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遠程門鈴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與現代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智能家居產業快速發展,計算機、通訊與架體普通設備如冰箱、空調、電視等融合日漸明顯。但是門鈴作為傳統門上的裝置,還大多數處于功能單一化的境況,傳統門鈴能夠提示房屋內的人有來訪者,但是當被訪者家中無人時,來訪者將無法及時被接待,被訪問者也無法及時得知有人來拜訪過。并且,一旦來訪者具有非法意圖,通過破壞的方式打開門鎖,將對被訪問者的家中的造成財務上的損失。
例如申請號為201510472682.0的發明申請公開了一種智能門鈴,能夠與遠程端進行通信,包括主控機和室外機,所述主控機包括主控模塊、通信模塊和電源模塊,所述主控模塊包括中央處理器、儲存門鈴系統的處理,實現了用戶能及時記錄到親朋好友的拜訪,并且能發送報警信息給用戶,使用戶避免財產損失。但是這種智能門鈴具有以下缺陷:親朋好友拜訪只能記錄,若有急事或者家人忘記帶鑰匙,不能實現開門的功能,并且通過發送短信報警的方式,并不能第一時間給小偷提醒,拖延了第一時間的報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鈴,在按動門鈴之后能顯示呼叫的前提下,如是親朋好友拜訪能實現遠程開門,并且在遭遇到小偷時能第一時間報警的遠程門鈴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遠程門鈴控制系統,包括:一智能門鈴裝置,所述智能門鈴裝置包括一控制電路及與該控制電路相連接的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其中當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產生一開門請求信號,并傳輸至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控制第一通信模塊將開門請求信號發送給一移動終端;一門鎖裝置,所述門鎖裝置包括控制鎖芯開啟/關閉的鎖芯控制裝置,所述移動終端接受到開門請求信號能發出給控制電路的一開鎖控制信號以控制鎖芯控制裝置給來訪者開門;所述智能門鈴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反饋信號發生單元和報警單元,當鎖芯被執行異常開啟動作,所述反饋信號發生單元產生一反饋信號并觸發報警單元,同時傳輸至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控制第二通信模塊并將反饋信號發送給所述移動終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智能門鈴裝置上設置有一個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即用戶不在家中的情況下,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發出的信號就傳送給用戶隨身攜帶的移動終端,能夠起到提醒用于家中有拜訪者,并且用戶可以實現開門,讓親朋好友進入到家中;并且進一步的在鎖芯上設置有一個反饋信號發生單元,即能通知到用戶家中的鎖被開啟,當用戶懷疑到家中的門被異常人員所開啟,就能通過移動終端來選擇報警,報警單元就能在門鈴中發出報警信號,第一時間警告小偷,進而實現對于家中的保護。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智能門鈴裝置還包括一攝像頭,所述攝像頭用于拍攝門外的視頻信息或圖像信息,當其中當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產生一開門請求信號,所述控制電路根據來自該移動終端的一視頻控制信號或一圖像控制信號將該攝像頭拍攝的視頻信息或圖像信息通過第一通信模塊同步發送給移動終端,從而使所述智能門鈴裝置與所述移動終端之間建立視頻或圖像通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有攝像頭,并且在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發出信號之后,控制電路就啟動攝像頭,并且將視頻信號或者圖像信號傳輸給移動終端,進而起到能實現能對于門外的情況以及人員進行直觀的觀察,以便用戶更加直觀的觀察到門鈴響的情況下的門外的狀況。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移動終端接受到開門請求信號和圖像控制信號后能發出給控制電路的一開鎖控制信號以控制鎖芯控制裝置給來訪者開門。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用戶接受到移動終端的信號傳輸之后,并且進一步的在移動終端接受到圖像信號或者視頻信號,可以進一步明確的確認拜訪者是誰,如果用戶認為此人可以進入到室內,就可以門鎖打開,進而避免了家人在忘記帶鑰匙的情況下不能進入到室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門鎖裝置還包括執手以及與執手同軸設置并能發生周向轉動的鎖芯,所述鎖芯聯動有一鎖舌以控制鎖舌的伸入或伸出,在鎖芯的外側設置有一齒輪面,還包括與一步進電機連接的轉動齒輪,所述轉動齒輪與齒輪面相嚙合,所述步進電機的啟閉受控于鎖芯控制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鎖芯的外側設置有一齒輪面,還包括與齒輪面嚙合的轉動齒輪,并且轉動齒輪由步進電機啟動,進而起到了只需要在移動終端給步進電機一個啟動信號就能夠實現遠程開啟門。