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暗敷于現澆混凝土墻體內的電線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建筑施工領域,屬于現澆混凝土結構預埋施工時使用的電線管。
背景技術:
目前,在現澆混凝土墻體結構電線管暗敷設施工中,有50%以上管線是由墻體至頂板進行銜接的,如開關至燈位,控制箱至電氣器具等。但在處理由墻體至頂板這個部位施エ時,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墻體鋼筋綁扎時,將電管與箱盒連接牢固后,垂直向上引至頂板方向,并且超過頂板500mm以上,豎起的電管與墻體鋼筋綁扎牢固,待澆筑墻體混凝土、支頂板模板、綁頂板底層鋼筋完畢后,再將豎起的電管彎至頂板底層鋼筋上,與頂板內電管或電氣器具接線箱盒連接。此時在將電管彎至頂板上時,由于頂板厚度一般在120_—180mm之間,施工范圍狹小,鋼筋密集,同時為了保證樓板厚度、電管彎曲半徑和彎扁度不超 標,加大煨彎操作難度,常常造成電管成鴨嘴狀,甚至電管開裂、樓板超高,給后期裝修和穿線帶來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g在克服現有施工方法的不足,提供ー種在現澆混凝土結構墻體至頂板施工時電氣管線預埋的電線管,可以保證樓板標高、電管彎曲半徑及彎扁度,操作方便,質量可控,隱患少。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ー種暗敷現澆混凝土墻體內電線管,其管體自擬澆筑墻體內表面的接線盒至擬澆筑樓頂板內的目標電氣器具,所述擬澆筑墻體兩側支護有墻體模板,所述管體是預制的蛇形電線管,其管體尾部為豎直走向,且與接線盒接通,其管體中段下半部自擬澆筑墻體內側逐漸向擬澆筑墻體外側彎曲,且由綁扎鋼絲與墻體鋼筋綁扎連接,其管體中段上半部自擬澆筑墻體外側逐漸向擬澆筑樓頂板水平方向反向彎曲,其管體頭部為水平走向,且設于擬澆筑樓頂板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因提前預制蛇形電線管,提高工作效率,減去頂板煨彎,消除了電管彎癟和開裂現象,既保證了頂板標高,同時又減少了裝修和穿線隱患,保證施工質量和結構成型效果。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形狀示意圖。圖中,I 一管體,2 —綁扎固定,3 —接線盒,4 一墻體模板,5 —墻體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一種暗敷于現澆混凝土墻體內的電線管,其管體I自擬澆筑墻體內表面的接線盒3至擬澆筑樓頂板內的目標電氣器具,所述擬澆筑墻體兩側支護有墻體模板4,其特征在干所述管體I是預制的蛇形電線管,其管體尾部為豎直走向,且與接線盒3接通,其管體中段下半部自擬澆筑墻體內側逐漸向擬澆筑墻體外側彎曲,且由綁扎鋼絲2與墻體鋼筋5綁扎連接,其管體中段上半部自擬澆筑墻體外側逐漸向擬澆筑樓頂板水平方向反向彎曲,其管體頭部為水平走向,且設于擬澆筑樓頂板內。這種暗敷現澆混凝土墻體內電線管的施工步驟如下I)、計算頂板中心至接線箱盒的長度及墻體厚度。2)、采用曲線法,根據墻體厚度和箱盒至頂板中心高度預制成蛇形電線管。3 )、預制的蛇形電線管“蛇頭”與箱盒連接。4)、依據要與頂板內銜接的電氣器具及管路位置調整蛇形電線管“蛇尾”走向。5)、蛇形電線管與墻體內鋼筋綁扎牢固。6 )、頂板施工時,將蛇形電線管“蛇尾”與頂板電管連接至目標電氣器具。
權利要求1. 一種暗敷于現澆混凝土墻體內的電線管,其管體(I)自擬澆筑墻體內表面的接線盒(3)至擬澆筑樓頂板內的目標電氣器具,所述擬澆筑墻體兩側支護有墻體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I)是預制的蛇形電線管,其管體尾部為豎直走向,且與接線盒(3 )接通,其管體中段下半部自擬澆筑墻體內側逐漸向擬澆筑墻體外側彎曲,且由綁扎鋼絲(2)與墻體鋼筋(5)綁扎連接,其管體中段上半部自擬澆筑墻體外側逐漸向擬澆筑樓頂板水平方向反向彎曲,其管體頭部為水平走向,且設于擬澆筑樓頂板內。
專利摘要一種暗敷于現澆混凝土墻體內的電線管,其管體自擬澆筑墻體內表面的接線盒至擬澆筑樓頂板內的目標電氣器具,所述擬澆筑墻體兩側支護有墻體模板,所述管體是預制的蛇形電線管,其管體尾部為豎直走向,且與接線盒接通,其管體中段下半部自擬澆筑墻體內側逐漸向擬澆筑墻體外側彎曲,且由綁扎鋼絲與墻體鋼筋綁扎連接,其管體中段上半部自擬澆筑墻體外側逐漸向擬澆筑樓頂板水平方向反向彎曲,其管體頭部為水平走向,且設于擬澆筑樓頂板內。本實用新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去頂板煨彎,消除了電管彎癟和開裂現象,既保證了頂板標高,同時又減少了裝修和穿線隱患,保證施工質量和結構成型效果。
文檔編號H02G3/04GK202602187SQ20122023655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
發明者朱準, 齊景陽, 趙岳旺, 張建華, 韓天平, 董佳節, 曹國章, 潘壽林, 秦樹東 申請人:北京城建亞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