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圈,尤其涉及一種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
背景技術:
由于鋰離子電池具有高電壓、高比能量、長循環壽命、對環境無污染等卓越性能,它已在消費電子領域成為主導電源產品,受到光伏儲能、核電儲能、風力儲能、(混合)電動汽車、飛機等產業的廣泛關注,并已在上述產業中獲得了一定應用。然而,鋰離子電池熱失控引發的火災爆炸事故屢見報道,安全性問題成為阻礙鋰離子電池在儲能、動力電源產業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以加強電池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包括一主體及一從所述主體延伸而出的隔離圈,所述隔離圈圍成一收容部,所述收容部用于安裝一正極連接片和一正極極耳,所述隔離圈與所述正極連接片邊緣接觸以防止所述正極連接片與一電池負極鋼殼接觸。
優選的,所述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還包括一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從所述隔離圈靠近所述主體一端延伸而出。
優選的,所述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由pp或PE絕緣材料制成。
一種具有上述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的電池蓋帽,所述電池蓋帽還包括一鋼帽、一熱敏電阻、一防爆閥及一正極連接片,所述鋼帽、熱敏電阻及防爆閥安裝于所述主體,所述正極連接片安裝于所述收容部,所述防爆閥與所述正極連接片接觸。
優選的,所述鋼帽及所述防爆閥分別位于所述熱敏電阻兩側。
優選的,所述正極連接片由導電材料制成。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的隔離圈將正極連接片與外部的電池負極鋼殼隔離開,防止正極連接片與負極鋼殼接觸后電池短路,并且所述隔離圈能起到固定正極連接片的作用,防止正極連接片脫離收容部后與負極鋼殼壁結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池蓋帽的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電池蓋帽的一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的一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電池蓋帽;10、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12、主體;13、安裝部;14、隔離圈;16、收容部;20、鋼帽;30、熱敏電阻;40、防爆閥;50、正極連接片。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2,一種電池蓋帽100包括一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10、一鋼帽20、一熱敏電阻30、一防爆閥40及一正極連接片50。
所述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10包括一主體12、一從所述主體12延伸而出的隔離圈14,所述隔離圈14圍成一收容部16。所述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10還包括一安裝部13,所述安裝部13從所述隔離圈14靠近所述主體12一端延伸而出。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鋼殼圓柱鋰離子電池密封圈10由絕緣材料制成。所述正極連接片50由導電材料制成。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正極連接片50由鋁制成。
組裝所述電池蓋帽100時,所述鋼帽20、熱敏電阻30及防爆閥40安裝于所述主體12內。所述鋼帽20及所述防爆閥40分別位于所述熱敏電阻30的相對兩側。所述正極連接片50及一正極極耳收容于所述收容部16并與所述防爆閥40接觸,所述隔離圈14包圍所述正極連接片50的邊緣以防止所述正極連接片50及所述正極極耳與一電池負極鋼殼接觸造成電池短路。所述隔離圈14還起到夾持所述正極連接片50的作用,以防止所述電池測試時,所述電池蓋帽100變形,所述正極連接片50從所述電池蓋帽100脫落,造成電池短路。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