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障礙通道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障礙通道機,包括第一隔離結構和第二隔離結構,第一隔離結構和第二隔離結構上分別設置有信號發射裝置和信號接收裝置,并且還設置有身份識別裝置、時鐘芯片、處理器和通信裝置。障礙通道機通過設置信號發射裝置和信號接收裝置,根據人員通過時遮蔽檢測信號的方向獲取人員通過的方向,并且可以通過身份識別裝置識別身份標識卡中的身份信息。人員在通過無障礙通道機時無需停留,可以正常通過,通行效率更高。并可以將身份信息、進出方向、進出時刻等信息采集并發送至外部設備,方便對進出人員的信息進行管理和查看。
【專利說明】
一種無障礙通道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公共安全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無障礙通道機。
【背景技術】
[0002]通道機可以設置在公共場所的出入口,對進出公共場所的人員進行身份識別?,F有的通道機一般都需要設置障礙物,在身份識別通過后障礙物移除,人員進而可以通過。但這樣的通道機在人流量較大的場所會嚴重降低通行效率,例如學校、大型工廠等場所。人員需要在通道機處停留,進行刷卡等身份識別操作,在人流量高峰時期,會使大量人員擁擠在通道機處,造成人流的擁堵,嚴重的甚至引發推搡、踩踏等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無障礙通道機,人員在通過時,無需進行刷卡等操作,人流通行效率更高。
[0004]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無障礙通道機,包括:第一隔離結構和第二隔離結構,其中:
[0006]所述第一隔離結構和第二隔離結構位置相對,且可容納人員通過,所述第一隔離結構上設置有多個沿進出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人員運動方向依次排列的信號發射裝置,所述第二隔離裝置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信號發射裝置位置相對的信號接收裝置,所述信號發射裝置向所述信號接收裝置發射檢測信號;
[0007]所述第一隔離結構或第二隔離結構內部設置有與所述信號接收裝置相連接,用于當外部物體從第一方向依次遮蔽所述檢測信號,生成第一電信號,當從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依次遮蔽所述檢測信號,生成第二電信號的信號生成裝置;
[0008]所述第一隔離結構或第二隔離結構內部設置有用于讀取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身份標識卡中的身份信息的身份識別裝置;
[0009]所述第一隔離結構或第二隔離結構內部設置有提供時鐘信號的時鐘芯片;
[0010]所述第一隔離結構或第二隔離結構內部害設置有分別與所述信號生成裝置、身份識別裝置、時鐘芯片相連接,用于確定識別到所述身份信息的時刻信息,并根據所述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確定人員進出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進出方向的處理器;
[0011]所述第一隔離結構或第二隔離結構內部還設置有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用于將所述時刻信息、身份信息和進出方向信息傳輸給外部終端的通信裝置。
[0012]進一步的,還包括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在所述信號生成裝置生成所述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時,對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外部物體進行拍照或攝像的攝像裝置。
[0013]進一步的,所述處理器中預先存儲有有權限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人員的身份信息,在所述身份識別裝置識別到身份信息時,對所述身份信息進行權限判斷,當所述身份信息不具有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權限時,生成第一報警信號。
[0014]進一步的,所述處理器在所述信號生成裝置生成所述信號生成裝置生成所述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且所述身份識別裝置未識別到身份信息時,生成第二報警信號。
[0015]進一步的,還包括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報警信號或第二報警信號進行報警的報警器。
[0016]進一步的,所述信號發射裝置采用紅外線作為檢測信號。
[0017]進一步的,所述信號接收裝置為當接收到作為檢測信號的紅外線被遮蔽時生成電信號的光電轉換器。
[0018]進一步的,還包括分別與所述信號發射裝置和信號接收裝置相連接,用于當所述信號接收裝置接收到的檢測信號的光強低于預設光強閾值時增大所述信號發射裝置的發射功率的自動增益控制電路。
[0019]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隔離結構上,且位于所述檢測信號的光路上,用于濾除雜質光的濾光片。
[0020 ]優選地,所述信號發射裝置為四個,所述信號接收裝置為四個。
[0021]無障礙通道機通過設置信號發射裝置和信號接收裝置,根據人員通過時遮蔽檢測信號的方向獲取人員通過的方向,并且可以通過身份識別裝置識別身份標識卡中的身份信息。人員在通過無障礙通道機時無需停留,可以正常通過,通行效率更高。并可以將身份信息、進出方向、進出時刻等信息采集并發送至外部設備,方便對進出人員的信息進行管理和查看。
【附圖說明】
[002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障礙通道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障礙通道機的一種功能模塊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障礙通道機的另一種功能模塊連接示意圖。
