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磁繼電器,特別是涉及一種電磁部分良好定位的具有高抗跌落性能的電磁繼電器。
背景技術:
電磁繼電器是一種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控制模塊中的機電元器件。由于汽車使用環境的苛刻性以及對安全性能的較高要求,從而要求應用在汽車領域的繼電器具有較高的抗沖擊抗振動能力和較好的抗跌落性能。已有的繼電器,電磁部分在外殼內部定位不精確,為了彌補裝配過程中的誤差,同時保證動簧銜鐵部件在外殼內部具有可靠的運動空間,因此繼電器內部對動簧銜鐵部件的限位空間設計余量比較大,這也帶來了繼電器在受到強烈沖擊振動時動簧銜鐵部件移動距離比較大,超出動簧的彈性變形范圍而使動簧產生塑性變形,繼電器的功能受到損害甚至失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通過對外殼、電磁部分和底座的結構設計,能夠對電磁部分在外殼內部進行精確定位,以及對動簧銜鐵部件進行精確的限位,使電磁繼電器的電磁部分能形成良好定位,并具有高抗跌落性能。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包括外殼、電磁部分和底座;電磁部分與底座相固定;外殼的底部與底座相連接并將處于底座上的電磁部分包容在殼腔內;所述電磁部分由磁路部分、常開靜簧部分、常閉靜簧部分和動簧銜鐵部分組成;所述磁路部分由線圈架、鐵芯、漆包線、引出腳和軛鐵組成;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由動簧、銜鐵和動觸點組成;在外殼的口部的內側壁處設有能夠與底座的四周側面相配合的貼合面,形成外殼對裝在底座上的電磁部分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進行定位;在外殼內設有與電磁部分相抵靠的凸部,該凸部從豎向壓貼在電磁部分上,形成外殼對電磁部分在豎向方向進行定位。所述的凸部包括沿縱向設在外殼的殼腔的頂壁的第一凸筋,該第一凸筋設在對應于所述線圈架的頭部的位置;所述線圈架的頭部設有第一凸臺;外殼的第一凸筋的底端與線圈架的第一凸臺的頂端相抵靠。所述的凸部還包括沿豎向設在外殼的殼腔的側壁的第二凸筋,該第二凸筋設在對應于所述線圈架的尾部的位置;第二凸筋設有一臺階并使臺階面朝下;外殼的第二凸筋的臺階面與線圈架的尾部的頂端相抵靠。所述的第二凸筋為兩個,兩個第二凸筋分別對稱設在以橫向中心線為對稱軸的外殼的殼腔的兩側壁處。所述的第二凸筋的臺階下方還設有垂直于縱向的第一限位面,該第二凸筋的第一限位面與線圈架的尾部的側面相配合,以防止電磁部分在外殼內沿著縱向方向傾斜。所述的第二凸筋的第一限位面的末端還設有便于讓電磁部分裝入外殼的斜面。在外殼的口部的內側壁處還設有臺階,該臺階從豎向壓貼在底座上,形成外殼對裝在底座上的電磁部分在豎向方向進行定位。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包括外殼、電磁部分和底座;電磁部分與底座相固定; 外殼的底部與底座相連接并將處于底座上的電磁部分包容在殼腔內;所述電磁部分由磁路部分、常開靜簧部分、常閉靜簧部分和動簧銜鐵部分組成;所述磁路部分由線圈架、鐵芯、漆包線、引出腳和軛鐵組成;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由動簧、銜鐵和動觸點組成;在外殼的內壁設有與動簧銜鐵部分具有預置距離的凸部,該凸部對動簧銜鐵部分沿豎向和橫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在線圈架的頭部設有與動簧銜鐵部分具有預置距離的第一凸臺,該第一凸臺對動簧銜鐵部分沿縱向和橫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所述的凸部包括設在外殼的殼腔的頂壁中間的凸塊,該凸塊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動簧的中間的位置;外殼的凸塊的底端與動簧銜鐵部分的動簧的中間部分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沿豎向方向向上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所述的凸部還包括設在外殼的殼腔的頂壁的第三凸筋,該第三凸筋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尾部的位置;外殼的第三凸筋的底端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尾部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沿豎向方向向上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所述的凸部還包括沿豎向設在外殼的殼腔的側壁的第四凸筋,該第四凸筋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尾部的位置;外殼的第四凸筋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尾部的側面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在橫向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所述線圈架的頭部的第一凸臺的側邊設有垂直于橫向的第二限位面,該第二限位面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的位置;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設有臺肩;線圈架的第二限位面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的臺肩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