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子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轉接連接裝置及電池組件。
背景技術:
現如今,電子產品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構成電子產品的各種組件也在隨著新技術、新工藝的加入不斷的進化更新。特別是在電子產品硬件性能(如:cpu性能)處于飽和狀態之后,人們開始更加關注移動終端的續航能力,這就使得技術人員開始重新對移動終端內部的電池等相關電子元件的設計。
目前的工藝是:電芯上設置有極耳,電芯通過將極耳直接焊接在電子線路保護板(protectivecircuitmodul,簡稱“pcm”)上,這樣就實現了電芯與電子線路保護板之間電連接。但是本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這樣的設計會存在以下問題:第一、當成品電池不能由于項目終止或者pcm與電芯之間有一個部件存異常風險時,就必須對現有成品電池報費處理,這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造成環境污染且增加了正常成品電池的生產成本。第二、現有焊接極耳與pcm的方法是通過激光焊等設備實現焊接,加工相對繁瑣且置辦設備的費用較高,進一步增加了生產成本。第三、通過激光焊接后的極耳與pcm,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經常存在焊接不良的情況(虛焊),導致電子設備無法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接連接裝置及電池組件,使得電池與pcm可以自由搭配組合使用,實現電池或pcm的再利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轉接連接裝置,包括:轉接連接裝置本體以及壓合機構;
壓合機構可插拔設置于轉接連接裝置本體內,其中,壓合機構在插入轉接連接裝置本體內部的狀態下,壓緊插入至轉接連接裝置本體內部的極耳,壓合機構在拔出轉接連接裝置本體的狀態下,極耳與轉接連接裝置本體分離;
轉接連接裝置本體與電子線路保護板固定連接,且電子線路保護板通過轉接連接裝置本體與極耳電連接。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電池組件,包括:電芯、極耳、電子線路保護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轉接連接裝置;
電芯與極耳第一端電連接;
極耳第二端插設于轉接連接裝置的第二容置空腔;
轉接連接裝置焊接于電子線路保護板。
本發明實施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通過轉接連接裝置實現電池與pcm的可拆卸連接,使得電池與pcm可以自由搭配組合使用,進而實現了電池或pcm的再利用,減少了庫存積壓并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節能環保。
另外,壓合機構包括:按壓件、鎖緊件以及壓合件;壓合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按壓件固定連接壓合件第一端;鎖緊件設置于壓合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通過壓合件壓緊插入轉接連接裝置內的極耳,實現了極耳與轉接連接裝置的可拆卸連接。
另外,轉接連接裝置本體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與第二容置腔連通;鎖緊件、壓合件容置于第一容置腔內;第一容置腔開設有鎖緊槽,鎖緊件容置于鎖緊槽內,用于鎖緊壓合件與轉接連接裝置本體。
另外,鎖緊件、按壓件以及壓合件一體成型。這種生產方式簡單、易于實現且生產成型的壓合機構精度較高。
另外,轉接連接裝置本體與電子線路保護板通過焊錫焊接。焊錫焊接的方式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強加固的效果、實現電連接,而且方便拆卸。
附圖說明
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通過與之對應的附圖中的圖片進行示例性說明,這些示例性說明并不構成對實施例的限定,附圖中具有相同參考數字標號的元件表示為類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別申明,附圖中的圖不構成比例限制。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轉接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中轉接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中電池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本發明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于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轉接連接裝置1,包括: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以及壓合機構12;壓合機構12可插拔設置于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其中,壓合機構12在插入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部的狀態下,壓緊插入至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部的極耳(圖中未示出),壓合機構12在拔出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的狀態下,極耳與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分離;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與電子線路保護板(圖中未示出)固定連接,且電子線路保護板通過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與極耳電連接。具體如圖1所示。
具體地說,壓合機構12可以插入至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或者從轉接連接裝置的本體內拔出。當處于壓合機構12插入到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的狀態時,壓合機構12可以壓緊插入至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部的與電池連接的極耳,這樣就實現了極耳與轉接連接裝置的固定連接。當處于壓合機構12拔出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的狀態時,這樣就使得極耳與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分離。通過壓合機構12與轉接連接裝置的可插拔設計,實現了極耳與轉接連接裝置的可拆卸連接。而且,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與pcm焊接,在匹配其他型號的電池時,可以將轉接連接裝置從pcm上拆卸下來,將極耳從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拔出,這樣就實現了電池與pcm的可拆卸連接。
