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繼連接器的保持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中繼連接器的保持器組件。一種保持器組件,包括:長端子;以及保持器,該保持器包括安裝端子的長凹槽。每個長凹槽都定位在豎立于長凹槽的兩側上的側壁之間。每個側壁都在布置于長凹槽的縱向上的多個位置處包括接合鎖定臂。接合爪形成于每個接合鎖定臂上。
【專利說明】中繼連接器的保持器組件
[0001]現有申請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請要求2013年7月29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價).2013-156968的權益,該日本專利申請的內容通過引用并入此處。
【技術領域】
[0003]本發明涉及一種中繼連接器的保持器組件,該中繼連接器的保持器組件將要安裝在例如發動機、變速箱、電動機等的外殼上,并且內部電線將要通過該中繼連接器的保持器組件連接到外部電線。
【背景技術】
[0004]通過保持非導電性安裝板的表面側上的端子,并且然后通過二次插入成型將這些端子并入到合成樹脂制成的殼體內,形成一些種類的中繼連接器。例如,了?-八-2012-164520中公開了一種中繼連接器,在該中繼連接器中,能夠防止尚未經受二次插入成型的端子因為外力而從保持器掉落或者變形,并且能夠提高電連接的可靠性。
[0005]在了?-八-2012-164520中公開的發明中,為了防止外力施加到尚未經受二次插入成型的端子,導致端子從保持器脫落或者變形,當將要在端子保持于保持器的狀態下對保持器組件進行二次插入成型時,在利用保持器保持端子的狀態下,將蓋裝接到保持器,從而夾持端子。
[0006]在了?-八-2010-272354中公開了一種發明,在該發明中,使得能夠在通過進行二次插入成型形成的設備連接器中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生產率。
[0007]在了?-八-2010-272354中公開的發明包括:一次成型步驟,該一次成型步驟使在連接器殼體中形成定位孔的一次模制體成型;端子壓嵌步驟,該端子壓嵌步驟將中間端子壓嵌到定位孔內,以形成中間產品;以及插入成型步驟,該插入成型步驟將該中間產品設定在二次成型模具中,并且模制設備連接器。一次模制體具有:樹脂流入開口,在二次成型期間,該樹脂流入開口使得由澆注口供給的樹脂貫通一次模制體;以及支撐凸起,該支撐凸起在內部接觸二次成型模具。
[0008]根據該構造,改善二次成型期間的樹脂流,并且防止中間產品發生位移,從而能夠抑制次品率,并且使得能夠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率。
[0009]然而,在這兩個發明中,當將要通過插入成型使中間產品經受二次成型時,存在中間產品的結果性能分散的可能性,并且因此,二次成型的生產率降低。此外,在端子的對齊尺寸方面也存在改善空間。
[0010]鑒于上面討論的情況,已經做出了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使包括中間端子的中間產品經受二次插入成型的情況下,使得能夠降低成本并且改善生產,并且更具體地,在通過插入成型來使這樣的中間產品經受二次成型的情況下,防止二次成型的生產率和端子的對齊尺寸的正確性因為中間產品的結果性能而降低。
【發明內容】
[0011]為了實現該目的,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⑴至⑶的特征如下:
[0012](1) 一種保持器組件,該保持器組件由長端子和保持器構成,所述保持器包括分別安裝端子的長凹槽,其中,每個所述長凹槽都定位在豎立于所述長凹槽的兩側上的側壁之間,每個所述側壁都在布置于所述長凹槽的縱向上的多個位置處包括接合鎖定臂,并且,接合爪形成于每個所述接合鎖定臂上。
[0013](2)在根據上述(1)的保持器組件中,每個端子都在縱向上的中間部包括橫向上寬的膨出部,并且在當將端子安裝在保持器的長凹槽中時膨出部所在的部位中,切掉側壁。
[0014](3)在根據上述⑴或⑵的保持器組件中,所述接合鎖定臂是所述側壁的一部分,該一部分是當切掉所述側壁的該一部分的前面和后面的部位時留下的。