在橫向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所述線圈架的頭部的第一凸臺設有第三限位面,該第三限位面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的位置;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設有斜側面;線圈架的第三限位面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的斜側面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在縱向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本發明的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是在外殼內設置凸部,通過凸部與線圈架的配合,以及外殼與底座的配合,對電磁部分在外殼內部進行精確定位。本發明的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還在外殼內設置另一些位置的凸部,通過凸部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配合,以及線圈架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在外殼內的移動距離進行精確的限位。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外殼的口部的內側壁處設有能夠與底座的四周側面相配合的貼合面,由此形成外殼對裝在底座上的電磁部分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進行定位,由于在外殼內設有與電磁部分相抵靠的凸部,該凸部從豎向壓貼在電磁部分上,由此形成外殼對電磁部分在豎向方向進行定位;該定位結構能夠消除現有技術的繼電器其電磁部分在外殼內部定位不精確的弊端,使電磁繼電器的電磁部分能形成良好定位。由于采用了在外殼的內壁設有與動簧銜鐵部分具有預置距離的凸部,利用該凸部對動簧銜鐵部分沿豎向和橫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由于在線圈架的頭部設有與動簧銜鐵部分具有預置距離的第一凸臺,利用該第一凸臺對動簧銜鐵部分沿縱向和橫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該限位結構能夠消除現有技術的繼電器其電磁部分抗跌落性能不好的弊端,從而提高電磁繼電器的抗跌落性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不局限于實施例。
圖1是本發明的構造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剖視圖;圖3是本發明的磁路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動簧銜鐵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外殼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的外殼(翻轉一個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參見附圖所示,設定一個座標系(如圖1所示),橫向為X軸,且X軸的方向由線圈架的頭部指向尾部,縱向為Y軸,Y軸的方向與X軸的方向夾角90度,豎向為Z軸, Z軸的方向朝上。本發明的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包括外殼1、電磁部分2和底座3 ;電磁部分2 與底座3相固定;外殼1的底部與底座3相連接并將處于底座上的電磁部分2包容在殼腔內,電磁部分2只有引出腳在殼腔外;所述電磁部分2由磁路部分M、常開靜簧部分23、常閉靜簧部分22和動簧銜鐵部分21組成;所述磁路部分M由線圈架Ml、鐵芯M2、漆包線 M3、引出腳244和軛鐵245組成;所述動簧銜鐵部分21由動簧211、銜鐵212和動觸點213 組成;在外殼1的口部的內側壁處設有能夠與底座的四周側面相配合的貼合面,形成外殼1 對裝在底座3上的電磁部分2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進行定位,外殼1的口部通常為矩形, 這樣就有垂直于X軸的兩個貼合面17,垂直于Y軸的兩個貼合面11,而底座3的四周有兩個相對的側面31和兩個相對的側面32,外殼1的口部的貼合面11與底座3的側面31相配合,對電磁部分2在外殼1內部Y軸方向進行定位,外殼1的口部的貼合面17與底座3的側面32相配合,對電磁部分2在外殼1內部X軸方向進行定位。在外殼1內設有與電磁部分2相抵靠的凸部,該凸部從豎向壓貼在電磁部分2上, 形成外殼1對電磁部分2在豎向方向進行定位。其中,所述的凸部包括沿縱向設在外殼的殼腔的頂壁的第一凸筋13,該第一凸筋13設在對應于所述線圈架Ml的頭部的位置;所述線圈架Ml的頭部設有第一凸臺M15 ;外殼的第一凸筋13的底端與線圈架的第一凸臺M15的頂端相抵靠;所述的凸部還包括沿豎向設在外殼的殼腔的側壁的第二凸筋12,該第二凸筋12 設在對應于所述線圈架Ml的尾部的位置;第二凸筋12設有一臺階并使臺階面121朝下; 外殼的第二凸筋的臺階面121與線圈架Ml的尾部的頂端Mll相抵靠;所述的第二凸筋12為兩個,兩個第二凸筋12分別對稱設在以橫向中心線為對稱軸的外殼1的殼腔的兩側壁處;所述的第二凸筋12的臺階下方還設有垂直于縱向的第一限位面122,該第二凸筋的第一限位面122與線圈架的尾部的側面M12相配合,以防止電磁部分2在外殼1內沿著縱向方向傾斜;所述的第二凸筋12的第一限位面的末端還設有便于讓電磁部分裝入外殼的斜面 123。這樣,外殼1對線圈架241共有三處定位,三處定位分布在外殼1對稱中心的周邊,在+Z軸方向對電磁部分2形成穩定精確的定位結構。