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線纜盤放線裝置。
背景技術:
在變電站基建、技改工作中控制電纜敷設工作量較大。常規敷設方式為采用放線錐純人工放線,即先將電纜盤豎立(即處于可滾動狀態),人工搬運放線錐插入電纜盤中心孔洞,再將二者整體正立起來,使得電纜盤水平穿于放線錐上,(如電纜盤重量較大,如2噸左右,此步驟需用吊車將電纜盤穿于放線錐上),然后人工拖拽電纜進行放纜敷設工作。
傳統工作中存在幾點不方便之處:一是放線錐體積較大,約為2m長,重量約為300kg左右,占用生產用車空間,且一般皮卡無法運輸,需雙排車運輸。二是電纜盤和放線錐重量較大,需多人配合操作,豎立放線錐和電纜盤時存在較大安全風險。三是控制電纜型號種類較多,電纜盤體積不同更增加了將放線錐和電纜盤組合起來的難度。四是放線時電纜盤處需留守兩人進行操作。
由于目前尚無專用的電纜盤放線工具,上述問題一直難以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無需翻轉線纜盤,只需滾動線纜盤即可實現放線,操作簡單、省力,放線時線纜盤處最多留守一人,能大大提高放線效率的線纜盤放線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線纜盤放線裝置其結構特點是包括基座,基座上部設有沿基座長度前后延伸的凹槽,基座內設有與凹槽連通的空腔,空腔中部通過左右延伸的轉軸內安裝有承重輪,空腔內還通過定位裝置在承重輪前后兩端分別安裝有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的外周頂部比承重輪的外周頂部稍高,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通過皮帶傳動配合,空腔內還安裝有與前驅動輪傳動配合的電機,基座前后兩端分別固設有一個斜臺,斜臺上設有上下貫通的貫通孔,貫通孔內插裝有定位桿,定位桿上端安裝有滾輪,貫通孔上端設有比貫通孔內腔大的環槽,環槽邊側鉸接有與環槽扣合的扣板。
本線纜盤放線裝置是通過滾動放線結構來實現無需翻轉線纜盤,只需滾動線纜盤即可實現放線,操作簡單、省力,放線時線纜盤處最多留守一人,能大大提高放線效率的。
滾動放線結構主要包括基座和設置在基座上的承重輪、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基座是本專利的主體結構,其主要作用是為本專利的其他部件提供安裝載體,并起到承載線纜盤重量的作用。為方便敘述,將基座與線纜盤放線方向對應的一端稱為前端,相反的一端稱為后端,線纜盤中心軸兩端分別為左和右。基座前后兩端分別固設有一個斜臺,斜臺的主要作用是方便線纜盤左右兩側的盤輪從地面逐漸滾動到基座頂面上。基座內設有空腔,基座上端面上設有凹槽,空腔通過凹槽與外部連通。基座空腔內安裝有承重輪,承重輪前后兩端分別安裝有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當線纜盤的盤輪沿斜臺滾入凹槽時,線纜盤的盤輪會滾到承重輪、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上。在本專利中,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的外周頂部比承重輪的外周頂部稍高,這樣,承重輪、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的外周頂面就構成了一個中部較低兩端較高的弧形軌跡輪排,而線纜盤的盤輪滾入凹槽時正是由這個弧形軌跡輪排托舉著。由于弧形軌跡輪排頂面是與線纜盤盤輪相適應的中間低兩端高的弧形軌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線纜盤滾入弧形軌跡輪排后就滾動卡裝在這個弧形軌跡內,不會輕易滾出來,除非受到較大的水平推動力。斜臺上設有上下貫通的貫通孔,貫通孔內插裝有定位桿,定位桿上端安裝有滾輪。當把線纜盤的盤輪滾入上述弧形軌跡輪排后,將定位桿插裝進貫通孔內,這樣線纜盤前后兩端都被定位桿限位。當出現拖拉線纜的橫向力過大或出現其他意外橫向力時,線纜盤的盤輪有可能被該外力拉出或推出弧形軌跡輪排,但是在遠遠高處基座的定位桿的限位作用下,線纜盤還是會被擋回弧形軌跡輪排,這樣就保證了本專利的工作可靠性和通用性。正常工作時,定位桿通過其上端的滾輪與線纜盤的盤輪滾動配合,這樣可以大大減小定位桿對線纜盤放線時的轉動阻力,有利于達到放線省力目的。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通過皮帶同向傳動配合,且空腔內安裝有與前驅動輪傳動配合的電機,因此,當接通電機電源時,電機將驅動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同步轉動,也就是驅動線纜盤自動轉動。這樣在放線時,只需牽引線纜端部進行導線即可,線纜軸向移動的力絕大部分都是由電機提供的,因此使用本專利放線只需一個工人控制電機電源即可,既省人工又省力,大大提高了放線工作效率。在本專利中,貫通孔上端設有比貫通孔內腔大的環槽,環槽邊側鉸接有與環槽扣合的扣板。在需要將線纜盤的盤輪滾到基座上時,需要先將扣板繞其鉸軸扣合到環槽上,此時扣板頂面與斜臺斜面平齊,有助于線纜盤的盤輪經過斜臺順暢滾到基座上。
