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中壓開關設備的輔助觸頭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中壓(MV)開關設備例如斷路器、接觸器、隔離開關等的輔助觸頭裝置。就本申請的目的而已,術語“中壓”指在I到50kV范圍工作的設備。
背景技術:
輔助觸頭裝置在中壓配電盤中的使用眾所周知。在中壓配電盤中,輔助觸頭裝置通??刹僮鞯剡B接到主開關設備。特別地,輔助觸頭裝置與主開關設備的致動構件連接,并且由所述致動構件驅動,以在對應于主開關設備的不同開關狀態的不同的轉換狀態之間切換。通常,輔助觸頭裝置包括多對固定觸頭和多個可動觸頭??蓜佑|頭布置在驅動軸上,所述驅動軸與主開關設備的致動構件連接。根據主開關設備的開關狀態,致動構件將平移移動傳遞給驅動軸,并且可動觸頭移動到與相應的固定觸頭連接或分開的位置??蓜佑|頭與相應的固`定觸頭的連接/分開決定了經過固定觸頭的信號電流的通過/中斷。信號電流由信號裝置接收或監控,所述信號裝置因而能夠以信號告知主開關設備向著某開關狀態的轉變。當前可得的輔助觸頭裝置具有ー些缺陷。現場經驗普遍表明,在輔助觸頭裝置的電觸頭處通常出現抖動現象,特別是當驅動軸經受意外振動或其他機械應カ時。該問題可能導致發出主開關設備的開關狀態的錯誤信號,結果可能使中壓配電盤發生故障。傳統的輔助觸頭裝置的另ー個缺陷在于,其通常具有相當低的斷開容量。實踐表明,電觸頭之間的放電可能甚至在可動觸頭相對于相應的固定觸頭處于分開位置時發生。該麻煩可能導致發出主開關設備的開關狀態的錯誤信號,或判斷出現電路故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種用于中壓開關設備的輔助觸頭裝置,其能夠克服上面提到的問題。更具體地,本發明的ー個目的是提供ー種輔助觸頭裝置,其能夠獲得所述輔助觸頭裝置可操作地與其相連的主開關設備的開關狀態的可靠信號。本發明的再ー個目的是提供ー種輔助觸頭裝置,其具有相對于當前可得的輔助觸頭裝置提高的斷開容量(interruption capacity)。本發明的另ー個目的是提供ー種輔助觸頭裝置,其可以エ業化成本并且以具有競爭力的成本容易地制造。本發明因而提供根據下面的權利要求1和相關的從屬權利要求所述的用于中壓開關設備的輔助觸頭裝置。在一般的定義中,根據本發明的輔助觸頭裝置包括固定觸頭子組件,其包括至少ー對固定觸頭;可動觸頭子組件,其包括至少ー個能與所述固定觸頭旋轉連接的可動觸頭;操作軸,其包括可操作地與線性致動器連接的第一軸部分和可操作地與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連接的第二軸部分。根據本發明,所述軸的第一和第二軸部分彼此連接,并且兩者一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線性移動,所述第二軸部分相對于所述第一軸部分在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自
由旋轉。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觸頭子組件包括底座,所述第二軸部分與所述底座連接,以實現所述第二軸部分在所述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的旋轉。優選地,所述第二軸部分與所述固定觸頭子組件的底座通過螺紋連接裝置連接。優選地,所述第一軸部分包括第一端,第一端與所述第二軸部分的第三端通過構造成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和第二軸部分沿線性移動方向相對移動的連接裝置可操作地連接。
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包括與所述第二軸部分操作性地連接的絕緣支座和與所述絕緣支座剛性連接的導電觸頭片。優選地,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包括一對導電觸頭片,其與所述絕緣支座剛性連接。優選地,所述第二軸部分與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可操作地連接,以使旋轉運動僅在這些元件之間傳遞。特別地,所述第二軸部分包括插入在所述絕緣支座的腔中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在所述腔中閑置地移動和線性移動,并且成形為使所述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的所述旋轉運動在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絕緣支座之間傳遞。