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線纜連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特別是涉及一種多接觸點的線纜連接器端子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連接器被廣泛運用于各種電子裝置,電子組件之間的連接上,其隨著時代的不斷演進,而衍生出多種形態,以及不同的應用范圍。以計算機,電視來說,其內部包括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效能的電子組件,例如PCB主板及各種控制PCB,散熱器,電源等,一般是利用線纜連接器與PCB主板進行連接,實現電子訊號之傳遞。
如圖1-6所示,線纜連接器A與板端連接器B —般成對匹配使用,板端連接器一般包括塑膠本體4、金屬導體端子5,通過金屬導體端子焊腳51與PCB焊接形成導通連接;線纜連接器A —般包括塑料本體I、金屬導體端子2和線材3,金屬導體端子2與線材3結合后,固定于塑料本體I內形成線纜連接器整體。線纜連接器A插入板端連接器B后線纜連接器A金屬導體端子2與板端連接器B金屬導體端子5接觸,這樣線纜連接器A所連接的電子組件或設備可以與PCB主板形成連接,實現電子訊號之傳遞。金屬導體端子2 —般設有彈性接觸臂21,連接時夾持住板端連接器B金屬導體端子5,保證連接之可靠性。因彈性接觸臂21為彈性結構,生產過程中此彈性接觸臂21易產生變形,如線纜連接器A金屬導體端子2電鍍制程中的碰撞,生產過程中周轉時的碰撞,變形很難避免。另外當連接器多次重復插拔后,彈性接觸臂21與會有一定變形,當彈性接觸臂21變形后,會導致線纜連接器A金屬導體端子2夾持力不夠,這樣就會與板端連接器B金屬導體端子5不導通,或導通電阻較大,使連接功能喪失。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線纜連接器端子變形不導通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接觸點線纜連接器端子,增加了接觸點數量,前后同時夾持,使連接器接觸更可靠。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包括導體端子和線材,所述線材端部伸入到導體端子內與導體端子相連接,所述導體端子的底部向上延伸設置有插入孔,其特征在于在導體端子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與插入孔貫通,所述導體端子兩側設置有至少兩對能夠伸入開口內的彈性接觸臂。前述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端子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對能夠伸入開口內的彈性接觸臂。前述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在導體端子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方形開□。
前述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端子兩側方形開口的底部向上延伸出一對第一彈性接觸臂,所述導體端子兩側方形開口的頂部向下延伸出一對第二彈性接觸臂。前述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接觸臂與第二彈性接觸臂之間留有空隙。前述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端子為金屬導體端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端子兩端對稱設置有多對彈性接觸臂,當線纜連接器插入板端連接器時,線纜連接器金屬導體端子提供多點夾持板端連接器金屬導體端子,此種多點夾持方式,可使插入時更平穩,夾持更可靠,可以提升連接器重復插拔操作的壽命。另外多個接觸點夾持可防止因單一觸點變形而使連接器喪失功能,延長了整個連接器的使用壽命。
圖I是現有技術線纜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板端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現有技術線纜連接器端子一側面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現有技術線纜連接器端子另一側面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現有技術線纜連接器插入板端連接器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現有技術線纜連接器端子與板端連接器端子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端子一側面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端子另一側面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線纜連接器插入板端連接器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端子與板端連接器端子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7-10所示,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包括金屬導體端子2和線材3,線材3端部伸入到金屬導體端子2內與金屬導體端子2相連接,金屬導體端子2的底部向上延伸設置有插入孔,在金屬導體端子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方形開口 23,方形開口 23與插入孔貫通,金屬導體端子2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對能夠伸入開口內的彈性接觸臂。金屬導體端子2兩側方形開口 23的底部向上延伸出一對第一彈性接觸臂21,金屬導體端子2兩側方形開口 23頂部向下延伸出一對第二彈性接觸臂22。第一彈性接觸臂21與第二彈性接觸臂22之間留有空隙。當線纜連接器A插入板端連接器B時,線纜連接器A金屬導體端子2提供第一彈性接觸臂21和第二彈性接觸臂22這兩對彈性接觸臂夾持板端連接器B的金屬導體端子5,這樣可使金屬導體端子5插入時更平穩,夾持也更加可靠,并可以提升連接器重復插拔操作的壽命。另外利用第一彈性接觸臂21和第二彈性接觸臂22同時夾持板端連接器B的金屬導體端子5,可防止因單一觸點變形而使連接器功能喪失,延長了整個連接器的使用壽命。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 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包括導體端子和線材,所述線材端部伸入到導體端子內與導體端子相連接,所述導體端子的底部向上延伸設置有插入孔,其特征在于在導體端子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與插入孔貫通,所述導體端子兩側設置有至少兩對能夠伸入開口內的彈性接觸臂。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端子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對能夠伸入開口內的彈性接觸臂。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在導體端子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方形開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端子兩側方形開口的底部向上延伸出一對第一彈性接觸臂,所述導體端子兩側方形開口的頂部向下延伸出一對第二彈性接觸臂。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接觸臂與第二彈性接觸臂之間留有空隙。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體端子為金屬導體端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線纜連接器端子,包括導體端子和線材,所述線材端部伸入到導體端子內與導體端子相連接,所述導體端子的底部向上延伸設置有插入孔,其特征在于在導體端子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與插入孔貫通,所述導體端子兩側設置有至少兩對能夠伸入開口內的彈性接觸臂。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線纜連接器端子接觸部位變形,從而產生導通不良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多接觸點線纜連接器端子,增加了接觸點數量,前后同時夾持,夾持更可靠,可以提升連接器重復插拔操作的壽命,也可防止因單一觸點變形而使連接器喪失功能。
文檔編號H01R11/22GK102709721SQ20121000842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3日
發明者吳俊偉 申請人:加煒電子(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