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光伏電站發電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隨著新能源發電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的提高,國家以及各企業開始逐漸重視光伏電站的建設,以用于并網、獨立發電。為了綜合研究光伏電站的建設問題,從儲能、變電等配套設備的選型,到電網調度問題,從光伏電站發電經濟型評估,到各種原因引起的棄光率的計算等問題,這些都需要預測發電單元或者整個光伏發電站的發電功率和發電量。而為了預測發電單元或者整個光伏發電站的發電功率和發電量,就需要進行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當前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式有以下幾種:(1)采用工程應用光伏電池模型:該工程應用光伏電池模型是將以硅光伏電池物理特性為根據,將5參數模型進行假設、變形、整理后,使模型中只用到了光伏組件銘牌給定的voc(光伏組件開路電壓)、ioc(光伏組件最佳工作電流)、vmp(標準測試條件下的光伏組件最大功率電壓)、imp(標準測試條件下的光伏組件最大功率電流)四個參數,光伏組件的工程模型如公式:ia=isca(1-k5k6)-ipk5=1/{exp[(voca/ns)/nvth]-1}k6=exp(vd/nvth)-1通過采用工程應用光伏電池模型,避免了單體電池5參數模型中引入的未知物理參數的問題。(2)采用擬合模型:在實驗室條件下模擬固定溫度、輻照度下光伏電池的電流——電壓曲線,然后對實驗數據采用多項式擬合或者基于工程用方程進行擬合得到模型。多項式模型方程如下:式中:n的取值視精度而定,a0—an為系數。(3)當前,通用電氣公司提出了一種用于光伏電站功率曲線量的系統和方法,該方法通過測量光伏組件溫度、傾斜面輻照度,生成規格化輻照度,并結合光伏電站輸出功率,繪制期望的功率曲線。然而,對于上述幾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式,存在如下問題:方式(1)是由半導體物理特性推導所得,其研究對象為單體電池或者光伏組件,一個光伏組件的公式已經較為復雜,若是計算整個方陣,等值折算過程中,由于難以計及串并聯和一次設備造成的損耗,無法控制計算量誤差。方式(2)建立的模型其精度與樣本數據相關,需要大量物理實驗來求得方程,并且方式(2)的方程本身不固定,造成模型不準確。方式(3)是通過規格化輻照度和組件溫度,建立特定條件下的光伏功率曲線,但是未考慮到現場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下,如何實施輸出功率和理論功率的對比方法。可見,現有技術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式的結果不準確,且未考慮到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對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的影響。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及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式的結果不準確,且未考慮到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對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的影響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包括:獲取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多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所述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包括實際運行時的實測輻照度、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實測有功功率;根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實測有功功率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一預先設置的歸一化溫度,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根據所述歸一化溫度、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所述歸一化溫度下的第一功率曲線模型;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用于表示所述歸一化有功功率與所述實測輻照度的對應關系;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采用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所述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為不同溫度時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相同。具體的,根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實測有功功率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一預先設置的歸一化溫度,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包括:根據公式: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歸一化溫度x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px;其中,p實測為所述實測有功功率;α為預先設置的光伏組件的功率溫度系數;t為所述實測光伏組件溫度。具體的,根據所述歸一化溫度、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所述歸一化溫度下的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包括:確定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為p曲線=px=asln(e+bs+c);其中,s表示所述實測輻照度;px為所述歸一化有功功率;e為自然對數;根據每組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常數a、b、c。具體的,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采用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包括:根據不同溫度時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相同,確定發電效率公式其中,η(s,t)為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下的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η(s,x)為歸一化溫度下的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通過所述發電效率公式,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所述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為:其中,p曲線為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t為所述實測光伏組件溫度。此外,所述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還包括:根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確定一時間段內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發電量;其中,所述時間段包括多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所述一時間段內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發電量為:其中,pn表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p理論;sj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第j個實測輻照度;tj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第j個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裝置,包括:實際運行參數數據獲取單元,用于獲取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多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所述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包括實際運行時的實測輻照度、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實測有功功率;歸一化單元,用于根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實測有功功率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一預先設置的歸一化溫度,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確定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歸一化溫度、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所述歸一化溫度下的第一功率曲線模型;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用于表示所述歸一化有功功率與所述實測輻照度的對應關系;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確定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采用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所述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為不同溫度時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相同。另外,所述歸一化單元,具體用于:根據公式: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歸一化溫度x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px;其中,p實測為所述實測有功功率;α為預先設置的光伏組件的功率溫度系數;t為所述實測光伏組件溫度。此外,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確定單元,具體用于:確定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為p曲線=px=asln(e+bs+c);其中,s表示所述實測輻照度;px為所述歸一化有功功率;e為自然對數;根據每組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常數a、b、c。另外,所述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確定單元,具體用于:根據不同溫度時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相同,確定發電效率公式其中,η(s,t)為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下的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η(s,x)為歸一化溫度下的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通過所述發電效率公式,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所述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為:其中,p曲線為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t為所述實測光伏組件溫度。