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池制造,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池轉接板、電池和用電設備。
背景技術:
1、在鋰電池生產(chǎn)過程中,極耳與轉接片一般通過超聲焊進行連接,焊接后合芯,合芯過程中對極耳的彎折沒有限制,容易出現(xiàn)極耳倒插入卷芯中造成短路等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轉接板、電池和用電設備,其能夠有效固定極耳,防止極耳倒插入卷芯中造成短路,提升電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xiàn)的:
3、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池轉接板,包括連接片和與所述連接片相連的整形片;
4、所述連接片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平行設置;
5、所述整形片包括自由端和連接端;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分別連接所述整形片的連接端,所述整形片分別與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形成兩個槽口相互背離的夾持槽;所述夾持槽用于夾持極耳;
6、所述整形片的厚度小于所述連接片的厚度。
7、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段、所述第二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連接呈u型,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之間形成缺口;
8、所述整形片的連接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靠近所述缺口的一側。
9、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整形片的自由端和連接端之間設有變形彎曲部。
10、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變形彎曲部包括設于所述整形片上的折痕。
11、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折痕上設有凹槽和/或通孔。
12、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整形片在用于壓持所述極耳的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分段上的所述整形片的自由端伸出或齊平于所述第一分段遠離所述第三分段的一端;所述第三分段上的所述整形片的自由端伸出或齊平于所述第三分段遠離所述第一分段的一端。
13、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整形片的自由端的端部朝遠離所述連接片的方向彎折形成卷曲部。
14、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整形片的材質和所述連接片的材質相同。
15、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池,包括具有極耳的卷芯和如前述實施方式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轉接板,所述極耳和所述連接片焊接,且所述極耳位于所述夾持槽內。
16、第三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電設備,包括如前述實施方式所述的電池。
1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池轉接板,包括相連的整形片和連接片,整形片和連接片連接形成夾持極耳的夾持槽,可以有效固定極耳,并且整形片可防止極耳倒插入卷芯中造成短路,有利于提升電池的結構可靠性和安全性。
1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池和用電設備,包括上述的電池轉接板,結構安全可靠,降低極耳倒插入卷芯的短路風險。
1.一種電池轉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片(110)和與所述連接片(110)相連的整形片(12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轉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111)、所述第二分段(112)和所述第三分段(113)連接呈u型,所述第一分段(111)和所述第三分段(113)之間形成缺口(114);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轉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片(120)的自由端(125)和連接端(124)之間設有變形彎曲部(122)。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轉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形彎曲部(122)包括設于所述整形片(120)上的折痕。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轉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痕上設有凹槽和/或通孔。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轉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片(120)在用于壓持所述極耳(220)的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分段(111)上的所述整形片(120)的自由端(125)伸出或齊平于所述第一分段(111)遠離所述第三分段(113)的一端;所述第三分段(113)上的所述整形片(120)的自由端(125)伸出或齊平于所述第三分段(113)遠離所述第一分段(111)的一端。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轉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片(120)的自由端(125)的端部朝遠離所述連接片(110)的方向彎折形成卷曲部(123)。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轉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片(120)的材質和所述連接片(110)的材質相同。
9.一種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極耳(220)的卷芯(210)和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轉接板,所述極耳(220)和所述連接片(110)焊接,且所述極耳(220)位于所述夾持槽(121)內。
10.一種用電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