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存款裝置,具體是存款機芯。
背景技術:
1、存款裝置是用于自動清點鈔票數目并可選擇存款的裝置,一般帶有偽鈔識別功能。在一些企事業單位及金融機構的現金處理工作中,存款裝置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設備。
2、在一般大型的自動存款機中,如申請公布號為cn113706796a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存款機芯上的暫存模塊及存款機芯,存款機芯采用較為復雜的結構,造成存款裝置占用空間大,不方便現金處理中的靈活配置。
3、在公布號為cn110533148a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點鈔機的出鈔總成。該專利提供了將點鈔完成后的鈔票自動存入鈔票收集容器內的存鈔功能,在保持點鈔機小巧結構基礎上提供存款功能。該專利具體技術方案是在鈔票收集槽的底部設置出鈔口,在出鈔口處設置可擺動的出鈔翻板并由出鈔驅動機構驅動,點鈔時出鈔翻板靠在鈔票收集槽的出鈔口,在需要往鈔票收集容器內存鈔時,則打開出鈔翻板,鈔票從出鈔口落下。在上述專利技術方案中,對于較為平整的鈔票而言,在出鈔翻板打開后,能夠順利從收集槽底部的出鈔口落下;但對于點鈔前對折或卷曲較為嚴重的鈔票而言,在收集槽91內可能會恢復到如附圖1所示的卷折狀態,此種卷折狀態的鈔票92可能無法在自重作用下順利從出鈔口落下,進而導致存鈔數量的差錯。故需要提出能夠使卷折鈔票也能順利落入鈔票收集容器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存款機芯。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存款機芯,包括:
3、接鈔葉輪,其設置于存款裝置的鈔票傳輸通道末端,在存款裝置框體位于所述接鈔葉輪的前側設有取鈔口,在存款裝置框體位于接鈔葉輪前部的正下方設有朝下的落鈔口;
4、落鈔翻板,其上端樞接于存款裝置框體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
5、擋板組件,其包括主擋板和副擋板,所述主擋板的下端樞接于存款裝置框體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所述副擋板的下端與所述主擋板的上端可轉動地連接,所述主擋板和副擋板之間還設有用于將兩者限制在平直狀態的平直限位結構;
6、聯動板,其一端具有長條形連接孔,所述聯動板遠離長條形連接孔的一端與所述主擋板的一側相鉸接,所述落鈔翻板的一側經滑動連接銷與所述聯動板的長條形連接孔連接,所述滑動連接銷貫穿于所述長條形連接孔并可沿所述長條形連接孔長度方向滑移;
7、落鈔驅動機構,其用于帶動所述落鈔翻板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間換位擺動;
8、在所述落鈔翻板處于第一角度位置時,所述落鈔翻板的下端與所述主擋板下端抵靠,在所述聯動板的帶動下,所述擋板組件的主擋板和副擋板位于靠近于取鈔口一側,所述接鈔葉輪與擋板組件之間具有用于收集鈔票的間距空間;
9、在所述落鈔翻板處于第二角度位置時,所述落鈔翻板與所述擋板組件之間形成用于供殘留鈔票落下的間距空間,在所述聯動板的帶動下,所述擋板組件的鈔票接觸表面與所述接鈔葉輪接觸。
10、本發明技術方案,在落鈔翻板處于第一角度位置時,能形成可以穩定收集鈔票的空間,可以根據使用需求,此狀態下實現從取鈔口取出點好的鈔票。當需要把點完的鈔票從落鈔口存儲到存款裝置下方的鈔票收集容器時,在落鈔驅動機構的帶動下落鈔翻板從第一角度位置換位到第二角度位置過程中,落鈔翻板向下打開,大部分鈔票會在自重下落入鈔票收集容器;為了防止出現少數卷折鈔票的殘留,在落鈔翻板擺至第二角度位置時,在聯動板帶動下,擋板組件與接鈔葉輪的葉片接觸,只需要繼續轉動接鈔葉輪即可將殘留卷折鈔票送入鈔票收集容器。本發明通過落鈔翻板、聯動板和擋板組件三者的聯動組合,可靠實現了接鈔、落鈔、清理殘留卷折鈔票的功能,確保點完的全部鈔票都能落入鈔票收集容器,顯著提升存款裝置存鈔功能的可靠性,提升用戶使用體驗。本發明存款機芯結構緊湊巧妙,能依然保持裝置結構小巧的特點,方便使用。
11、進一步地,在所述落鈔翻板處于第一角度位置時,所述落鈔翻板的鈔票接觸表面自上而下斜向下設置且其與水平面的夾角成45°,所述擋板組件的鈔票接觸表面自下而上斜向上設置且其與水平面的夾角成120°。