此外,所述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裝置,還包括:發電量確定單元,用于根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確定一時間段內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發電量;其中,所述時間段包括多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所述一時間段內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發電量為:其中,pn表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p理論;sj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第j個實測輻照度;tj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第j個實測光伏組件溫度。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及裝置,首先獲取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多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即實測輻照度、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實測有功功率;根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實測有功功率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一預先設置的歸一化溫度,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根據所述歸一化溫度、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所述歸一化溫度下的第一功率曲線模型;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采用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本發明考慮到了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對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的影響,得到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模型較為準確,避免了現有技術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式的結果不準確,且未考慮到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對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的影響的問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的流程圖一;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的流程圖二;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光伏組件輻照度、背板溫度和環境溫度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光伏組件的輻照度與功率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25℃下光伏組件發電功功率隨輻照度的變化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實測功率和模型算出的理論功率的對比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光伏組件的輻照度與被雪覆蓋的光伏組件的發電功率的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用模型計算出的發電功率與實際功率的對比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包括:步驟101、獲取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多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其中,所述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包括實際運行時的實測輻照度、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實測有功功率。步驟102、根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實測有功功率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一預先設置的歸一化溫度,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步驟103、根據所述歸一化溫度、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所述歸一化溫度下的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用于表示所述歸一化有功功率與所述實測輻照度的對應關系。步驟104、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采用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其中,所述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為不同溫度時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相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首先獲取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多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即實測輻照度、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實測有功功率;根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實測有功功率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一預先設置的歸一化溫度,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根據所述歸一化溫度、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所述歸一化溫度下的第一功率曲線模型;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采用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本發明考慮到了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對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的影響,得到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模型較為準確,避免了現有技術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式的結果不準確,且未考慮到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對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的影響的問題。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了解本發明,下面列舉一個更為詳細的實施例,如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包括:步驟201、獲取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多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此處,所述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可以為光伏電站的光伏組件,如光伏板;或者,光伏電站發電單元還可以為多個光伏組件串聯形成的光伏組串,或者光伏電站發電單元還可以為大量光伏組串并聯后形成的整個光伏電站。其中,所述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包括實際運行時的實測輻照度、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實測有功功率。為了使獲取得到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更加全面準確,需要在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眾多運行數據中選取實際運行參數數據,應滿足如下條件:a)獲取實測輻照度時,輻照度范圍滿足全年輻照度分布區間(0-1100w/m2);b)且輻照度數據總量不少于1000個,保證各個輻照度區間(5w/m2為區間長度)都有數據分布;另外,所獲取的實測輻照度,輻照度在400w/m2以上的數據應不少于600個,輻照度800w/m2以上的數據不少于200個;c)所獲取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必須是發電單元正常發電時測試所得;d)實測有功功率、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分辨率應至少為10分鐘,例如每10分鐘獲取一次。步驟202、根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實測有功功率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一預先設置的歸一化溫度,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此處的步驟202具體可以根據公式: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歸一化溫度x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px;其中,p實測為所述實測有功功率;α為預先設置的光伏組件的功率溫度系數;t為所述實測光伏組件溫度。值得說明的是,該歸一化溫度x可以為25攝氏度,但不僅局限于此。此處步驟202的目的是將光伏組件溫度對有功功率的影響歸一。步驟203、確定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為p曲線=px=asln(e+bs+c)。其中,s表示所述實測輻照度;px為所述歸一化有功功率;e為自然對數。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用于表示所述歸一化有功功率與所述實測輻照度的對應關系。步驟204、根據每組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常數a、b、c。此處,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在擬合完畢后,需要確定p曲線=asln(e+bs+c)與px的相關系數r和相關系數的平方r2,若r和r2均大于0.99,則確定擬合準確。步驟205、根據不同溫度時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相同,確定發電效率公式其中,η(s,t)為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下的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η(s,x)為歸一化溫度下的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步驟206、通過所述發電效率公式,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所述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為:其中,p曲線為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t為所述實測光伏組件溫度。對于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各部分的意義為:a)表示當發電單元的工作環境接近于標準環境時,光伏組件發電功率接近pm。pm為光伏組件最大功率點功率。