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鉛酸電池的裝配機構,特別是一種鉛酸電池入殼機的工裝裝置。
背景技術:
在鉛酸電池的組裝過程中,需要將包板完成后的極板組按一定的次序及方向插入工裝裝置后再壓入至電池殼內,該過程稱為入殼工序,在將多個極板組的壓入至電池殼前需要通過工裝裝置對極板組進行整位,以保證極板組能夠順利的壓入電池殼內,傳統的工裝裝置通過人手的對極板組進行整位,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流水線作業時、工人配備多、成本高,且整位的精度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鉛酸電池入殼機的工裝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鉛酸電池入殼機的工裝裝置,包括工作臺板、設置在工作臺板上的定位臺機構,所述定位臺機構包括工裝基座、橫向夾緊機構、縱向定位機構,所述橫向夾緊機構包括至少四組滑動設置工裝基座上的橫向夾板及能夠帶動橫向夾板相對運動的橫向夾緊驅動裝置,相鄰的橫向夾板之間形成多個橫向分布并能夠放入極板組的定位空間;所述縱向定位機構包括滑動設置在工裝基座上的縱向定位板及能夠帶動縱向定位板相對于定位空間側面移動的縱向定位驅動裝置。
所述橫向夾板配置有四組,其分別為第一夾板、第二夾板、第三夾板、第四夾板,四組橫向夾板形成三個的定位空間。
所述橫向夾緊驅動裝置包括兩個分別固定在工裝基座兩側的橫向夾緊氣缸,兩個橫向夾緊氣缸的頂桿分別連接至第一夾板、第四夾板。
相鄰的橫向夾板之間配置有彈簧。
所述橫向夾板通過若干橫向設置的導向柱機構滑動設置在工裝基座上,所述彈簧套設在導向柱機構上。
所述縱向定位驅動裝置為一縱向定位氣缸,所述縱向定位板通過若干導柱裝置滑動設置在工裝基座上,所述縱向定位氣缸固定在工裝基座前端且其頂桿連接至縱向定位板。
還包括極耳輔助定位裝置,所述極耳輔助定位裝置包括定位升降機構及至少一組設置在定位升降機構上的極耳夾緊定位機構,所述定位升降機構配置有升降架,所述極耳夾緊定位機構包括滑動設置在升降架上的內側極耳夾板和外側極耳夾板、及能夠帶動內側極耳夾板和外側極耳夾板相對運動的極耳夾緊驅動裝置。
所述定位升降機構包括定位升降氣缸,所述定位升降氣缸通過一機架設置在工作臺板上方,所述升降架通過導柱裝置滑動設置在機架上,所述定位升降氣缸的頂桿連接至升降架。
所述極耳夾緊定位機構配置有兩組,所述極耳夾緊驅動裝置為一極耳夾緊氣缸,所述極耳夾緊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外側極耳夾板上,所述極耳夾緊氣缸的頂桿連接至升降架上,所述外側極耳夾板上設置有連接至另一極耳夾緊定位機構的內側極耳夾板上的聯動柱。
所述內側極耳夾板和外側極耳夾板通過導柱裝置滑動設置在升降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鉛酸電池入殼機的工裝裝置,包括工作臺板、設置在工作臺板上的定位臺機構,所述定位臺機構包括工裝基座、橫向夾緊機構、縱向定位機構,所述橫向夾緊機構包括至少四組滑動設置工裝基座上的橫向夾板及能夠帶動橫向夾板相對運動的橫向夾緊驅動裝置,相鄰的橫向夾板之間形成多個橫向分布并能夠放入極板組的定位空間;所述縱向定位機構包括滑動設置在工裝基座上的縱向定位板及能夠帶動縱向定位板相對于定位空間側面移動的縱向定位驅動裝置,通過橫向夾緊機構、縱向定位機構能夠對放置在極板組的橫向和縱向進行定位,使其能夠精確的與電池盒對齊,且無需人手操作,提高電池的組裝效率,且定位精度高,更為的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橫向夾緊機構和縱向定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橫向夾緊機構和縱向定位機構的分解示意圖之一;
圖4是本實用新型橫向夾緊機構和縱向定位機構的分解示意圖之二;
圖5是本實用新型極耳輔助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極耳輔助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6,圖1至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鉛酸電池入殼機的工裝裝置,包括工作臺板11、設置在工作臺板11上的定位臺機構30,所述定位臺機構30包括工裝基座31、橫向夾緊機構、縱向定位機構,所述橫向夾緊機構包括至少四組滑動設置工裝基座31上的橫向夾板及能夠帶動橫向夾板相對運動的橫向夾緊驅動裝置,相鄰的橫向夾板之間形成多個橫向分布并能夠放入極板組90的定位空間;所述縱向定位機構包括滑動設置在工裝基座31上的縱向定位板32及能夠帶動縱向定位板32相對于定位空間側面移動的縱向定位驅動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工作臺板11上開設有極板組出口110,方便極板組的向下壓出,工作臺板11滑動設置在鉛酸電池入殼機的工作臺12上,在鉛酸電池入殼機的工作臺12上設置有與極板組出口110對應的遮板120,以便極板組在進行工裝定位時,不會掉落。