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反饋信號發生單元包括的鎖舌在頂端面設置的第一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鎖舌在頂端面的受到的壓力,并通入具有比較單元的輸出裝置中,輸出是否啟動報警單元的第一反饋信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鎖舌的頂端面上設置有第一壓力傳感器,進而起到了在鎖舌的頂端面受到異常的壓力之后,報警單元就能自動輸出報警信號進行報警,進而起到了能預防小偷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輸出模塊包括串聯電阻的R1、Rs,電阻R1的一端連接于電源VCC,電阻Rs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2的一端耦接于電阻R1和電阻R2的連接點,電阻R2的另一端耦接于比較器的反向輸入端,比較器A1的同向輸入端連接有電阻R3,電阻R3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4的一端耦接于電阻R3和比較器的連接點,電阻R4的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所述報警單元包括一三極管Q1,所述三極管Q1的基極耦接與比較器的輸出端連接以接受輸出信號Vc,發射極接地,蜂鳴器的陰極耦接于三極管Q1的集電極,陽極耦接于VCC。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反饋信號發生單元還包括設置在鎖舌側面的至少一個第二壓力傳感器,均通入具有比較單元的輸出裝置中,輸出第二反饋信號;以及或門電路,具有兩個輸入端和一個輸出端,用于接收第一反饋信號和第二反饋信號并最終輸出否啟動報警單元的第三反饋信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鎖舌的側面處設置有多個第二亞聯傳感器,并且具有一個或門電路,進而起到了能對鎖舌的頂端面以及側面均起到檢測,進行對于鎖舌的全方面的檢測,進而起到了能實現在鎖舌遭受到不同方位上的破壞之后,能進行報警,進而起到了更加全方面的進行檢測。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塊和第二通信模塊與移動終端建立通信的方式為有線連接或者無線連接中的一種或者兩種。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有線連接包括以下任意一種:電力線通信、光纜電力線通信、互聯網通信、同軸電纜線通信或電話線通信。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無線連接包括以下任意一種:紅外線、藍牙、Zwave、NFC、ZigBee、RF 或WiFi。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實現了移動終端與智能門鈴的多種傳輸方式。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攝像頭的圖像或者視頻數據的傳輸,進而實現了用于可以確定拜訪者來實現對其進行開門操作。
2、通過在智能門鈴處設置有報警單元,報警及時能對小偷起到警告作用,并且同時發送給用戶,讓用戶能及時通知警方。
3、門鎖異常打開情況檢查更加全方面,保證了用戶不在家中時家中財務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遠程門鈴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智能門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接收到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之后用戶的移動終端的操作流程示意圖;
圖4是門鎖收到異常開啟動作之后在移動終端顯示情況的示意圖;
圖5是門的朝外一側的示意圖;
圖6是門的朝內一側的示意圖;
圖7是門鎖裝置的內部結構分解圖;
圖8是門鎖裝置的內部結構隱藏定位片、鎖舌以及操作板的示意圖;
圖9是實施例1中的門鎖受到異常開啟的電路原理圖;
圖10是實施例2中的門鎖受到異常開啟的電路原理圖。
圖中,1、遠程門鈴控制系統;2、智能門鈴裝置;21、攝像頭;22、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23、反饋信號發生單元;231、輸出裝置;24、報警單元;3、電路主板;31、控制電路;32、第一通信模塊;33、第二通信模塊;4、門鎖裝置;41、基座;42、外殼;43、執手;44、鎖芯;45、鎖舌;451、第一壓力傳感器;452、第二壓力傳感器;453、旋轉件;46、操作板;461、缺口;462、滑槽;463、滑塊;47、限位柱;48、定位片;481、水平通孔;49、復位扭簧;5、鎖芯控制裝置;51、齒輪面;52、轉動齒輪;53、步進電機;6、移動終端;7、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請參照附圖1,一種遠程門鈴控制系統1,遠程門7鈴控制系統1包括一智能門鈴裝置2,以及一具有預設的通訊號碼的移動終端6。
所述移動終端6與智能門鈴裝置2通過有線或者無線通信的方式連接,用戶通過移動終端6發送控制信息至智能門鈴裝置2執行相應的操作,從而實現對遠程門7鈴控制系統1中的智能門鈴裝置2的遠程控制。
