多樣,進一步提高裝置的散熱效率,加設的冷卻水管3結構與風冷結構配合進一步提高了冷卻的效率,且結構簡單,便于推廣使用。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的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