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互聯網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訂餐管理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多的依賴網絡。例如,人們通過社交網絡來與朋友、家人等進行聯系;通過網絡應用來實現叫車服務;通過電子郵件來與客戶進行商業業務等的溝通;通過手機支付軟件來完成對物品的付款等。
特別是對于在城市中工作的白領而言,由于各個公司規定的上下班以及中午吃飯的時間基本一致。在有限的時間里,員工自己很少有時間跟精力做飯,這樣導致每當中午時分,員工走出辦公室想要吃午餐時,通常其所面對的情況都是公司附近的各個飯店人滿為患,尤其是在大城市或者是工業集中的產業園,人們在用餐集中的時段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等待。在這種情況下,訂購工作餐的網絡應用應運而生。
但是,目前訂購工作餐的網絡應用大都是向用戶提供成品的飯菜,這樣,用戶對該成品飯菜的原材料、烹制用的輔助材料以及加工方法等無從知曉,更無法對上述成品飯菜的食用安全放心。
綜上所述,用戶關于網絡訂購成品飯菜的體驗較差,關于這一問題,目前尚無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訂餐管理裝置及系統,通過設置用戶終端、管理終端和服務終端,使用戶能夠預定到想要吃的菜品,其中,該菜品為半成品,從而提升了用戶訂購飯菜的體驗度。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訂餐管理裝置,包括:兩兩相連的用戶終端、管理終端和服務終端;
管理終端,用于接收用戶終端的半成品訂餐需求,并將半成品訂餐需求轉化為訂餐指令發送給服務終端;
服務終端,用于按照訂餐指令進行配餐。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用戶終端包括選購模塊,選購模塊與管理終端相連;
選購模塊,用于向用戶展示可供訂制的菜品信息,且,將用戶已經選擇的菜品信息發送給管理終端,其中,菜品信息包括原材料信息、炊具信息、調料信息、餐具信息和使用時長信息;
管理終端,用于根據菜品信息生成配餐指令。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用戶終端還包括備注模塊,備注模塊與管理終端相連;
備注模塊,用于接收用戶對菜品信息發出的補充信息,并將補充信息提交給管理終端;
管理終端,用于根據補充信息生成備注指令。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用戶終端還包括支付模塊,支付模塊與管理終端相連;
支付模塊,用于在補充信息提交到管理終端后向用戶提供支付頁面,且,在用戶完成菜品信息對應的費用支付后生成支付指令;
管理終端,用于根據配餐指令、備注指令和支付指令生成訂餐指令。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用戶終端還包括搜索模塊,搜索模塊與管理終端相連;
搜索模塊,用于為用戶提供搜索框,以完成對用戶輸入的菜品信息的搜索。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服務終端包括配餐模塊,配餐模塊與管理終端相連;
配餐模塊,用于在接收到管理終端發出的訂餐指令后完成配餐操作。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服務終端還包括教學模塊,教學模塊與用戶終端相連;
教學模塊,用于在接收到訂餐指令后向用戶終端發送與菜品信息相對應的教學視頻。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服務終端還包括配送模塊,配送模塊與用戶終端相連;
配送模塊,用于向用戶終端發送與菜品信息相對應的配送信息,其中,配送信息包括炊具、送達時間和餐具。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服務終端還包括回收模塊,回收模塊與管理終端相連;
回收模塊,用于根據使用時長信息向用戶終端發出回收指令。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訂餐管理系統,包括:第三方社交平臺和上述的訂餐管理裝置;
訂餐管理裝置,用于與第三方社交平臺相連,當用戶登錄第三方社交平臺時通過訂餐管理裝置訂餐。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訂餐管理裝置及系統,其中,該訂餐管理裝置包括:兩兩相連的用戶終端、管理終端和服務終端,在使用過程中,管理終端用來接收用戶終端的半成品訂餐需求,之后,將半成品訂餐需求轉化為訂餐指令發送給服務終端,這樣,便于服務終端按照訂餐指令進行配餐,通過上述過程,用戶可以預訂到想要吃的菜品,這里的菜品為半成品,當然也包括將半成品菜品制作成成品所用的炊具、調料等,用戶拿到上述菜品后,通過簡單的操作即可完成烹飪過程,方便快捷。