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觸頭子組件包括多對固定觸頭,并且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包括多個相應的可動觸頭,每個可動觸頭都可與相應對的固定觸頭旋轉連接。優選地,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包括多個絕緣支座和相應的導電觸頭片,其彼此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軸部分的線性移動方向疊置。優選地,一對導電觸頭片與所述絕緣支座中的ー個或多個剛性連接,每ー對導電觸頭片形成可與相應對的固定觸頭旋轉連接的可動觸頭。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從根據本發明的輔助觸頭裝置的優選但不唯一的實施例的描述中顯現,本發明的非限制性示例在附圖中提供,其中圖1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的輔助觸頭裝置的示意性分解視圖;圖2顯示了圖1中所示的輔助觸頭裝置的一些示意性視圖;圖3顯示了圖1中所示的輔助觸頭裝置中的子組件的示意性分解視圖;圖4顯示了圖3中所示的子組件的又一個示意性分解視圖;圖5顯示了圖1中所示的輔助觸頭裝置的部件的一些視圖6顯示了圖1中所示的輔助觸頭裝置的部件的一些視圖;圖7顯示了圖1中所示的輔助觸頭裝置的部件的一些視圖;圖8顯示了圖7中所示部件的另外ー些視圖;圖9顯示了圖1中所示的輔助觸頭裝置的部件的視圖;圖10顯示了圖1中所示的輔助觸頭裝置的部件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引用的附圖,本發明涉及用于中壓開關設備的輔助觸頭裝置I。當安裝在中壓配電盤中時,輔助觸頭裝置I與主開關設備的線性致動器(未示出)可操作地相連,即與能夠沿線性移動方向100 (圖1)傳遞平移移動的致動器相連。輔助觸頭裝置I包括固定觸頭子組件2和可動觸頭子組件3。 優選地,固定觸頭子組件2包括底座23和與所述底座相連的蓋24,從而限定用于容納可動觸頭子組件3的內部空間10。固定觸頭子組件2包括至少ー對固定觸頭21,其優選具有位于內部空間10內的第一部分211和位于所述內部空間外的第二部分212。第一和第二部分211和212可方便地具有L形輪廓,如圖9中所示,以減小固定觸頭子組件2的總尺寸。但是,電觸頭21可以根據需要有不同形狀。優選地,固定觸頭21與信號裝置(未示出)可操作地連接,所述信號裝置有利地能夠接收或監測可能流動通過所述固定觸頭的信號電流(signaling current)??蓜佑|頭子組件3至少包括可動觸頭31A,31B,其可與固定觸頭21旋轉連接。在優選實施例中,固定觸頭子組件2包括多對固定觸頭21,可動觸頭子組件3包括可與所述固定觸頭旋轉連接的多個相應的可動觸頭31A,31B。輔助觸頭裝置I還包括操作軸4,其與所提到的線性致動器(未示出)以及可動觸頭子組件2可操作地連接。軸4包括第一軸部分41,第一軸部分與線性致動器可操作地連接;和第二軸部分42,其與可動觸頭子組件2可操作地連接。根據本發明,第一和第二軸部分41,42彼此連接,并且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ー起線性移動。如從圖4可見的,第一和第二軸部分41,42可有利地沿不同的縱向軸線410和420延伸,所述縱向軸線410和420與線性移動方向100平行。由于提供了容納可動觸頭子組件3所需的內部空間10,因此該技術方案允許減小固定觸頭子組件2的總尺寸。但是,作為替代,軸部分41,42可沿相同的軸線對準。優選地,第一軸部41包括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該第一端411有利地與軸部分42的第三端412可操作地連接。優選地,第一端411成形為限定保持表面413,所述保持表面413與軸部分42的第三端421的連接表面424匹配。軸部分41,42的端部411和421之間的連接裝置413,424有利地構造成用于防止軸部分41,42沿線性移動方向100的相對運動(或斷開)。該連接裝置413,424因而確保軸部分41,42沿線性移動方向100 —起剛性地移動。第一軸部分41的第二端412與線性致動器可操作地連接。如附圖中所示,第二端412可包括叉狀頭部,所述叉狀頭部構造成用于與線性致動器的運動傳遞構件連接。