請參照附圖2,所述智能門鈴裝置2包括室外部分和室內部分,室外部分主要包括:攝像頭21、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22、反饋信號發生單元23、報警單元24及門鎖裝置4。室內部分包括一電路主板3,該電路主板3上至少設有一控制電路31、第一通信模塊32以及第二通信模塊33,其中,該攝像頭21、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22、反饋信號發生單元23、報警單元24、門鎖裝置4、第一通信模塊32及第二通信模塊33分別與該電路主板3上的控制電路31連接。
請參照附圖3和5,該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22為一個安裝在門7上的門7鈴按鈕,當來訪者按下門7鈴按鈕,開門請求信號發生單元22產生一個開門請求信號,控制電路31通過控制第一通信模塊32將開門請求信號發送給移動終端6,移動終端6收到該開門請求信號后可選擇是否查看只能門7鈴裝置的視頻信息,若用戶選擇查看,則該移動終端6產生一個視屏控制信號或者一個圖像控制信號,該視屏控制信號或者一個圖像控制信號通過第一通信模塊32發送給移動終端6,移動終端6已啟動攝像頭21,攝像頭21將攝取到的視屏信號或者圖像信號傳輸給移動終端6。
進一步的,在用戶在移動終端6接受到視屏信號或者圖像信號之后,可以通過移動終端6發送一開鎖控制信號給鎖芯控制裝置5,鎖芯控制裝置5能實現遠程對門7鎖的開啟。
請參照附圖4至6,在門鎖裝置4受到異常的打開情況下,反饋信號發生單元23產生一反饋信號并觸發報警單元24,同時傳輸至控制電路31,所述控制電路31控制第二通信模塊33并將反饋信號發送給所述移動終端6,已達到提醒用戶家中可能遭遇到小偷。
請參照附圖7和8,具體的,門鎖裝置4包括基座41和外殼42,在基座41內穿設有一鎖芯44,鎖芯44的穿設出外殼42的一端設置有一執手43,在鎖芯44的另一端設置有旋轉件453,其中在用戶旋轉執手43之后,鎖芯44和執手43發生同軸轉動,并且帶動執手43的另一端的旋轉件453轉動。
門鎖裝置4還具有一鎖舌45,鎖舌45從外殼42的側壁處穿設出,并且鎖舌45的水平高度與鎖芯44的水平高度等高,在鎖舌45在外殼42內部的部分還設置有一操作板46,操作板46的下方設置有一缺口461,旋轉件453位于該缺口461當中,并且該操作板46的缺口461的上方并且與鎖芯44等高的位置設置有一滑槽462,基座41上設置有一限位柱47至于該滑槽462當中,并且進一步的,在操作板46面板上凸起設置有一塊水平設置滑塊463,該滑塊463嵌合在門鎖裝置4內的定位片48上的一水平通孔481內。并且,在旋轉件453與基座41之間設置有一復位扭簧49。
上述結構進而實現了在用戶旋轉執手43之后,執手43將旋轉運動傳遞至旋轉件453處,由于滑塊463、限位柱47的設置,在缺口461處的旋轉件453在發生旋轉之后就能將旋轉運動轉化成操作板46的水平運動,進而使操作板46發生水平方向上的運動,進而實現了鎖舌45的水平運動,達到開關門7的效果。
在上述基礎上,鎖芯控制裝置5包括:在鎖舌45伸出至基座41的操作板46一側處的外圓周處設置有齒輪面51,在鎖舌45的上方設置有一轉動齒輪52,還設有一步進電機53,步進電機53驅動轉動齒輪52,即可以電動實現開關門7的操作。
在鎖舌45的頂端面設置有第一壓力傳感器451,用于檢測鎖舌45在頂端面的受到的壓力并輸出第一反饋信號單元,所述反饋信號發生單元23包括的鎖舌45在頂端面設置的第一壓力傳感器451,用于檢測鎖舌45在頂端面的受到的壓力,并通入具有比較單元的輸出裝置231中,輸出是否啟動報警單元24的第一反饋信號。
請參照附圖9,具體的,所述輸出模塊包括串聯電阻的R1、Rs(即為第一壓力傳感器451),電阻R1的一端連接于電源VCC,電阻Rs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2的一端耦接于電阻R1和電阻Rs的連接點,電阻R2的另一端耦接于比較器的反向輸入端,比較器A1的同向輸入端連接有電阻R3,電阻R3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4的一端耦接于電阻R3和比較器的連接點,電阻R4的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所述報警單元24包括一三極管Q1,所述三極管Q1的基極耦接與比較器的輸出端連接以接受輸出信號Vc,發射極接地,蜂鳴器的陰極耦接于三極管Q1的集電極,陽極耦接于VCC。
實施例2:
請參照附圖10,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與實施例1的不同點在于,鎖舌45的兩側面均設置有楔形面,在每一個楔形面上均設置有一個第二壓力傳感器452,并且均通入一個具有比較單元的輸出裝置231中,輸出模塊包括串聯電阻的R1、Rs(即為第二壓力傳感器452),電阻R1的一端連接于電源VCC,電阻Rs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2的一端耦接于電阻R1和電阻Rs的連接點,電阻R2的另一端耦接于比較器的反向輸入端,比較器A1的同向輸入端連接有電阻R3,電阻R3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4的一端耦接于電阻R3和比較器的連接點,電阻R4的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以輸出第二反饋信號,并且具有一個或門電路,具有三個輸入端,第一反饋信號和兩個在側壁上的第二反饋信號分別與輸入端相連接,并最終輸出一個第三反饋信號,所述報警單元24包括一三極管Q1,所述三極管Q1的基極耦接與比較器的輸出端連接以接受輸出信號Vc,發射極接地,蜂鳴器的陰極耦接于三極管Q1的集電極,陽極耦接于VCC。進行對于鎖舌的全方面的檢測,進而起到了能實現在鎖舌遭受到不同方位上的破壞之后,能進行報警,進而起到了更加全方面的進行檢測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