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新能源汽車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橫梁及電池包。
背景技術:
1、在動力電池行業,新能源汽車電池包是一個復雜的集成系統,通常由多個電芯單體、橫梁、端板、底板及一系列絕緣防護系統組成。然而,現有技術中電池包具有不同位置的電芯之間的溫差過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橫梁及電池包,其能夠通過減少其與電芯的貼合面積,以避免電芯中不同位置電芯的溫差過大。
2、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3、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橫梁,包括:
4、橫梁本體,橫梁本體具備用于與電芯貼合的第一貼合面,第一貼合面開設有第一凹槽,以減小第一貼合面與電芯的貼合面積。
5、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橫梁包括多個連接部,每個連接部均具備用于與一個電芯貼合的貼合區域,且每個貼合區域均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第一凹槽。
6、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每個貼合區域均設置有多個第一凹槽,多個第一凹槽繞連接部的中心線周向陣列排布。
7、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第一凹槽為三角形凹槽。
8、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部分連接部開設有通孔,通孔的軸線與連接部的中心線垂直。
9、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相鄰的兩個連接部的連接處設置有缺口,缺口的開設方向垂直于第一凹槽的凹陷方向。
10、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橫梁的兩端設置有避讓槽,用于容置液冷管。
11、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池包,電池包包括底板以及前述的橫梁,底板用于與電芯連接,橫梁與底板連接。
12、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電池包還包括兩個端板,端板與底板連接,兩個端板與橫梁平行且間隔設置,且橫梁位于兩個端板之間。
13、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端板具有用于與電芯貼合的第二貼合面,第二貼合面與第一貼合面相對設置,且第二貼合面設置有與第一凹槽對應的第二凹槽。
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5、該橫梁包括橫梁本體,橫梁本體具備用于與電芯貼合的第一貼合面,第一貼合面上開設有第一凹槽,以減小第一貼合面與電芯的貼合面積。
16、該橫梁通過在和電芯的貼合面上設置第一凹槽,使得橫梁與電芯的貼合面積減小,從而導致由電芯傳遞給橫梁的熱量減小,進而使得位于電池包不同位置的電芯之間的溫差減小,保證電池包中不同位置的電芯溫度的均衡性,同時,減少電芯與橫梁之間的摩檫力;并且,該橫梁還通過設置第一凹槽,以減輕其重量,實現輕量化設置。
17、該電池包包括底板以及上述的橫梁,底板用于與電芯連接,橫梁與底板連接。該電池包均有橫梁的全部有益效果。
1.一種橫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梁,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橫梁,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橫梁,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橫梁,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橫梁,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梁,其特征在于:
8.一種電池包,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