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芯集束電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輪轂電機(^ 0 —夕)的供電用配線等的三芯集束電纜(三芯一括夕一 O)。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發明了很多帶冷卻功能 的電纜(導電通路)(專利文獻1、2)。其中,近年來盛行開發涉及輪轂電機(收容于車輪的輪中的電機)的供電用配線的技術。因此,本發明人等考慮試圖向連接于輪轂電機的供電用的三根電纜附加冷卻功倉泛。這是因為,通過向連接于輪轂電機的供電用的三根電纜附加冷卻功能,不僅冷卻各電纜產生的熱,還可冷卻輪轂電機以及冷卻輪轂電機產生并傳到各電纜的熱,并可將輪轂電機產生的熱有效地放熱,好處很大。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特開2000-133058號公報專利文獻2 :特開2001-20283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但是,將專利文獻I或專利文獻2應用于連接于輪轂電機的供電用的三根電纜時,存在以下問題。專利文獻I中,沿著電纜的外周以螺旋狀設置流通致冷劑的管而形成去路用通路10,但使用三根設置了如去路用通路10這樣的管的電纜時,作為整體成為大型,作為要求緊湊度的車輛用途不適合。另外,如去路用通路10這樣的管還有可能掛住車輛的其他構件,還有布線(配索)非常困難的問題。另外,也考慮在捆起的三根電纜的外周設置如去路用通路10這樣的管,但即使這樣的場合,也不能避免作為整體成為大型,布線性惡化這樣的問題。專利文獻2中,為用隔熱管覆蓋電纜整體,在該隔熱管的內部流通致冷劑的結構,因此與上述專利文獻I同樣,有作為整體成為大型的問題。本發明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芯集束電纜,即使附加冷卻功能,其整體也緊湊,且布線性優異。解決課題的方法本發明是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而發明的,為一種三芯集束電纜,其具有從截面觀察配置為三角狀的三根電纜,和在上述三根電纜所夾持的電纜中心部,沿著上述三根電纜的長度方向而形成,流通冷卻上述各電纜的致冷劑的第I致冷劑的通路;上述第I致冷劑通路的截面形狀形成為沿著上述各電纜的一部分的形狀。上述三根電纜可具有包含絞合了多根裸線的絞線的導體。在上述各電纜的中心部,可進一步具有沿著上述各電纜的長度方向而形成,流通致冷劑的第2致冷劑通路。可構成為將上述第I致冷劑通路和上述第2致冷劑通路在端部連接,使在上述第I致冷劑通路和上述第2致冷劑通路中流通共同的致冷劑,使上述共同的致冷劑往復運行。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三芯集束電纜,即使附加冷卻功能,其整體也緊湊、且布線性優異。
[圖I]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三芯集束電纜的橫截面圖。[圖2]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三芯集束電纜的橫截面圖。符號說明I :三芯集束電纜,2 :電纜,3 :第I致冷劑通路,4 :導體,5 :絕緣體,6 :第2致冷劑通路,7 :電纜保持構件,8 :外殼。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I是本實施方式的三芯集束電纜的橫截面圖。如圖I所示,三芯集束電纜I具有從截面觀察配置為三角狀的三根電纜2,和流通冷卻三根電纜2的各電纜2的致冷劑的第I致冷劑通路3。三根電纜2,例如為向內藏于車輪的輪內的輪轂電機進行供電的供電用電纜(供電用配線)。本實施方式中,配置三根電纜2,使得從截面觀察連接各電纜2的中心(從截面觀察的中心)彼此的線形成大致正三角形。各電纜2具有導體4和覆蓋導體4的外周的絕緣體5。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導體4使用絞合多根裸線4a而成的絞線。另外,在各電纜2的中心部(從截面觀察的中心部),沿著電纜2的長度方向,形成流通致冷劑的第2致冷劑通路6。第2致冷劑通路6由管(例如橡膠管)6a的中空部構成。導體4是將該裸線4a以螺旋狀纏繞于管6a的外周來配置。另外,作為管6a,也可使用
