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說明書涉及車輛控制,尤其涉及一種車輛的部件切換方法、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及程序產品。
背景技術:
1、在自動駕駛場景中,冗余系統是指通過多重備份部件在對應的主部件失效時進行代替以維持車輛安全運行的技術架構,其作用在于消除單點故障風險,確保最低安全操作能力。以當前主流的自動駕駛等級l3和l4為例,前者基本僅實現有制動、轉向等基礎冗余,后者雖然出于高度自動駕駛的安全需求將動力冗余列為必備冗余,但目前行業內對于車輛的冗余系統實際上仍缺乏一套完整架構標準,導致現有的冗余系統存在安全場景覆蓋盲區,難以有效應對復雜工況下的失效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說明書提供一種車輛的部件切換方法、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及程序產品,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不足。
2、具體地,本說明書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3、根據本說明書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車輛的部件切換方法,所述車輛部署有主系統和備用系統,所述主系統中的主部件和/或備用系統中的備用部件維護有主部件與具有相同功能的備用部件之間的映射關系,所述映射關系基于對預設功能安全目標的拆解結果創建得到;所述方法包括:
4、在確定任一主部件的工作狀態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根據所述映射關系確定所述備用系統中與所述任一主部件對應的目標備用部件;
5、將任一主部件切換為所述目標備用部件,以由所述目標備用部件代替所述任一主部件工作。
6、根據本說明書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驟。
7、根據本說明書的第三方面,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指令,該計算機程序/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驟。
8、本申請中的車輛可以部署有主系統和備用系統,該主系統中的主部件和/或備用系統中的備用部件可以維護有所述主部件以及與之具有相同功能的備用部件之間的映射關系,而在任一主部件的工作狀態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該映射關系從備用系統中快速定位符合與異常的主部件相對應的目標備用部件,進而將異常主部件與目標備用部件進行切換,以使目標備用部件代替異常主部件繼續正常工作。其中,上述映射關系是基于對預設功能安全目標的拆解結果創建得到,換言之,車輛中哪些部件作為主部件,哪些部件作為對應的備用部件均可由已預先確定的功能安全目標來統一確定,進而圍繞該功能安全目標指定一套完整架構標準,覆蓋傳統方案中因缺乏系統性架構設計導致的場景盲區,規避復雜工況下的失效風險。
1.一種車輛的部件切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部署有主系統和備用系統,所述主系統中的和/或備用系統中的備用部件維護有主部件與具有相同功能的備用部件之間的映射關系,所述映射關系基于對預設功能安全目標的拆解結果創建得到;所述方法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部件包括主控部件和受所述主控部件控制的第一被控部件,所述備用部件包括副控部件;所述確定任一主部件的工作狀態發生異常,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備用部件還包括受所述副控部件控制的第二被控部件;所述根據所述映射關系確定所述備用系統中與所述任一主部件對應的目標備用部件,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部件確定所述第一被控部件的工作狀態發生異常,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部件包括主控部件,所述方法還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任一主部件切換為所述目標備用部件,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部件和備用部件的軟件采用異構架構設計,所述主部件和備用部件的硬件平臺采用異構化部署。
9.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儲有計算機指令,該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
10.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計算機程序/指令,該計算機程序/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