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上的防護結構,特別涉及一種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
背景技術:
戶外安裝的立式電機的機座1與上端蓋2之間通常為企口式連接(見圖l),并且上端蓋2的外表面尺寸小于機座1的外端面尺寸,使機座1頂部與上端蓋2的外端面之間存在一個平臺12,由于雨淋平臺12上會產生積水,積水又通過機座1與上端蓋2之間的配合間隙滲透到電機的內部3,造成電機絕緣腐蝕、線圈故障而損壞電機。因此,電機上端蓋的防雨淋、積水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
構,它能有效防止機座頂部的積水滲透到電機內部,有效地保證了電機的正常運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包括機座及上端蓋,其
中,所述機座上端面上設有一圈凸環,所述上端蓋的下端面相應該機座上的凸環設有一環
槽,該環槽與機座上的凸環以極小的間隙嵌配。 上述的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其中,所述凸環設在與所述上端蓋連接的企口處。[0006] 上述的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其中,所述凸環的高度為7 9mm,所述凸環與環槽的配合間隙為0. 2 0. 4mm。 本實用新型的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的技術方案,通過在機座與上端蓋連接的企口處增加一圈凸環,并且相應改進上端蓋的結構,而對電機內部結構無需變動,就能有效防止機座頂部的積水滲透到電機內部,而且效果明顯,有效地保證了電機的正常運行。本實用新型的立式電機的防滲水結構加工簡單、易于實現。
圖1為現有技術的電機頂部機座與端蓋的連接結構圖;[0009]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的示意圖;[0010] 圖3為圖2中的A部位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能更好地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施例并結合附圖進行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的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包括機座1及上端蓋2,其中, 機座1的上端面上設有一凸環IO,該凸環10的高度為7 9mm ; 上端蓋2的下端面相應該機座1上的凸環10設有一環槽20,該環槽20與機座1
3上的凸環10以0. 2 0. 4mm的配合間隙嵌配,便于環槽20與凸環10的配合面保持良好的精度。 凸環IO最好設在機座1與上端蓋2連接的企口處,形成機座1的上端面內高外低,上端蓋2的下端面內低外高。即使機座1頂部與上端蓋2的外端面之間的平臺12存在雨淋后的積水,由于機座1上端面上的凸環10的阻擋,可有效防止積水滲透而進入電機內部3,而且效果明顯,從而有效保證了電機的正常運行。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包括機座及上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上端面上設有一圈凸環,所述上端蓋的下端面相應該機座上的凸環設有一環槽,該環槽與機座上的凸環以極小的間隙嵌配。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環設在與所述上端蓋連接的企口處。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環的高度為7 9mm,所述凸環與環槽的配合間隙為0. 2 0. 4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機頂部的防滲水結構,包括機座及上端蓋,所述機座上端面上設有一圈凸環,所述上端蓋的下端面相應該機座上的凸環設有一環槽,該環槽與機座上的凸環以極小的間隙嵌配。本實用新型的立式電機的防滲水結構的技術方案,通過在機座與上端蓋連接的企口處增加一圈凸環,并且相應改進上端蓋的結構,而對電機內部結構無需變動,就能有效防止機座頂部的積水滲透到電機內部,而且效果明顯,有效地保證了電機的正常運行。
文檔編號H02K5/10GK201549964SQ20092021079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5日
發明者王建平 申請人: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