在本實施例中,工裝裝置每次能夠對三組的極板組90進行定位,故所述橫向夾板配置有四組,其分別為第一夾板331、第二夾板332、第三夾板333、第四夾板334,四組橫向夾板形成三個的定位空間。
如圖所示,所述橫向夾緊驅動裝置包括兩個分別固定在工裝基座31兩側的橫向夾緊氣缸34,兩個橫向夾緊氣缸34的頂桿分別連接至第一夾板331、第四夾板334,當極板組90裝入定位空間后,橫向夾緊氣缸34推動第一夾板331、第四夾板334,即可將三組的極板組90橫向的夾緊,作為優選的,在相鄰的橫向夾板之間配置有彈簧35,使得橫向夾緊氣缸34后移時,第一夾板331、第二夾板332、第三夾板333、第四夾板334能夠張開大致相同并能夠放入極板組90的距離,方便下一批的極板組90的裝入。
作為優選的,所述橫向夾板通過若干橫向設置的導向柱機構335滑動設置在工裝基座31上,所述彈簧35套設在導向柱機構335上并頂壓在相鄰的橫向夾板上。
作為優選的,所述縱向定位驅動裝置為一縱向定位氣缸36,所述縱向定位板32通過若干導柱裝置滑動設置在工裝基座31上,所述縱向定位氣缸36固定在工裝基座31前端且其頂桿連接至縱向定位板32,通過縱向定位氣缸36能夠帶動縱向定位板32縱向的壓緊定位極板組9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工裝基座31為一方形框架結構,定位空間貼近后端,并配置有貫穿橫向夾板的縱向固定板321,故配置一組的縱向定位板32進行壓緊即可定位,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配置兩組能夠相對運動的縱向定位板32,在方形框架結構的工裝基座31中部形成定位空間,同樣的所述的橫向夾緊氣缸34可僅配置一組,使得定位空間貼近于工裝基座31的側邊,在此不作一一詳述。
作為優選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極耳輔助定位裝置,所述極耳輔助定位裝置包括定位升降機構301及至少一組設置在定位升降機構301上的極耳夾緊定位機構302,所述定位升降機構301配置有升降架371,所述極耳夾緊定位機構302包括滑動設置在升降架371上的內側極耳夾板381和外側極耳夾板382、及能夠帶動內側極耳夾板381和外側極耳夾板382相對運動的極耳夾緊驅動裝置,通過內側極耳夾板381和外側極耳夾板382的相對運動能夠定位單側的極耳901,通過定位極耳901對極板組90進行輔助定位,進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度,同時,對極耳901定位后有利于后續的跨橋焊接工序(極耳焊接)。
作為優選的,所述定位升降機構301包括定位升降氣缸372,所述定位升降氣缸372通過一機架1設置在工作臺板11上方,所述升降架371通過導柱裝置滑動設置在機架1上,所述定位升降氣缸372的頂桿連接至升降架371。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極耳夾緊定位機構302配置有兩組,能夠同時的對極板組90的雙側極耳901進行定位,所述內側極耳夾板381和外側極耳夾板382通過導柱裝置滑動設置在升降架371上,所述極耳夾緊驅動裝為一極耳夾緊氣缸383,所述極耳夾緊氣缸383的缸體固定在外側極耳夾板382上,所述極耳夾緊氣缸383的頂桿連接至升降架371上,所述外側極耳夾板382上設置有連接至另一極耳夾緊定位機構302的內側極耳夾板381上的聯動柱38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聯動柱384貫穿同一極耳夾緊定位機構302的內側極耳夾板381后連接至另一極耳夾緊定位機構302的內側極耳夾板381,使得其中一極耳夾緊定位機構302的外側極耳夾板382能夠與另一極耳夾緊定位機構302的內側極耳夾板381聯動,通過在兩組極耳夾緊定位機構302的外側極耳夾板382上設置極耳夾緊氣缸383,即可同時實現兩組極耳夾緊定位機構302的內側極耳夾板381和外側極耳夾板382同時的夾緊或松開,實現極板組90的雙側極耳901的定位。
本實用新型通過橫向夾緊機構、縱向定位機構能夠對放置在極板組的橫向和縱向進行定位,并通過極耳輔助定位裝置輔助定位,使其能夠精確的與電池盒對齊,且無需人手操作,提高電池的組裝效率、降低用工成本,且定位精度高,更為的安全可靠。
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的橫向夾緊機構、縱向定位機構、極耳輔助定位裝置可采用與本實施例不同的驅動方式,如絲桿驅動、直齒條驅動等,在此不作一一詳述。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變換或相應的改動,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