進一步的,服務終端還包括教學模塊,這樣,當用戶拿到菜品想要進行烹制時,可以利用該教學模塊,即通過教學模塊中的文字和視頻進行參考和學習,從而完成菜品的制作,對于用戶來說簡單易操作,從而提升了用戶的體驗。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訂餐管理裝置的結構連接圖;
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訂餐管理裝置中的用戶終端的結構連接圖;
圖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訂餐管理裝置中的服務終端的結構框架圖;
圖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訂餐管理系統的結構連接圖。
圖標:1-用戶終端;11-選購模塊;12-備注模塊;13-支付模塊;14-搜索模塊;2-管理終端;3-服務終端;31-配餐模塊;32-教學模塊;33-配送模塊;34-回收模塊;4-訂餐管理裝置;5-第三方社交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目前,人們通過網絡訂購工作餐的應用大都是向用戶提供成品的飯菜,即用戶只能吃到店家提供的做好的飯菜,這樣導致用戶沒有辦法知曉該成品飯菜的原材料、烹制用的炊具以及加工方法等,也無法根據自己的口味對上述飯菜的進行改良,也無法保障所用飯菜的安全性,上述多種因素導致用戶訂購成品飯菜的體驗較差。
基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訂餐管理裝置及系統,下面通過實施例進行描述。
實施例1
參見圖1、圖2、圖3和圖4,本實施例提出的訂餐管理裝置4具體包括:用戶終端1、管理終端2和服務終端3,并且,用戶終端1、管理終端2和服務終端3兩兩相連,在工作過程中,管理終端2用來接收用戶終端1的半成品訂餐需求,之后,將該半成品訂餐需求轉化為訂餐指令發送給服務終端3,以便服務終端3按照訂餐指令進行配餐,完成上述半成品訂餐需求對應的半成品菜品的配置。
在該用戶終端1中包括選購模塊11,并且,選購模塊11與管理終端2相連。在使用時,選購模塊11能夠向用戶展示可供訂制的菜品信息,這里,需要說明下,可供訂制的菜品信息通常包括各個連鎖餐飲餐廳下的菜品,這樣,方便全國各地的用戶訂購,而且,在本裝置中為用戶提供的菜品為半成品菜品。所謂的半成品菜品主要是指菜品在烹制成熟前所呈現的已經洗凈、切好的材料等。
而且,選購模塊11能將用戶已經選擇的菜品信息發送給管理終端2,具體的,菜品信息包括原材料信息、炊具信息、調料信息、餐具信息和使用時長信息,這里,原材料信息是指菜品所包含的全部的蔬菜和肉,在這里需要強調說明下,由于食品安全問題日益顯著,本裝置中提及的原材料信息所對應的原材料由城市周邊的區縣建設的農場中提供,通常,該農場需要保證無飼料養殖,這樣,能夠保證原材料的肉新鮮,而蔬菜方面選址為無污染的有機農田,并且,在蔬菜種植過程中不噴灑農藥、化肥,因此,培育出來的原材料為綠色放心食材,鮮肉的檢驗由經過平臺認證即由確認生鮮質量的正規廠家進行認證,當然也可以委派外包企業對原材料進行專門的質檢。炊具信息是指烹制該菜品所需要用到的鍋具和鏟刀等,調料信息是指烹制該菜品所需要用到的花椒、蔥、蒜等輔助用料,餐具信息是指食用該菜品所需要使用的碗筷、刀、叉等。并且,管理終端2還用于根據上述菜品信息生成配餐指令,這樣,配餐指令中包括烹制一道菜品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并把該配餐指令發送給服務終端3。
此外,用戶終端1中還包括備注模塊12,并且,備注模塊12與管理終端2相連。備注模塊12的設置用來接收用戶對菜品信息發出的補充信息,通常,補充信息包括用戶根據自己的口味對該菜品進行的信息補充,例如,用戶所點的菜品是火鍋,那么對火鍋的口味選擇是麻辣、微辣、還是清湯等。或者,用戶點的菜品是魚,那么對魚的加工是清蒸、紅燒還是其他等等。或者,用戶點的菜品需要打包成單人份、雙人份或者其他等等。通過補充信息的設置,使得菜品更能符合用戶的個性化訂制,從而能更好的提升用戶的體驗。上述操作之后,備注模塊12將補充信息提交給管理終端2,使得管理終端2能用來根據補充信息生成備注指令,以完成對用戶訂餐的個性化需求設置。
此外,用戶終端1還包括支付模塊13,在該訂餐管理裝置4中,支付模塊13與管理終端2相連,當用戶用改裝置點餐之后,并且,在提交了補充信息之后,支付模塊13用來在補充信息提交到管理終端2后向用戶提供支付頁面,這里的支付頁面通常會鏈接到用戶的銀行卡、支付寶等,以完成對上述菜品信息的費用支付,這樣,在用戶完成菜品信息對應的費用支付后生成支付指令。在管理終端2接收到配餐指令、備注指令和支付指令之后,管理終端2根據配餐指令、備注指令和支付指令生成訂餐指令,并且,相應的訂餐指令發送給服務終端3。