12、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有助于收集的大量鈔票依次緊靠,保持穩定的斜向豎立狀態,方便取鈔。
13、進一步地,在所述落鈔翻板處于第二角度位置時,所述落鈔翻板的鈔票接觸表面自上而下豎直向下設置,所述擋板組件的鈔票接觸表面自下向上斜向上設置且其與水平面的夾角小于90°。
14、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有助于可能出現的卷折殘留鈔票能順利落入鈔票收集容器。
15、進一步地,在落鈔翻板從所述第一角度位置向第二角度位置換位擺動過程中,所述滑動連接銷在長條形連接孔中從靠近聯動板中間位置的一端向遠離聯動板中間位置的一端移動,當剛開始與長條形連接孔端壁抵觸時,即落鈔翻板通過聯動板剛要拉動擋板組件時,所述落鈔翻板的鈔票接觸表面自上而下斜向下設置且其與水平面的夾角成75°-80°,所述擋板組件的鈔票接觸表面自下而上斜向上設置且其與水平面的夾角成120°。
16、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在落鈔翻板打開后,擋板組件與接鈔葉輪之間保持先前間距,確保收集的規則鈔票能快速順利地落入鈔票收集容器。
17、進一步地,還包括遮蔽罩組件,所述遮蔽罩組件包括弧形遮蔽罩、左耳板和右耳板,所述左耳板和右耳板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弧形遮蔽罩的左側和右側,所述左耳板和右耳板遠離弧形遮蔽罩的一端樞接于存款裝置框體上;還包括驅動遮蔽罩組件擺動的開閉驅動機構,在所述開閉驅動機構的帶動下,所述弧形遮蔽罩在完全遮蔽所述取鈔口狀態和完全脫離所述取鈔口狀態之間換位。
18、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遮蔽罩組件能夠在點鈔時關閉取鈔口,阻止外界對點鈔造成干擾,同時提升安全性。
19、進一步地,在所述取鈔口的上方設有上擋板,所述上擋板靠近取鈔口的外端設有向下彎折的外擋邊,在所述弧形遮蔽罩完全遮蔽所述取鈔口狀態時,所述弧形遮蔽罩的頂部位于所述外擋邊的內側。
20、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能夠防止手動將弧形遮蔽罩從上方拉開。
21、進一步地,在所述取鈔口的下方設有下擋板,所述下擋板包括成角度設置的傾斜部和水平部,在所述落鈔翻板處于第一角度位置的接鈔狀態時,所述擋板組件的主擋板背面與所述下擋板的傾斜部抵靠,在所述副擋板向外翻折至水平狀態時,所述副擋板貫穿于所述取鈔口,所述副擋板背面與所述下擋板的水平部抵靠。
22、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下擋板對擋板組件起到支撐作用,能夠使擋板組件保持穩定的角度狀態。在需要直接從取鈔口取鈔時,將副擋板向外翻折至水平狀態,方便從取鈔口取出鈔票。
23、進一步地,在所述主擋板和副擋板在平直狀態時,主擋板和副擋板所形成的鈔票接觸面的寬度比最大尺寸鈔票的寬度寬5-10mm。
24、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能夠更好的收集并規制點好的鈔票,使鈔票保持整齊。
25、進一步地,所述主擋板的鈔票接觸面寬度大于最大尺寸鈔票寬度的1/2。
26、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確保在副擋板外翻后,收集的鈔票仍能保持穩定斜向站立狀態。
27、進一步地,所述副擋板的上部還設有一段向內彎折部,所述向內彎折部的內表面與所述副擋板的鈔票接觸表面所成角度小于180°;在所述落鈔翻板處于第一角度位置的接鈔狀態、且所述弧形遮蔽罩完全遮蔽所述取鈔口狀態時,所述副擋板的向內彎折部頂端與所述弧形遮蔽罩內壁面之間的最小間隙為0.1mm-2mm,所述向內彎折部頂端與所述上擋板之間的間距為20?mm?-30mm。
28、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副擋板與弧形遮蔽罩內壁面保持較小的間隙能防止點鈔過程飛出的鈔票從間隙中落入副擋板之外,同時當前次取鈔后副擋板仍處于外翻時,在弧形遮蔽罩自動關閉的同時,能帶動副擋板向內翻轉,較小的間隙能確保副擋板內翻至磁吸件的磁力作用力范圍,使得副擋板內翻后與主擋板處于平直狀態。向內彎折部頂端與上擋板之間設置20?mm?-30mm的間距能方便取鈔者手指伸入副擋板內側將副擋板向外翻開。