但是,第二端412可根據需要包括不同形狀的頭部,例如多邊形頭部或圓形頭部。第二軸部分42優選地包括上面提到的第三端421,第三端有利地成形為限定連接表面424,所述連接表面424與第一軸部分41的第一端·411的連接表面413匹配。第二軸部分42還包括第四端422,第四端與可動觸頭子組件3可操作地連接。根據本發明,第二軸部分42相對于第一軸部分41在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自由旋轉。在優選實施例中,第二軸部分42與固定觸頭子組件2的底座23可操作地連接,使得當第一和第二軸部分41,42 —起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線性移動時,使得第二軸部分42在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旋轉。優選地,軸部分42與底座23通過螺紋連接裝置424,231連接。有利地,軸部分42包括凹槽423,凹槽具有沿軸線420延伸的螺旋形輪廓。凹槽423——其顯然形成一母螺紋——有利地與從底座23突出并且形成相應的公螺紋的齒231連接。上面示出的螺紋連接裝置可以不同的方式設計,例如使母螺紋形成在底座23處,使公螺紋形成在第二軸部分42處。軸部分42和底座23之間的所述螺紋連接裝置使第二軸部分42在軸部分41,42線性移動時進行旋轉運動。軸部41,42的端部411,421之間的所述連接裝置不妨礙軸部分42的自由旋轉,這些連接裝置構造成僅維持軸部分41,42沿線性移動方向100的連接。以該方式,當軸部分41,42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一起(平行于線性移動方向100)線性移動時,第二軸部分42圍繞其軸線420在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自由旋轉。因此,當第一軸部分41僅進行平移移動時,第二軸部分42進行旋轉一平移移動。優選地,可動觸頭子組件3包括至少ー個絕緣支座31,和與所述絕緣支座剛性連接的至少ー個導電觸頭片31A,31B。所述至少ー個觸頭片31A,31B形成可動觸頭組件3的可動觸頭,其能以旋轉方式與固定觸頭子組件3的相應對的固定觸頭21連接。優選地,絕緣支座31具有中心主體312,所述中心主體312具有第一表面3121和第二表面3124。優選地,第一表面3121設置有第一接合裝置3122,第一接合裝置與設置在第二表面3124上的第二接合裝置3123匹配。優選地,第一接合裝置3122為在第一表面3121上形成的突出部,而第二接合裝置3123為在第二表面3124上形成的并且與所述突出部3122匹配的座。絕緣支座31有利地包括腔311,所述腔優選貫穿所述絕緣支座的整個長度。優選地,絕緣支座31在第二軸部分42的第四端422處與第二軸部分42可操作地連接。第二軸部分42的端部422插入腔311中,并且有利地能夠閑置地(idle)移動且沿所述腔線性移動。由于端部422沿腔311的閑置地移動,因此即使第二軸部分42如上面所述進行旋轉一平移運動,仍可在第二軸部分42和絕緣支座31 (并且更一般地,可動觸頭子組件3)之間不傳遞平移移動。但是,第二軸部分42與絕緣支座31連接,以使旋轉運動可在第二軸部分42和絕緣支座31 (更一般地,可動觸頭子組件3)之間傳遞。實際上,第二軸部分42的端部422成形為使得所述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的旋轉運動在第二軸部分42和絕緣支座31之間傳遞。優選地,端部422包括成形頭部422A,其與腔311的相應內表面311A匹配,使得旋轉運動可在第二軸部分42和絕緣支座31之間傳遞。優選地,如附圖中所示,成形的頭部422A和連接表面311A具有彼此匹配的方形輪廓。但是,可適當地選擇其他匹配輪廓來確保第二軸部分42和絕緣支座31之間的旋轉運動的有效傳遞。根據優選實施例,如所引用的附圖中所示,可動觸頭子組件3包括多個絕緣支座31和相應的導電觸頭片31A,31B,這些絕緣支座和導電觸頭片沿平行于線性移動方向100的軸線彼此疊置。優選地,絕緣支座31和相應的觸頭片31A,31B沿第二軸部分42的相同的軸線420疊置。絕緣支座31的疊置可有利地通過將每一個絕緣支座的第一表面3121和從第二軸部分42沿著向遠側方向看的下一絕緣支座的第二表面3124井置來實現。每ー個絕緣支座的第一接合裝置3122可因而與后面的一個絕緣支座的第二接合裝置3123連接。如上面所述,至少ー個觸頭片31A,31B與相應的絕緣支座31在該絕緣支座31的第一表面3121處剛性連接。