外殼1的第二凸筋12的第一限位面122對線圈架尾部側面M12進行限位,防止電磁部分2頭部在外殼1內側沿Y軸方向傾斜。外殼內側第二凸筋12有斜面123,以保證電磁部分2順利裝入外殼1。在外殼的口部的內側壁處還設有臺階18,該臺階18從豎向壓貼在底座3上,形成外殼1對裝在底座3上的電磁部分在豎向方向進行定位。電磁部分2在外殼1內部三個軸向精確定位后。要實現對動簧銜鐵部分21的限位。在外殼1的內壁設有與動簧銜鐵部分21具有預置距離的凸部,該凸部對動簧銜鐵部分21沿豎向和橫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在線圈架241的頭部設有與動簧銜鐵部分具有預置距離的第一凸臺2415,該第一凸臺M15對動簧銜鐵部分21沿縱向和橫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其中,所述的凸部包括設在外殼1的殼腔的頂壁中間的凸塊14,該凸塊14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21的動簧211的中間的位置;外殼的凸塊14的底端與動簧銜鐵部分的動簧211的中間部分2111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21沿豎向方向向上(即+Z軸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所述的凸部還包括設在外殼1的殼腔的頂壁的第三凸筋15,該第三凸筋15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212的尾部的位置;外殼的第三凸筋15的底端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尾部2123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沿豎向方向向上(即+Z軸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第三凸筋15設為二個;所述的凸部還包括沿豎向設在外殼的殼腔的側壁的第四凸筋16,該第四凸筋16 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212的尾部的位置;外殼的第四凸筋16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尾部2123的側面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21在橫向方向(即+X軸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所述線圈架的頭部的第一凸臺M15的側邊設有垂直于橫向的第二限位面2413, 該第二限位面M13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212的頭部的位置;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設有臺肩2121 ;線圈架的第二限位面M13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的臺肩2121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21在橫向方向(即-X軸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所述線圈架的頭部的第一凸臺設有第三限位面M14,該第三限位面M14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212的頭部的位置;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設有斜側面2122 ;線圈架的第三限位面M14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的斜側面2122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在縱向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以上各個方向的限位,將動簧銜鐵部件21移動距離限制在動簧211的彈性變形范圍內,待沖擊振動消失后,動簧211恢復到初始狀態,繼電器反力未發生變化,繼電器功能正常。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實施例,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包括外殼、電磁部分和底座;所述電磁部分包括磁路部分和動簧銜鐵部分;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線圈架;所述動簧銜鐵部分包括動簧和銜鐵;其特征在于在外殼的口部的內側壁處設有能夠與底座的四周側面相配合的貼合面,形成外殼對裝在底座上的電磁部分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進行定位;在外殼內設有與電磁部分相抵靠的凸部,該凸部從豎向壓貼在電磁部分上,形成外殼對電磁部分在豎向方向進行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包括沿縱向設在外殼的殼腔的頂壁的第一凸筋,該第一凸筋設在對應于所述線圈架的頭部的位置;所述線圈架的頭部設有第一凸臺;外殼的第一凸筋的底端與線圈架的第一凸臺的頂端相抵罪。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還包括沿豎向設在外殼的殼腔的側壁的第二凸筋,該第二凸筋設在對應于所述線圈架的尾部的位置;第二凸筋設有一臺階并使臺階面朝下;外殼的第二凸筋的臺階面與線圈架的尾部的頂端相抵靠。