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尤其涉及一種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
背景技術:
隨著機電一體化的不斷發展,采用高性能DSP和各種可編程模塊,以及現代控制理論的實用化等等數字技術控制的、以永磁同步伺服電機為動力源來實現機械機構精密定位和傳動的機械設備越來越廣泛的被應用于各個行業。因此,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發展,客戶對永磁同步伺服電機自身精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樣就需要提高電機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尤其是對電機帶機殼定子部件的整體加工的形位公差要求。電機帶機殼定子部件的整體加工的形位公差是影響整臺電機產品質量性能的最關鍵的工藝技術之一。國內外的電機制造行業中,在此工序點上的質量保證技術曾采取過許多工藝手段解決,但是現有的工裝,要不就是效果不好,無法保證質量;要不就是拆裝麻煩,加工效率低;要不就是工裝成本太高,還需要專門改造機床,不利于推行。因此,提供一種新型的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結構簡單,操作便利,成本低,既可以保證其加工的形位公差的精度要求,又能保證生產效率,同時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無疑對解決此類工藝技術問題有著極大價值。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克服現有工裝操作不便及難以保證精度要求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包含有芯軸、脹筒、卡套及套筒,芯軸的中部具有錐形段,脹筒套設于該錐形段外部,卡套與脹筒之間通過卡扣連接,套筒套設于芯軸的前端;脹筒兩端設有開口,開口沿脹筒的軸向延伸,并且兩端的開口交錯設置,各開口末端具有擴大的圓孔;芯軸的前端為圓柱體,其表面做拋光處理,套筒可在芯軸上滑動;芯軸的尾端為圓柱體,并設有環形凸臺,用來定位裝夾位置。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該工裝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裝不動,解決以前拆裝定子需要將工裝從車床上取下,操作不便,工人勞動強度大的問題,同時有效的保證了形位公差的精度問題,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質量,可應用于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領域。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包含有芯軸
1、脹筒2、卡套3及套筒4,芯軸I的中部具有錐形段,脹筒2套設于該錐形段外部,卡套3與脹筒2之間通過卡扣連接,套筒4套設于芯軸I的前端;脹筒2兩端設有開口 5,開口 5沿脹筒2的軸向延伸,并且兩端的開口 5交錯設置,各開口 5末端具有擴大的圓孔6 ;芯軸I的前端為圓柱體,其表面做拋光處理,套筒4可在芯軸上滑動;芯軸I的尾端為圓柱體,并設有環形凸臺7,用來定位裝夾位置。該工裝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裝不動,解決以前拆裝定子需要將工裝從車床上取下,操作不便,工人勞動強度大的問題,同時有效的保證了形位公差的精度問題,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質量,可應用于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領域。該工裝的工作過程如下:先將芯軸裝夾在機床的三爪卡盤上并使用千分表打跳動,減少裝夾產生的尺寸偏差,再將脹筒、卡套、套筒依次組裝到芯軸上,然后將帶機殼定子放置到脹筒上,頂在脹筒末端的環形槽上,最后使用氣動尾座或者普通機床尾座頂緊套筒,經過卡套傳導,將力傳導到脹筒,并使其內錐面沿軸線方向與芯軸產生摩擦配合,在脹筒特有的開口槽及內部環形槽的結構下,受脹力后而使外徑表面均勻脹開,從而加大其外徑尺寸,得到所需的外徑尺寸,通過均勻的外徑表面接觸,賬緊定子內孔。工裝自動定心與尾座的頂力,完成帶定子機殼的裝夾。加工完成后,松掉尾架,使用鐵錘向外輕輕敲擊卡套,就可以使脹筒松開,取下帶定子機殼,完成操作。使用該工裝可以得到理想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案例已在實驗中成功使用,使用后驗證發現效果良好。該工裝遵循著工裝繞機床旋轉中心不變,采用內、外錐體經過摩擦配合可自動定心,并在壓力條件下產生脹緊的原理,設計了主錐體和頂壓結構。其中,主錐體:由不動的芯軸的外錐和移動的脹筒的內錐互相配合組成。頂壓裝置:由與脹筒連接的卡套,套在芯軸上可滑動的套筒組成,卡套有兩方面作用,一是頂緊脹筒,使脹筒脹開,實現脹筒的功能;二是與脹筒連接,可以通過敲擊卡套,解開脹筒自鎖,完成取下定子的工作。套筒的作用為傳遞尾座施加的力,作用于卡套與脹筒。該工裝解決了普通車床或數控車床上加工帶定子車機殼時,無法找準定位基準和測量基準,使定子內圓與機殼內止口形位公差的同軸度,與端面的垂直度偏差的問題。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1.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芯軸、脹筒、卡套及套筒,芯軸的中部具有錐形段,脹筒套設于該錐形段外部,卡套與脹筒之間通過卡扣連接,套筒套設于芯軸的前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其特征在于,脹筒兩端設有開口,開口沿脹筒的軸向延伸,并且兩端的開口交錯設置,各開口末端具有擴大的圓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其特征在于,芯軸的前端為圓柱體,其表面做拋光處理,套筒可在芯軸上滑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其特征在于,芯軸的尾端為圓柱體, 并設有環形凸臺,用來定位裝夾位置。
專利摘要本使用新型提出一種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工裝,包含有芯軸、脹筒、卡套及套筒,芯軸的中部具有錐形段,脹筒套設于該錐形段外部,卡套與脹筒之間通過卡扣連接,套筒套設于芯軸的前端;脹筒兩端設有開口,開口沿脹筒的軸向延伸,并且兩端的開口交錯設置,各開口末端具有擴大的圓孔;芯軸的前端為圓柱體,其表面做拋光處理,套筒可在芯軸上滑動;芯軸的尾端為圓柱體,并設有環形凸臺,用來定位裝夾位置。該工裝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裝不動,解決以前拆裝定子需要將工裝從車床上取下,操作不便,工人勞動強度大的問題,同時有效的保證了形位公差的精度問題,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質量,可應用于永磁同步伺服電機帶定子車機殼領域。
文檔編號H02K15/14GK203086305SQ20132006597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日
發明者呂春松, 褚玉林, 雷勤, 李社偉 申請人:東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