[0026]其中,附圖標號匯總如下:
[0027]無障礙通道機100;外部終端200;第一隔離結構101;第二隔離結構102;信號發射裝置103;信號接收裝置104;信號生成裝置105;身份識別裝置106;時鐘芯片107;處理器108;通信裝置109;攝像裝置110;報警器111;自動增益控制電路112;濾光片113。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件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9]因此,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部件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0]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31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0032]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慣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關系,這類術語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33]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無障礙通道機100,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第一隔離結構101和第二隔離結構102。第一隔離結構101和第二隔離結構102位置相對,且可容納人員通過,所述第一隔離結構101上設置有多個沿進出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人員運動方向依次排列的信號發射裝置103,所述第二隔離裝置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信號發射裝置103位置相對的信號接收裝置104,所述信號發射裝置103向所述信號接收裝置104發射檢測信號。
[0034]第一隔離結構101和第二隔離結構102的間距可以根據實際安裝環境確定,一般情況下,兩者的間距可以設置為80厘米。無障礙通道機可以安裝在學校、工廠、科研機構等場所的出入口,對進出這些場所的人員進行監控,避免無關人員隨便進出不能被及時發現的情況。或者設置在一些對進出人員的權限較敏感的場所。無障礙通道機中不設置障礙,人員進出不受障礙物阻攔,通行效率更高。由于無障礙通道機主要用于人員的通過,為了避免一些小動物通過時造成錯誤,信號發射裝置103的設置位置一般距離安裝地面50厘米或以上。優選的,本申請實施例中的信號發生裝置采用紅外線作為檢測信號,相應的,信號接收裝置104可以接收紅外線。紅外線的頻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設定。信號發射裝置還可以采用超聲波作為檢測信號,在超聲波信號被遮蔽時生成相應的電信號。
[0035]信號發射裝置103的數量需要設置多個,其布置方式沿人員的運動方向順次排列。例如,信號發射裝置103可以設置兩個,兩個信號發射裝置103在運動方向所在直線上具有一定距離,人體在通過無障礙通道機時,會先遮蔽一個信號發射裝置103發射的檢測信號,隨人體移動,會繼續遮蔽另一個信號發射裝置103發射的檢測信號。由于人體遮蔽檢測信號是有先后順序的,從而可以通過遮蔽檢測信號的先后判斷得到人體的移動方向。
[0036]所述第一隔離結構101或第二隔離結構102內部設置有與所述信號接收裝置104相連接,用于當外部物體從第一方向依次遮蔽所述檢測信號時,生成第一電信號,當從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依次遮蔽所述檢測信號時,生成第二電信號的信號生成裝置105。
[0037]信號生成裝置105可根據信號接收裝置104接收到的檢測信號被遮蔽的方向的不同,生成不同的信號。第一電信號和第二電信號可以表征人員通過無障礙通道機的不同方向。在實際使用中,可以根據安裝環境的不同,對第一電信號和第二電信號對應的進出方向進行設定。
[0038]如上所述,在設置兩個信號發射裝置103的情況下,如果一人員進入無障礙通道機,遮蔽了第一個信號發射裝置103的檢測信號,但此時該人員如果又推出了無障礙通道機,由于沒有遮蔽另一個信號發射裝置103發射的檢測信號,并由于推出其再次遮蔽了第一個信號發射裝置103的監測信號,就會造成進出方向的判斷錯誤。因此,信號發射裝置103的數量可以設置更多,并且信號發射裝置103在人員進出無障礙通道機的運動方向上的間距小于一定閾值,一般可以設置為小于20厘米,相應的,信號接收裝置104的數量與信號發射裝置103保持一致,信號接收裝置104的位置與信號發射裝置103的位置對應設置。以對人員進出情況進行更準確的判定。優選的,信號發射裝置103可以設置為4個,信號接收裝置104也設置為4個。
[0039]所述第一隔離結構101或第二隔離結構102內部設置用于讀取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身份標識卡中的身份信息的身份識別裝置106。無障礙通道機不僅可以識別通過人員的進出狀態,為了起到人員身份識別的作用,通過設置身份識別裝置106對人員進行識另Ij,通過無障礙通道機的人員需要佩戴身份標識卡,卡片中存儲有人員的身份信息,如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所屬部門等等信息。在通過無障礙通道機時,身份識別裝置106就可以識別出身份標識卡中的身份信息。身份識別裝置106和身份標識卡可以采用射頻識別技術,實現身份標識卡的讀取。
[0040]所述第一隔離結構101或第二隔離結構102內部設置提供時鐘信號的時鐘芯片107。所述第一隔離結構101或第二隔離結構102內部設置有分別與所述信號生成裝置105、身份識別裝置106、時鐘芯片107相連接,用于確定識別到所述身份信息的時刻信息和人員進出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進出方向信息的處理器108。