優選地,可動觸頭子組件3包括一對導電觸頭片31A,31B,所述導電觸頭片在所述絕緣支座的第一表面3121處與ー個或多個絕緣支座31剛性連接。每ー對觸頭片31A,31B形成可動觸頭,其能旋轉地與相應對的固定觸頭21連接。每ー對觸頭片31A,31B可根據錯開預定角度(優選90° )的不同位置與相應的絕緣支座的第一表面3131連接。以該方式,可適當地布置與每ー個絕緣支座31連接的觸頭片31A,31B,從而當與之相連的支座31占據第三或第四位置吋,與固定觸頭組件2的相應對的固定觸頭21連接或斷開??蓜佑|頭組件3的可動觸頭31A,31B將為常閉式或常開式——這取決于在輔助觸頭裝置I處于正常操作狀態時(對應于主開關設備的正常開關狀態)這些可動觸頭與相應的固定觸頭21是連接還是斷開。從上面明顯的是,可動觸頭子組件3包括沿平行于線性移動方向100的軸線延伸的模塊結構300。在該模塊結構中,處在離第二軸部分42最近位置的絕緣支座31與第二軸部分42的第二端422可操作地連接。所有絕緣支座31沿軸線(例如軸線420)彼此疊置,并且能夠在所述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彼此傳遞旋轉。該模塊結構300的每ー對觸頭片31A,31B與相應的絕緣支座31 —起旋轉,所述每ー對觸頭片31A,31B與所述相應的絕緣支座31剛性連接。采用所述模塊結構可提供以エ業水準制造輔助觸頭裝置I的時間和成本減少的相關優點。根據優選實施例,可動觸頭31A,31B的每ー個觸頭片由扁平中心環315形成,兩個対稱的T形翼片316從所述中心環向外延伸,并且相對于所述中心環橫向延伸。當可動觸頭由多對觸頭片形成時,觸頭片31A,31B在其中心環315處沿公共接觸平面(未示出)彼此連接。有利地,觸頭片31A,31B彼此相反地(reciprocally)定位,以使姆ー個觸頭片的T形翼片316從所述公共接觸平面、在該平面的相反側偏離。當沿所述公共平面連接時,所述觸頭片31A,31B彼此相反地定位,以使觸頭片31A的每ー個T形翼片316相對于觸頭片31B的相應的T形翼片316設置在相反位置處——以所述公共接觸平面作為參考平面的話。每ー對相反的T形翼片316構造成與電觸頭21的L形部分211連接。如圖10中所示,T形翼片316的輪廓可因而適當布置,使得可建立相反的T形翼片316和相應的電觸頭21之間的穩定連接。優選地,輔助觸頭裝置I包括第一回復彈簧51,該第一回復彈簧與第二軸部分42和可動觸頭組件2可操作地連接,以抵制所述軸部分41和42從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的線性移動,或反過來。第一回復彈簧51有利地與第二軸部分42的端部422同軸地連接。如圖1中所示,第一回復彈簧51可相對于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3設置在外部。或者,所述第一回復彈簧51可設置在與第二軸部分42的端部422連接的絕緣支座31的腔311內部。優選地,所述輔助觸頭裝置I還包括第二回復彈簧52,第二回復彈簧與可動觸頭子組件3和固定觸頭子組件2可操作地連接,以抵制絕緣支座31從所述第三位置朝向所述第四位置的旋轉運動,或反過來。有利地,所述第二回復彈簧52為螺旋彈簧,其可操作地與離第二軸部分42最遠位置處的絕緣支座31的第一表面3121連接。 現在更詳細地描述輔助觸頭裝置I的操作。在正常工作狀態中——其可能對應于主開關設備的通常的第一開關狀態(例如“開”開關狀態),第一和第二軸部分41,42占據第一位置(沿線性移動方向100),并且軸部分42和可動觸頭組件3占據第三位置(與其圍繞軸線420的旋轉運動相關)。當主開關設備從第一開關狀態轉到第二開關狀態(例如“關”開關狀態)時,線性致動器沿線性移動方向100將線性移動傳遞到軸4。
由于第一軸部分41和第二軸部分42的端部411和421之間的連接裝置413,424,因此第一軸部分41和第二軸部分42 —起以線性移動的方式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第二軸部分42的端部422沿與其可操作地連接的絕緣支座31的腔311閑置地移動,從而沒有平移移動傳遞到可動觸頭子組件3。第一軸部分41,42的線性移動還使得第一回復彈簧51被壓縮,其存儲彈性能量。在軸部分41,42的線性移動過程中,第二軸部分42由于其與底座23的螺紋連接而圍繞軸線420從第三位置自由旋轉到第四位置。該朝向所述第四位置的自由旋轉傳遞到可動觸頭組件3的所有絕緣支座31,所述可動觸頭組件3因而也朝向所述第四位置旋轉。可動觸頭組件3的可動觸頭(優選每ー個可動觸頭由ー對觸頭片31A,3IB形成)也朝向所述第四位置旋轉——只要每ー對觸頭片31A,31B與相應的絕緣支座31剛性連接。