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
背景技術:
電源轉換系統是用來解決數據中心ATS設備發生故障時的維修問題,并能夠對ATS系統的操作流程進行監測和指導,實現對ATS產品的全方位的監測、管理和預警功能。而現有的電源轉換系統在數據中心ATS設備發生故障時,解決其故障問題需要進行斷電操作,同時在維修時也需要斷電操作,導致整個系統不穩定,同時會對數據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現有的電源轉換系統,即低壓開關柜大都沒有通風裝置,依靠設備自身冷卻風扇進行冷卻,熱空氣難以從柜內向外排出,長時間運行,容易造成低壓開關柜的高溫運行,加快設備老化,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甚至容易造成設備過熱短路、起火等設備事故的嚴重后果。同時,維修時還需要確認設備的溫度情況,往往需要散熱一定時間之后才能進行維修,且無法實現遠程監控功能,不利于運維人員在ATS設備發生故障時及時進行維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包括柜體;所述柜體前側設置有柜門;所述柜體上端設置有上散熱箱,上散熱箱與柜體相連通,上散熱箱側面設置有散熱風機,上散熱箱四個側面上均開設有若干個散熱柵孔,且散熱柵孔的開口向下;所述柜體下端設置有下散熱箱,下散熱箱與柜體相連通,下散熱箱側面設置有通風格柵窗;所述柜體內設置有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所述柜體內還設有人機界面,人機界面分別與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連接;所述柜體內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和中央處理器,溫度傳感器連接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控制連接散熱風機;所述柜體內還設置有照明機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散熱箱的四個側面上均間隔設置有兩個散熱風機。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柜體內腔被網板分割為上腔體、中腔體和下腔體,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和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均安裝在上腔體內,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人機界面和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均安裝在中腔體內,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和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均安裝在下腔體內。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柜門在人機界面的對應位置安裝有觀察窗。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的一端和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的一端均連接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的一端,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的另一端連接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的一端,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的另一端分別連接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的一端和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的一端,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的一端連接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的一端,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的一端連接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的一端,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的另一端與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的另一端連接,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的另一端與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的另一端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柜體內還設置有看門狗模塊和存儲模塊,看門狗模塊和存儲模塊均電性連接中央處理器。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散熱箱頂端還設置報警模塊、紅外掃描裝置和監控模塊,報警模塊、紅外掃描裝置和監控模塊均連接中央處理器。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央處理器連接有信號發射器,遠程監控終端內設置有與信號發射器相配合的信號接收器,中央處理器通過信號發射器和信號接收器的配合通訊連接至遠程監控終端。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柜門上還設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連接中央處理器。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照明機構由照明控制器、安裝在柜體內的照明裝置以及安裝在柜門與柜體交接處的角度傳感器組成,角度傳感器和照明機構均連接照明控制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該雙電源低壓開關柜能夠實現當ATS設備維修時不間斷供電功能,給人們帶來便利;
2、該雙電源低壓開關柜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有效預防因內部溫度過高而引起的內部電氣設備過早老化、計量表損壞等問題,由于采用智能溫控,因此既保證了排風需求,又避免了散熱風機一直運轉所帶來的能源消耗,有利于降低能耗;
3、該雙電源低壓開關柜能夠實現遠程監控功能,以便于相應負責人在設備故障時及時獲知故障信息。
附圖說明
圖1為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關閉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打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圖4為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的電氣連接示意圖。
圖5為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中照明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柜體、2-柜門、3-觀察窗、4-下散熱箱、5-通風格柵窗、6-上散熱箱、7-報警模塊、8-紅外掃描裝置、9-監控模塊、10-散熱風機、11-散熱柵孔、12-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3-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4-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15-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16-人機界面、17-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8-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9-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20-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21-照明裝置、22-溫度傳感器、23-中央處理器、24-看門狗模塊、25-照明機構、26-存儲模塊、27-信號發射器、28-信號接收器、29-遠程監控終端、30-照明控制器、31-角度傳感器、32-控制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5,一種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包括柜體1;所述柜體1前側設置有柜門2;所述柜體1上端設置有上散熱箱6,上散熱箱6與柜體1相連通,上散熱箱6側面設置有散熱風機10,上散熱箱6四個側面上均開設有若干個散熱柵孔11,且散熱柵孔11的開口向下,由于上散熱箱6與柜體1相連通,因此柜體1內的熱量擴散至上散熱箱6內,通過散熱風機10與散熱柵孔11的協同作用,來將上散熱箱6內的熱量快速散出,散熱風機10的數量不加限制,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上散熱箱6的四個側面上均間隔設置有兩個散熱風機10;
所述柜體1下端設置有下散熱箱4,下散熱箱4與柜體1相連通,下散熱箱4側面設置有通風格柵窗5,通風格柵窗5能夠遮擋雜物,避免雜物進入下散熱箱4,在散熱風機10的作用下,經通風格柵窗5向柜體1內送入大量的空氣,同時,下散熱箱4與上散熱箱6配合使柜體1內的空氣快速循環,達到散熱效果;
所述柜體1內設置有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2、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3、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14、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15、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8、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9、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20,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即為ATS,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2的一端和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8的一端均連接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的一端,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的另一端連接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15的一端,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15的另一端分別連接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14的一端和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20的一端,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3的一端連接