[0041]時鐘芯片107可以提供實時的時鐘信號,處理器108可以在身份識別裝置106識別到身份信息時,根據時鐘信號確定相應的時刻信息。并且可以根據信號生成裝置105生成的信號的不同,判斷進出方向,當信號生成裝置105生成第一電信號時,表明人員的運動方向是第一方向,當信號生成裝置105生成第二電信號時,表明人員的運動方向是與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
[0042]通過時刻信息和進出方向信息的確定,即可知曉,某人在某一時刻進入到了無障礙通道機的安裝場所,或某人在某一時刻從無障礙通道機的安裝場所走出。
[0043]所述第一隔離結構101或第二隔離結構102內部還設置有與所述處理器108相連接,用于將所述時刻信息、身份信息和進出方向信息傳輸給外部終端200的通信裝置109。通信裝置109可以將無障礙通道機獲取到的信息發送出去,通過外部終端200進行查詢了解和處理。
[0044]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還包括與所述處理器108相連接,在所述信號生成裝置105生成所述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時,對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外部物體進行拍照或攝像的攝像裝置110。為了保障無障礙通道機安裝場所的安全,通過攝像裝置110可以對進入人員進行拍照或攝像,攝像裝置110的安裝位置和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例如,攝像裝置110可以在進、出方向上各安裝一個,以便對不同運動方向的人員進行拍照和攝像。拍照或攝像得到的相關數據可以存儲在本地存儲介質中,也可以通過通信裝置109發送至外部終端200進行存儲。
[0045]更進一步的,所述處理器108中預先存儲有有權限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人員的身份信息,在所述身份識別裝置106識別到身份信息時,對所述身份信息進行權限判斷,當所述身份信息不具有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權限時,生成第一報警信號。
[0046]處理器108中預先存儲有權限通過無障礙通道機人員的身份信息清單,將識別到的身份信息與該清單中的身份信息進行比對,如果清單中有其身份信息,則表明該人員具有相關權限。而如果清單中沒有改人員的身份信息,則表明該人員不具備進出該無障礙通道機的權限,該人員是非許可人員,需要工作人員及時介入處理,生成第一報警信號。
[0047]同樣的,所述處理器108在所述信號生成裝置105生成所述信號生成裝置105生成所述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且所述身份識別裝置106未識別到身份信息時,生成第二報警信號。
[0048]無障礙通道機可以實現對權限的確定,使用過程中還可能出現沒有身份標識卡的人員進出無障礙通道機,此時身份識別裝置106就不會識別到身份信息,但由于該人員的運動觸發生成了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處理器108同樣生成第二報警信號。
[0049]此外,還包括與所述處理器108相連接,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報警信號或第二報警信號進行報警的報警器111。當處理器108生成了第一報警信號或第二報警信號時,表明有異常人員進出無障礙通道機,此時,通過報警器111發出報警聲音或報警光線對工作人員進行提醒,以便及時對異常人員的行為進行處理。
[0050]所述信號接收裝置104為當接收到作為檢測信號的紅外線被遮蔽時生成電信號的光電轉換器。所述信號生成裝置105根據所述信號接收裝置104生成的電信號的次序不同生成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由于設置了多個信號接收裝置104,人體在通過無障礙通道機時,會依次遮蔽不同的信號接收裝置104接收到的檢測信號。信號生成裝置105就可以根據電信號的次序生成不同的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
[0051]更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隔離結構102上,且位于所述檢測信號的光路上,用于濾除雜質光的濾光片113。在采用紅外線作為檢測信號時,由于一切物體都可以散發出紅外線,安裝環境中的紅外線雜光會對信號接收裝置104接收的光線造成干擾。為了避免環境中雜質光的干擾,通過濾光片113將與檢測信號的紅外線頻率不同的雜質光濾除,提高信號接收裝置104接收到的檢測信號的純凈度,使信號接收裝置104的反應更靈敏。
[0052]更進一步的,還包括分別與所述信號發射裝置103和信號接收裝置104相連接,用于當所述信號接收裝置104接收到的檢測信號的光強低于預設光強閾值時增大所述信號發射裝置103的發射功率的自動增益控制電路112。由于無障礙通道機可能安裝在室外的環境中,室外環境中會受到霧、霾等空氣的影響,并且還會受到室外自然光、太陽光、汽車燈光的干擾,或不法入侵者以紅外光源干擾,使得信號接收裝置104接收到的檢測信號可能會被空氣中的雜質遮蔽一部分,導致信號接收裝置104接收到的檢測信號的光強較小,當檢測信號被遮蔽時信號接收裝置104不能正常反應的情況。通過設置自動增益控制電路112,可以在檢測信號的光強低于預設光強閾值時,增大信號發射裝置103的發射功率,以使信號接收裝置104接收到的光強達到正常水平。
[0053]綜上所述,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無障礙通道機通過設置信號發射裝置103和信號接收裝置104,根據人員通過時遮蔽檢測信號的方向獲取人員通過的方向,并且可以通過身份識別裝置106識別身份標識卡中的身份信息。人員在通過無障礙通道機時無需停留,可以正常通過,通行效率更高。并可以將身份信息、進出方向、進出時刻等信息采集并發送至外部設備,方便對進出人員的信息進行管理和查看。