另外,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可以為導電材料,如: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可以為金屬件,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固定連接于電子線路保護板,且當極耳插入到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部時,通過壓合機構12對極耳的壓合,使得極耳可以與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接觸。這樣就實現了電子線路板護板通過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與極耳電連接,這樣的連接方式簡單且易于實現。而且為了在用戶按壓壓合夾具時,避免觸電事件的發生,按壓機構12可以為絕緣材料,如:按壓機構12可以為硬質橡膠材料制造,本實施方式不以此為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施方式通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施方式通過轉接連接裝置實現電芯與pcm的可拆卸連接,使得電芯與pcm可以自由搭配組合使用,進而實現了電芯或pcm的再利用,減少了庫存積壓并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節能環保。
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轉接連接裝置。第二實施方式是對第一實施方式的改進,其主要改進之處在于: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中,通過壓合件壓緊插入轉接連接裝置內的極耳,實現了極耳與轉接連接裝置的可拆卸連接。通過鎖緊件容置于鎖緊槽內,實現鎖緊壓合件與轉接連接裝置本體。具體如圖2所示。
轉接連接裝置1的壓合機構12包括:按壓件121、鎖緊件122以及壓合件123;其中,壓合件123包括第一端1231和第二端1232;按壓件121固定連接壓合件123第一端1231;鎖緊件122設置于壓合件123第一端1231和第二端1232之間。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包括:第一容置腔111和第二容置腔112;第一容置腔111與第二容置腔112連通;鎖緊件122、壓合件123容置于第一容置腔111內;第一容置腔111開設有鎖緊槽1111,鎖緊件122容置于鎖緊槽1111內,用于鎖緊壓合件123與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
具體地說,壓合機構12的壓合件123與鎖緊件122可以容置于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的第一容置腔111內,用戶可以通過按壓件121將壓合件123以及鎖緊件122同時插入到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的第一容置腔111或者從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的第一容置腔111抽離。例如:用戶可以對按壓件121施加朝向轉接連接裝置1的壓力,壓合機構12受力之后,向著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的第一容置腔111內運動,而第一容置腔111內設置有鎖緊槽1111,當鎖緊件122運動至鎖緊槽1111時,鎖緊件122被限制在鎖緊槽1111內。此時,壓合機構12停止向第一容置腔111內運動。用戶還可以對按壓件121施加與朝向轉接連接裝置1相反的壓力,壓合機構12受力之后,向著相對于第一容置腔111向外運動,鎖緊件122向外運動退出鎖緊槽1111,實現將壓合機構12從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抽離。另外,鎖緊件122、按壓件121以及壓合件123可以一體成型,這種生產方式簡單、易于實現且生產成型的壓合機構12精度較高。另外,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與pcm通過焊錫焊接。焊錫焊接的方式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強加固的效果、實現電連接,而且方便拆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施方式通過轉接連接裝置實現電芯與pcm的可拆卸連接,使得電芯與pcm可以自由搭配組合使用,進而實現了電芯或pcm的再利用,減少了庫存積壓并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節能環保。
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涉及一種電池組件,該電池組件包括:電芯2、極耳3、電子線路保護板4以及如第一實施方式或第二實施方式的轉接連接裝置1;電芯與極耳第一端31電連接;極耳第二端32插設于轉接連接裝置1的第二容置腔112;轉接連接裝置1焊接于電子線路保護板。具體如圖3所示。
具體地說,壓合機構12插設于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時,壓合件123的第二端1232抵持于極耳第二端,用于壓緊極耳。為了進一步增加壓合機構12與極耳之間的牢固程度,壓合件123的第二端可以設置有焊錫。更具體地說,當壓合件123的第二端可以在未插入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時,技術人員可以將處于熔融狀態的焊錫涂敷在壓合件123的第二端,然后將壓合機構12插設于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內時,壓合件123的第二端通過焊錫壓合于極耳第二端,當焊錫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凝固時,可以使壓合件123與極耳3實現固連。同樣的,為了更進一步的增加壓合機構12與極耳之間的牢固程度,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的第二容置腔112內或者極耳表面也可以設置有焊錫;極耳可以通過焊錫與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固定并電連接。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極耳與轉接連接裝置1的牢固程度,在壓合件123等部件上設置焊錫時,焊錫可以大量設置且焊錫需飽滿。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轉接連接裝置1連接極耳3的拉拔力可以達到1kg以上。另外,轉接連接裝置1通過焊錫焊接于電子線路保護板,并與電子線路保護板電連接。
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如果需要將已經組裝好的電芯、轉接連接裝置1以及pcm拆卸時,可以通過升高環境溫度融化已經固化的焊錫,在焊錫融化后,就可以輕松的將轉接連接裝置1從pcm上拆卸下來。同樣的,當插入到轉接連接裝置本體11第二容置腔112內的極耳也可以在壓合機構12抽離第一容置腔111時,可以輕易將極耳從第一容置腔111內拔出。這樣的轉接方式可以極大程度的降低在拆卸過程中對極耳或pcm的結構的損壞。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施方式通過轉接連接裝置實現電芯與pcm的可拆卸連接,使得電芯與pcm可以自由搭配組合使用,進而實現了電芯或pcm的再利用,減少了庫存積壓并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節能環保。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