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按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按鍵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技術的發展,按鍵應用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現有的在手動遙控器上使用的按鍵,按鍵的受力點在中心位置,在按鍵過程中,需要將力作用在按鍵的中心位置才有效,若力作用在按鍵的邊緣或其它不在中心的位置上,作用力無法到達受力點,遙控器則收不到訊息,作用力失效,按鍵長時間使用產生磨損后,作用力很難在按鍵的受力點上,影響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按鍵裝置,它設置限制區,使作用力無論在按鍵的中心還是其他位置,作用力都可到達受力點,不會有無效的作用力,長時間使用后也不會影響作用力對于受力點的作用,使用更順暢。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它包括面板本體、按鍵、受力柱、觸點、限制板、電路板、感應控制區;所述面板本體表面設有多個缺口,缺口內安裝有按鍵,按鍵的表面為軟橡膠材質,按鍵的一部分露出面板本體表面,一部分伸入面板本體內部,按鍵的下方安裝有受力柱,受力柱的底部中心設有觸點,受力柱的側邊四周均設有限制板,限制板將受力柱和觸點包圍,觸點連接電路板,電路板與感應控制區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面板本體的前端設有信號發射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感應控制區與信號發射裝置相連。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它設置限制區,使作用力無論在按鍵的中心還是其他位置,作用力都可到達受力點,不會有無效的作用力,長時間使用后也不會影響作用力對于受力點的作用,使用更順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面板本體1、按鍵2、受力柱3、觸點4、限制板5、電路板6、感應控制區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括面板本體1、按鍵2、受力柱3、觸點4、限制板5、電路板6、感應控制區7;所述面板本體1表面設有多個缺口,缺口內安裝有按鍵2,按鍵2的表面為軟橡膠材質,按鍵2的一部分露出面板本體1表面,一部分伸入面板本體1內部,按鍵2的下方安裝有受力柱3,受力柱3的底部中心設有觸點4,受力柱3的側邊四周均設有限制板5,限制板5將受力柱3和觸點4包圍,觸點4連接電路板6,電路板6與感應控制區7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面板本體1的前端設有信號發射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感應控制區7與信號發射裝置相連。
按鍵2的表面為軟橡膠材質,使用起來較舒適,按鍵2下方為受力柱3,按下按鍵2后,受力柱3接觸觸點4,產生感應,現有的按鍵作用力若不在中心則無效,而此受力柱3因為是柱狀,又被限制板5限制在內部,無論受力柱3的哪個點受力,受力柱3整體均會沿著限制板5下壓,從而接觸到觸點4,電路板6接通,感應控制區7接受信息給信號發射裝置發出信號,不會出現無效的作用力。
本具體實施方式設置限制區,使作用力無論在按鍵的中心還是其他位置,作用力都可到達受力點,不會有無效的作用力,長時間使用后也不會影響作用力對于受力點的作用,使用更順暢。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