[0015]此外,本發明的中繼連接器(4)的特征在于:通過使用成型模具對根據上述保持器組件(1)至(3)中的任意一項進行二次成型得到中繼連接器。
[0016]根據具有上述(1)的構造的保持器組件,每個接合鎖定臂都具有接合爪,并且因此,在將端子安裝在凹槽中之后,確實防止端子從凹槽向上彈出。
[0017]根據具有上述(2)的構造的保持器組件,即使一個端子要向前或者向后滑出相應凹槽時,膨出部也抵接側壁,并且阻止進一步移動。因此,阻止端子向前或者向后滑出。
[0018]根據具有上述(3)的構造的保持器組件,即使在保持器因為一次模制之后發生收縮而變形的情況下,當在二次成型中將保持器設定在成型模具中時,因為保持器組件的切口部的變形提供了撓曲性,所以保持器組件也能夠跟隨成型模具的形狀。因此,不損害設定特性,并且能夠將保持器組件平順地設定在成型模具中。因此,能夠確保要裝接到電路板的一側的對齊尺寸,并且能夠確保穩定的對齊尺寸。
[0019]根據具有上述(4)的構造的保持器組件,能夠通過使用成型模具對保持器組件(1)至(3)中的任意一個保持器組件進行二次成型而得到中繼連接器,并且因此,保持器組件可以跟隨二次成型中的模具形狀。因此,不損害設定特性。結果,能夠得到確保將要裝接到電路板的一側的對齊尺寸的中繼連接器。
[0020]根據本發明,在將端子安裝在凹槽中之后,確實阻止端子向上彈出。
[0021]此外,即使當一個端子要向前或者向后滑出相應凹槽時,也阻止超過特定距離的移動,并且因此,阻止端子向前或者向后滑出。
[0022]即使在保持器因為保持器在一次模制后發生收縮而變形的情況下,當在二次成型中將保持器設定在成型模具中時,保持器組件也跟隨成型模具的形狀。因此,不損害設定特性,并且能夠將保持器組件平順設定在成型模具中。因此,能夠確保將要裝接到電路板的一側的對齊尺寸,并且能夠確保穩定的對齊尺寸。
[0023]結果,當在使用成型模具二次成型中繼連接器中采用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時,在二次成型中,保持器組件能夠跟隨成型模具的形狀,并且因此,不損害設定特性。因此,能夠得到確保要裝接到電路板的一側的對齊尺寸的中繼連接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八是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的分解透視圖,并且圖18是按壓保持圖1八中的端子的保持器組件的透視圖。
[0025]圖2八是本發明的保持器的平面圖,并且圖281至283分別是沿著圖2八中的81-81、82-82、83-83截取的截面圖。
[0026]圖3八是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的前視圖,并且圖381至383是示出圖3八的方框38的部分中的接合鎖定臂的接合操作的視圖。
[0027]圖4八是本發明的端子的平面圖,并且圖48是圖4八中的方框48的放大圖。
[0028]圖5八是本發明的保持器的前視圖,并且圖58是示出使用保持器的保持器組件的撓曲性的前視圖。
[0029]圖6-1至6-38是示出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的二次成型的視圖,圖6-1是示出保持器組件設定到成型模具中之前的狀態的截面圖,圖6-2是示出保持器組件設定在成型模具中的狀態的截面圖,圖6-3八是作為二次成型的完成產品的中繼連接器的平面圖,并且圖6-38是沿著圖6-3八中的38-38截取的截面圖。
[0030]圖7八是圖6-3八的中繼連接器的透視圖,并且圖78是中繼連接器的前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將參考附圖具體描述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
[0032]圖1八是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的分解透視圖,并且圖18是圖1八中的端子安裝到保持器的保持器組件的透視圖。
[0033]利用由導電金屬制成的兩組端子10和由非導電性合成樹脂制成的保持器20構成保持器組件30。通過從前側和后側將端子按壓保持于在保持器20的前側和后側形成的多個凹槽201內,一體地安裝端子10。
[0034]〈端子10?