鋁管等的金屬管。在三根電纜2夾持的電纜中心部(從截面觀察的三芯集束電纜I的中心部),沿著三根電纜2的長度方向,形成流通致冷劑的第I致冷劑通路3。本實施方式中,在三根電纜2之間,設置用于保持三根電纜2的位置關系的電纜保持構件7,在該電纜保持構件7的從截面觀察的中心部,沿著長度方向形成中空部,由此形成第I致冷劑通路3。作為致冷劑,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冷卻水。作為電纜保持構件7,期望使用由熱傳導性高而且具有可撓性的材料構成的構件,可考慮耐熱性、對于致冷劑中使用的材料的化學穩定性等而適當決定。本實施方式中,作為電纜保持構件7使用橡膠系的材料。對于第I致冷劑通路3而言,其截面形狀形成為沿著各電纜2的一部分(周長方向的一部分)的形狀。本實施方式中,第I致冷劑通路3具有沿著各電纜2的電纜中心部側的一部分(圖示上側的電纜2中的下側,圖示左下側的電纜2中的右上側,圖示右下側的電纜2中的左上側)的三個圓弧部3a,通過鄰接的圓弧部3a的端部彼此相互連接,構成第I致冷劑通路3。第I致冷劑通路3從截面觀察,形成以三芯集束電纜I的電纜中心作為對稱點的120°旋轉對稱的形狀。通過使第I致冷劑通路3成為沿著各電纜2的一部分的形狀,在第I致冷劑通路3流通致冷劑時,致冷劑和各電纜2對向的面積(即致冷劑與電纜2之間進行熱交換的面積)增加,可提高冷卻效率。另外,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各電纜2的導體4使用由絞線構成的材料,因此即使為冷卻電纜2的周長方向的一部分的結構,如果對該周長方向的一部分沿長度方向進行冷卻,則也可以均衡地冷卻電纜2的導體4。另外,三芯集束電纜I中,雖然沒有示出,但構成為將第I致冷劑通路3和第2致 冷劑通路6在端部(三芯集束電纜I的端部)進行連接,使在第I致冷劑通路3和第2致冷劑通路6流通中共同的致冷劑,使共同的致冷劑往復運行。在這里,將第2致冷劑通路6作為去路,將第I致冷劑通路3作為回路使用,也可以將第I致冷劑通路3作為去路,將第2致冷劑通路6作為回路使用。另外,三芯集束電纜I中,以覆蓋各電纜2及電纜保持構件7的形式設置外殼(套)8,從而保護各電纜2及電纜保持構件7。說明本實施方式的作用。本實施方式的三芯集束電纜I中,在三根電纜2夾持的電纜中心部,沿著三根電纜2的長度方向,形成流通冷卻各電纜2的致冷劑的第I致冷劑通路3,將第I致冷劑通路3的截面形狀形成為沿著各電纜2的一部分的形狀。在三芯集束電纜I中,從截面觀察將三根電纜2配置為三角狀時,利用在電纜中心部形成的死角(dead space),在形成該死角的位置形成第I致冷劑通路3,因此與專利文獻1、2那樣在電纜的外周部另外形成致冷劑通路的情況相比是非常緊湊的。另外,在三芯集束電纜I中,并不像專利文獻I那樣流通致冷劑的管突出于外部,布線性優異。S卩,根據本發明,可實現一種三芯集束電纜1,即使附加冷卻功能,其整體也緊湊,且布線性優異。另外,在三芯集束電纜I中,使第I致冷劑通路3成為沿著各電纜2的一部分的形狀,因此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上述的死角,增加在流通于第I致冷劑通路3的致冷劑與電纜2之間進行熱交換的面積,可提高冷卻效率。進而,在三芯集束電纜I中,作為各電纜2的導體4可使用由絞線構成的材料,因此從整體上看,可以均衡地冷卻電纜2的導體4。另外,在三芯集束電纜I中,在各電纜2的中心部,沿著各電纜2的長度方向形成第2致冷劑通路6,因此可進一步提高對各電纜2的冷卻效果。進而,通過形成第2致冷劑通路6,可將第I致冷劑通路3和第2致冷劑通路6在端部連接,使致冷劑往復運行。其結果,不僅是去路,也可利用回路來進行電纜2的冷卻,可進一步抑制電纜2的溫度上升。另夕卜,可將使致冷劑循環的裝置(致冷劑的箱、冷卻致冷劑的冷卻裝置、循環泵等)集中配置于三芯集束電纜I的一方的端部,可簡化系統。接著,說明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