作為改進,所述定位裝置包括支架,支架四周均勻固設有四個豎直向下延伸的支桿,空腔底部固設有四個與支桿套裝配合的套筒,套筒內設有將支架撐離套筒的彈簧,所述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通過轉動的輪軸安裝在支架上,兩輪軸末端固設有端輪,所述皮帶傳動套裝在兩端輪上,所述電機固定安裝在支架上,電機的輸出軸與前驅動輪的輪軸同軸固接。
本定位裝置主要包含支架和設置在支架與空腔底部之間的套筒、支桿和彈簧。其中,支架是安裝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的載體,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分別通過各自的輪軸安裝的支架的兩端。支桿的數量為四個均勻環設在支架四周,支桿豎直設置。套筒固設在空腔底面上,口部向上豎直設置。套筒的數量也為四個,與支桿一一插裝配合。所述彈簧設置在套筒中,并套裝在直桿上,這樣,彈簧在橫向上從外部受到套筒的限位作用,從內部受到支桿的限位作用,因此彈簧只能在套筒和支桿之間的環形間隙中軸向伸縮,而不能徑向擺動,保證了彈簧彈力的充分發揮。彈簧的主要作用是將支架撐離套筒,并通過支架將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緊緊壓在線纜盤盤輪外周,這樣可以使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都能與線纜盤盤輪可靠傳動配合。在本專利中,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的輪軸端部固設有端輪,兩端輪之間傳動套裝有皮帶,這樣當前驅動輪轉動時,也會通過皮帶帶動后驅動輪同步轉動,也就能使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同時驅動線纜盤盤輪轉動,有助于提高驅動線纜盤的力度和驅動時的摩擦力。支架上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與前驅動輪的輪軸同軸固接,因此,支架升降時,電機將隨之同步升降,電機轉動時將帶動前驅動輪同步轉動。
作為改進,所述貫通孔橫截面是長方形,所述定位桿包括與貫通孔對應插裝配合的長方形套,長方形套內腔橫截面也是長方形,長方形套內插裝有外周橫截面也是對應長方形的長方形桿,長方形桿上端固設有撐架,所述滾輪安裝在撐架上,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之間設有鎖緊機構。
構成定位桿的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是軸向插裝配合的,因此長方形桿可以沿長方形套軸向滑動,也即可以延長和縮短。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之間設有鎖緊機構,通過操作鎖緊機構可以鎖緊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這樣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定位桿的長度。長方形桿上端固設有撐架,撐架上安裝有滾輪,這樣定位桿不但能對線纜盤進行限位,還可以通過滾輪的轉動來減小對線纜盤轉動時的阻力,有助于本專利的可靠運行。將貫通孔橫截面、長方形套橫截面和長方形桿橫截面都設置成長方形,主要是為了保證定位桿不能在貫通孔內轉動、保證長方形桿不能在長方形套內轉動,也就保證了滾輪始終與線纜盤盤輪外周轉動配合。
作為一種實現方式,所述鎖緊機構包括在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上沿其長度均布有對應的定位孔,定位孔內插裝有定位螺栓,長方形套下段上固設有與斜臺配合的限位環。
在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上設置定位孔后,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長方形套和長方形孔的伸縮程度,并通過在長方形套和長方形孔上對齊的定位孔內插裝定位螺栓并擰緊的方式,來實現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的固定連接,操作非常簡單。因為貫通孔是上下貫通的,在長方形套外周設置限位環后,可以防止定位桿在振動作用下逐漸下移,也就保證了滾輪與線纜盤盤輪滾動配合的可靠性。
作為改進,所述斜臺上端面上設有下端寬上端窄的錐形槽,錐形槽上端與凹槽端部對接,錐形槽的槽壁為上端向外傾斜下端向內傾斜的斜壁。
在斜臺頂面設置錐形槽后,因為錐形槽下端寬上端窄,且錐形槽上端與凹槽端部正好對接,因此在將線纜盤的盤輪沿斜臺滾到基座上時可以起到導向和糾正偏向的作用,保證了放線的順暢性和效率。將錐形槽的槽壁設計為上端向外傾斜下端向內傾斜的斜壁,也是為了在將線纜盤的盤輪沿斜臺滾到基座上時可以起到導向和糾正偏向的作用。如果線纜盤盤輪出現跑偏現象,線纜盤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斜壁滑入錐形槽槽底,也即回歸了正確位置,非常有效。