[0035]如圖1八所示,將要被按壓保持在保持器20的前側上的端子10與將要被按壓保持在后側上的端子10具有相同的形狀。所有端子都由導電金屬制成,并且具有直線形狀。在每個直線端子中,中間部101是將要利用保持器10按壓保持的部分,并且中間部101的寬度形成得稍大。直線端子的端部102是要插入到配合陰端子內的陽端子,并且該端部102的寬度形成得比中間部101的寬度小。在寬中間部101的一個位置,形成更寬的膨出部10尺,并且該膨出部101?在平面圖中是矩形。膨出部起擋塊的作用,用于阻止端子10在保持器20中在縱向上移動。
[0036]? 保持器 20?
[0037]在保持器20中,前側(該圖中的上側)和后側(該圖中的下側)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僅描述一側(前側)的形狀,并且省略描述另一側(后側)的形狀。圖2八是本發明的保持器的平面圖。參考圖2八,通過樹脂成型形成保持器20。在圖中的垂直方向(縱向)上延伸的7個側壁203豎立于前側和后側中的每一側上。側壁形成于前側和后側的相同位置處。按壓保持相應端子10的長凹槽201形成于一個側壁203與鄰接的側壁203之間。在每個側壁203上,在縱向上的3個位置(描繪剖面線81、82、83的部分)形成接合鎖定臂20^(20^1,20^2,20^3),并且切掉該部分的前部和后部,留下接合鎖定臂,從而形成切口。
[0038]圖281至283分別是沿著圖2八至的剖面線81-81、82-82、83-83截取的截面圖。參考圖281至283,在每個接合鎖定臂20八中,相應側壁203的上半部的側壁寬度減小到原始寬度的一半,使得利用樹脂本身的彈力而產生彈性。在一個方向上延伸的接合爪208形成于該臂的先端上。
[0039]將參考圖281的特定實例進行描述。在一個接合鎖定臂20八1中,切掉側壁2031的左上半部,僅留下右壁部,并且將留下的右壁部形成為接合鎖定臂。由于側壁的寬度減小到原始寬度的一半,所以接合鎖定臂20八1因為樹脂材料本身的彈力而具有彈性。接合爪20附形成于接合鎖定臂20八1的頂部的右側上。
[0040]此外,位于剖面線81-81上的其它接合鎖定臂20八1具有相同的形狀。
[0041]在圖282中,在一個接合鎖定臂的右上半部,僅留下左壁部,并且將留下的左壁部形成為接合鎖定臂。同樣地,接合鎖定臂20八2具有彈性。接合爪20吧形成于接合鎖定臂20八2的頂部的左側上。
[0042]此外,位于剖面線82-82上的其它接合鎖定臂20八2具有相同的形狀。
[0043]圖283的接合鎖定臂20八3與接合鎖定臂20八1具有相同的形狀。因此,接合鎖定臂同樣具有彈性,并且接合爪20吧分別形成于接合鎖定臂20八3的頂部的右側上。
[0044]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1,接合鎖定臂20八1、20八3的接合爪20附、20吧位于右側上,并且接合鎖定臂20八2的接合爪20吧位于左側上。根據該構造,接合鎖定臂以下面的方式防止端子向上彈出。
[0045]?實施例1:利用接合鎖定臂阻止端子彈出?
[0046]接著,將參考圖3八和38描述利用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的接合鎖定臂阻止端子彈出的操作。
[0047]對于接合鎖定臂,如上所述,接合鎖定臂20八1、20八2、20八3形成于圖3八所示的保持器20的前側的每個側壁的3個位置。在接合鎖定臂20八1、20八2、20八3的頂部中,接合爪20^1,20^2,20^3分別形成于一個側面上。接合鎖定臂20八1、20八3的接合爪20附、20X3形成于頂部的相同側面上,并且接合爪20吧形成于頂部的相反側面上。
[0048]將考慮一個端子10的中間部101(圖1八)將要被按壓保持在側壁2031 (圖281)的接合鎖定臂20八1與在右側和側壁2031鄰接的側壁2032 (圖281)的接合鎖定臂20八2之間的長凹槽2011內的情況。如圖381所示,中間部101接近接合鎖定臂20八1、20八2的接合爪20附、20吧,并且抵接形成于接合爪20附和接合鎖定臂20八2上的斜面,從而將按壓開接合爪和臂。然后,如圖382所示,中間部貫穿接合鎖定臂20八1、20八2的接合爪20附、20吧之間的空間,并且最終抵接保持器的底部208,從而停止進一步移動,如圖383所示。此時,樹脂本身的彈力使接合鎖定臂20八1、20八2返回其原始形狀,并且接合爪20附、20吧合作以防止中間部101返回其原始位置。
[0049]盡管在上面沒有描述接合鎖定臂20八3,但是該接合鎖定臂以與接合鎖定臂20八1相同的方式工作。
[0050]間隙布置于中間部101與接合爪20附(接合爪20^2)之間,使得端子10能夠在向上方向上在某種程度上自由移動。
[0051]?實施例2:在前后方向上阻止端子滑出?