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14的一端,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9的一端連接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20的一端,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2的另一端與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3的另一端連接,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8的另一端與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9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柜體1內還設有人機界面16,人機界面16分別與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2、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3、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14、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15、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8、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9、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20連接;
所述柜體1內腔被網板分割為上腔體、中腔體和下腔體,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2、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3和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14均安裝在上腔體內,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15、人機界面16和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均安裝在中腔體內,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8、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9和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20均安裝在下腔體內;所述柜門2在人機界面16的對應位置安裝有觀察窗3,透過觀察窗3能夠在不打開柜門2的情況下觀察人機界面16,給巡檢人員帶來便利;
所述柜體1內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22和中央處理器23,溫度傳感器22連接中央處理器23,中央處理器23控制連接散熱風機10,溫度傳感器22用于實時獲取柜體1內的的溫度數據,并將獲取的溫度數據發送給中央處理器23,中央處理器23根據溫度數據來控制散熱風機10的運行,從而保證柜體1的溫度處于正常范圍內,達到智能溫控散熱的目的;
所述柜體1內還設置有看門狗模塊24和存儲模塊26,看門狗模塊24和存儲模塊26均電性連接中央處理器23,看門狗模塊24用于在中央處理器23出現邏輯問題時將其復位,實現無人狀態下的連續工作,存儲模塊26用于存儲中央處理器23的工作信息,以便于后期查看;
所述上散熱箱6頂端還設置報警模塊7、紅外掃描裝置8和監控模塊9,報警模塊7、紅外掃描裝置8和監控模塊9均連接中央處理器23,中央處理器23連接有信號發射器27,遠程監控終端29內設置有與信號發射器27相配合的信號接收器28,中央處理器23通過信號發射器27和信號接收器28的配合通訊連接至遠程監控終端29,紅外掃描裝置8和監控模塊9均用于對該開關柜進行監控,并將獲取的監控畫面發送給遠程監控終端29,實現開關柜的遠程監控功能,當柜體1因內部電氣元件故障而急劇升溫時,溫度傳感器22實時獲取柜體1內的的溫度數據,并將獲取的溫度數據發送給中央處理器23,中央處理器23監測到柜體1內的溫度異常,將控制報警模塊7啟動,發出報警信號,對附近人員進行提醒,同時中央處理器23將報警信號發送給遠程監控終端29,以便于相應負責人及時處理;
所述柜門2上還設置有控制面板32,控制面板32連接中央處理器23,通過控制面板32用于設定柜體1內的溫度;
所述柜體1內還設置有照明機構25,照明機構25由照明控制器30、安裝在柜體1內的照明裝置21以及安裝在柜門2與柜體1交接處的角度傳感器31組成,角度傳感器31和照明機構25均連接照明控制器30,角度傳感器31監測柜門2的開啟角度,并將獲取的角度數據發送給照明控制器30,照明控制器30根據獲取的角度數據控制照明裝置21的啟停,從而當工作人員打開柜門2時,照明裝置21受控自動開啟,當工作人員關閉柜門2時,照明裝置21受控自動關閉。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所述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由于上散熱箱6與柜體1相連通,因此柜體1內的熱量擴散至上散熱箱6內,通過散熱風機10與散熱柵孔11的協同作用,來將上散熱箱6內的熱量快速散出。在散熱風機10的作用下,經通風格柵窗5向柜體1內送入大量的空氣,同時,下散熱箱4與上散熱箱6配合使柜體1內的空氣快速循環,達到散熱效果。溫度傳感器22用于實時獲取柜體1內的的溫度數據,并將獲取的溫度數據發送給中央處理器23,中央處理器23根據溫度數據來控制散熱風機10的運行,從而保證柜體1的溫度處于正常范圍內,達到智能溫控散熱的目的。紅外掃描裝置8和監控模塊9均用于對該開關柜進行監控,并將獲取的監控畫面發送給遠程監控終端29,實現開關柜的遠程監控功能。當中央處理器23監測到柜體1內的溫度異常時,將控制報警模塊7啟動,發出報警信號,對附近人員進行提醒,同時中央處理器23將報警信號發送給遠程監控終端29,以便于相應負責人及時處理。
用戶將上級市電A路電源送至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2和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3輸入端,將上級市電B路電源送至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8和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9輸入端。當正常工作時,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2和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8閉合,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3和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9斷開。雙電源自動轉換系統由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2和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8將兩路電源送至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的電源輸入端,然后由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輸出到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15,合上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15,將經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后的電源送至雙電源自動轉換系統的輸出電源母線,合上A路電源輸出斷路器16和B路電源輸出斷路器22輸出斷路器即可給負載供電。當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出現故障或需要維修時,可先斷開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輸入電源所對應的電源輸入斷路器(即:如果此時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工作在A路電源側,則斷開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8;如此時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工作在B路電源側,則斷開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2,然后合上對應的旁路斷路器(如果此時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工作在A路電源側,則合上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3;如此時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工作在B路電源側,則合上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9),再然后斷開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15,系統轉由旁路供電,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被隔離,退出雙電源自動轉換系統運行。當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維修完成后,再按相應的操作步驟恢復ATS設備正常運行。先合上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輸入電源所對應的電源輸入斷路器(即:如果此時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由A路電源旁路供電 ,則合上市電A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2;如此時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由B路電源旁路供電,則合上市電B路電源輸入斷路器18),然后將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設為自動模式,使得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正常工作,之后合上ATS轉換開關輸出斷路器15,再后斷開對應的旁路斷路器(如果此時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工作在A路電源側,則斷開A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3;如此時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工作在B路電源側,則斷開B路電源旁路斷路器19),最后合上PC級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17另一路電源輸入斷路器,雙電源自動轉換系統恢復正常供電。
所述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能夠實現當ATS設備維修時不間斷供電功能,給人們帶來便利;所述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有效預防因內部溫度過高而引起的內部電氣設備過早老化、計量表損壞等問題,由于采用智能溫控,因此既保證了排風需求,又避免了散熱風機一直運轉所帶來的能源消耗,有利于降低能耗;所述實現遠程監控的雙電源低壓開關柜,能夠實現遠程監控功能,以便于相應負責人在設備故障時及時獲知故障信息。
上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