作為改進,空腔內還安裝有對電機進行控制的控制板,還包括對控制板進行遙控的控制器。
在空腔設置控制板和控制器后,工作人員在放線時,就不用一直呆在線纜盤旁,而是可以通過控制器進行遠程遙控,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工作人員數量,工作人員還可以沿線纜進行檢查,大大提高了線纜的放線和鋪設質量。
綜上所述,采用這種結構的線纜盤放線裝置結構合理,無需翻轉線纜盤,只需滾動線纜盤即可實現放線,操作簡單、省力,放線時線纜盤處最多留守一人,能大大提高放線效率。
附圖說明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的右視裝配圖;
圖3為本專利的左視裝配圖;
圖4為本專利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該線纜盤放線裝置包括基座1,基座上部設有沿基座長度前后延伸的凹槽2,基座內設有與凹槽連通的空腔3,空腔中部通過左右延伸的轉軸內安裝有承重輪4,空腔內還通過定位裝置5在承重輪前后兩端分別安裝有前驅動輪6和后驅動輪7,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的外周頂部比承重輪的外周頂部稍高,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通過皮帶8傳動配合,空腔內還安裝有與前驅動輪傳動配合的電機9,基座前后兩端分別固設有一個斜臺10,斜臺上設有上下貫通的貫通孔11,貫通孔內插裝有定位桿12,定位桿上端安裝有滾輪13,貫通孔11上端設有比貫通孔內腔大的環槽26,環槽26邊側鉸接有與環槽26扣合的扣板30。
本線纜盤放線裝置主要包括基座和設置在基座上的承重輪、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基座是本專利的主體結構,其主要作用是為本專利的其他部件提供安裝載體,并起到承載線纜盤重量的作用。為方便敘述,將基座與線纜盤放線方向對應的一端稱為前端,相反的一端稱為后端,線纜盤中心軸兩端分別為左和右。基座前后兩端分別固設有一個斜臺,斜臺的主要作用是方便線纜盤左右兩側的盤輪從地面逐漸滾動到基座頂面上。基座內設有空腔,基座上端面上設有凹槽,空腔通過凹槽與外部連通。基座空腔內安裝有承重輪,承重輪前后兩端分別安裝有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當線纜盤的盤輪沿斜臺滾入凹槽時,線纜盤的盤輪會滾到承重輪、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上。在本專利中,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的外周頂部比承重輪的外周頂部稍高,這樣,承重輪、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的外周頂面就構成了一個中部較低兩端較高的弧形軌跡輪排,而線纜盤的盤輪滾入凹槽時正是由這個弧形軌跡輪排托舉著。由于弧形軌跡輪排頂面是與線纜盤盤輪相適應的中間低兩端高的弧形軌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線纜盤滾入弧形軌跡輪排后就滾動卡裝在這個弧形軌跡內,不會輕易滾出來,除非受到較大的水平推動力。斜臺上設有上下貫通的貫通孔,貫通孔內插裝有定位桿,定位桿上端安裝有滾輪。當把線纜盤的盤輪滾入上述弧形軌跡輪排后,將定位桿插裝進貫通孔內,這樣線纜盤前后兩端都被定位桿限位。當出現拖拉線纜的橫向力過大或出現其他意外橫向力時,線纜盤的盤輪有可能被該外力拉出或推出弧形軌跡輪排,但是在遠遠高處基座的定位桿的限位作用下,線纜盤還是會被擋回弧形軌跡輪排,這樣就保證了本專利的工作可靠性和通用性。正常工作時,定位桿通過其上端的滾輪與線纜盤的盤輪滾動配合,這樣可以大大減小定位桿對線纜盤放線時的轉動阻力,有利于達到放線省力目的。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通過皮帶同向傳動配合,且空腔內安裝有與前驅動輪傳動配合的電機,因此,當接通電機電源時,電機將驅動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同步轉動,也就是驅動線纜盤自動轉動。這樣在放線時,只需牽引線纜端部進行導線即可,線纜軸向移動的力絕大部分都是由電機提供的,因此使用本專利放線只需一個工人控制電機電源即可,既省人工又省力,大大提高了放線工作效率。在本專利中,貫通孔上端設有比貫通孔內腔大的環槽,環槽邊側鉸接有與環槽扣合的扣板。在需要將線纜盤的盤輪滾到基座上時,需要先將扣板繞其鉸軸扣合到環槽上,此時扣板頂面與斜臺斜面平齊,有助于線纜盤的盤輪經過斜臺順暢滾到基座上。
所述定位裝置包括支架14,支架四周均勻固設有四個豎直向下延伸的支桿15,空腔底部固設有四個與支桿套裝配合的套筒16,套筒內設有將支架撐離套筒的彈簧17,所述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通過轉動的輪軸18安裝在支架上,兩輪軸末端固設有端輪19,所述皮帶傳動套裝在兩端輪上,所述電機固定安裝在支架上,電機的輸出軸與前驅動輪的輪軸同軸固接。