對于圖2的三芯集束電纜21而言,是在圖I的三芯集束電纜I中,將電纜保持構件7和外殼8進行一體形成,而且變更第I致冷劑通路3的形狀而成。在這里,將電纜保持構件7和外殼8進行一體形成的構件,概括稱為電纜保持構件22。電纜保持構件22例如通過擠出成型來一并形成。另外,形成第I致冷劑通路3的中空部可在擠出成型時同時形成。三芯集束電纜21中,與圖I的三芯集束電纜I相比,較長地形成第I致冷劑通路3的圓弧部3a的長度,不僅是電纜中心部,擴大第I致冷劑通路3直至鄰接的電纜2之間。通過擴大第I致冷劑通路3,鄰接的圓弧部3a的端部相互分離,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鄰接 的圓弧部3a的端部相互通過直線部3b進行連接,形成第I致冷劑通路3。直線部3b是與三芯集束電纜21的外壁大致平行地形成。另外,在三芯集束電纜21中,由于擴大第I致冷劑通路3 —直到鄰接的電纜2之間,且電纜保持構件7的外壁變薄,因此由于來自外部的負荷,電纜保持構件7容易變形,第I致冷劑通路3容易壓壞。作為其對策,可形成為在第I致冷劑通路3內,設置用于保持電纜保持構件7的形狀并抑制第I致冷劑通路3壓壞的肋骨狀的形狀保持構件。在三芯集束電纜21中,與圖I的三芯集束電纜I相比,在流通于第I致冷劑通路3的致冷劑與電纜2之間進行熱交換的面積進一步增加,因此可進一步提高冷卻效率。進而,第I致冷劑通路3的靠近三芯集束電纜21的外周的部分的通路變寬,在靠近電纜21的外周的部分致冷劑容易流動,因此可進一步提高冷卻效率。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的范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電纜保持構件7中形成的中空部作為第I致冷劑通路3,但不限于此,例如,可用三根電纜2夾入(挾 込tr )橡膠管等的管進行變形,將該變形的管的中空部作為第I致冷劑通路3。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各電纜中形成第2致冷劑通路6,但第2致冷劑通路6不是必須的,可省略。此時,可在第I致冷劑通路3中形成間隔等,將第I致冷劑通路3分割為二,將分割的一方的第I致冷劑通路3作為去路,另一方作為回路,使致冷劑往復運行。另外,使用二根三芯集束電纜時,即使不分割第I致冷劑通路3,也可將一方的三芯集束電纜的第I致冷劑通路3作為去路,將另一方的三芯集束電纜的第I致冷劑通路3作為回路使用。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從截面觀察,配置三根電纜2使得連接各電纜2的中心(從截面觀察的中心)彼此的線形成大致正三角形,但并不限定于此,從截面觀察三根電纜2配置為三角狀即可。進而,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第I致冷劑通路3形成為以電纜中心作為對稱點的120°旋轉對稱的形狀,但第I致冷劑通路3即使不為嚴密對稱形狀也可。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將三芯集束電纜I作為向輪轂電機進行供電的供電用配線而使用的情況,但本發明的用途并不限定于此。
權利要求
1.一種三芯集束電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從截面觀察配置為三角狀的三根電纜,和 在所述三根電纜夾持的電纜中心部,沿著所述三根電纜的長度方向而形成,流通冷卻所述各電纜的致冷劑的第I致冷劑通路; 所述第I致冷劑通路的截面形狀形成為沿著所述各電纜的一部分的形狀。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芯集束電纜,其中,所述三根電纜具有包含絞合了多根裸線而成的絞線的導體。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三芯集束電纜,其進一步具有在所述各電纜的中心部,沿著所述各電纜的長度方向而形成,流通致冷劑的第2致冷劑通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芯集束電纜,其構成為將所述第I致冷劑通路和所述第2致冷劑通路在端部連接,使在所述第I致冷劑通路和所述第2致冷劑通路中流通共同的致冷劑,使所述共同的致冷劑往復運行。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三芯集束電纜,即使附加冷卻功能,其整體也緊湊,且布線性優異。本發明的解決方法為如下的三芯集束電纜,其具有從截面觀察配置為三角狀的三根電纜(2),和在三根電纜(2)所夾持的電纜中心部,沿著三根電纜(2)的長度方向而形成,流通冷卻各電纜(2)的致冷劑的第1致冷劑通路(3);第1致冷劑通路(3)的截面形狀形成為沿著各電纜(2)的一部分的形狀。
文檔編號H01B9/00GK102629506SQ20121000833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4日
發明者岡史人, 江島弘高 申請人:日立電線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