在可動觸頭組件3的旋轉運動過程中,第二回復彈簧受到扭轉應カ和存儲彈性能量。當朝向第四位置的旋轉運動完成時,根據每ー對觸頭片31A,31B與相應的絕緣支座在絕緣支座的第一表面3121處連接的連接位置,可動觸頭組件3的可動觸頭處于連接或斷開位置。如果可動觸頭為常開式,則現在處于與相應的固定觸頭21的連接位置,并且信號電流在固定觸頭21之間傳送。與所述固定觸頭可操作地連接的信號裝置檢測所述信號電流的流動,并且可因而發出主開關設備朝向所提到的第二開關狀態轉變的信號。如果可動觸頭為常閉式,則其現在處于與相應的固定觸頭21斷開的位置,并且之前通過電觸頭21流動的信號電流停止流動。可操作地與所述固定觸頭連接的信號裝置檢測到所述信號電流的中斷,并且可因而發出主開關設備朝向所提到的第二開關狀態轉變的信號。當主開關設備回復到第一開關狀態時,如果線性致動器布置成以相反方式主動致動軸4,則將反向線性移動傳遞到軸4。在該情況下,軸部分41,42和可動觸頭組件3僅相對于上面提到的那些運動進行反向運動。軸部分41,42沿線性移動方向100回復到第一位置,并且軸部分42和可動觸頭組件3朝向第三位置旋轉?;貜蛷椈?1,52釋放其存儲的彈性能,并且促進軸41,42和可動觸頭組件3的移動。如果線性致動器布置用于簡單地釋放軸4,則僅由所述回復彈簧51,52提供用于反向移動所述軸部分41,42和可動觸頭組件3的能量。回復彈簧52釋放其彈性能量,并且推動可動觸頭組件3朝向第三位置旋轉。該旋轉運動傳遞到第二軸部分42,所述第二軸部分42也朝向第三位置自由旋轉。由于第二軸部分42與底座23的螺紋連接,因此軸部分42的旋轉推動軸部分41,42 一起朝向第一位置線性移動。該朝向第一位置的平移由第一回復彈簧51的作用促進,所述第一回復彈簧51在線性致動器釋放軸4時釋放其彈性能,并且朝向第一位置推動軸部分41,42。
在上面所述兩種情況下,當朝向第三位置的旋轉運動完成時,軸部分41,42到達第一位置,并且完成其沿線性移動方向100平移的反向平移。至于可動觸頭組件3的可動觸頭,其根據所述對觸頭片31A,31B與相應的絕緣支座31的連接位置而處于與相應對的固定觸頭21連接或斷開的位置。因而如果可動觸頭為常開式,則其現在處于斷開位置,并且信號裝置檢測到流動通過固定觸頭21的信號電流的中斷,可因而發出主開關設備向第一開關狀態回復的信號。如果可動觸頭為常閉式,則其現在處于連接位置,并且信號裝置檢測到信號電流流動通過固定觸頭21,因而可發出主開關設備向所提到的第一開關狀態回復的信號。本發明的輔助觸頭裝置I相對于類似的已知類型的裝置具有幾個優點。軸4和可動觸頭組件3之間的上述運動傳遞機構確保了在可動觸頭組件3的可動觸頭處于與相應對的固定觸頭21連接位置時的抖動現象的明顯減少?,F場測試還表明,所述的運動傳遞機構還提高了根據本發明的輔助觸頭裝置相對于已知的輔助觸頭裝置的斷開容量。實際上,可動觸頭子組件的旋轉運動允許增大在可動觸頭相對于相應的固定觸頭處于斷開位置時電觸頭之間的距離。如從引用的附圖可意識到的,輔助觸頭裝置1具有相對簡單的結構,其基本上是模塊化的,并且可容易地以具有競爭性的成本制造。輔助觸頭裝置1的特征在于使用中顯著的靈活性。這使得輔助觸頭裝置I非常容易地安裝在與斷路器、接觸器、隔離開關和類似的開關設備相關聯的中壓配電盤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中壓開關設備的輔助觸頭裝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觸頭子組件(2),其包括至少一對固定觸頭(21); 可動觸頭子組件(3),其包括至少一個能與所述固定觸頭旋轉連接的可動觸頭(31A,31B); 操作軸(4),其包括可操作地與線性致動器連接的第一軸部分(41),和可操作地與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連接的第二軸部分(42),所述第一和第二軸部分(41,42)彼此連接,并且兩者一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線性移動,所述第二軸部分(42)相對于所述第一軸部分(41)在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自由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觸頭子組件(2)包括底座(23),所述第二軸部分(42)與所述底座連接,以實現所述第二軸部分在所述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的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軸部分(42)與所述底座(23 )通過螺紋連接裝置(424,231)連接。