[005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應注意至IJ: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0055]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56]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
【主權項】
1.一種無障礙通道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離結構和第二隔離結構,所述第一隔離結構和第二隔離結構位置相對,且可容納人員通過,所述第一隔離結構上設置有多個沿進出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人員運動方向依次排列的信號發射裝置,所述第二隔離裝置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信號發射裝置位置相對的信號接收裝置,所述信號發射裝置向所述信號接收裝置發射檢測信號; 所述第一隔離結構或第二隔離結構內部設置有與所述信號接收裝置相連接,用于當外部物體從第一方向依次遮蔽所述檢測信號,生成第一電信號,當從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依次遮蔽所述檢測信號,生成第二電信號的信號生成裝置; 所述第一隔離結構或第二隔離結構內部設置有用于讀取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身份標識卡中的身份信息的身份識別裝置; 所述第一隔離結構或第二隔離結構內部設置有提供時鐘信號的時鐘芯片; 所述第一隔離結構或第二隔離結構內部害設置有分別與所述信號生成裝置、身份識別裝置、時鐘芯片相連接,用于確定識別到所述身份信息的時刻信息,并根據所述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確定人員進出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進出方向的處理器; 所述第一隔離結構或第二隔離結構內部還設置有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用于將所述時刻信息、身份信息和進出方向信息傳輸給外部終端的通信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障礙通道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在所述信號生成裝置生成所述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時,對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外部物體進行拍照或攝像的攝像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障礙通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中預先存儲有有權限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人員的身份信息,在所述身份識別裝置識別到身份信息時,對所述身份信息進行權限判斷,當所述身份信息不具有通過所述無障礙通道機的權限時,生成第一報警信號。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障礙通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在所述信號生成裝置生成所述信號生成裝置生成所述第一電信號或第二電信號,且所述身份識別裝置未識別到身份信息時,生成第二報警信號。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障礙通道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報警信號或第二報警信號進行報警的報警器。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障礙通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發射裝置采用紅外線作為檢測信號。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障礙通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接收裝置為當接收到作為檢測信號的紅外線被遮蔽時生成電信號的光電轉換器。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無障礙通道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與所述信號發射裝置和信號接收裝置相連接,用于當所述信號接收裝置接收到的檢測信號的光強低于預設光強閾值時增大所述信號發射裝置的發射功率的自動增益控制電路。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障礙通道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隔離結構上,且位于所述檢測信號的光路上,用于濾除雜質光的濾光片。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障礙通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發射裝置為四個,所述信號接收裝置為四個。
【文檔編號】G07C9/00GK205692243SQ201620597598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7日 公開號201620597598.1, CN 201620597598, CN 205692243 U, CN 205692243U, CN-U-205692243, CN201620597598, CN201620597598.1, CN205692243 U, CN205692243U
【發明人】蔣明龍, 葉夢安
【申請人】廈門羽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