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凸筋為兩個, 兩個第二凸筋分別對稱設在以橫向中心線為對稱軸的外殼的殼腔的兩側壁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凸筋的臺階下方還設有垂直于縱向的第一限位面,該第二凸筋的第一限位面與線圈架的尾部的側面相配合,以防止電磁部分在外殼內沿著縱向方向傾斜。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凸筋的第一限位面的末端還設有便于讓電磁部分裝入外殼的斜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在外殼的口部的內側壁處還設有臺階,該臺階從豎向壓貼在底座上,形成外殼對裝在底座上的電磁部分在豎向方向進行定位。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在外殼的口部的內側壁處還設有臺階,該臺階從豎向壓貼在底座上,形成外殼對裝在底座上的電磁部分在豎向方向進行定位。
9.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包括外殼、電磁部分和底座;所述電磁部分包括磁路部分和動簧銜鐵部分;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線圈架;所述動簧銜鐵部分包括動簧和銜鐵;其特征在于在外殼的內壁設有與動簧銜鐵部分具有預置距離的凸部,該凸部對動簧銜鐵部分沿豎向和橫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在線圈架的頭部設有與動簧銜鐵部分具有預置距離的第一凸臺,該第一凸臺對動簧銜鐵部分沿縱向和橫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包括設在外殼的殼腔的頂壁中間的凸塊,該凸塊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動簧的中間的位置; 外殼的凸塊的底端與動簧銜鐵部分的動簧的中間部分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沿豎向方向向上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還包括設在外殼的殼腔的頂壁的第三凸筋,該第三凸筋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尾部的位置;外殼的第三凸筋的底端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尾部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沿豎向方向向上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還包括沿豎向設在外殼的殼腔的側壁的第四凸筋,該第四凸筋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尾部的位置;外殼的第四凸筋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尾部的側面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在橫向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
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架的頭部的第一凸臺的側邊設有垂直于橫向的第二限位面,該第二限位面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的位置;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設有臺肩;線圈架的第二限位面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的臺肩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在橫向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
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架的頭部的第一凸臺設有第三限位面,該第三限位面設在對應于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的位置;所述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設有斜側面;線圈架的第三限位面與動簧銜鐵部分的銜鐵的頭部的斜側面相配合,對動簧銜鐵部分在縱向方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跌落的電磁繼電器,包括外殼、電磁部分和底座;電磁部分與底座相固定;外殼的底部與底座相連接并將處于底座上的電磁部分包容在殼腔內;所述電磁部分包括磁路部分和動簧銜鐵部分組成;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線圈架;所述動簧銜鐵部分包括動簧和銜鐵;在外殼內設有與電磁部分相抵靠的凸部,該凸部從豎向壓貼在電磁部分上,形成外殼對電磁部分在豎向方向進行定位。在外殼的內壁還設有與動簧銜鐵部分具有預置距離的凸部,該凸部對動簧銜鐵部分沿豎向和橫向的移動距離進行限位。采用該結構后,能夠對電磁部分在外殼內部進行精確定位,以及對動簧銜鐵部件進行精確的限位,使電磁繼電器的電磁部分能形成良好定位,并具有高抗跌落性能。
文檔編號H01H50/04GK102426989SQ20111036361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明者張仁義, 杜存記, 鄭英富, 陳紅波, 黃彩蘭 申請人:廈門宏發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