[0052]接著,將參考圖4八和48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2中的用于阻止端子在前后方向上滑出的結構。
[0053]參考圖4八,如上所述,在每個端子10的中間部101的一個位置,形成較寬的矩形膨出部101在保持器20中形成用于容納膨出部101?的容納空間201如圖48所示。
[0054]〈膨出部101?的容納空間20尺〉
[0055]存在于容納每個端子10的矩形膨出部101?的部位中的保持器20的側壁2031、2082在膨出部101?的前面和后面被垂直切掉,從而形成一個容納空間20。在容納空間20尺的前側中形成垂直壁20!!1,并且在容納空間201?的后側中形成另一個垂直壁20!!2。
[0056]因此,當端子10要向前滑出時,膨出部101?的前端抵接垂直壁20?,并且阻止進一步移動,從而阻止端子向前滑出。
[0057]同樣,當端子10要向后滑出時,膨出部101?的后端抵接垂直壁20!!2,并且阻止進一步移動,從而還阻止端子向后滑出。
[0058]在實施例2中,以這種方式阻止端子在前后方向上滑出。
[0059]?端子的前后方向上的間隙?
[0060]利用11表示垂直壁20!!1、20!12之間的距離,并且利用12表示矩形膨出部10尺的縱向側的長度。由于設定尺寸,使得實現間隙¢2 = 11-12.端子10能夠在間隙02的范圍內自由移動。
[0061]如上所述,阻止端子10在前后方向上滑出,但是端子能夠在垂直方向上在間隙的范圍內自由移動并且能夠在前后方向上在間隙02的范圍內自由移動。
[0062]?實施例3:保持器組件30的撓曲性?
[0063]在實施例3中,保持器組件30具有撓曲性,使得保持器組件能夠以下面的方式在縱向上垂直地偏轉。
[0064]圖5八是本發明的保持器的前視圖,并且圖58是示出端子并入到圖5八的保持器內的保持器組件的撓曲性的前視圖。
[0065]參考圖5八,在保持器20中,在側壁203的縱向上,接合鎖定臂20八以預定間隔交替地形成于前側和后側中,并且通過切掉接合鎖定臂20八的周邊的外壁而形成切口部201如上所述,形成于前側和后側中的切口部201使得通過將端子10按壓保持于在前側和后側的多個位置形成切口部201(的保持器20中構成的保持器組件30能夠在圖58中的撓曲性方向?1、?2偏轉。因此,當在將在下面描述的二次成型中將保持器組件30設定在成型模具中時,保持器組件30能夠跟隨成型模具的形狀,并且因此,能夠確保穩定的對齊尺寸。
[0066]?保持器組件30的二次成型?
[0067]接著,將描述將撓曲性保持器組件設定在成型模具中,并且進行二次成型以得到中繼連接器的過程。
[0068]圖6-1至6-38是示出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的二次成型(插入成型)的示意圖,圖6-1是示出在將保持器組件設定在成型模具中之前的狀態的截面圖,圖6-2是示出將保持器組件設定在成型模具中的狀態的截面圖,圖6-3八是作為二次成型的完成產品的中繼連接器的平面圖,并且圖6-38是沿著圖6-3八中的38-38截取的截面圖。
[0069]參考圖6-1,保持器組件30 (圖58)容納于下模92的保持器組件容納部920中,并且上模91放置于下模92上,以構成成型模具90,如圖6-2所示。利用合成樹脂填充成型模具90,并且得到作為二次成型產品的中繼連接器40。
[0070]此時,即使在保持器20 (圖5八)因為保持器20在一次模制之后發生收縮而變形的情況下,當將保持器設定在成型模具中時,因為保持器組件30由于切口部201(的變形而具有撓曲性,所以圖58的保持器組件30也能夠跟隨成型模具的形狀。因此,不損害設定特性,并且能夠將保持器組件平順設定在成型模具中。因此,能夠確保將裝接到電路板的一側的對齊尺寸,并且能夠確保穩定的對齊尺寸。
[0071]以這種方式,能夠穩定并且確實地進行二次成型,并且得到圖6-3八的中繼連接器40。中繼連接器40由非導電性合成樹脂制成,中繼連接器40含有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30和用于另一個系統的連接器32,并且包括安裝凸緣40?和擋圈400。
[0072]如上所述,即使當保持器在二次成型之前在方向?1或者?2上變形時(圖58),因為保持器組件30具有撓曲性,所以也可以將二次成型之后的中繼連接器40中的保持器組件30形成為跟隨成型模具的形狀的模制產品,如圖6-38所示。
[0073]?中繼連接器?
