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插頭,特別涉及一種易插拔的插頭。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插頭廣泛應用于數據線、耳機線、電源線等線纜上,通過插頭的使用進行電路的連通或數據的輸送,插頭是信息時代的一個很普通但是也不可或缺的元件。
現有的插頭,由于結構設計不夠合理完善,在多次插拔后,插頭中的彈性元件容易出現疲勞,導致插接不牢固,易脫落,并且接觸不好,傳輸質量不夠穩定,影響了使用,給客戶帶來不好的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易插拔的插頭。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易插拔的插頭,其包括銅針、絕緣體、銅管和內彈圈,所述絕緣體固定于該銅管的上端內側,該銅針固定于該銅管的中間位置,該銅針的上端貫穿所述絕緣體,所述內彈圈設置于該銅管中,該內彈圈位于該絕緣體的下方,所述內彈圈為一體成型,該內彈圈包括上固定圈、若干弧形彈性片和下固定圈,所述若干弧形彈性片的兩端分別與上固定圈、下固定圈連接,該上固定圈、下固定圈固定于該銅管的內側,該弧形彈性片朝向所述銅針彎曲,該弧形彈性片的弧形頂部與銅管外周之間的距離為5.6mm。
所述銅針的頂部設有圓孔,該銅針上對應該絕緣體設有定位凹陷,該銅針的底部為圓滑曲面。
該銅針的上端直徑為1.8mm,該銅針下端的直徑為1.07mm,該銅針的長度為15.5mm。
所述銅管外周中部環設有凹槽,該凹槽的寬度為1.2mm。
所述銅管上端內側對應所述絕緣體設有固定槽位。
所述銅管的下端對應該下固定圈設有定位擋圈,該定位擋圈位于該銅針的下端,該定位擋圈的內壁下端設有倒角。
所述銅管的長度為12.7mm。
所述定位擋圈的內壁直徑為3.6mm,該定位擋圈的上表面、下表面之間厚度為1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由于設有多個弧形彈片,該多個弧形彈片能夠在插拔時提供到足夠的力度將對接插頭固定,并且該弧形彈片能夠在多次使用后也不會變形,使用質量穩定可靠,銅針底部設為圓滑曲面,定位擋圈的內壁設有倒角,都便于插拔,本實用新型能夠給客戶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易插拔的插頭,其包括銅針1、絕緣體2、銅管3和內彈圈4,所述絕緣體2固定于該銅管3的上端內側,該銅針1固定于該銅管3的中間位置,該銅針1的上端貫穿所述絕緣體2,所述內彈圈4設置于該銅管3中,該內彈圈4位于該絕緣體2的下方,所述內彈圈4為一體成型,該內彈圈4包括上固定圈41、若干弧形彈性片42和下固定圈43,所述若干弧形彈性片42的兩端分別與上固定圈41、下固定圈43連接,該上固定圈41、下固定圈43固定于該銅管3的內側,該弧形彈性片42朝向所述銅針1彎曲,該弧形彈性片42的弧形頂部與銅管3外周之間的距離為5.6mm。
所述銅針1的頂部設有圓孔11,該銅針1上對應該絕緣體2設有定位凹陷12,該銅針1的底部為圓滑曲面。
該銅針1的上端直徑為1.8mm,該銅針1下端的直徑為1.07mm,該銅針1的長度為15.5mm。
所述銅管3外周中部環設有凹槽31,該凹槽31的寬度為1.2mm。
所述銅管3上端內側對應所述絕緣體2設有固定槽位32。
所述銅管3的下端對應該下固定圈43設有定位擋圈33,該定位擋圈33位于該銅針1的下端,該定位擋圈33的內壁下端設有倒角34。
所述銅管3的長度為12.7mm。
所述定位擋圈33的內壁直徑為3.6mm,該定位擋圈33的上表面、下表面之間厚度為1mm。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由于設有多個弧形彈片,該多個弧形彈片能夠在插拔時提供到足夠的力度將對接插頭固定,并且該弧形彈片能夠在多次使用后也不會變形,使用質量穩定可靠,銅針1底部設為圓滑曲面,定位擋圈33的內壁設有倒角34,都便于插拔,本實用新型能夠給客戶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故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之形狀、構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