此外,用戶終端1中還包括搜索模塊14,搜索模塊14與管理終端2相連,在本裝置中,搜索模塊14能夠為用戶提供搜索框,用戶可以在搜索框中輸入想要吃的菜品名稱、原材料名稱或者口味特征等,之后,點擊確定,這樣,在搜索框的下拉列表中會顯示相關的菜品信息,從而完成對用戶輸入的菜品信息的搜索,當要顯示的菜品信息較多時,搜索結果會按照相關性由高到低的順序進行排列,以方便用戶進行查看。
此外,在該服務終端3中還包括配餐模塊31,并且,配餐模塊31與管理終端2相連,當配餐模塊31在接收到管理終端2發出的訂餐指令后完成配餐操作,即該裝置會調用一個與上述菜品信息相匹配的保溫盒,并將與菜品信息以及與相關的補充信息相對應的原材料(或者是半成品材料)、炊具、調料、餐具等統一封裝到該保溫盒中。保溫盒具有一定的保溫保險功能,從而可以滿足用戶外出野餐的需求。
在上述保溫盒準備妥當后,用戶可能還無法進行菜品的烹制,原因在于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法,對于沒有做飯經驗的人來說拿到上述原材料和炊具等后仍無法做出想吃的菜肴,為此,服務終端3中還包括教學模塊32,教學模塊32與用戶終端1相連,在接收到訂餐指令后教學模塊32向用戶終端1發送與菜品信息相對應的教學視頻,以供用戶進行參考和學習,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教學視頻也可以是相關的文字、圖片或者聲音等,通過上述教學內容的補充使用戶能夠參考和學習相關菜品信息的烹制方法,從而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此外,服務終端3還包括配送模塊33,在該訂餐管理裝置4中,配送模塊33與用戶終端1相連,在工作時,配送模塊33用來向用戶終端1發送與菜品信息相對應的配送信息,其中,配送信息包括炊具(例如,炊具的數量和清潔狀態)、送達時間(例如,派送到用戶手中的預計送達時間)和餐具(通常,該餐具的數量與上述菜品信息相適應,當然,也可以根據用戶的補充信息進行設定),通常,配送信息會通過短信的形式發送給用戶終端1,以方便用戶進行查看。
為了進一步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服務,在該裝置中的服務終端3還包括回收模塊34,在此,回收模塊34與管理終端2相連,回收模塊34能夠根據使用時長信息向用戶終端1發出回收指令,由于,用戶終端1的訂餐需求中包括使用時長信息,也就是說在用戶接收到預先設定的按照訂餐指令配餐完畢后的半成品菜品等時,需要在使用時長信息對應的時間段內進行進行菜品的烹制、炊具的使用等,一旦使用時長信息對應的時間到時,回收模塊34向用戶終端1發出回收指令,以催促用戶將使用的炊具等裝回到保溫盒中。由于,供外出租使用的炊具數量有限,在裝置中還可設置當日剩余炊具量顯示模塊,因為用戶終端1選購的菜品信息數量過多時,相配套的炊具沒有剩余時,則顯示用戶不能繼續選購或者預定。回收之后,由相關的人員對其進行消毒殺菌后進行密封包裝以備再次使用,安全環保。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提供的訂餐管理裝置4包括:兩兩相連的用戶終端1、管理終端2和服務終端3,在使用時,管理終端2接收用戶終端1的半成品訂餐需求,并將半成品訂餐需求轉化為訂餐指令發送給服務終端3,其中,訂餐需求主要包括菜品信息,即原材料信息、炊具信息、調料信息、餐具信息和使用時長信息,這樣,服務終端3能夠按照訂餐指令進行配餐,從而能夠方便快捷地使用戶自行烹制想吃的菜品。
實施例2
參見圖4,本實施例提供了訂餐管理系統包括:第三方社交平臺5和上述的訂餐管理裝置4,具體的,訂餐管理裝置4與第三方社交平臺5相連,當用戶登錄第三方社交平臺5時通過訂餐管理裝置4進行訂餐,并且,通過第三方社交平臺5用戶能夠通過分享來獲取獎勵等,例如,通過用戶終端1的點贊數來授予用戶獎勵或者稱號。或者,通過用戶終端1的評價等來調整搜索框下菜品的顯示順序等。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提供的訂餐管理系統包括:第三方社交平臺5和上述的訂餐管理裝置4,在使用時,當用戶登錄第三方社交平臺5時通過訂餐管理裝置4訂餐,從而方便快捷的完成訂餐。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可輕易想到變化,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變化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