本定位裝置主要包含支架和設置在支架與空腔底部之間的套筒、支桿和彈簧。其中,支架是安裝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的載體,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分別通過各自的輪軸安裝的支架的兩端。支桿的數量為四個均勻環設在支架四周,支桿豎直設置。套筒固設在空腔底面上,口部向上豎直設置。套筒的數量也為四個,與支桿一一插裝配合。所述彈簧設置在套筒中,并套裝在直桿上,這樣,彈簧在橫向上從外部受到套筒的限位作用,從內部受到支桿的限位作用,因此彈簧只能在套筒和支桿之間的環形間隙中軸向伸縮,而不能徑向擺動,保證了彈簧彈力的充分發揮。彈簧的主要作用是將支架撐離套筒,并通過支架將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緊緊壓在線纜盤盤輪外周,這樣可以使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都能與線纜盤盤輪可靠傳動配合。在本專利中,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的輪軸端部固設有端輪,兩端輪之間傳動套裝有皮帶,這樣當前驅動輪轉動時,也會通過皮帶帶動后驅動輪同步轉動,也就能使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同時驅動線纜盤盤輪轉動,有助于提高驅動線纜盤的力度和驅動時的摩擦力。支架上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與前驅動輪的輪軸同軸固接,因此,支架升降時,電機將隨之同步升降,電機轉動時將帶動前驅動輪同步轉動。
所述貫通孔橫截面是長方形,所述定位桿包括與貫通孔對應插裝配合的長方形套29,長方形套內腔橫截面也是長方形,長方形套內插裝有外周橫截面也是對應長方形的長方形桿20,長方形桿上端固設有撐架21,所述滾輪安裝在撐架上,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之間設有鎖緊機構。構成定位桿的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是軸向插裝配合的,因此長方形桿可以沿長方形套軸向滑動,也即可以延長和縮短。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之間設有鎖緊機構,通過操作鎖緊機構可以鎖緊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這樣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定位桿的長度。長方形桿上端固設有撐架,撐架上安裝有滾輪,這樣定位桿不但能對線纜盤進行限位,還可以通過滾輪的轉動來減小對線纜盤轉動時的阻力,有助于本專利的可靠運行。將貫通孔橫截面、長方形套橫截面和長方形桿橫截面都設置成長方形,主要是為了保證定位桿不能在貫通孔內轉動、保證長方形桿不能在長方形套內轉動,也就保證了滾輪始終與線纜盤盤輪外周轉動配合。
所述鎖緊機構包括在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上沿其長度均布有對應的定位孔22,定位孔內插裝有定位螺栓23,長方形套下段上固設有與斜臺配合的限位環24。在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上設置定位孔后,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長方形套和長方形孔的伸縮程度,并通過在長方形套和長方形孔上對齊的定位孔內插裝定位螺栓并擰緊的方式,來實現長方形套和長方形桿的固定連接,操作非常簡單。因為貫通孔是上下貫通的,在長方形套外周設置限位環后,可以防止定位桿在振動作用下逐漸下移,也就保證了滾輪與線纜盤盤輪滾動配合的可靠性。
所述斜臺上端面上設有下端寬上端窄的錐形槽25,錐形槽上端與凹槽端部對接,錐形槽的槽壁為上端向外傾斜下端向內傾斜的斜壁。在斜臺頂面設置錐形槽后,因為錐形槽下端寬上端窄,且錐形槽上端與凹槽端部正好對接,因此在將線纜盤的盤輪沿斜臺滾到基座上時可以起到導向和糾正偏向的作用,保證了放線的順暢性和效率。將錐形槽的槽壁設計為上端向外傾斜下端向內傾斜的斜壁,也是為了在將線纜盤的盤輪沿斜臺滾到基座上時可以起到導向和糾正偏向的作用。如果線纜盤盤輪出現跑偏現象,線纜盤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斜壁滑入錐形槽槽底,也即回歸了正確位置,非常有效。
空腔內還安裝有對電機進行控制的控制板27,還包括對控制板進行遙控的控制器28。在空腔設置控制板和控制器后,工作人員在放線時,就不用一直呆在線纜盤旁,而是可以通過控制器進行遠程遙控,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工作人員數量,工作人員還可以沿線纜進行檢查,大大提高了線纜的放線和鋪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