[0074]圖7八是通過對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進行二次成型得到的中繼連接器的透視圖,并且圖78是中繼連接器的前視圖。中繼連接器40是將要裝接到發動機、變速箱、電動機等的外殼的安裝孔的連接器,并且殼體中的內部電纜將要通過該連接器電連接到外殼外部的外部電纜。中繼連接器40含有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30和用于另一個系統的連接器32,并且該中繼連接器40包括凸緣40?。凸緣40?是在將中繼連接器40裝接到外殼的安裝孔的情況下螺栓緊固到的部分,并且凸緣40?在周緣中包括多個擋圈400。擋圈40(:由硬金屬等形成,并且當將凸緣40?緊固到外殼時,該擋圈40(:用于防止強緊固力施加到凸緣40?,從而保護凸緣40?。
[0075]? 概述 ?
[0076]根據這樣構造的保持器組件,每個接合鎖定臂都具有接合爪,并且因此,在將端子安裝在凹槽中之后,確實防止端子從凹槽向上彈出。
[0077]即使當一個端子要向前或者向后滑出相應凹槽時,膨出部也抵接側壁,并且阻止進一步移動。因此,阻止端子向前或者向后滑出。
[0078]即使在保持器因為一次模制之后發生收縮而變形的情況下,當在二次成型中將保持器設定在成型模具中時,因為保持器組件的切口部的變形提供了撓曲性,所以保持器組件能夠跟隨成型模具的形狀。因此,不損害設定特性,并且能夠將保持器組件平順地設定在成型模具中。因此,能夠確保要裝接到電路板的一側的對齊尺寸,并且能夠確保穩定的對齊尺寸。
[0079]綜上所述,當在利用成型模具使保持器組件經受二次成型的過程中采用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來生產中繼連接器時,在二次成型中,本發明的保持器組件具有成型模具的形狀,并且因此,不損害設定特性。因此,能夠得到確保要裝接到電路板的一側的對齊尺寸的中繼連接器。
【權利要求】
1.一種保持器組件,包括: 長端子;以及 包括長凹槽的保持器,所述端子安裝在該長凹槽中, 其中,每個所述長凹槽都位于在所述長凹槽的兩側上豎立的側壁之間, 每個所述側壁都在布置于所述長凹槽的縱向上的多個位置處包括接合鎖定臂,并且 在每個所述接合鎖定臂上形成接合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組件,其中,每個所述端子在該端子的縱向上的該端子的中間部處都包括膨出部,在所述端子的橫向上,該膨出部具有比該端子的其它部分寬的寬度,并且 在當將所述端子安裝在所述保持器的所述長凹槽中時所述膨出部所在的部位中,切掉所述側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組件,其中,所述接合鎖定臂是所述側壁的一部分,該一部分是當切掉所述側壁的該一部分的前面和后面的部位時留下的。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器組件,其中,所述接合鎖定臂是所述側壁的一部分,該一部分是當切掉所述側壁的該一部分的前面和后面的部位時留下的。
5.一種中繼連接器,通過使用成型模具對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保持器組件進行二次成型得到該中繼連接器。
【文檔編號】H01R13/40GK104347996SQ201410367443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9日
【發明者】高橋孝和 申請人:矢崎總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