b)ln(e+bs+c)表示實測輻照度s對發電功率的影響;其中b<0,c>0,當s越大時,bs+c越接近于0,p理論與實測輻照度s越線性相關;當s較小時(例如小于200w/m2),對應單晶硅、多晶硅或者各類型薄膜組件發電特性,p理論與s不呈線性關系。c)1+α(t-x)表示實測光伏組件溫度t對理論功率p理論的影響。d)當發電單元為光伏組件時,a可以等于pm/1000,否則,模型中的a可以直接用數據擬合出來。步驟207、根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確定一時間段內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發電量。其中,所述時間段包括多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所述一時間段內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發電量為:其中,pn表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p理論;sj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第j個實測輻照度;tj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第j個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為了使上述步驟201至208的過程更為明確,下面結合附圖列舉兩個本發明的應用實例:(一)、在本實例中,采用多通道iv曲線測試儀、輻照度計、溫度傳感器等對某地區某光伏電站aa光伏組件進行全天候、多工況的性能測試,用實驗所測數據建立aa組件發電功率模型。表1為aa光伏組件的銘牌參數。表1:標準功率w峰值電壓v峰值電流a298.3435.628.38功率溫度系數開路電壓v短路電流a0.04%44.968.85(1)某年某月某日,晴間多云,光伏組件上無覆蓋、無陰影,光伏組件正常發電,選取當天的測試數據來建立aa組件功率模型。圖3為某日當天的輻照度、環境溫度與背板溫度。實驗所用的多通道iv曲線測試儀每1min記錄一組組件運行參數(p實測,s,t)。選取了從早晨6:39到下午16:37這段時間內記錄的596組數據作為建立模型的基礎數據。圖3展示了當天輻照度s,組件溫度t-bb,環境溫度t-hj隨時間的變化。圖4為實測功率p實測(圖中power)與當天輻照度s的對應分布圖。(2)將596組數據歸一成25℃(此處僅以25攝氏度為例)時的運行參數(p25,s,25)。(3)如圖5作p25-s圖,按p=asln(e+bs+c)進行擬合,得到擬合方程:p曲線=ps,25=0.298sln(e-9.1512×10-4s+0.769)曲線與實測散點圖相關度平方r2=0.9937。(4)得到aa光伏組件發電功率模型為:p理論=0.298sln(e-9.1512×10-4s+0.769)[1+α×(t-25)]圖6為組件理論發電功率、實際發電功率的對比圖。從中看出模型計算的理論功率曲線與實際功率更幾乎重合,兩者標準差為6.02w,說明本發明提供的理論功率模型是可行的。(5)確定理論發電量為77704w·min,實際發電量為77948w·min,僅僅相差了0.3%,說明本發明提供的理論功率模型精度很高。(二)、某日天氣晴朗,但光伏組件被積雪覆蓋,圖7為當天的輻照度與光伏組件的發電功率(power)示意圖,此種工況與人工限制發電相類似,則選取某日測試數據計算當天本該有的發電。將某日上午11:00到下午17:25期間記錄的輻照度s、組件溫度t按本發明上述步驟,得到光伏組件理論發電功率為:p理論=0.298sln(e-9.1512×10-4s+0.769)[1+α×(t-25)]理論功率曲線如圖8,其與輻照度模密切相關。之后,得到理論發電量為1303.66wh,實際發電量為35.97wh,損失電量為1267.69wh。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法,首先獲取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多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即實測輻照度、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實測有功功率;根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實測有功功率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一預先設置的歸一化溫度,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根據所述歸一化溫度、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所述歸一化溫度下的第一功率曲線模型;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采用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本發明考慮到了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對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的影響,得到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模型較為準確,避免了現有技術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式的結果不準確,且未考慮到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對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的影響的問題。對應于上述圖1和圖2所示的方法實施例,如圖9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裝置,包括:實際運行參數數據獲取單元31,用于獲取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多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所述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包括實際運行時的實測輻照度、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實測有功功率。歸一化單元32,用于根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實測有功功率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一預先設置的歸一化溫度,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確定單元33,用于根據所述歸一化溫度、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所述歸一化溫度下的第一功率曲線模型;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用于表示所述歸一化有功功率與所述實測輻照度的對應關系。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確定單元34,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采用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所述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為不同溫度時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相同。另外,所述歸一化單元32,具體用于:根據公式: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歸一化溫度x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px;其中,p實測為所述實測有功功率;α為預先設置的光伏組件的功率溫度系數;t為所述實測光伏組件溫度。此外,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確定單元33,具體可以確定第一功率曲線模型為p曲線=px=asln(e+bs+c);其中,s表示所述實測輻照度;px為所述歸一化有功功率;e為自然對數。根據每組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常數a、b、c。另外,所述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確定單元34,具體可以根據不同溫度時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相同,確定發電效率公式其中,η(s,t)為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下的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η(s,x)為歸一化溫度下的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通過所述發電效率公式,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所述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為:其中,p曲線為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t為所述實測光伏組件溫度。此外,如圖9所示,所述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裝置,還可以包括:發電量確定單元35,用于根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確定一時間段內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發電量;其中,所述時間段包括多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所述一時間段內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發電量為:其中,pn表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p理論;sj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第j個實測輻照度;tj為第n個實測輻照度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的獲取時間間隔δt對應的第j個實測光伏組件溫度。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裝置的具體實現方式可以參見上述圖1和圖2對應的方法實施例,此處不再贅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裝置,首先獲取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多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即實測輻照度、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實測有功功率;根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中的實測有功功率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以及一預先設置的歸一化溫度,確定每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對應的歸一化有功功率;根據所述歸一化溫度、實測輻照度以及歸一化有功功率,通過擬合方式擬合出所述歸一化溫度下的第一功率曲線模型;根據所述第一功率曲線模型和實測光伏組件溫度,采用預先設置的發電效率條件,確定光伏電站發電單元的理論功率曲線模型。本發明考慮到了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對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的影響,得到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模型較為準確,避免了現有技術的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曲線建模方式的結果不準確,且未考慮到實測的不同輻照度和組件溫度條件對光伏電站發電單元功率的影響的問題。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實施例、完全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制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本發明中應用了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