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電池,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池裝置及用電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電池裝置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電子設備、電動汽車、電動兩輪車、電動工具等領域。隨著電池裝置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電池裝置的裝配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裝置及用電裝置,以提高電池裝置的裝配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裝置,包括:電池單體;箱體,用于容納所述電池單體,所述箱體包括掛載梁,所述掛載梁設置有第一通孔;掛載套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卡套,套接于所述掛載套筒,且與所述第一通孔的周緣卡接。
3、通過卡套套接于掛載套筒,卡套與第一通孔的周緣卡接,從而掛載套筒通過卡套快速地安裝固定于第一通孔,提升裝配效率。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卡套包括卡套本體和多個彈性卡爪,所述卡套本體呈環狀,多個所述彈性卡爪沿所述卡套本體的周向間隔設置,每個所述彈性卡爪的一端與所述卡套本體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彈性卡爪與所述第一通孔的周緣卡接。
5、通過多個彈性卡爪沿卡套本體的周向間隔設置,多個彈性卡爪可以相互收攏或被撐開,多個彈性卡爪相互收攏以便順利地進入第一通孔中,掛載套筒插入第一通孔的過程中相對卡套移動將多個彈性卡爪撐開,以便與第一通孔的周緣卡接,由此,能夠快速地將掛載套筒安裝固定于第一通孔,提升裝配效率。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掛載梁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對設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通孔貫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卡套本體抵接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彈性卡爪穿設于所述第一通孔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表面。
7、掛載套筒插入第一通孔過程中,能夠平穩地相對卡套移動從而將多個彈性卡爪撐開,以便多個彈性卡爪與第一通孔的周緣卡接,進而提升裝配效率,還能提升裝配可靠性。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掛載套筒的外周面上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槽底面;在裝配狀態,所述卡套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彈性卡爪與所述第一槽底面貼合。
9、在裝配狀態,卡套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一凹槽,以將彈性卡爪限制在第一凹槽,彈性卡爪與第一槽底面貼合,使得第一槽底面將多個彈性卡爪撐開,以便與第一通孔的周緣卡接,由此,能夠阻止掛載套筒脫出第一通孔,提升安裝可靠性。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掛載套筒的軸向,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槽側面和第二槽側面,所述卡套本體與所述第一槽側面抵接,所述彈性卡爪與所述第二槽側面抵接。
11、卡套本體與第一槽側面抵接,彈性卡爪與第二槽側面抵接,使得卡套被限制在第一凹槽中,換言之,通過第一凹槽與卡套配合,能夠阻止掛載套筒在第一通孔中軸向正反兩向的位移,進一步提升裝配可靠性。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掛載套筒包括套筒主體和設置于所述套筒主體的一端的法蘭部,所述法蘭部具有靠近所述套筒主體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一槽側面共面。
13、由于第三表面和第一槽側面共面,使得在裝配狀態,法蘭部抵于卡套本體,又由于卡套本體抵于掛載梁,使得掛載梁、卡套本體和法蘭部緊密貼合,由此,能夠提升掛載強度。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掛載套筒的外周面上還設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掛載套筒的軸向排布;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二槽底面,所述第二槽底面相對于所述掛載套筒的中軸線傾斜設置,以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二凹槽指向所述第一凹槽的方向逐漸減小;在預裝配狀態,所述卡套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彈性卡爪與所述第二槽底面貼合。
15、由此,通過預先將套筒套接于掛載套筒,套筒的彈性卡爪與第二槽底面貼合,以便在安裝過程中,直接將掛載套筒和套筒一起插入第一通孔,能夠實現快速安裝,提升裝配效率。
1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最大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深度。
17、由于第二凹槽的最大深度大于第一凹槽的最大深度,從而多個彈性卡爪在第二凹槽中相互收攏的幅度大于在第一凹槽中時的相互收攏的幅度,由此,多個彈性卡爪能夠進入第一通孔的同時,還能夠使多個彈性卡爪與第一通孔的周緣卡接。
1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底面相對于所述掛載套筒的中軸線傾斜設置,以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二凹槽指向所述第一凹槽的方向逐漸減小;所述第二槽底面相對于所述掛載套筒的中軸線的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槽底面相對于所述掛載套筒的中軸線的傾斜角度。
19、由于第二槽底面相對于掛載套筒的中軸線的傾斜角度大于第一槽底面相對于掛載套筒的中軸線的傾斜角度,多個彈性卡爪與第二槽底面貼合時相互收攏的幅度大于與第一槽底面相互收攏的幅度,以便多個彈性卡爪能夠進入第一通孔的同時,還能夠使多個彈性卡爪與第一通孔的周緣卡接。
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還包括第三槽側面,所述第二槽底面遠離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槽側面連接,所述第二槽底面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與所述掛載套筒的外周面直接連接。
21、由此,在預裝配狀態,卡套本體可以套接于掛載套筒的外周面,彈性卡爪與第二槽底面貼合,第三槽側面能夠阻擋彈性卡爪,以阻止卡套從掛載套筒脫出,提升預裝配狀態時的可靠性。
2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彈性卡爪在自由狀態下與所述第二槽底面貼合。
23、由此,卡套在套接掛載套筒的預裝配狀態下,彈性卡爪能夠順利地進入到第一通孔。
2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為沿所述掛載套筒的周向延伸的環形槽。
25、環形槽便于與多個彈性卡爪貼合,省去對位步驟,進一步提升裝配效率。
2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掛載梁還包括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沿所述掛載套筒的軸向間隔設置,所述第二表面面向所述第二壁設置;所述第二壁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掛載套筒的一端插設于所述第二通孔。
27、第一壁和第二壁沿掛載套筒的軸向間隔設置,掛載套筒的一端插設于第二通孔,使得掛載梁構成中空結構,能夠提升掛載強度的同時,還能夠減重。
2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掛載套筒與所述第二壁之間設置有絕緣件。
29、通過掛載套筒與第二壁之間設置有絕緣件,在掛載套筒與第二壁為不同導電材料的情況下,降低電位差腐蝕風險。
3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掛載套筒為金屬件;所述卡套為塑料件;所述箱體為非金屬件。
31、掛載套筒為金屬件,能夠提升掛載強度;卡套為非金屬件,能夠降低掛載套筒與第一壁之間的電位差腐蝕的風險。
32、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用電裝置,包括:第一方面的電池裝置。
1.一種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據權利要求3-12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裝置,其特征在于,
16.一種用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