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機箱,具體涉及一種計算機散熱機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ZL201510567259.9公開了計算機機箱,包括計算機箱體,計算機箱體前側為硬盤模塊區;計算機箱體上端為電源模塊,電源模塊內設有兩個電源模塊盒;計算機箱體前側,位于硬盤模塊區下方設有抽氣扇;計算機箱體兩側上方設有排氣扇,計算機箱體底部設有滾輪。該計算機機箱散熱效果差,且安裝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過散熱網架可以提高機箱兩側的散熱效果;大大提高散熱效果的計算機散熱機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計算機散熱機箱,包括底座,底座的一端底部設有第一支撐管,第一支撐管的外周面套裝有第一橡膠管,底座的另一端底部設有第二支撐管,第二支撐管的外周面套裝有第二橡膠管;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呈平行布置;底座上設有機箱,底座上設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呈豎直布置,第一限位板設置在機箱的一側,第一限位板的端部上設有第一散熱網架,第一散熱網架上設有散熱網,第一散熱網架設置在機箱的一側,底座上設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呈豎直布置,第二限位板設置在機箱的另一側,第二限位板的端部上設有第二散熱網架,第二散熱網架上設有散熱網,第二散熱網架設置在機箱的另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一扣座,第一扣座設置在底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扣座的外部為弧面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二扣座,第二扣座設置在底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扣座的外部為弧面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可以方便對底座進行支撐的作用,通過第一橡膠管可以保護第一支撐管,通過第二橡膠管可以保護第二支撐管;通過第一散熱網架與第二散熱網架可以提高機箱兩側的散熱效果;大大提高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計算機散熱機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計算機散熱機箱,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端底部設有第一支撐管2,第一支撐管2的外周面套裝有第一橡膠管3,底座1的另一端底部設有第二支撐管4,第二支撐管4的外周面套裝有第二橡膠管5;第一支撐管2與第二支撐管4呈平行布置;底座1上設有機箱6,底座1上設有第一限位板7,第一限位板7呈豎直布置,第一限位板7設置在機箱6的一側,第一限位板7的端部上設有第一散熱網架8,第一散熱網架8上設有散熱網,第一散熱網架8設置在機箱6的一側,底座1上設有第二限位板10,第二限位板10呈豎直布置,第二限位板10設置在機箱6的另一側,第二限位板10的端部上設有第二散熱網架11,第二散熱網架11上設有散熱網,第二散熱網架11設置在機箱6的另一側;第一限位板7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一扣座9,第一扣座9設置在底座1上,第一扣座9的外部為弧面形狀;第二限位板10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二扣座12,第二扣座12設置在底座1上,第二扣座12的外部為弧面形狀。
本實用新型計算機散熱機箱,通過第一支撐管2與第二支撐管4可以方便對底座1進行支撐的作用,通過第一橡膠管3可以保護第一支撐管2,通過第二橡膠管5可以保護第二支撐管4;通過第一散熱網架8與第二散熱網架11可以提高機箱6兩側的散熱效果;大大提高散熱效果。
其中,第一限位板7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一扣座9,第一扣座9設置在底座1上,第一扣座9的外部為弧面形狀;第二限位板10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二扣座12,第二扣座12設置在底座1上,第二扣座12的外部為弧面形狀;所以安裝更加牢固。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