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部分(41)包括第一端(411),所述第一端成形為限定與所述第二軸部分(42)的第三端(421)的連接表面(423)匹配的保持表面(413)。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3)包括絕緣支座(31)和與所述絕緣支座剛性連接的導電觸頭片(31A,31B),所述絕緣支座與所述第二軸部分(42 )操作性地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3)包括與所述絕緣支座(31)剛性連接的一對導電觸頭片(31A,3IB)。
7.根據權利要求5至6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軸部分(42)包括插入所述絕緣支座(31)的腔(311)內的第四端(422),所述第四端在所述腔中閑置地線性移動,并且成形為使所述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的旋轉運動在所述第四端(422)和所述絕緣支座(31)之間傳遞。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4)的第二軸部分(42)的第四端(422)具有與所述腔(311)的相應內表面(311A)匹配的成形的頭部(422A)。
9.根據權利要求5到8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支座(31)具有中心主體(312),所述中心主體(312)的第一表面(3121)具有第一接合裝置(3122),第一接合裝置與設置在所述中心主體的第二表面(3124)上的第二接合裝置(3123)相匹配。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裝置(3122)為所述第一表面(3121)上的突出部,所述第二接合裝置(3123)為位于所述第二表面(3124)上的與所述突出部匹配的座。
11.根據權利要求5到10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3)包括多個絕緣支座(31)和相應的導電觸頭片(31A,31B),所述絕緣支座和所述導電觸頭片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軸部分(41,42)的線性移動方向(100)的軸線彼此疊置。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觸頭子組件(2)包括多對固定觸頭(21),并且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3)包括能與所述固定觸頭旋轉連接的所述多個相應的可動觸頭(31A,31B)。
13.根據權利要求11和12所述的輔助觸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3)包括與所述絕緣支座(31)中的一個或多個剛性連接的一對導電觸頭片(31A,3IB)。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中壓開關設備的輔助觸頭裝置,包括固定觸頭子組件,其包括至少一對固定觸頭;可動觸頭子組件,其包括至少一個能旋轉地與所述固定觸頭連接的可動觸頭;操作軸,其包括可操作地與線性致動器連接的第一軸部分,和可操作地與所述可動觸頭子組件連接的第二軸部分。所述軸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軸部分彼此連接,并且一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線性移動。所述軸的所述第二軸部分相對于所述第一軸部分在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間自由旋轉。
文檔編號H01H1/22GK103035428SQ20121036641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4日
發明者D·卡塔尼奧, P·因韋爾尼茲, A·邦凡蒂, S·馬戈尼 申請人:Abb技術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