29、進一步地,所述上擋板上還設有至少2條向下懸掛的掛鏈,所述掛鏈由多個環體串接而成;在所述落鈔翻板處于第一角度位置的接鈔狀態、且所述主擋板和副擋板處于平直狀態時,所述掛鏈向下延伸至所述副擋板的向內彎折部內側且低于所述向內彎折部頂部,所述掛鏈的下端低于所述向內彎折部頂部的長度小于所述掛鏈在下垂狀態時與所述向內彎折部頂部之間的水平方向間距。
30、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掛鏈的巧妙設計,既不妨礙擋板組件的翻轉動作,又能夠有效阻止點鈔過程中可能飛出的鈔票從副擋板的上方間隙跑至副擋板外側而無法回到鈔票收集空間。掛鏈下垂長度與掛鏈與副擋板水平向間距的控制能夠確保擋板組件內翻再回復之后,掛鏈能回到向內彎折部內側。
31、進一步地,所述下擋板的傾斜部背面安裝有用于探測所述主擋板的鈔票接觸表面是否附著有鈔票的光探測傳感器,所述主擋板上設有前后貫通的供光探測傳感器光路穿過的通孔或者所述主擋板采用透明材質。
32、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能夠及時檢測鈔票收集空間內是否殘留有鈔票,在檢測到鈔票存在后,可通過落鈔驅動機構帶動落鈔翻板和擋板組件重復多次進行翻轉動作,以將殘留鈔票清理至鈔票收集空間。如在多次翻轉清理動作之后,仍檢測到鈔票存在,則發出報警提示,及時人工檢查。
33、進一步地,所述平直限位結構包括位于所述副擋板下端左邊部的向主擋板所在側突出的左突出部、位于所述副擋板下端右邊部的向主擋板所在側突出的右突出部、位于所述主擋板上端左邊部的左槽體和位于所述主擋板上端右邊部的右槽體,所述左槽體和右槽體內都設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左突出部和右突出部的背面都設有第二磁吸件,在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吸靠后,所述主擋板和副擋板處于平直狀態。
34、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取鈔時,將副擋板外翻后,兩個磁吸件脫離了磁吸力作用范圍,副擋板能自由外翻至水平狀態,不對取鈔動作造成阻礙。副擋板內翻后進入到兩個磁吸件的磁吸力作用范圍,擋板和副擋板能順利處于平直狀態。
35、進一步地,在所述副擋板下端的中部設有向主擋板所在側突出的中間突出部,所述左突出部和右突出部的突出量均比所述中間突出部的突出量多10mm以上。
36、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取鈔時,當副擋板外翻后,左突出部和右突出部能夠將收集的鈔票向前推移,這樣鈔票與副擋板的中間位置之間會出現空隙,方便取鈔者手指伸入,更加方便抓取鈔票。
37、進一步地,在所述主擋板上端與所述副擋板下端的結合位置交錯設有伸入對方一側的筋位和容納對方伸出筋位的槽體,在所述落鈔翻板下端與所述主擋板下端的結合位置也交錯設有伸入對方一側的筋位和容納對方伸出筋位的槽體。
38、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能阻止鈔票進入兩部件的交界縫隙,防止卡鈔。
39、進一步地,所述接鈔葉輪包括2個并行間隔設置的葉輪,在所述落鈔翻板對應于每個葉輪下方各設有一個吹氣孔,在接鈔葉輪下方的存款裝置框體內設有一斜面塊,在所述斜面塊的斜面上對應于2個葉輪正下方位置分別安裝有可沿斜面移動的導流盒,所述導流盒的頂面具有與葉輪外輪廓匹配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設有多個內凹的半橢球型集風槽,每個所述集風槽底部經引風管匯集至出風管,所述出風管的口部朝向所述落鈔翻板的吹氣孔;在所述落鈔翻板下擺至第二角度位置時,所述導流盒沿斜面塊后移而上升,以使得接鈔葉輪的各個葉輪的葉片與對應的導流盒的弧形面接觸;在所述落鈔翻板上擺遠離第二角度位置后,所述導流盒沿斜面塊前移而下降,以使得接鈔葉輪的各個葉輪的葉片與對應的導流盒的弧形面相脫離。
40、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在落鈔翻板翻轉至第二角度位置后,接鈔葉輪轉動對擋板組件鈔票接觸表面進行刮刷的同時,葉片與導流盒的弧形面接觸,會對半橢球型集風槽產生氣流,經過引風管和出風管將氣流引至落鈔翻板的吹氣孔處吹出,能夠吹落可能附著于落鈔翻板表面的殘留鈔票,進一步確保全部鈔票能順利落入鈔票收集容器,確保存鈔數量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