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種進程處理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隨著電子設備的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的性能越來越強大,電子設備的各種功能和應用越來越多。出現了各類應用和進程對系統資源的使用和搶占,甚至出現非前臺應用為了提升在后臺的性能,大量搶占系統資源,導致用戶可感知的前臺應用出現使用卡頓等用戶體驗較差的問題,尤其是相機這類較為復雜的應用場景表現得更為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1、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進程處理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以克服相機這類較為復雜的應用場景下出現使用卡頓等用戶體驗較差的問題。
2、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進程處理方法,包括:
3、在檢測到將相機應用切換至前臺的第一應用操作的情況下,確定與所述相機應用對應的待調控進程;
4、基于所述待調控進程的類型,確定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對應的目標進程組;
5、將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初始進程組,更新至對應的所述目標進程組;
6、其中,為所述目標進程組配置的系統資源小于為所述初始進程組配置的系統資源。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確定與所述相機應用對應的待調控進程,包括:
8、基于所述相機應用的應用標識,從第一進程列表中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和/或
9、基于處于后臺運行狀態的后臺應用進程的活躍度,從所述后臺應用進程中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基于處于后臺運行狀態的后臺應用進程的活躍度,從所述后臺應用進程中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包括:
11、將所述活躍度大于預設活躍度閾值的所述后臺應用進程,確定為所述待調控進程。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13、在所述待調控進程處于后臺運行狀態的情況下,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的優先級;
14、所述基于所述待調控進程的類型,確定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對應的目標進程組,包括:
15、基于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優先級,確定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類型對應的所述目標進程組;其中,為各個所述目標進程組配置的系統資源與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優先級正相關。
1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待調控進程處于后臺運行狀態的情況下,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的優先級,包括:
17、在所述待調控進程處于后臺運行狀態,且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存在于第二進程列表的情況下,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具有第一優先級;
18、在所述待調控進程處于后臺運行狀態,且開啟所述待調控進程所對應的應用程序與觸發所述第一應用操作之間的時間間隔小于預設時間間隔的情況下,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具有第二優先級;
19、其中,所述第一優先級高于所述第二優先級。
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將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初始進程組,更新至對應的所述目標進程組,包括:
21、將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所述初始進程組中取出,并寫入緩存映射表中;
22、將所述緩存映射表中的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寫入所述目標進程組。
2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24、在檢測到將相機應用退出所述前臺的第二應用操作的情況下,將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所述目標進程組恢復至所述初始進程組。
25、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進程處理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26、第一確定模塊,配置為在檢測到將相機應用切換至前臺的第一應用操作的情況下,確定與所述相機應用對應的待調控進程;
27、第二確定模塊,配置為基于所述待調控進程的類型,確定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對應的目標進程組;
28、更新模塊,配置為將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初始進程組,更新至對應的所述目標進程組;
29、其中,為所述目標進程組配置的系統資源小于為所述初始進程組配置的系統資源。
3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確定模塊,配置為:
31、基于所述相機應用的應用標識,從第一進程列表中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和/或
32、基于處于后臺運行狀態的后臺應用進程的活躍度,從所述后臺應用進程中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
3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確定模塊,配置為:
34、將所述活躍度大于預設活躍度閾值的所述后臺應用進程,確定為所述待調控進程。
3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36、第三確定模塊,配置為在所述待調控進程處于后臺運行狀態的情況下,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的優先級;
37、所述第二確定模塊,配置為:
38、基于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優先級,確定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類型對應的所述目標進程組;其中,為各個所述目標進程組配置的系統資源與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優先級正相關;
39、將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所述初始進程組更新至對應的所述目標進程組。
4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三確定模塊,配置為:
41、在所述待調控進程處于后臺運行狀態,且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存在于第二進程列表的情況下,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具有第一優先級;
42、在所述待調控進程處于后臺運行狀態,且開啟所述待調控進程所對應的應用程序與觸發所述第一應用操作之間的時間間隔小于預設時間間隔的情況下,確定所述待調控進程具有第二優先級;
43、其中,所述第一優先級高于所述第二優先級。
4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塊,配置為:
45、將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所述初始進程組中取出,并寫入緩存映射表中;
46、將所述緩存映射表中的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寫入所述目標進程組。
4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48、恢復模塊,配置為在檢測到將相機應用退出所述前臺的第二應用操作的情況下,將各個所述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所述目標進程組恢復至所述初始進程組。
49、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50、處理器;
51、用于存儲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存儲器;
52、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執行時實現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項進程處理方法中的步驟。
53、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當所述存儲介質中的指令由電子設備的處理器執行時,使得所述電子設備能夠執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項進程處理方法中的步驟。
54、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55、在本公開實施例中,在檢測到將相機應用切換至前臺的第一應用操作的情況下,可以確定與相機應用對應的待調控進程,并基于待調控進程的類型,確定各個待調控進程對應的目標進程組,并將各個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初始進程組,更新至對應的目標進程組;其中,為目標進程組配置的系統資源小于為初始進程組配置的系統資源。
56、本公開的技術方案,在相機的應用場景下,如果檢測到需要將相機應用切換至前臺,則可以確定出在相機場景下不合理占用系統資源的待調控進程,并將各個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初始進程組更新至目標進程組,由于為目標進程組配置的系統資源小于為初始進程組配置的系統資源,在將待調控進程的標識從初始進程組更新至目標進程組之后,可以對這些待調控進程進行合理的管控與壓制,進而解決相機場景下出現的使用卡頓等用戶體驗較差的問題。
57、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